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应用探究
——以治安学导论课程为例①

2022-02-26 04:16卢文忠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广州510230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治安专业课

卢文忠(广东警官学院,广东 广州 510230)

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意义上看,作为主渠道的思政课只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和忠诚育警的一类“小课程”,而课程思政则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和忠诚育警的一类“大课程”,“大课程”在“小课程”的基础上延续和拓展“小课程”,进一步发挥培养公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警察职业道德的育人功能。“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思政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让所有课上有‘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挑起‘思政担’,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新时代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从课程育人层面上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发展,促进“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公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探索和实施课程思政,努力把思政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教学当中,同时也努力开发和运用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元素。在各门公安专业课程中,治安学导论是公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一门重要课程,依托治安学导论探究和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应用,是我们建设具有公安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尝试。

一、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定位

高校的课程思政是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课程评估和课程研究等方面构成的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作。其中,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最重要的实践应用阶段。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来看,公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是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推动专门化的思政课程向全方位的课程思政的改革发展,是以思政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培养公安专门人才为导向、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以公安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的一项课程育人实践。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以及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定位,是新时代公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实施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加强思政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改革发展、推动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发展已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课程思政是高校在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上,在其它课程教学活动尤其是专业课程中积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而在这些课程教学活动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上的协同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专门化的“小课程”(思政课)与多样化的“大课程”(专业课)的有效对接,从“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意义上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本质上讲,‘课程思政’就是其他学科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一种完美融合,可让学生在获取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政治教育,实现专业能力提升与思想政治素养培育相倚为强的价值追求。”[2]课程思政是一种以思政课程为基础的全方位的课程育人方式,是思政课程朝着“大思政”育人格局发展的重要体现。

在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共同目标,思政课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专业课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各学科依托自身的专业课程在特定领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所展现的‘大思政’视野并不是要消解专业课程的边界,而是在育人效果的层面上追求专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合力’。”[3]实际上,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关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其中诸多专业课程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功能,与思政课共同构成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以各学科专业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对本学科理论的学习以及对本专业技能的运用,从各学科专业出发培养大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所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新时代公安院校的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科学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4]在新时代,作为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公安院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坚持政治建警和政治建校,积极顺应当前高校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课改革发展的趋势,坚持以培养公安专门人才作为目标导向,按照2020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实施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和忠诚育警的意义上推动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公安专业课程对于铸造忠诚警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这是新时代公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定位,从这一定位出发实施课程思政才能确保整个教学应用过程沿着正确的方向取得成效。

“具体到公安教育中,也就是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来把握育人根本,在学科课程中承载育人功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更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5]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公安院校教师既要在思政课教学中突出公安教育的特色,增进思政课教学的忠诚教育内涵,也要在专业课教学中体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增进专业课教学的思想教育内涵,使公安专业课程与高校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忠诚育警上形成协同效应,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公安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和遵循“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树立和增强忠诚意识、服务意识、实战意识、纪律意识,在教育公安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程中培养其思想政治素质和警察职业道德。

二、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

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据此,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和忠诚育警的实际需要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必须充分发挥公安专业课程的特点。“从课程思政元素而言,公安学科课程群从宏观层面的制度原理,到中观层面的措施策略,再到微观具体的工作方法与操作规程,各专业课程内容,无不得天独厚的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6]公安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公安专业课程的内容决定了公安院校具有实施课程思政的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公安专业课程为载体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理论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掌握“技能”、熟悉“业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培养“思想”,在增强学生“技能”和“业务”的战斗力的同时增强“理论”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力。根据近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警察学院、贵州警察学院、广东警官学院等公安院校的实践经验,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对应式、融入式、复合式。

(一)对应式的课程思政

对应式的课程思政是指专业课与思政课相对应,即把公安专业课程的某一章节或理论与思政课程的某一章节或理论直接对应,实现两者之间相匹配和相对接,专业课教师在讲授某一专业内容的过程中切入或引用思政课程的某一理论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某一专业内容的同时也学习思政课程的某一理论。这实际上是在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上,以公安专业课程为载体进一步巩固和延伸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内容,又通过这一理论内容论证专业课程的某一内容对于做好公安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对学生而言,在对应式的课程思政中既直接学习了专业课的某一内容,也直接回顾了思政课的某一理论。课程思政的对应式教学过程是一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近似于专业课和思政课“两课同上”的教学方式,是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融入式的课程思政

融入式的课程思政是指专业课程与思想教育相融合,即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和忠诚教育,并非与思政课的特定章节或理论直接对应,而是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内容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向大学生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职业道德等内容,实际上是把思政内容广泛地渗透在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不是生搬硬套的嫁接,是教师‘看似无心实有心,看似无意实有意’的教学艺术,更是‘如春在花,如盐在水’的德育教育。”[7]课程思政的融入式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而行”的教学方式,是最易于应用和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

(三)复合式的课程思政

复合式的课程思政是指将对应式和融入式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在专业课教学的实际过程中综合运用对应式和融入式的教学方式。既把专业课的某一内容与思政课的特定章节或理论直接对应,也不拘泥于这种直接对应的教学方式,在讲授专业内容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讲授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自主灵活地运用对应式和融入式开展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的复合式教学过程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穿插进行的教学方式,适用于思政元素较为鲜明和丰富的公安专业课程。

鉴于当前公安院校在公安专业课程上实施课程思政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的成果尚且不多,在此根据广东警官学院近年来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路和做法,仅以公安专业课程之一《治安学导论》(宫志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教材为例,按照上述提出的对应式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从“明确教学目标→选取教材内容→对应思政元素→实施课堂教学→开展教学小结”五个环节探究和展示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应用过程。

三、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应用

维护治安秩序,是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维护治安秩序,是公安专业课程中的重要问题和重要内容。治安学导论是关于维护治安秩序方面的专业课程之一。《治安学导论》教材以秩序作为逻辑起点,突出了维护治安秩序对于国家政权、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揭示治安的本质、治安秩序的形成规律以及公安机关在维护治安秩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维护治安秩序的基本任务、方法和策略。治安学导论的课程教学是为了提高公安大学生在治安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从根本上说,治安学导论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坚持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具有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关系,在诸多教学内容上与思政课教学相一致,具有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发和运用本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建立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路,在备课期间预先选定适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章节进行教学设计,把专业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对公安大学生开展具有公安特色、面向公安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对应式课程思政的基本环节。从课程思政的意义上说,讲授治安预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教育,也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在这一内容上实施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引导公安大学生在学习关于治安秩序维护基本理论的过程中,认识到公安机关承担治安秩序维护的专门职责,认真理解治安预防的基本含义,认识到治安预防主体的多元化、治安预防对象的广泛性、治安预防形式的非强制性、治安预防手段的多样性,以此切入对公安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认识到治安预防在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现实意义。治安预防有助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公安机关必须发挥治安秩序维护的专门职能,人民警察必须在治安预防上认真履职尽责,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做出贡献。简言之,课程思政的这一具体应用是为了增强公安大学生的忠诚意识、服务意识、实战意识、纪律意识,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在立德树人、忠诚育警上的协同发展。

(二)选取教材内容

选取教材内容是对应式课程思政的预备环节。教师在课前制定治安学导论的教学计划时把课程思政列入整个教学任务的要求和内容中,有针对性地选取教材中具有实施课程思政优势、富于思政元素的章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建立教学应用过程的前期基础。在此选取《治安学导论》第五章 治安秩序维护中的第一节 治安秩序维护概述和第二节治安预防作为这一教学应用的具体内容。治安预防是指在治安秩序维护过程中,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的多元治安主体综合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科技手段,使危害治安秩序的行为不发生、各种危害治安秩序的可能性不存在或消除的治理活动过程。这些内容具有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

(三)对应思政元素

对应思政元素是对应式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是在教学设计中把选取的教材内容与思政元素直接对应,即与思政课的理论内容进行一一匹配和对接。治安预防这一章节可以直接对应的思政课程主要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由此可以切入或引用的理论内容首选是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当然还包括其它章节的内容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发展中改善和保障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实际上,在实施治安预防的课程思政过程中可以尝试“一对多”的做法即“治安预防”的一个内容对应思政课的多个内容。坚持教材内容和思政元素相匹配、相对接是对应式课程思政最重要的教学应用方式。

(四)实施课堂教学

实施课堂教学是对应式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为了增强教学有效性和吸引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问题导向和运用案例教学。首先,向学生讲解治安预防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提出“你认为治安预防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什么意义?”“你认为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公安机关应如何做好治安预防的工作?”“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你认为公安机关要从哪些方面实施治安预防?”“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你觉得公安机关要在治安预防上做好哪些工作?”“假如你是某地派出所所长,你会如何在治安预防的工作上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等问题,激发学生对治安预防问题的思考。其次,运用案例教学,就是在整个过程坚持思想理论、专业知识和公安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为学生提供多样性、交互性的视听体验,通过情景设置和提问鼓励学生开展互动研讨,引导学生对治安预防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从治安预防的角度对思政课中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内容进行积极回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治安预防对于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意义。可以运用典型案例——2020 年全国治安管理工作亮点之一的“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进行治安预防的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为学生营造出治安预防的实战化情境。最后,教师在案例教学的互动研讨之后进一步讲解治安预防的手段,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做出正面回应,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治安秩序维护的基本理论、掌握治安预防的基本方法。

(五)开展教学小结

开展教学小结是对应式课程思政的后续环节。教师对治安预防的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概述:在新时代尤其是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时期,公安机关必须切实发挥治安秩序维护的专门职能,人民警察必须在治安预防上认真履职尽责,在禁毒、反网络电信诈骗、疫情防控、群体性事件等方面加强治安预防工作,预防和消除各种危害治安秩序、破坏人民安居乐业、破坏社会稳定大局的可能性因素,是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通过教学小结,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治安预防的基本理论和手段,认识到公安机关做好治安预防工作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大局、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意义,公安机关必须通过治安预防的方式化解社会稳定、信息安全、疫情防控等方面的风险隐患。通过治安预防的方式着力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认识到新时代人民警察必须遵循“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在治安预防的工作上切实履行职责,增强忠诚意识、服务意识、实战意识、纪律意识,由此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以及作为预备警官的责任。教师最后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了解和思考甘肃公安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服务保障“六稳”“六保”而建立的“治安户长制”在治安预防工作上的具体实践和重要意义。

四、结语

公安院校不仅要加强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师资培训和顶层设计,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必须重视,那就是深入研究和掌握课程思政的教学规律,可以从主体导控规律、渐进接受规律、张力平衡规律、环境制约规律、需求满足规律等方面切入,[8]积极面向和服务公安工作,对如何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这有助于我们根据教学规律推动课程思政的教学应用科学化,更好地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发展并以此促进“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治安学导论只是诸多公安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以此为载体探究和实施课程思政只是一种初步设想和尝试,仍有待于我们以其它专业课程为载体开展更加丰富和深入的研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课程思政的“金课”。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治安专业课
Me & Miss Bee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知识管理的建设企业治安管理模式
影视艺术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探索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