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壮东,孙汝兵
(1.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 南宁 530001)
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内涵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近年来,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颇丰,其中尤以上海、武汉、北京等地“双一流”高校或省部共建高校建设效果最为明显,这为全国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学习与借鉴的范本。然而,经验可以学习,但不可以照搬,部分地方高校在专业课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修订、校内资源整合开发、教学方式针对性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组建与培训等单方面或多方面与上述地区高校有着一定差距,特别是在针对自身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上,成效并不明显。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除了可以借鉴一些放至各地皆准的管理经验、教学经验,推动通识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发展外,更需以民族地区发展特点、区位优势、经济发展要求、高校精神文化、各专业发展内涵为切入点,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1],卓有成效地推进民族地区高校工科类院校课程思政的深入发展,构建“大思政”格局。
如前所述,民族地区工科院校由于受发展中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课程思政建设虽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重要着力点,但有些建设目标和发展要求过于宽泛,缺乏一些学校发展、专业育人的针对性;有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略显空洞,对专业课育德要求如隔靴搔痒,效果不够显著。致使在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发展针对性不够明显、创新性不够突出、特色性不够鲜明,制约了民族地区工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度、广度和温度。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三大职能之一。地方高校要立足当地、服务当地,学校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更应结合当地建设,注重因地施教,在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品格教育和人格塑造。然而,一些民族地区工科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一是没有很好突出民族、地区、学校的优势和发展特色,多制定较为宽泛的发展目标,存在大而空的问题,缺少一些服务地方的针对性;二是部分高校为凸显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多次召开动员大会或部署会,并在会议中明确指明各类课程应当肩负的育德要求和育人使命,但这些会议有的开过就开过了,并没有激起多大浪花,多数教师依旧延续过往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三是人才培养目标缺少一些整体把握和统筹规划,德育要求分散出现在一些课程中,系统论证较少,长远谋划不足,致使课程思政建设后劲乏力,育人效果不够突出;四是具体学科人才培养要求不够清晰明朗,无法有效发挥优势学科的引领带动作用。虽然一些高校能够针对本校优势专业进行专门化的课程思政建设,但建设经验不足且局限性较大。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和行业发展现状不断调整。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后,对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各高校纷纷响应,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但由于课程思政理念提出较新,虽然一些高校也已根据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重新修订了专业课人才培养方案,但有些存在修订过程拖沓、周期长、时效性较差等现象,且容易出现新瓶装旧酒的问题,新生授课依旧采用旧的培养方案,无法有效彰显课程思政育人内涵;另外一些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只进行了细枝末节的改动,多为表面的添言加句,象征性地进行口号式的增添,为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致使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仍旧不够清晰,缺少学生在校各阶段的培养要求和学习要求,无法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从“中国课程”到“智造中国”,虽然上海、武汉、北京等地高校作为课程思政的先行者,已有相关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挖掘并融入思政元素,进行相关课程讲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各地教育部门、各地方高校纷纷将其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案例奉为圭臬,在地方高校之间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然而,一些地方高校在学习借鉴过程中出现了形而上学的问题,有些只学习了这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形”,缺乏对“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特色不够明显,一些民族地区工科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采取拿来主义,教育发达省份高校的建设经验被直接用在了本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本土化调整和改革较少,使之课程思政建设未能很好地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地区发展、本校王牌专业中的思政资源并加以有效融合;二是虽然有些地方院校结合校本资源制定了专业课程思政发展的要求,但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出现了融合指向单一的问题,即只是为了单纯完成学校制定的相应指标,在尚未深入挖掘并吃透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的前提下,强行融入专业课程讲授之中,其背后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价值理念未能有效阐发,这样强拉硬拽式的融入非但干扰了正常的课堂教学,起不到让学生真心受益的育人效果,反而起到反面的示范效应,影响到课程思政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思政要求所有课程教学过程中都要体现育德要求,在相应授课过程结束后就应有对各类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考核。即在考核方案或效果评价中体现学生在专业课程结束后关于情感、认知、道德、意志方面的德育提升程度。随着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各地各高校都相应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模式。但受条件所限,民族地区高校考核评价维度较为单一,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不够突出,体现在:一些学校仍旧采用过去的结果评价,继续通过传统的考试或问卷形式体现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这显然已经不适应课程思政发展的要求;还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注重对育人过程的评价,但具体评价过程中考评元素还不是十分完善。另外,有些院校采取诸如教师职称评审中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放置于重要位置,同时投入相关经费激励教师申报课程思政类校级教学教改项目。其初心是为了通过相关物质奖励,达到激励教师的效果,从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但在具体过程中,有些教师功利心太强,只注重形式、花样,其内容对于本校课程思政的发展和建设助益较小。还有些教师只是为了获得项目和成果奖励,做些精致的表面文章,这样打造出来的项目和成果形式重于内涵,不能形成很好的良性带动作用,相应的评价方式也难以有效促进课程思政的良性建设与发展。
突破当前高等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课程思政是重要途径。而课程思政的深入发展,需要一定的教学原则、教学体系作为支撑。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工科类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需要精准掌握两类课程的契合点,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才能更好地引导工科类课程明确育人要求、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细化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评价,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打造全人教育,真正使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通过交叉与融合、继承与创新,不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如何使教育的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3]。这是关于教育危机的反思,教育不单单只是传输当今社会发展所需的科学知识,教育同样传授人之为人的价值内涵,包含人存在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这也是各类课程需要传递给学生最基本的道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体现着这样的价值追求,它打破了高校思政教育孤岛化的现象,从教学目标制定、教材内容开发、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加强合力,形成协同育人教育机制。特别是对于专业课程的发展,其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单单只蕴含工具理性,还饱含深刻的价值理性,从而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同样能够形成全面认知,提升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高校在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要有所担当。其中,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就是坚定地遵循民族团结原则,在各类课程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求各类课程授课过程都要进行思想价值引领,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因此,在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塑造中要充分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等内容巧妙地融入专业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同时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工作,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民族文化,体现了文化传承,同时也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虽然多数课程并未针对民族地区特点进行选编,但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能够在教学中增添民族特色,使民族地区青年学生在各类课程学习中都能自觉培育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做有家国观念、民族意识、热爱学习、拥抱生活的新时代青年人才[4],更好地贯彻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区域特色和发展要求,提出针对性的建设理念,要将高校职能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紧密相连。一般而言,地方高校与当地优势或特色产业结合较为密切,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中会有相应的倾斜。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要进一步强化地方经济建设与高校专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地方高校凭借其本身在区域发展中的人才吸纳优势,通过深化课程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增强区域发展特色。新发展理念下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更加注重产业的升级与消费结构的转变,这些都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带动。地方高校要紧贴时代脉搏,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在专业课程前言、绪论部分帮助学生分析经济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前景,使其更好地认清行业现状与社会经济现状,增强宏观认知,培养大局意识,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凸显地方发展特色和行业发展诉求,使课程内容进一步凸显产学研相结合,学以致用,在专业课教学全过程中体现区域特色。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各种专业型人才,高校各学科的建设,满足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且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校优势与专业特色的重点学科。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要求各类课程挖掘其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加以阐发,要体现质的同一性和形的多样性。其中,对于工科类院校而言,工科专业课程不仅应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手段等“术”的培训,更要对“道”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全人教育,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全方位提升。在知识传授中,工科类课程其知识内容本身便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一些科学家在推导公式、钻研理论、技术创新过程中涌现出的专心致志、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些元素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巧妙的编排、声情并茂的讲授使学生在理性的学习中提升感性情怀,进一步引导工科类学生在全面深入了解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将个人职业发展目标紧紧贴合国家的需要,立志报国。在技能实训中,工科类课程实践环节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在校内外实训过程中,实训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耐得住寂寞、求得真学问、提升真本领的理念,将工匠精神、奉献精神贯穿实训全过程,使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敢为人先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品质,实现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知行合一[5]。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搭建是各高校进一步促使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入形的重要支撑。但多数民族地区工科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依旧存在教学目标导向不够清晰、教学内容结合不够具体、教学过程不够新颖、教学成效不够凸显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民族地区工科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更好地体现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民族地区工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应该在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框架下,结合本校的优势和实际,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与定位的改革与建设模式,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规模。目标清晰,定位明确,才会形成结构合理、调度有序的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因此,对于民族地区工科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一定要结合地区优势、学校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目标设定,使课程思政改革既要达到隐性思政,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落实工作要在统一目标的指引之下,高校各机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整体谋划,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也避免出现有名利挤破头、无名利人难留的局面。其中,顶层设计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树干,而育人目标的细化落实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树枝,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体现,要看具体推进力度。一是要注重不同层级教育目标的层层递进关系,其中,国家战略目标要体现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要为了突破相关领域的发展瓶颈或卡脖子的情况,要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鸿鹄之志。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要从更广泛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塑造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加强对其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提升敬业精神,培育大国工匠。课程目标要着重加强对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工作,让所有课程都做好同思政课的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作用,落实“大思政”育人格局。二是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类型制定相应人才培养目标。我国高校按照培养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应用型高校、研究型高校和应用研究型高校,不同培养目的决定了高校之间的培养目标以及育人要求并非同质。其中,研究型高校在育人中着重体现钻研、创新等意识,着重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精神;应用型高校育人目标要紧紧围绕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以大国工匠精神引领学生,共筑中国梦。
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要求,避免出现《纲要》中所出现的两张皮现象。除了需要顶层设计外,更需将目标要求细化落实到专业课人才培养方案中,使育德要求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因此,需要针对各高校原有的专业课人才方案进行修订,要使课程思政理念下工科类专业课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对人才建设中职业素养、道德规范、家国情怀的培育力度。而落实到具体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就是要基于各高校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求为指导展开。在这方面,上海各高校也已率先垂范。2020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推进会上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中指出了上海高校未来课程思政改革的重点就是对各类专业课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学习借鉴上海高校经验,反观自身,寻找问题,结合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针对性修改,使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德育这一条主线,并根据工科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就业要求,从专业建设的深度、高度、广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工科课程在整个教学环节都体现对学生行业伦理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等指标提升的诉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从“中国课程”到“智造中国”,上海高校推出的一系列课程思政建设范本为各高校提供了建设思路,但这并非要求各高校要依样建设。先行者给予的最大启示是结合区位优势,利用本地资源,量身打造专属课程[6]。因此,课程思政要因地制宜,即紧扣区位优势、学校特色,聚焦育人价值本源,挖掘思政元素,深化融合,形成地方特色。而民族地区高校,既有经济上建设要求,更有精神与文化的价值追求。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内核,是基础、桥梁、纽带,民族地区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优化过程中,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民族文化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加深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理解;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学生扎根并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除了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论宣传外,由于工科教学实践课程较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校内外实训教师在传授实践技能时插入介绍民族地区先民高超精湛的传统技艺,培育学生勇于动手、吃苦耐劳的品质。另外,通过介绍民族地区工作者为实现家乡发展辛勤付出的优秀案例,将大国工匠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专业课程德育成效的体现需要通过考核不断强化,而考核方式和评价维度不能单一刻板,要体现课程思政育人新要求。《纲要》要求“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双高计划’评价、高校或院系教学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内容”[7]。这就要求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考核要有所创新,突破其他课程采用的以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指标的单一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力度,拓宽考核评价维度。具体而言,一是强化过程考核,着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获得体验和感性认识深度,注重道德素养的提升力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互助协作程度等人文素养的践行程度。二是深化教师发展路径考核,在职称晋升、教学教改项目、酬金分配等方面细化考核指标。诚然,在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方面加大激励措施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但评价过程中要谨防功利化倾向,杜绝考核过分偏向科研,要建立长效考核机制,注重科研反哺教学的转化率,有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态面临深刻变革,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变革便是其一。民族地区工科院校为更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潮流,需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而进一步优化民族地区工科院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就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统筹领导、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相互配合,从而进一步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更好地发挥民族地区高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设要求,构建沟通无界的教学团队要求,丰富独具特色教学内容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从而使学生在各类课程学习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能工巧匠,甚至大国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