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

2022-02-26 20:52王素雷
高教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抗疫案例

王素雷

(上海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3)

一、前言

中国的抗疫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一个英勇壮举,同时也是一堂蕴含有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的“大思政课”。在全国上下掀起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热潮之际,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重要使命的思政课教师,应敏锐抓住这一上好“活的思政课”的绝佳时机,及时把抗疫实践开发为厚重、鲜活的教学案例,以案例教学模式在课堂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传递抗疫正能量,全面深入推进抗疫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蕴含丰富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载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取得抗疫重大战略成果。这次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是中国共产党“能”、中国人民“牛”、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灵”、国家实力“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动写照。抗疫过程中的英雄人物、典型事迹、感人故事,既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具说服力的现实素材,也是思政课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把抗疫实践融入课堂教学,对于进一步激发当代大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热情,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法治信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

思政课教材体系是高度抽象和凝练的理论体系,仅仅靠教师在课堂苦口婆心的解读,很难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会期间讲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如何把思政课上出生气来?这就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把抗疫实践融入思政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值得推崇的做法就是把抗疫实践开发为教学案例,以案例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师生高频互动为特征的启发式、引导式、创新型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比,案例教学在传递理论方面的力度并不亚于讲授式教学。融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感染力为一体的案例教学能够把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理论的解读既有形象的感性认识,又有高度的理性认识;既能体会到时事温度和情感热度,又能体会到理论效度和价值深度。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它把抽象深奥的理论具象化,它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把理论深刻嵌入学生头脑中,从而达到真懂、真信、真践行的效果。

教学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和载体。没有教学案例,案例教学就是无米之炊。这就涉及本文的主旨即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的问题。考虑到教学案例的时效性,对于有志于开展案例教学的思政课教师来讲,及时开发一批“学理说得透、事例讲得活、学生听得懂、实践用得上”[2]的抗疫教学案例,是后疫情时期思政课教师迫在眉睫、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和教学任务。

三、理论层面: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原则

面对海量的抗疫人物、事例、故事,不能信手拈来就开发为教学案例。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什么样的教学案例才是精确恰当的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一般来说,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直接统摄指导着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的构建。无论是案例教学法实施还是教学案例开发,都受到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的制约。教学案例是否精当,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成败,关系到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的实现。研究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原则,着眼点应该是围绕思政课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对教学案例开发的实际影响来考虑。

(一)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应体现政治引导功能

思政课首先是政治课,“讲政治是思政课的首要要求,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属性”[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4]中国抗疫成果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如山铁证,是夯实执政合法性的重要绩效,不能任其白白流失,理应大写特写。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应充分挖掘中国抗疫成果所展现的政治说服力,最大限度实现其政治引导功能,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如何在抗疫教学案例开发中体现出政治引导功能?首先,思政课教师本人政治要强,要有高超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重视抗疫案例开发,决不能让损害国家利益、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进案例。其次,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案例开发中的指导地位,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察、解读抗疫素材,从有利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素材进行甄选。最后,要以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为目的来开发案例,既要追求让学生从案例学习中体会到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效果,还要追求让学生从案例讨论和解析中领悟到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为什么好的效果。

(二)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应体现价值引领功能

思政课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知识课,更是价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必须牢牢抓住”[4]。中国的抗疫实践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尺度,凸显了生命至上、至高至善的价值追求,这为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引领基础。

在抗疫教学案例开发中体现出价值引领功能。要做好四点:一要确保开发完工的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不仅是知识载体,更应是价值观载体。我们强调价值性不是要忽略知识性,不过对于那些价值引领功能不强、侧重知识传授的抗疫素材原则上应舍弃。二要有意识把存在价值判断困惑、价值选择两难的抗疫素材开发为教学案例。这样的案例本身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思考,努力寻找答案,在激烈讨论中不知不觉提高了价值判断力、选择力。对这样的案例,教师在案例总结阶段要有一锤定音的价值引领能力。三是素材选取应以中国抗疫实践为主,但也不妨把西方国家在疫情防控中的乱象开发为教学案例,与“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学生对西方价值观虚伪性的认识。四是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后期的案例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进行价值引领,从知识中讲出价值来,要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之中。比如雷神山医院的建造,从立项到验收仅仅用了十二天时间,这原本是两年才能完成的事情。教师如何进行价值引领?从表面看,就是建了一座医院;从深处看,体现的是每每被全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再往深处看,这次的“中国速度”实质是争分夺秒的“生死时速”;再往更深处看,就挖掘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三)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应体现实践育人功能

“思政课不是纯粹的理论课,而是实践滋养的理论课”[3]。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目的,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才是目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理论,更要教会学生运用理论指导自身实践,要善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提升思政课的实践育人功能。把抗疫实践开发为教学案例并运用于思政课堂,其目的就是通过“思政小课堂”同“抗疫大课堂”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4],最终实现思政课实践育人功能。

如何在抗疫教学案例开发中体现实践育人功能?这里有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案例使用后能不能对学生今后的行为产生实际影响。要重点把能够激励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抗疫素材开发为教学案例。获得“共和国勋章”“人民英雄”称号的抗疫英雄以及在2020年“感动中国”评选中获奖的抗疫英雄,都是不容错过的案例开发好素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能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感悟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比如把钟南山抗疫事迹开发为教学案例,如何体现实践育人?可以这样设问:抗疫功臣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钟南山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显而易见的答案是钟南山的贡献巨大。为什么钟南山能做出巨大贡献?答案是本领大。那本领怎么来的?问到这里,会让学生有本领不够、才干不足的紧迫感,很自然地实现教育引导学生加强学习、勤奋探索、在社会实践中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考虑到大学生群体本身就是抗疫实践的见证者、经历者、参与者,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应贴近大学生群体。在这次抗疫实践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5]。应有意识把“00后”“90后”在抗疫中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事迹开发为教学案例。通过同龄人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大学生见贤思齐、向上向善。还应把学生关心的抗疫热点焦点问题开发进教学案例,启发学生从抗疫实践中思考个人与国家、世界的关系。另外,还可以考虑把案例研发的部分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去采访身边的抗疫先进人物,撰写案例文本,提炼问题,拿到课堂深入讨论,增加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四)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应弘扬抗疫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升华到中国精神的高度: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新征程上,须大力弘扬抗疫精神,激发团结奋进力量,使之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把抗疫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准确把握、自觉弘扬抗疫精神。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应弘扬抗疫精神,这是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本质属性的体现,是同其他类型的思政课教学案例区别的标志。

如何在抗疫教学案例开发中弘扬抗疫精神?根据抗疫精神的内涵,应重点聚焦以下五类抗疫实践并把它开发为教学案例:能体现生命至上精神的“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抗疫实践;能体现举国同心精神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疫实践;能体现舍生忘死精神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抗疫实践;能体现尊重科学精神的“科学地防、科学地控、科学地治、科学地管”抗疫实践;能体现命运与共精神的“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全球疫情防控”抗疫实践[5]。

综上所述,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应体现政治引导功能、价值引领功能及实践育人功能,弘扬抗疫精神。把这句话表达得再具体一些,就是: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应在呼应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弘扬抗疫精神为基调,以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激励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落脚点,充分实现抗疫教学案例的政治引导功能、价值引领功能和实践育人功能。

四、技术层面: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规范

前面在理论层面探究了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原则,还需要在技术层面规范案例编写结构。通常情况下,编写完工的教学案例在结构上应由案例文本、思考讨论题、案例解析、教学建议四部分组成。这四部分都具备了才算研发完工,达到入库标准。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编写过程是个复杂的思维加工过程,不仅要考虑上述开发原则的运用,同时也要考虑案例在今后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效果,如此才有可能开发出精当的教学案例。

(一)案例文本:抗疫素材再创作

案例文本来自于抗疫素材,抗疫素材必须是真实的而非杜撰的,是对某一真实事件所作的客观描述。案例文本是对抗疫素材的再创作,但不能失去真实性。真实的抗疫案例文本有助于凸显中国抗疫的客观真相,击破西方抹黑中国的虚假话语。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里面藏有问题,没有问题的案例不能称之为“案例”,也不适合开展案例教学。这就意味着案例文本里必须隐藏有问题。撰写案例文本不是简单的复制黏贴,而是围绕问题的发生、发展、结局对素材做取舍。抗疫案例文本的受众是学生,所以不能干巴巴地叙述,要用合适的表达方式拉近案例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以增强其可读性。案例文本虽然是给学生看的,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还要提纲挈领讲一下,这就意味着编写案例文本时要考虑案例课堂呈现的问题。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就要把相关网址、关键字词、音视频等资料保留下来,为后期制作多媒体课件服务。

(二)思考讨论题:案例讨论课的焦点

思考讨论题就是把隐藏在案例中的问题提炼出来明确化、细化。案例教学中学生是围绕“思考讨论题”展开讨论的,“思考讨论题”难易程度应能够为学生所驾驭,应能引起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应有一定的启发性、反思性,有深度讨论的空间。“思考讨论题”太简单吊不起学生的兴致,太难则会阻碍学生的参与。设置“思考讨论题”必须考虑后期的使用,不能大而无当、随心所欲、漫无目的,要能达到使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触及“埋伏”的概念、原理、理论、知识的效果。这个触及既可以是深层次触及,也可以是浅层次触及,但一定要触及。所谓“埋伏”的概念、原理、理论、知识,就是在案例讨论环节结束后,教师在案例总结环节所要传递解析的概念、原理、理论、知识。比如,把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抗疫素材开发为教学案例,教师在案例总结环节肯定会解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但学生在前面案例讨论过程中如果根本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思考讨论题”的设置显然跑题了。

(三)案例解析:教师理论功底的展现

案例解析是对“思考讨论题”所做的学理解析——以理解案、充分说理、释疑解惑。教师要在案例解析中回应和解答学生在抗疫中的疑虑和困惑,让学生真正感到“解渴”,满足学生成长成材的需求。案例解析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理论功底。撰写案例解析的过程,也是教师总结、反思、提高认识的过程。在案例教学的总结阶段,教师通常很难做到临场发挥,这就需要提前撰写好案例解析。对每个案例的解析,既可以从单一角度,也可以根据需要多角度解析。比如,对于在抗疫斗争中中国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个问题,就可以从党的领导、人民的意志力、制度优势、坚实国力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撑、科技支撑等多个角度解析。

(四)教学建议:案例使用说明书

教学案例有明确的指向性或目的性,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呼应或阐释教材中对应的内容。精当的教学案例与教材内容有密切对应关系。所谓教学建议,就是要写清楚案例适用于教材哪一章哪一节甚至具体到哪个概念、理论、原理、知识点。如果其他教师采用这个案例的话,教学建议就相当于使用说明书。比如,把“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冲在防控一线的壮举”开发为教学案例,教学建议可这样表述:适用于《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章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五、结语

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要遵循既定的原则规范,但也不能被原则规范所局限。比如说教学案例通常要选择典型案例,这实际上是个有弹性的原则。实践中发现,有些所谓典型性教学案例效果并不好,有些看起来不够典型的案例,课堂效果出奇的好。同一个案例,A老师运用后感觉有效,但B老师运用后感觉不适。所以说案例开发也要讲点创新和个性化,不能完全被条条框框所束缚。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开发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每个编写完工的教学案例只能说是暂时的完工。运用于课堂案例教学后,还要根据教学效果、教学反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反思修改完善。在可以预见的不远将来,全国思政课教师将会掀起有规模有系统开发抗疫教学案例的高潮,不过目前尚处于自发零星起步阶段,理论跟进的更少。本文对开发思政课抗疫教学案例做了点理论思考和技术探索,意图为后续跟进的思政课教师同行开发抗疫教学案例提供些理论和实操参考。

猜你喜欢
思政课抗疫案例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