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多重制度逻辑
——基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分析

2022-02-27 00:18:46钟建平
高教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理工科佛山高水平

钟建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一、问题的提出: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建设的肇始

20世纪末以来,国内高等教育体系完成了从精英型向大众型再到普及化的巨大转变,经历了其他国家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历程。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式跨入普及化门槛。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回望近些年学界关注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相关议题主要有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本科层次职业高校建设、高等学校的分层分类建设等。其中,广东省立足省域特色构建的新型高等教育体系也引发学界广泛讨论,其以“高水平大学(研究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高校)-一流高职”为关键点,全面涵盖本科到高职、研究型到应用型、层次和类型[1],得到教育部认可并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组织专题新闻发布会进行全面推介[2]。

2013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高等学校建设。2015年4月,广东省发布《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序幕。两个月后,《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台,高水平大学建设随即在广东省内全面展开。“广东先于国家层面的统一部署,率先启动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后发赶超的内在追求,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国家治理格局中地方政府的自主行动空间”[3]。2015年9月,广东省创造性地启动高水平理工科建设,南方科技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和东莞理工学院3所高校先行入选。2017年11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五邑大学也被纳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范畴。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衔接,是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目标在于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实现超常规发展,整体提升高校整体办学实力和学科建设水平。“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重要使命就是面向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理性重构大学知识生产与应用体系,尤其要瞄准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产业转型升级输出创新人才和提供行业企业共性技术研究成果”[4]。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作为一种高等院校类型,其类型区分标准应该是操作性的而非概念性的,是学校基于内外部发展需求和变革事实的归纳,而非基于传统院校之间地位格局的演绎。区别于高水平大学的综合性、基地性、研究性特点,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具有地方性、创新性、应用型等鲜明特征[5]。

二、一种理论分析框架:多重制度逻辑

制度逻辑(institutional logic)是最早由罗格尔·弗利南德(Goger Friedland)和罗伯特·阿尔弗德(Robert Alford)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重要的制度秩序,都会根据各自的中心逻辑物质生实践与符号结构系统建构其组织原则,促进组织与个人的发展。这些制度逻辑包括资本主义的制度逻辑、政府的制度逻辑、民主的制度逻辑、宗教或科学的制度逻辑,都具有符号性的基础、组织上的结构、政治上的保护、技术与物质上的限制,并因此有着各自具体的历史局限性。而制度逻辑视角是一个分析社会系统中制度、个人和组织相互关系的元理论框架(metatheoretical framework),适用于研究个体与组织行动者是如何在家庭、宗教、国家、市场、专业和公司构成的多重制度系统中受到影响的。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多重制度系统中的每项制度秩序都有独立的组织原则、实践和象征,能够影响个人和组织的行为[6]。

而在国内学者周雪光和艾云看来,制度逻辑是指某一领域稳定存在的制度安排和相应的行动机制,制度变迁很少只有某一种机制在起作用,而常常涉及多重制度逻辑和过程。他们通过一个北方农业乡镇四届村庄选举演变的过程,具体阐述了多重制度逻辑分析框架,阐释了村庄选举制度变迁背后的机制与过程[7]。此后,多重制度逻辑的研究范式被引入和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如在独立学院的制度化困境[8]、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9]、工程教育模式改革[10]和高等教育结构变迁[11]等方面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在讨论大学发展问题时,如果仅仅关注某一逻辑视角,可能导致理论选择和研究应用的偏差,甚至出现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12]。因此,多重制度逻辑也为分析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建设提供了适切和合理的视角。一是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的建设过程涉及多个行为主体,这些主体具有自身的行为目标和利益诉求,且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影响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方向;二是大学是一个多元的组织,其结构松散耦合、组织规则特别、办学目标多样等特征与制度环境的复杂性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关联[13]。只有对不同的制度逻辑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大学的转型和发展形成正确的认识。多重制度逻辑强调组织发展的异质性,正好能避免单一视角的局限而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

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通过跨国学术组织研究建构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三角协调模式,认为高等教育的运行是围绕政府、市场和大学三方面要素和关系展开的[14];而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则提出三螺旋理论,声称在政府、产业和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和创业型大学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15]。在借鉴三角协调模式和三螺旋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的建设过程关涉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个主体,因此受制于政府意识、社会需求和高校发展的制度逻辑影响。

三、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多重制度逻辑: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转型实践

(一)政府制度逻辑的驱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目标首先是在《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协议》(2015年9月)中确定的。其后,2016年1月广东省颁布《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实施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计划,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纳入建设范围,并强调重点推进理工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佛山市政府层面,也专门组建了专题领导小组全力推进建设工作,在人才引进、科学研究、高端平台和新校园建设等方面给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超常规的政策与经费支持。

2016年7月,《广东省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对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计划、促进理工科高校转型发展、新建一批特色理工科大学、优化理工类学科结构、提升理工类学科水平、扩大理工类招生规模等方面内容进行具体规定。同时,在《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总体方案(试行)》中提出省内高校将按照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等4种类型进行分类建设。2017年6月,广东省教育厅研制发布《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考核办法(试行)》,旨在发挥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推进建设高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综合实力。2017年10月,佛山市人民政府也印发《关于扩大和落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办学自主权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以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建设进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的提出与推进过程,明确清晰地彰显了政府的意志与逻辑,使其获取超常规经费和政策的支持,探索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高水平理工科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路子,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服务能力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引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1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早在2003年规划但迟迟未完成的新校区建设,也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工程的推动下得以竣工和搬迁入驻,由此亦体现出政府强大的意志和资源动员整合能力与成效。

(二)社会制度逻辑的牵引

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成为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成为地方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社会需求逻辑要求大学能够面对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快速反应,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以满足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遣队和排头队,国民生产总值自1989年以来连续三十余年稳居全国榜首。近年来,广东正值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过渡时期,产业升级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和深水期,经济发展也由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阶段,亟需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在此过程中发挥中坚作用。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与产业发展联系密切,能直接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然而,广东省的理工科教育长期存在规模偏小、结构不优、水平不高和支撑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由此凸显了高水科理工作大学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广东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政府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量和应对产业转型困局的战略选择”“广东迈向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迫切需要若干所紧贴地方产业、集聚创新要素、引领未来发展的区域高水平理工科大学”[5]。

在佛山市层面,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市要建设成为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中国高端制造中心城市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典范城市,也迫切需要有一所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2015年6月,《〈中国制造2025〉佛山行动方案》提出,全面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服务化有机融合,实现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转变,佛山速度向佛山质量转变,佛山产品向佛山品牌转变,将佛山打造成为中国制造业示范区,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2015年10月,佛山市全面加快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工作推进会认为,市内企业对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有强烈需求,“很多企业都希望与佛科院‘联姻’,探讨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模式,建议以合作共建研发大平台为突破口,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校和企业研发创新能力”[17]。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耦合关联作用考虑,统筹规划、非均衡方式配置优质政策资源和教育资源的结果。其目的就是通过以点带面,力图打造区域高等教育高地和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其核心诉求就是让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主动对接和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知识需求、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而大学也在这一支撑引领的过程中提升学科专业实力,打造科技服务支撑平台,形成自身的优势特色[5]。

(三)高校制度逻辑的主导

1.发展定位的调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1995年3月由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本科高校。建校伊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提出建设有特色的国内知名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定位。其后,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十一五”及中长期事业发展战略报告》(2007年10月)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9月)中,学校一直坚持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18]。在2011-2014年公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也将类别定位界定为地方综合性大学,类型定位界定为教学型本科院校。2015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签署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协议,学校视之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迅速开启从综合性大学向理工科大学调整转型的步伐,并在其后的系列文件中进行了明确。如2016年10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的类型定位,2017年后公开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也坚持沿用此类型定位的表述。

2.学科专业的优化。按照省市共建协议要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瞄准国内外理工科大学发展前沿,围绕广东省与佛山市产业布局,科学开展学院、学科和专业的“固本削枝”工程,对二级学院架构进行调整,将理工科学院由7个扩展到12个。同时,从2016年起停招15个非工科本科专业,将专业总数从57个缩减为42个,使工科专业占比由29.8%上升到40.5%[19]。此举得到广东省教育厅专家组的认同,认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超常规举措,通过优化学院、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学校由综合性大学向理工科大学的转型。

3.产业学院的组建。为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全面总结多年来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教学改革经验,深入研究中外产业学院的组织特征、动力因素和运行机制,2015年首先在工科领域成立产业学院,通过构建专业学院和产业学院协同发展的双学院制模式,有力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得以落实和持续发展,使得根植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的工程实践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成立了28个具有鲜明理工科特色的产业学院。其中,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和中国中药产业学院获批为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学校与此相关的项目《地方本科高校“双学院制”工科人才共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也获批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结语

2020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五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考核意见的公示》,认为建设期满考核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探索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高水平理工科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路子”[16]。本研究通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的案例分析,从多重制度逻辑的视角来阐释大学组织制度的转型与变迁,由此形成文章的中心命题,即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的建设是在政府意志和政策推动、社会发展需求牵引和高校发展主导下不断深入的,三类行为主体受各自制度逻辑的影响或支配。“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多种制度逻辑要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20],在教育场域内,政府、社会和高校等相关主体在参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反映了各自领域的制度逻辑,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极大地影响着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建设的演变轨迹和路径,决定着院校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因此,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转型和发展是政府逻辑、社会逻辑和高校逻辑三者共谋促成的结果。

猜你喜欢
理工科佛山高水平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中国外汇(2022年12期)2022-11-16 09:10:38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 02:18:20
佛山瑞光
宝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08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绿色中国(2019年13期)2019-11-26 07:11:04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2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28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
小主人报(2015年4期)2015-02-28 20: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