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叶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营造“书香校园”,涵育校园文化,是实现学校文化育人、滋养学生浩然之气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实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为例,探索“大思政”格局下开展中职“书香校园”活动的途径。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建设“书香中国”。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在推进全民阅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引领文化自信等方面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构建校园“大思政”格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至关重要。阅读是获取知识、汲取书本思想价值的重要学习方式。以阅读的方式品读思想政治教育类书籍,是学校细化、分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校园大思政格局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中职学校立足于“大思政”格局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信息纷然杂陈、各国文化交融交锋中秉持初心,坚守“四个自信”,以国际视野读懂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立足“大思政”格局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不仅要考虑阅读主题、阅读对象、阅读环境、阅读氛围,还要把握学生的内在特点与需求。
中职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国家的政策理论理解不够深刻,对政策背景和内在的逻辑关系理不清,容易受到网络和社会不良舆论影响,但中职生又处于三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立足“大思政”格局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对正确引导中职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书香校园”活动有一定的阶段性,要结合“大思政”背景凝练活动主题,这个主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使各阶段活动相互承接、持续育人。可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国家时政大事、重要会议时间节点、校园文化热点为背景设定活动主题。
以2022年为例,恰逢喜迎二十大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在此背景下,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以“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为年度主题开展读书活动,促进“书香校园”活动与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度结合。
在“党建+育人”三全育人模式下,“书香校园”活动要注意育人时间、主体、对象、空间等的有效协同,打通育人的宽度边界和广度边界。
在宽度方面,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读书活动由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队、文学社和语文科组配合联动承办,还打造一支“党史宣讲员”,以党支部书记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读书团队。
在深度方面,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读书活动通过各项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会用书和读实践之书,打破边界,逐步深化。
一个清新雅致的教学环境能浸润全体学生,让他们在优雅的环境中,沐浴书香、享受文明、净化心灵、升华情感。为创设良好的班级阅读环境,学校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图书漂流公益项目:首先为每个课室添书架,并在书架旁显眼位置张贴“悦读书屋”公益广告;其次,学校购买、发动校企合作企业捐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的中国梦、“四史”、“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内容的有益书籍,将书籍分成小份,在各班进行漂流;再次,组织“团支书讲团课”,讲述青年习近平遍读中外经典、废寝忘食读书、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引导学生好读书。
为引导学生读好书,学校鼓励、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观。结合团日活动契机,定期举办“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阅读集中学习会,学习书籍包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四史”等;学习会后,学习代表回到班级作宣讲员,引领全校学生读好书,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读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读做好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书籍。
为营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主题阅读学习会后,学校组织开展阅读分享会。
在阅读分享会上,学生围绕所读书目的精彩内容,结合自身的学习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读书的学习方法、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并将不能理解的内容与教师共同探讨。通过学习分享会的展示活动,激励学生通读苦读、百折不挠坚持学习,独立思考,学有所悟。
为引导学生把读书与运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理念,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与专业结合,征集爱国摄影、爱国故事动漫设计;时事知识竞赛;“我与共青团的故事”主题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歌咏比赛、手操报比赛;“灯塔工程”·广东学子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实践活动,争做宣讲员。
结合社区需求和学生专业锻炼需要,学校团委定期组织志愿服务,例如,到社区养老中心开展义演、到颐养院陪护老人、开展多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创文”宣传志愿服务、环保志愿服务、图书馆志愿服务等,通过志愿服务落实劳动教育,让学生读懂实践之书。
为引导学生将读实践之书的所感所得形成文字、形成创意、创业,学校组织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写实践感悟、设计公益项目方案,参加公益项目大赛;积极引荐企业,为有想法的学生培训创业思路、管理方法、财务要求;带领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真正引导学生读好实践之书。
立足“大思政”格局开展中职“书香校园”活动实践,要坚持文化育人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坚守信仰底色,不忘初心;要继续深化活动的宽度和深度,在深耕“书香校园”建设中,挖掘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形式;要创新活动形式,探索适应“互联网+”形势下的活动形式,将中职生培养成具有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为强国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