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秋林,岳文辉,刘德顺
(湖南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改革重要性日渐凸显的今天,以跨界整合性、超前性与衍生性、创新驱动性、应用实践性为典型特征的新工科教育应运而生[1]。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正式开启新工科建设,其中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创新驱动、工程实践、交叉融合成为新工科的代名词。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作为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地方高校,应如何积极应对才能更好地培养新型高素质新工科人才成为高校管理者、教师和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对此,许多地方高校和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开展了相关研讨。无论是围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文素质等问题构建“开放课程平台+实践创新平台+人文素质教育平台”等资源平台[2],还是探讨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3],亦或是以管理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建立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构建相关机制[4],均是地方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实践表明,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千差万别,没有固定的模式,大多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这里既有新工科背景下教学改革涉及面广、软硬件积累不足、校情不同的原因,也有在新工科背景下应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认识问题。因此,在诸多因素下,面向新工科提出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基于学校的现实条件,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对切实提升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总结和提升的过程。多年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一直是各个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各高校也逐渐建成了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作者所在的湖南科技大学为例,围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包括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SRIP)、“卓越学子”计划以及各类学科竞赛等。
为大力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训练,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学校教务处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设立了省级和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广大学生开展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该项目面向非毕业年级本科在校学生,项目执行时间一般为1-2年。
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文件精神、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科研资源与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而设立的。项目由校团委组织实施,分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均包含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全校每年项目数量约为210余项。本项目主要针对非毕业年级本科在校学生,实施周期一般为1年。
“卓越学子”计划是为全面深入推进学校“卓越本科教育计划”于2017年设立。该计划旨在通过专项经费支持培养能够在思想政治上具有引领作用、在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上取得突出成绩的卓越人才队伍体系。该项目以学生团队参与的形式开展,每个团队人数介于10-20人,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为2年。
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直接参与科技创新、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学校和学院对大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始终秉持大力支持、积极组织和引导的态度,多年来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途径外,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学校也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一位本科生均配备一名导师,负责在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科研、创新创业、思政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对于大多数初入大学的本科生来说,什么是科技创新、如何开展科技创新基本上是未知的,对科技创新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也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培养效果打折扣。一般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学生兴趣不足、参与率低、缺乏动力、经费有限、科技创新制度不完善等[5]。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新工科背景下,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发紧迫。过去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只要求学生简单了解、个别参与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能力的要求。然而,对于软件、硬件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高校,由于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积累和长期探索,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性规划,因而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本校实际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多以零散式的科技创新项目、竞赛等为主。这就造成了在执行过程中以学生自发参与为主、学院指导为辅、学校缺位的情况。这也是学生参与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科技创新过程体现着对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素养等方面的考验,这需要学生能够真正地投入进来,愿意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也需要学生和导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大学生和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对于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学生和教师,如何对其学分和能力进行合理的认定,如何评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工作和付出,对于未参与或极少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的能力应如何评价,均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没有良好的评价与执行机制,也就无法真正地吸引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造成了吸引力不足、参与率低、缺乏动力等现象。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底子薄、基础差等是缺乏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重要原因。由于长期以来校园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成果展览、科技创新论坛、学术研讨会等的缺失或匮乏,科技创新在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中并不占据主要位置,难以产生影响力,无法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同时,在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培育上的管理与宣传缺位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现实性和长远影响的认识并不深入,因而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关心不足。
培养体系是根本。修订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完整的培养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施展自己的才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套完整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应包含以下内容:基于项目式教学的不同层级的科技创新理论课程,面向基础能力培养的工程综合能力训练,考虑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学习进度和参与率的基础性科技创新能力培训项目,具有竞争性特征的内容丰富的科技创新竞赛,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特征的科学研究课题。同时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培养目标切实可行,培养体系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覆盖面广,人员分工明确,责、权、利边界清晰。因此,通过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基于现有的相关科技创新活动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完整教学体系和组织架构,对推进面向全体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制度是保障。具有坚强有力的制度和措施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落实到位的重要保证。其中,完善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提升科技创新吸引力的相关措施是关键。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基于学生年级、专业和个性的不同,制定分类分级制度是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根据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的理论课程培养体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难度进行分级,同时,对具有不同个性特征和喜好的学生进行分类,做到学生全覆盖,使每位学生均能在不同的培养阶段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科技创新活动。
同时,制定同科技创新能力分类分级制度相适应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以必修实践课的形式纳入培养方案中,是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措施。作为必修实践类课程,可以保证全员参与,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又可以保证学生参与过程中的难易适度和最终培养效果,真正起到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作用。建立适用于科技创新能力分类分级制度的师生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和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导师的参与热情。
文化氛围是土壤。培育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文化土壤至关重要。在新工科背景下,创新驱动是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而创新驱动的原动力来源于学生的创造性。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参与和支持。以培养体系为根本,以制度作保障,推动科技创新软件、硬件建设,组建多类别科技创新小组,大力宣传科技创新文化,定期开展科技创新宣传活动,是培育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可行路径。
同时,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培育也离不开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指导过程中给予学生的正面引导。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具有重要影响。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性也在于此。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明确导师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职责和权利,对推动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形成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地方高校由于受物力、财力、人力、软件、硬件等多方面的制约,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重视不足、发展滞后等情况。然而,面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形势、新挑战,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工科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重新审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修订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措施,培育新时代科技创新文化氛围,成为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必然之举。因此,地方高校应在基于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体系、构建科技创新内容分类分级和科技成果评价与激励机制、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等方面做好文章,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