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笑
(暨南大学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广东 广州 510632 )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目前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以系部、教研室为建制[1]。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离不开教学组织的强有力支撑,作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本科教研室在保障本科教学质量和实现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2]。然而,现实情况是,受相关政策重视程度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高校过多将注意力投放在硬件设施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缺乏对本科教研室的组织建设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本科教研室运行中问题日益凸显。虚拟教研室项目建设的提出,正是针对现有基层教学组织现状的创新探索与改革实践,已引起政府、教育部门和学界的高度关注。
从理论层面上看,关于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路径探索,较为全面细致的研究可见于曾建潮[3]等人2020年关于高校虚拟教研室的探索研究。曾建潮等以虚拟教研室建设为研究主体,从建设缘起、建设内涵、职能定位、建设路径四方面对虚拟教研室建设进行梳理,为服务学校教学改革大局、促进学科和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提供参考。其他已有研究成果多见于以省或学校为单位进行的个案探索研究,如胡健等[4]“依托虚拟教研室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以北京交通大学‘双培计划’为例”;王君等[5]“多校联合的虚拟教研平台建设”。这些研究对区域的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并未结合高校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构建面临的问题做相关对策构想。
从实践层面上看,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已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并采取相关行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指出,研制加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意见,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建设[6]。2021年7月2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首批拟推荐400个左右虚拟教研室进行试点建设,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标准、建设路径和运行模式等[7]。
根据教育部文件“蓝图”必须画好高校“施工图”。建构一套适应学校发展的、反映本校自身特点、切实可行的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建设思路,需认真厘清本科教研室运行现状,充分探析虚拟教研室的内涵,尤其结合虚拟教研室建设中可能面临的难点进行设想。这是深化教学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刻不容缓的时代担当。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本科教研室建设水平与学校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归纳而言,我国高校本科教研室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呈现以下五大特征。
国内高校大多采用沿袭苏联模式做法的“校—院—系—教研室”组织结构[8],院系一级具备较成熟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相比之下,本科教研室的管理相对松散。首先,其成员组成大都由院系确定,很少自愿组合。其次,教学任务目标一般没有硬性要求,也缺乏一定激励措施。最后,缺乏约束力和凝聚力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统一探讨和规划,可能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部分本科教研室勤于事务性工作,教研活动主要为召开例会,或上传下达学校的政策或例行布置教学任务,疏于组织教研室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共同就学科领域内本科教学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导致教师单打独斗现象非常普遍,影响教学研究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科创新性建设与发展。
“院—系—教研室”的组织结构虽对教学过程与质量有一定的掌控与帮助,但弊端也日渐明显:不仅阻碍教师跨学科、院系教学探讨交流,而且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影响学科交叉式、融合式和创新性发展。此外,大多数本科教研室组织教研活动多为教学研讨,形式单一、层次较低,收效甚微。
受教师职称晋升、聘期考核等评价机制指挥棒的导向,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师教学改革的创新性和积极性。对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多半因科研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参与教学积极性不高。新老教师教学研讨交流程度低,难以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教学团队青黄不接,教学资源无法优化配置,不利于青年教师成长。
本科教研室除了承担教学活动以外,还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担。现阶段,本科教研室与学生的交流层面多见于征求教学改进意见、指导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但涉及学科、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交流十分匮乏,教研室建设缺乏活力与改革动力。
由此可见,欲解决传统本科教研室存在的问题,仅凭完善原有教研室功能远远不够,必须进行思路变通与组织创新。换言之,在不改变原有教研室结构的基础上,探索虚拟教研室建设,对传统基层教研室进行补充、拓展和创新。
虚拟教研室是“智能+”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智慧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活动及课堂教学实践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9]。全面把握虚拟教研室内涵需要超越传统思维对教研室学科专业归属、人员和资源的理解。
虚拟教研室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引导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运用“扁平式管理、民主化研讨、平等性共建和共享”[10]等创新教研形式推动教学理念革新和系统性变革,培植教学能力、教学活力和教学价值成长沃土的同时,加速更多基层教学组织改革创新的发酵。
传统教研室下高校教师普遍缺乏运用教学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去积极实践和深入性研究。虚拟教研室使具有共同研究兴趣或方向的教师通过云端自愿聚合联系,聚焦高等教育教学共性和预见性问题,旨在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和塑造优质教学文化,形成特殊教学学术共同体[10]。虚拟教研室围绕教学之需,借助共享交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和学科建设等进行开拓性研究。教师可以及时汲取最新教学改革信息,共同聚焦和致力解决教学改革前沿课题,积极应对教育未来之变。
虚拟教研室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孕育下的产物,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学习平台、直播平台等为手段,能够实现教师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教学学术交流,冲破传统本科教研室学科专业归属、人员和资源的壁垒,为教学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大的自愿性、灵活性和自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参与度,营造教师热教的良好氛围,增强本科教研室凝聚力和完善教学组织结构。
传统教研室下高校教师难以对最新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进行大面积扩散式传播。虚拟教研室平台旨在服务教育教学实践,将教师最新教学理念及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化整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以云端为抓手,由点到面,探索实现学科交叉融合、高校之间教学资源共享共建,搭建提升教学能力的培训示范平台。给更多高校和教师提供教学借鉴,带动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中更多新理念、新技术延伸和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成果高质量产出。
全球虚拟团队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可分为四个层面:沟通、文化、技术和团队管理,高校可在本科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中提升各方面综合能力。
虚拟团队协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有效的沟通手段。虚拟团队信任构建涉及成员之间对彼此能力、诚实品格和善举等行为的看法。实践表明,丰富的面对面交流有助于培养和建立团队信任,但在虚拟环境中,面对面交流通常是极其稀缺的。
团队成员之间因文化不同而产生误解的例子不胜枚举。种族、性别、语言、国籍和宗教等因素导致的文化差异,可能在团队成员中滋生偏见和误解。例如,玛丽·R·林德(Mary R. Lind)[11]1999年的研究表明,性别差异会影响虚拟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在虚拟团队中,女性比男性有更好的群体感知和满意度体验。
长期或永久的虚拟团队需要在地理位置上聚集,以建立或恢复个人信任。在传达社会存在的真实感方面,虚拟团队通常使用技术组合方式,如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来相互沟通交流、交换数据和参与社交互动,可能不如面对面会议形式。
拉古·奇丹巴拉姆(Laku Chidambaram)[12]认为,领导力在虚拟团队中至关重要,团队成员在虚拟环境中发展亲密关系可能比在面对面的合作中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团队领导者必须找到从合作开始就构建团队凝聚力的方法,如构建更开放的信息共享机制等。
在“智能+”和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厘清高校本科教研室痼疾的表征之后,结合本科虚拟教研室建设内涵及困难预判,加快构建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
高校可探索依托各学院本科教研室开展虚拟教研室项目立项和建设工作,以分类和多元为抓手,形成以四大类项目为基础的运行机制构建方案。第一类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实体本科教研室平移复制到虚拟空间运行,此类虚拟教研室工作职能、组织结构、成员构成等都与传统本科教研室无区别。第二类是基于学科专业发展,针对专业或学科共性问题,以虚拟教研室为载体,实现各大高校间的学科交叉融合、教师思想碰撞、资源共建共享。第三类是建立面向学生培养的多校联合虚拟教研室[5],汇聚高校多位专业教师参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合作培养方案与课程计划。第四类是重点建设与推广的具有特殊教学学术共同体性质的虚拟教研室,其职能不仅包含协同共建人才培养机制、教学大纲、教学视频、教学研究、教研成果实践与转化等优质教学资源,而且涵盖常态化教学示范和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教学发展。
首先,虚拟教研室实现手段采取以线上为主,线上与线下灵活结合方式。线上教学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搭建虚拟教学团队,选择网络在线教学平台,如慕课,钉钉等,教师还可以自选或自建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建设和案例分析等,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活力,厚植教学成长沃土。其次,虚拟教研室可以组织教师线上及线下案例分享、教学示范和开设讲座等培训,实现教师跨学科、跨高校、跨地域教学理念及内容共享机制构建,为教师打开提升教学能力的新通道。
虚拟教研室并非是完全来源于个人兴趣、仅仅服务于教师个人成长的自发性组织,它应该由学校直接领导、教务部门监督和管理。第一,虚拟教研室设立前必须由发起教师联名签署相关建设目标承诺且经过学校相关审批程序;第二,教务部门、网络中心、所在学院须为虚拟教研室提供相应教学研究场所、设施设备、网络平台、经费等保障;第三,虚拟教研室应明确工作规范制度,向教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业务指导、监督和年度考核,完成学校规定的打造开放式教学资源共享,建设精品交叉性专业课程、综合性通识课程和教师教学培训示范等义务。最后,教务部门应设立考核激励与淘汰制度,对考核合格或不合格虚拟教研室进行灵活奖励或解散。
虚拟教研室作为“智能+”时代下教师跨专业、跨学科、跨高校、跨地域的思想碰撞场,承担着培养和孕育大师的重要职能。当下本科虚拟教研室迎来了高校重要试点建设阶段,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建设新路径。
首先,试点建设前,高校必须明确教师是本科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真正主体,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虚拟教研室建设将毫无意义。很多教师在面对诸如信息化教学、课程思政、智能化教学等教学新模式时,困于自身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年龄局限、畏难心理等因素,难以迈过思维、技术和方法的门槛。因此,前期需要组织教师对虚拟教研室建设进行深入的探讨,使教师充分了解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参与虚拟教研室建设的设计和实施,获得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教师对参与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热情。其次,试点建设中,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构建能否取得预期成效,核心在于学校的顶层设计和合理规划。结合虚拟教研室建设面临的沟通、文化、技术和团队管理四大挑战预判,高校应以分类和多元、“线上+线下”、监督与考核为抓手,构建符合国情、省情、校情的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最后,试点建设后,试点高校通过虚拟教研室建设,检验预期目标,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为国内其他高等院校提供借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构建我国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长效机制注入一泓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