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化指标连续检测在创伤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2022-02-26 23:08张茵
健康之家 2022年19期

张茵

摘要:目的 探究对临床创伤骨折予以血液生化指标连续检测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多发伤创伤严重程度(AIS-ISS)评分法,将纳入者分成轻症组(n=25,ISS<16)、重症组(n=25,ISS≥16),分别于伤后入院1 d后、7 d采集患者静脉血,对其实行血液生化指标连续检测,并分析两组检查结果差异性,评估血生化检查的作用。结果 创伤骨折后1 d、7 d同项目,不同时间节点,重症组各项心肌酶指标上升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指标水平低于与轻症组(P<0.05);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呈现降低趋势(P<0.05),重症组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指标上升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 对创伤骨折患者的各项血生化指标进行连续测定,患者的心肌酶指标、免疫球蛋白指标以及创伤敏感指标水平波动存在规律性,能有效评估创伤骨折病情与其预后情况,对重症的诊断、治疗和指导更有价值,为后期相关病例诊疗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创伤骨折;指标连续检测;血液生化检验

创伤骨折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类型,其病情相对严峻,骨折后治疗、愈合速度较缓,且部分严重创伤骨折患者,在其受创后体内的炎症细胞被激活,随之产生大量促炎症细胞因子,易出现感染,引发创伤后并发症,还会对其他器官、组织和细胞造成损伤[1~2]。病原菌培养持续时间较久,易引发感染诊断延迟,从而错失最佳诊疗时机[3~4]。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生化指标连续检测在创伤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多发伤创伤严重程度(AIS - ISS)评分法,将纳入者分成轻症组(n=25,ISS<16)、重症组(n=25,ISS≥16)。轻症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1~65岁、平均(40.15±2.06)岁,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15例。重症组:男9例、女16例,年龄22~64岁,平均(40.57±2.08)岁,开放性骨折11例、闭合性骨折14例。患者均经骨擦感检查,反常活动检查、肢体畸形观察及相关辅助检查(X射线,CT,MRI等),确诊为创伤骨折。纳入标准:满足创伤骨折临床对应诊断标准者;了解探究性检测的内容、目的和方法,能够始终参与试验,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合作性;认知能力强,能配合完成后续访谈调查。

排除标准:近7 d内存在感染类疾病史,近30 d存在关节手术者;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症,或重症代谢病症者;存在随访资料不完善,或中途退出探究试验风险者;伴有严重性家族遗传精神疾病者。

1.2 材料与方法

取受试者空腹时肘部静脉血3~5 ml,行血液生化指标连续检测。(1)心肌酶谱指标:磷酸肌酸激酶(CPK),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肌酸激酶同工酶MB测定干片(速率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采用选择性保护比色法检测;谷丙转氨酶(ALT),采用谷丙转氨酶检测试剂盒(IFCC法)检测;谷草转氨酶(AST),采用速率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采用IFCC法检测。(2)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指标,其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C3、C4)采用免疫化学法检测。(3)血清炎症因子(创伤敏感指标),其中C反应蛋白(CRP)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双光路免疫浊度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检测,降钙素原PCT采用BRAHMS免疫试剂盒定量检测。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心肌酶谱指标情况:包括CPK、CK-MB、LDH、ALT、AST。(2)对比两组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指标情况:包括IgA、IgG、IgM、C3、C4。

(2)对比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创伤敏感指标)情况:包括CRP、PCT。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肌酶指标比较

与轻症组相较,重症组创伤骨折后1 d、7 d,CPK、CK-MB、LDH、ALP指标水平升高显著(P<0.05)。创伤骨折后1 d,两组AST、ALT无显著差异(P>0.05),创伤骨折后7 d,与轻症组相较,重症组AST、ALT指标上升水平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指标比较

与轻症组相较,重症组创伤骨折后1 d、7 d,IgG、IgM、IgA、C3、C4等指标水平较低(P<0.05);轻症组比重症组指标上升更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轻症组和重症组血清炎症因子在创伤后不同时间节点均存在降低趋势(P<0.05)。与轻症组相较,重症组创伤骨折后1 d、7 d的PCT、CRP指标水平较高(P<0.05);轻症组比重症组下降更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创伤性骨折通常是指因外伤所致的一种骨折,指创伤性因素引起的骨折,通常病情相对危急,不仅极易诱发各种临床并发症(如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还会对患者的日常行为活动与基本生活产生严重不良影响[5~6]。

经研究结果显示,创伤骨折后,重症组CPK、CK-MB、LDH、ALP、AST、ALT指标上升水平较轻症组更显著(P<0.05)。创伤骨折后,因患者机体会出现相应的应激反应,如血压下降、失血等,这些反应会使患者肝脏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会损伤肝细胞,诱发肝功能变化,AST、ALT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创伤越严重,患者的休克时间越长,其AST、ALT指标水平也就升高越显著。CK是人体血清中一种肌肉特异性酶,CK指标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患者机体受损状况,因此,CK含量增加常用在判断肌肉损伤程度。一旦机体受创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其指标水平就越高,则说明创伤骨折越严重。大部分的CK-MB存在于人体的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和大脑中,创伤骨折后患者骨骼肌细胞中的CK-MB活性,会随着损伤程度发生变化。重症组血清CK-MB指标水平明显上升,多因骨骼肌损伤严重导致。LDH为细胞代谢的重要酶。在氧含量缺乏的环境下,LDH可以催化丙酮转化城ATP,以为细胞提供能量,维持其功能。发生严重性创伤骨折后,其损伤部位以及周围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缺血、缺氧情况。因此,重症组患者LDH含量升高越明显,则表明骨折越严重。实施持续检测与实时动态观察有利于医生预估患者病情发展进展,同时做好并发症预防。

另外,通过CRP、PCT指标水平,也可明确患者机体有无炎症,并能判断其程度,继而开展针对性地抗菌治疗,防止并发症风险。此次实施结果中,创伤骨折后1 d、7 d同项目,不同时间节点,重症组CRP、PCT指标水平均高于轻症组,表明重症组患者伤情严重,且发生感染率高,利用两项指标可在创伤初期早期进行伤情诊断,尽早予以患者预防感染措施。同时从数据结果了解到,PCT对感染预测特异性较CRP高,其更益于诊断出患者创伤骨折严重程度与有无发炎倾向。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血生化指标连续监测,可更好地掌握患者伤情,明确严重程度,评估并发症发生风险,并依据实际状况拟定适宜治疗方案,同时也对患者预后有着显著作用,由此可见,血液生化指标连续检测对创伤骨折初期临床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赵振广.血液生化指标连续检测用于创伤中的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20,1(4):89-90.

[2] 夏进军,沈国强,王秋波,等.血清生化指标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0,2(3):307-309.

[3] 王红娟.亚健康人群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14(26):128-129.

[4] 钞润锁,王子平.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3):469-470.

[5] 王长庚,杨德猛,陈媛,等.血液生化指標连续检测在创伤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9,4(1):89-90.

[6] 郑传斌.创伤骨折后多项血生化指标连续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44(18):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