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思瑜
(南京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跨文化能力”是近年来社会热议的一个高频话题。它的提出,源自人们发现在许多国际交往中,尽管语言沟通不存在障碍,但交往过程却并不顺畅、通达、愉快、有效,有时甚至互相吐槽、抱怨、指责、交恶。例如,媒体报道的中国人在世界各地商务活动中经常遭遇当地政府或民众的刁难和抵制;原本给旅游地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中国游客被旅游地民众吐槽、抱怨,等等。在排除政治经济利益原因之外,主要是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导致的观念差异和行为冲突。2018年教育部将跨文化能力培养正式纳入本科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1]90,表明了国家对外语专业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作为涉外人才培养的战略基地,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进程中,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的任务中,负有至关重要的责任,面临巨大的挑战[3]。
跨文化能力的全称是跨文化交际能力[4]。“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地说,就是在与外国人或异族人打交道时,应该如何恰当、得体、有效地交流[5]。
目前学界对跨文化能力概念达成的共识是:跨文化能力既是个人的特性,又是行为技能,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有效性和得体性是衡量它的两个关键指标。跨文化能力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基本要素,不仅表现在交往目的的实现上,而且表现在交往方式的恰当与行为方式的得体上[6]。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制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世界各国及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这种传统文化习俗通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世代传承,不仅根深蒂固于人们的世界观中,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国家或民族不同,其所传承的文化传统习俗也不同。当两个异质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如果不了解彼此的传统习俗,不尊重彼此的历史文化,不能共情理解、体谅宽容、换位思考,那么是很难达成交往目的的。所以,了解交往双方的文化习俗差异,尊重这种差异,并且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对从事涉外工作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当今世界是一个宗教林立、文化多元、语言多样的世界。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靠的不仅是彼此语言上的互懂,更重要的是对彼此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习俗的尊重与理解,二者缺一不可。相互尊重不同于本土文化的异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不了解对方文化禁忌,会对跨文化交往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起严重的后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多种文化的和谐共存分不开。虽然因为地缘、历史发展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但是它们彼此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都有其存在发展的理由,都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正是丰富多样的各种文化,将这个世界打扮得多姿多彩,让这个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人们感受到多样化生活形态的美好幸福。所以,正视并接受异质文化的差异性,既是社会进步的反映,也是文明水平提升的标志。
20世纪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现代通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发达,使得国家和人们之间的交往空前频繁。尤其是电脑的普及和国际互联网的诞生,突破了以往传统生活空间的限制,使人类的生活形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地球村”时代。人们可以在网上像村子里的村民一样随时、随地地自由沟通、交往和聚会。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在日益加速,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交往既可以表现为合作、援助,也可以表现为交涉、斡旋,甚至表现为冲突、战争。事实表明,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交往,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大家必须互动沟通,需要接触、会晤、协商、谈判、讨论,这就是外交舞台特别精彩的根本原因。这些所谓的“外交”,都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因为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却无法拉近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同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宗教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礼仪习俗、语用规则,这些因素都给跨文化的交往设置了种种潜在的障碍,使得沟通困难,甚至产生误解,导致文化冲突,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必要的灾难。所以,具备跨文化的交往能力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在核心。脱离了文化背景和环境的语言学习是苍白的、不完整的,其实践效果是大打折扣的[7]。只有全面深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才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其文化内涵对语言使用的制约和影响,才能更加准确、熟练、恰当和得体地使用语言。
长期以来,在以语言能力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思维影响下,我国大学的外语专业教学遵循的是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偏重语言知识点和词句语法规范的分析、讲解和传授[8-9],注重语言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培养,忽视语言所依附的一整套外国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体系的介绍[10],从而使学生习得的语言知识单一、片面、零碎,文化视野狭窄,文化修养不足,文化底蕴不厚。许多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其课堂教学目标的起点不高,教学重心在于帮助学生应对各种语言等级考试[11]。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各种等级证书,他们在课堂教学上着力训练学生的字词语法和遣词造句翻译,却不愿在目的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知识讲解上花太多时间和功夫。学生为了考试考证过关,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无暇顾及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其结果是,学生虽然语言学习卷面考试成绩不俗,各种能力等级证书也拿了不少,但一旦走入社会,真枪实战地开展涉外交往,往往差错频出。比如,由于缺乏目的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知识的认知和积累,在实际沟通交往时,未注意交往环境场合的文化习俗要求,忽略了交往对象的身份文化背景,不懂得交往的文化礼仪程序,机械地生搬硬套书面语言,想当然地用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俗礼仪规范去交往、沟通,不能准确、及时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和要求,从而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和曲解,导致交流困难重重,沟通受阻,不能达到交往目的。又比如,不了解不同场合用词的区别、不同性别用词上的差异、不同身份人员的用词禁忌和避讳,以及民族传统风情习俗禁忌等,造成了许多无意识的交往不快、交往冒犯、甚至交往冲突。
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语言仅仅是一种工具,是一扇通向另一个民族、另一种文化、另一个世界的窗口,对目的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的了解和掌握,才是外语学习的重要目的和意义所在。考量一个外语专业学生是否学有成效、真正完全掌握了一门外语,除了准确、流利的语言技能技巧外,更为重要的,是其认知积累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知识的底蕴。这个文化知识底蕴不仅包括学生的外国历史文化知识底蕴,也包括本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底蕴既是学生将来从事涉外工作卓有成效的专业基础和职业底气,也是其工作取得成效的必备前提。
当下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养成不足与当下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课程设置上的不足与欠缺,以及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的偏颇,导致了学生跨文化能力养成的不足与缺陷,从而造成了日后涉外工作中的众多不知、茫然、被动和失误。因此,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不仅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注意拾遗补缺、完善丰富,更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具体落实。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在知识要求方面,除了要求掌握外国语言知识外,还要求掌握外国文学知识、国别与区域知识、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等。在能力要求方面,提出了除外语应用能力外,还要形成文学欣赏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等。其中,还对跨文化能力作了解释: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与评价;能有效和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1]90。
从《国标》对跨文化能力的具体阐释可以看出,跨文化能力养成的基础是对目的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的全面了解。只有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我们才能知晓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存在,才能在交往中直面与尊重不同的文化样态,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往成为可能,并顺利进行。跨文化能力养成的核心是对目的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的全面认知和深入掌握。通过学习和掌握异国文化,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并形成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掌握跨文化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能对不同的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跨文化能力养成的关键是对两种文化的融会贯通。丰厚的中外文化知识底蕴可以使我们在涉外交往中的言行举止有礼、文明、恰当、得体、自信,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愉快而有效的沟通,从而使交往过程顺利、融洽、通达,使交往目的顺利达成。
文化的习得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如果说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可以借由从小到大的系统学校教育以及长期的生长环境、代际传承的耳濡目染、陶冶熏陶而自然习得,那么,由于缺乏相应的语言文化环境,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却是不能自然获得的,它必须通过人的主动学习才能获得。因此,开展外国文化相关课程的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外语专业人才的文化修养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另一个是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一个标准合格的涉外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丰厚的两种文化修养,才能在涉外交往中,轻松、自如、得体、自信地应对各种交往场合和交往人士,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交往场合中借助丰富的中外文化底蕴和知识修养,恰当得体地应对各种状况,消除顾虑疑惑,化解矛盾纠纷,有效解决问题,达到交往目的,取得最佳交往效果。两种文化的认知和积累,缺一不可。因为,如果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缺乏相应的知识积累和文化修养,在对外交往时往往缺乏民族自信和底气,容易被强势的交往对象鄙视控制,或带跑走偏,跟在对方后面亦步亦趋,从而在交往中处于劣势地位,进而被对方操控,影响交往目的的有效达成。如果不了解交往对象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缺乏相应的知识积累,那么在交往时要么不能准确地理解对方表达的真实意思,要么曲解或则误解对方的目的意图,难以达成交往共识或目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外国历史文化传统知识的学习掌握也是以自己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和前提的。如果缺乏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知识的积累,连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都不了解,何谈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扎实的国语文化基本功是认知外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否则,外国历史文化传统知识的学习、理解和习得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具备丰厚的国语历史文化传统知识,才能对比彼此的不同,全面深刻地理解外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本质,理解外国人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理解不同于自身文化传统的风俗习惯,以及与人交往待人接物的礼仪禁忌。总而言之,只有掌握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只有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才能保持民族身份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并以批判的眼光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才能在涉外交往中知己知彼、战无不胜。
此外,中外两种文化课程的开设和相关知识内容的选择,既要注意完整性、基础性、渐进性和时代性,又要注意中外文化课程设置和知识内容选择的相互均衡[12]。建议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增设在中学文化课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古代汉语、诗词歌赋、经典名著、民俗风情等的介绍。在外国文化知识方面,除现已开设的目的语国家概况介绍外,还可以增加包括民族风情、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礼仪礼节、民俗禁忌等知识的介绍。中外文化知识的了解学习,可以通过开设专门课程的形式进行介绍;也可以贯穿在语言学习课程的教学中,如涉及课文内容的背景介绍、涉及人物对话的风俗习惯禁忌介绍、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介绍等;还可以以专题讲座、沙龙讨论的方式进行介绍。
著名的经典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总和,不仅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还能够透视一个民族的思想价值体系。文学作品往往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再现或记录。其故事的历史文化背景交代,往往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其文字语言生动、活泼、真实、富于变化,能再现交际的真实情景[13]。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文学作品的解读是了解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如果说在外语精读课程中,主要还是以语言知识的学习为主,那么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重点就不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而是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的了解了。借助经典文学名著的教学解读,学生可以从中认知到目的语国家民族社会方方面面的历史文化传统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有关知识积累。经典文学课的开设不仅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开辟了一个广阔天地,也为相关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的认知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最为真实的外国历史传统文化、宗教习俗、风土人情,接触到最为自然简洁的语言表达,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艺术表现还能帮助和加深学生对异族人民和文化的理解。就现今的教学手段而言,文学课程大多以多媒体为手段,融视、听、说于一体,使知识的传播和接受的通道更加宽广,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面,丰富学生对外国历史、社会、风土、人情、地理、自然、经济、政治等知识的认知和积累,为学生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创造了绝佳的学习环境。
从另一个角度说,初学外国语言时,由于单词认知数量有限,语法还不熟练融通,缺乏相关历史文化传统背景知识,理解能力差,阅读速度慢,缺乏会话技能。文学作品能在各个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14]。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多样的对话语言、多样化的故事背景描述,可以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丰富词汇量,熟悉语法规则,形成语言习惯,了解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特别是通过对原文书籍的阅读,能够学习到各种环境场合中自然恰当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与人交往时的礼仪礼节,扩大词汇记忆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与人交往时的语言表达自信心,为外文写作和口头发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听说读写译是外语习得的基本功,其奠基性地位不容动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中小学就开始的外语学习,已让大学生打下了外语学习的坚实基础,为大学的深度学习铺平了道路。因此,大学的外语教学应该是更进一步的提升性学习,而不是低水平的重复教学。如果说中小学的外语教学已初步奠定了大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那么大学的外语教学就应该着力于这些基本技能的提升拓展和语言文化知识的丰富完善。换句话说,在一般涉外情形或场合中,中学毕业生基本已无沟通理解障碍,但是在完美理解语句语意上却赶不上大学生那么完整、深刻、全面、通透,这其实就是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所致。所以,在大学外语专业的语言教学课堂上,除了要继续夯实、加强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补充、拓展、丰富学生的外国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知识,充实、完善、深化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储备,为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掌握、运用所学外语添砖加瓦、增加后劲。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核心[15]。只有置身于文化背景里的语言学习,才能获得通达透彻的学习效果。因此,语言教学应当有意识地将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情境中,以提高语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16]。许多基础语言教材中,没有直接介绍历史文化传统知识的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词汇语法的讲解,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介绍相结合,让学生在认知词汇的同时,了解词汇来源以及与应用相关的文化内涵,这样既可以避免单纯语言教学训练的单调枯燥,又可以把相关的文化知识同步介绍给学生。蕴含文化学习的语言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了解更多的中外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差异。如果教师把历史文化传统习俗风情的介绍贯穿于词语学习的讲解中,会使语言教学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生动活泼,学生会更有兴趣、更主动积极、更透彻地领会词语表达的意义,从而在实践中更加恰当、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词汇。
将历史传统文化介绍贯穿于语言基础教学中,还可以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相对论的观点[17]。树立科学理性的文化相对论观点,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外文化在本质上是相互平等的,没有民族高低贵贱之分,都有其存在、传承、发展的理由,都应得到理解与尊重。一般来说,到了大学阶段,学生通常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外文化上的共性,但对中外文化上的差异还了解不够,在实际交往中容易想当然地和不自觉地使用不得体的语言词汇,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使交往难以为继。因此,在语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意识,在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风俗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理解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能根据语言使用环境、场合、对象的不同,理性把握跨文化交流的行为方式,正确合理地运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友好沟通和有效交流,在跨文化交往中避免不必要的常识性错误。
1.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奠基跨文化能力
大学生精力旺盛,有着旺盛的求知欲。除了学校开设的文学课程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开具一个中外经典名著的阅读书单。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经典,既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思维视野,积累中外文化素养,还可以充实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个人文化气质。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最大不同是,课堂教学的文学作品不一定符合每个学生的个人兴趣诉求。个人文学兴趣诉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学经典名著阅读的多样性。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自由选择,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人的自由阅读兴趣诉求,在没有课堂教学考试压力的情况下,尽情享受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同时丰富和积累外国文化素养,从而为跨文化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
2.在影视作品观赏中训练跨文化能力
20世纪以来,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跨文化能力的养成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较之单调的书本文字,动感时尚潮流的影视音响画面,更符合年轻人的性情,最受年轻学子的喜爱。影视作品题材多样、背景复杂、文化元素丰富、时代感强、故事生动、人物鲜活、对话语言丰富,能给人深刻的文化印象和强大的文化感染力。栩栩如生的影视故事不仅会将学生带入其中,真切感受故事的发生发展,与故事人物同乐共悲,还可以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见识和体验许多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更加直观地看到和感受到不同场合不同人物的说话方式、语句用词和交流习惯。好的影视作品可以最大限度还原中外语言的使用环境,减少学生语言学习与语言使用之间的距离感,挖掘学生参与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原动力,从而扩大知识面,积累文化修养,形成跨文化的交流意识和语言习惯。
3.在课外活动中实践跨文化能力
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满足学生的实践欲望,又能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提高学习效率。一方面,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丰富多样的,全靠课堂教学来了解和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多样化的课外文化活动来弥补、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外文化活动的参与,可以检验和实践课堂所学,拓展文化视野,丰富文化知识,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体会跨文化交往中的人情世故,加深对中外文化内涵的理解,这些都对跨文化能力的养成很有帮助。学校、院系应该多举办各种规模级别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吸引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中外文化知识讲座,借助专家学者的生动讲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经常开展中外文化主题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大胆实践和检验自己积累的文化知识,从而增强外语应用的自信心[18]。举办各种中外文化实践体验活动,如美食料理DIY、时尚服饰秀、歌舞表演、话剧演出、摄影画展、文化沙龙等,将平时课堂抽象的文化学习,转变为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文化体验,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热情,保持长久学习动力。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使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深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中外文化的认知,增强跨文化能力,提高跨文化水平。
4.在访学交流中提升跨文化能力
语言和文化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再多的理论学习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不参与真实的社会实践,其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 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告诉我们,前往目的语国家访学交流、实习实践是优秀外语专业人才养成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9]。亲临多年学习的目的语国家,置身真实的生活环境,亲眼见识各种民俗文化风情,体验传统文化内涵,接触复杂多样的各色社会人士,与当地人展开沟通交流,聆听当地人各种自然鲜活的语言……如此等等,会让学生在中外文化的强烈碰撞与对比中提升跨文化的能力。国家每年都有公派出国留学项目,高校也有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和交换留学项目,应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参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出国旅游变得非常便捷,跨国旅行越来越多,这也为外语专业人才的语言学习与跨文化能力养成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应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费留学、访学、旅游,通过实地探访、现场实践、亲身体验,真切感受中外文化的不同,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从而提升跨文化的能力水平。
进入新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涉外交往在国家政治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外语专业作为涉外人才培养的战略基地,应紧跟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改革创新,进一步探索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新的突破口,以国际化培养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力培养具备跨文化能力、善于进行跨文化沟通交流的国际型涉外人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