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强
(天津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3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在凝魂聚神、提高教学质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及促进教师不断完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参与性、专业性及动力不足等问题,亟待权威组织的引导、整合及保障。本文分析基层党建与高校集体备课之间的关系,探索教研党支部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创新发展的逻辑、价值及路径,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创新发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提供新思路。
2017年,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考察浙江大学时强调,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要紧紧抓住教师环节,解决好内功问题,提出了集中备课提质量重大要求。新时代,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与水平,教育部建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基本制度与框架。
集体备课通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集合在一起,就相同课程的教育教学发表见解,发挥集体优势,以形成共识性的教育教学方案的活动。集体备课基于以下三种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1]。这些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具有创造学习的能力,其绩效水平要高于个人绩效的简单求和,自我超越、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等是学习型组织进行的五项修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学习型组织成员,而集体备课则是成员学习的载体。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指向在于集众智、汇众力,对教材全面细致解读,对教学科学而合理地设计,呈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理想状态。
第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共同体”源于社会学,20世纪末,它被美国学者引入教育学领域,形成学习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等概念。依据国外学者的论述,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为:共享使命、愿景、价值和目标;共享和支持性领导;集体分享式探究、学习和行动等特征[1]。基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集体备课为平台,在相互合作、彼此包容、平等交流等基础上,达成共同研讨、分享经验,以建构知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和自身能力的完善与提升,已经逐渐意识并自觉认同作为共同体成员。
第三,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或者社会背景下,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料和他人帮助,主动生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强调知识的情境性,认为学习不能脱离活动情境,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主张通过协作、会话等方式建构学习者意义世界。基于建构主义观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过程就是意义建构的过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相互协作,弥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知识、经验及教学水平的个体性差异,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体系。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会话,反思课堂真实图景的得失,解决面临的共同教学实践问题,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意义世界,形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角色下思考、解决问题的自觉。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属性的需要,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色和优势”[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属性为实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重要理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是一般性的普通知识教育,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目的为凝聚政治共识、增进政治认同、坚定“四个自信”,既保证教学不走偏、走歪,又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服务于党和人民的需要。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高度重视,在制度上设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构造。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明确集体备课的基本框架,即具体规定集体备课主体、内容、形式以及目标,形成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基本要求》连续用了3个条文,即第5条、第6条及第7条,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作出相应规定,尤其集中在第6条和第7条。《基本要求》第6条规定,教研室(组)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版教材和教学大纲,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研究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形成统一的参考教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要定期组织全员集体备课,集中研讨教学共性问题,促进各门课程有效衔接。第7条规定创新集体备课形式。依据《基本要求》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基本框架为:第一是主体,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及教师。第二是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版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学共性问题、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第三是形式,《基本要求》第7条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形式主要有研讨会、试讲、示范课、说课、听课及网络集体备课等等。第四是目标,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于党和国家教育大局;研究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参考教案,能够全面准确地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高校及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积极探索并创新集体备课实践。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在现实中也容易陷入误读、误解及误用问题。
集体备课是新中国向前苏联学习的产物。1952年,教育部《中学生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为改进教学工作,在中学各学科设教学研究组;而后,又颁布《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了教导会议。由此,我国中小学产生了教研组。它的重要职能有两个:一是承担教学业务,二是承担教师指导工作。其中,教学业务就是分配教师业务和集体备课。由此可知,集体备课是教研组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集体备课实践与中小学集体备课实践几乎同步,1955年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代数教研室举办了高等代数课程的集体备课[3]。无论在中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也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其他学科,都普遍存在着集体备课。进入21世纪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备受高度关注与重视:2004年教育部发文规定“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集体备课;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通知》中规定高等学校负责本校教师的集体备课工作。步入新时代,教育部连续颁发6个文件,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即《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2015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2015年)、《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的通知》(2017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2018年)、《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2018年)、《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的通知》(2019年),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提供了制度依据。
在实践领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高校以及下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积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活动。在国家层面上,教育部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集体备课,如,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上组织多次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集体备课。在省级层面上,2019年教育部公布“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任务清单中,山西省、浙江省、海南省等以集体备课作为集体行动任务,探索符合本省范围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行动。在校级、院级、教研室层面上,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教研室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组织者、参与者及推动者。例如笔者所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了校级领导参与教研室集体备课的工作机制,即校级领导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也固定时间组织集体备课,尤其教研室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主导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被误读、误解及误用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带来一些消极后果。
第一,将集体备课误读为“集中+备课”。这种状况为教研室把备课任务分解到人,在某一时间将教师集中起来,由领受任务的教师做辅导,并将所有教师的讲稿统一起来,形成统一教案,并简化为分工备课—集中辅导—课堂教学。这种误读的后果为:一是集体备课成为某些教师的任务,尤其是年青教师的任务,变异为不折不扣的个人备课。二是集体备课成就“懒汉”,导致部分教师养成等待依赖思想。三是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成为完成任务式敷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助于教师自身完善和超越,也无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更无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体的建构。
第二,将集体备课误解为设计教案。依据教育部指导性文件,统一参考教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当前,很多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主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教师自备—集中研讨—完善教案—实施教学—教后反思等。在这些环节中,形成统一教案是重要标志性成果。显然,如果将集体备课单纯地理解并定格为“备课”,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一是限制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探讨的问题局限于教材、教案及教法,不涉及支撑教学体系的科研体系。二是导致无法准确把握教材精神以及深入读懂、悟透、弄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是阻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活动的路径。因此,如果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定格为备课而不涉及科研,难以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体所需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及话语体系。
第三,将集体备课误认为个人引领。一些高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误认为是职称高、资历老及学识高的教师来作辅导,被称之个人引领。教研室中职称高、学识高的教师,对教材、党的理论成果的理解可能会有积极影响。但是,这种差异在集体备课中却被不断扩大或放大,也会产生消极后果。一是教师参与性不足。在集体备课中,以职称高的教师为中心发言,引领集体备课;年青教师常常处于“听客”境遇,缺乏观点的交流、碰撞,也缺乏对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探讨。二是对平等交流氛围的破坏。唯职称、资历及学识而不是唯新版教材、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理论成果等的集体备课,是过度的个人引领,导致一言堂,破坏共同体成员之间平等交流、相互合作的氛围,无益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体的建构。
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摆脱现实困境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基于此,为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效果,我们认为,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关键也在党,具体而言在于抓好教研党支部建设,以抓好教研党支部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创新发展,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的建构。
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属性,抓实教研党支部建设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建构的有效方法。高校应当通过抓实教研党支部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创新发展。
党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创新的逻辑基础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组织与协调主体即教研室(组)与教研党支部高度一致。《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的机构设置指标规定,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分别对应设置教研室,党政工团组织机构健全。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第5条规范建设教研室(组)中明确规定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按课程分别设置教研室(组)。据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研室设置主要依据各门课程而设置,即设立“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等组织机构。同时,也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的所有教师都要明确所属教研室(组),这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从属于某一教研室,并承担相应课程的教学与科研任务。
除了建设教研室之外,《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还对党支部建设作出规定,即调整优化支部设置,推行在教研室设置教师党支部。依据《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规定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是中共党员。当前,大多数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多数为中共党员,具有共同的政治信仰,教研室与教研党支部设置高度一致,存在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活动与党支部组织相关活动高度关联的可能。由此可知,教研室与党支部的高度一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优势与特色,是党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的逻辑基础。
新时代,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抓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下属教研党支部建设,对夯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的基础及克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建构。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头等大事”[4]。它的落脚点在于坚定维护大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将党的政治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中,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功底”[5],并通过建构政治话语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科研服务,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它的价值在于: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回应西方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意识形态的挑战;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以党的思想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意义世界的建构。思想政治工作是凝神聚魂的工作,是建党、强党、兴党的生命线,必须覆盖全体党员并贯穿党的建设始终[4]。将党的思想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中,主要通过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等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精神追求,而且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这样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成员的精神世界,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有助于为教研党支部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提供动力保障;有助于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增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魅力。
第三,以党的组织建设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的建构。我们党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没有党组织,就没有党;没有组织性,党就没有创造力、凝聚力与战斗力[4]。《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明确规定建立教师党支部。建立教师党支部就是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奠定组织、信仰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教师和中共党员的双重身份,而中共党员的身份更能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本质属性。所以,加强教研党支部建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纳入教研党支部当中,它的价值在于:有利于夯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的政治信仰;也有利于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凝聚在一起,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提供动力保障,克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动力不足的状况;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障集体备课不走偏、不走样。
第一,构建教研室(组)与党支部高度融合的组织机构,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提供组织保障。当前,教研室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而建,教师党支部也建立在教研室;而思政课教师基本都是中共党员,所以教研室与党支部是高度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教研室与党支部之间的有效融合,不致于“貌合神离”,就非常关键。主要建议如下:一是教研室与党支部组织机构人员一致,即教研室主任、副主任与党支部书记、委员之间一致,使党建与课程教研活动有效融合。二是落实党支部书记为党建和学术“双带头人”,即党支部书记既要承担党支部建设的重任,也要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的方向。三是党支部应当建立相关制度,明确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在党建及集体备课中的职责,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克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参与性、组织性及动力不足的问题。
第二,构建集体备课与党支部建设高度一致的制度,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提供制度保障。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政治方向,回应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必须建立集体备课与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融合的制度。这种制度设计如下:一是教研中的重大理论、方法问题进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议应当自觉地把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理论、方法问题融入集体备课中。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应当选择与教育教学相关的重大问题加以理论阐释。创新党日活动,密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相联系。二是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中,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审视党员在集体备课中的得失、表现,克服集体备课中的“等、要、靠”思想、偷工减料及相互扯皮的问题。三是以谈心谈话形式深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诉求。
第三,构建各级党组织间的协同机制,为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提供机制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在这样的工作格局中,才能办好思政课。同样,要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须构建各级党组织间的协同机制,在党组织协同创新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开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局面。具体建议如下:一是上级党委抓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宏观指导,尤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支撑。二是学院党委以集体备课是否有效融入党支部组织生活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党支部实行有效监督。三是建立党员与组织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问题获得有效解决,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更为坚固。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属性及对“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重大认识,以党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创新发展,应当成为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的重大共识。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及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与党建之间的有效融合,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