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君芳
(华侨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福建 厦门 362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对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做出重大部署。深入学习“四史”,不断增进青年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如何让在内地就读的港澳大学生全面系统了解、认同中华文化,继而达到对中国、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进在港澳学生群体中开展针对性的“四史”学习教育,对于新时代高校做好港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669中国共产党在众多革命理论尝试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百年发展中创新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学习“四史”,讲清这一历史规律,才能让港澳学生明白历史发展的逻辑,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四史”从本质上说是讲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它体现的是在民族复兴过程中,诸多爱国志士救国、兴国、富国,再到实现强国的实践逻辑。在不同历史时期,需要根据时代使命开展不同的实践要求。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巨变,港澳学生来到内地之后能感受到中国的速度、中国的飞跃,但并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历史脉络。港澳学生学习“四史”只有意识到他们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份子,才能更坚定地融入到国家建设中去。
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港澳学生祖辈们为了救国强国默默奉献。正是这些无数爱国人士,他们无惧艰辛、无私奉献、勇于牺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鞠躬尽瘁、奋斗一生,为祖国发展、家乡建设出钱出力、献计献策,才能有今天的巍巍中华。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向港澳学生进行民族史、国史的教育,引导他们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光辉的革命历程和灿烂的历史文化,了解民族的光荣历史、革命传统、伟大成就和优良作风,深入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最终形成政治认同与民族认同,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青年人可塑性强,他们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给以什么样的引导”。[2]港澳学生的“四史”学习教育,是从未知到了解、从模糊不清到正确认知、从理解到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港澳大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长期以来,多数高校港澳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缺乏统一标准,有部分高校长期组织国情考察课作为补充,但是这些对港澳学生正确认知“四史”内容存在系统性、科学性不够的问题。随着国家发展,港澳学生交流频繁,相互理解、增进互信是大势所趋,内地高校应理直气壮地将“四史”教育课程纳入港澳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中。[3]
首先设置港澳新生的专题学习。做好港澳学生的“四史”教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筹划,要强化对港澳大学生“四史”学习认知,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以华侨大学为例,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分开进行,在港澳新生的入学教育课程设置上会有校情校史、国学经典、新中国形象、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专题讲座。在疫情特殊时期,课程与时俱进,增加了中国的疫情大考等讲座,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经典到前沿,多层面多方位构建学生思政教育的第一课。其次,区别于大陆学生的“四史”课程教学,可以在港澳学生的课程设置上,根据学生生源分类开设诸如《中国文化概要》《大学与青年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简史》《当代世界与中国》等课程。源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多数港澳学生对“四史”了解是碎片化的,甚至是歪曲的,需要重塑学生的历史观,让学生对国家的历史、新中国的建设等重大历史事件有正确而深入的认知。第三,融合专业教育。可以参考课程思政育人的体系,在港澳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上,潜移默化地融入“四史”教育板块内容,打好组合拳,推动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协同育人,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4]
新时代港澳大学生“四史”学习不仅需要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纲领性的总体认识,同时为了让枯燥的史实更具有良好的接受性,在教学形式上需要多增加叙事化的教学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5]165
首先,故事要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如在教学改革开放史中,可以穿插深圳的成长故事,讲述以习仲勋、袁庚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特区拼搏精神,启迪港澳青年从中汲取创新的力量,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牢记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其次,故事要有真情实感贴近生活。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陈望道《信仰的味道》这个故事,来叙说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这类故事贴近生活,不是虚化的抽象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提升港澳学生对历史的接受力,让“四史”教育更快地入脑、入耳、入心。第三,故事无需宏大,可以小中取胜。如在介绍香港回归的谈判过程中,可以引入邓小平坚定的态度,与“铁娘子”在谈判席上的情节,讲述当时中国政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与信念。通过对历史关节点中重要人物叙述的描述,呈现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物的心路历程,使历史更加鲜活,让学生在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时空对话中,获得情感体验和精神滋养。由此,在“四史”教学上多采用叙事述说,丰富史学素材,使历史知识更加立体形象,以期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围绕港澳大学生的“四史”教育主体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培养他们对国家认同、对民族认同、对文化认同。目前,华侨大学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教育上,课内以入学教育、人文课程、专业课程为主,课外可以辅以校园文化、体验实践、社团活动等沉浸式学习体育。首先在校园倡导“一元主导、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让港澳学生融入校园多元文化氛围,开展“精彩亚洲·对话文明”“港澳台侨学生国情教育年”品牌活动。例如华侨大学打造的“承志”侨史侨情诗歌舞台剧,是以“侨批”引入主题,以华侨大学的发展历程为时间轴,通过侨批吟诵、情景剧、合唱、原创歌舞、诗歌朗诵等多样的艺术形式,将广大华侨的移民史、创业史和广大侨胞对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以及著名国务活动家、华侨大学首任校长廖承志心系华侨,对华侨大学的建立和发展的贡献生动地演绎出来。这种方式因其直观感强、活动形式灵活而备受港澳学生喜欢。其次,采用“走进展馆,走近历史”的方式开展沉浸式“四史”教学。如针对港澳学生开展“名家故里行”“百村千人行”以及“中国寻根之旅”冬(夏)令营等实践考察活动。通过走访寻根,遴选出与“四史”教育及相关调研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侨情侨史教育基地等,让港澳学生在寻访实践和体验中了解“四史”,在场景中追忆过往的革命痕迹,切身体会中国的发展、中国的速度,打造“行走中的课堂”,融学于境、共情共鸣,再现课内史料叙述的场景化。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配合,打通两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知,使两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互促互进的协同效应,使港澳大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高校港澳青年的“四史”学习在保证微观的有效供给之外,还需发挥各方育人优势,形成多方合力,构建思政育人的共同体,保障学习效果。
高校港澳大学生的“四史”学习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凝心聚力工程,需要我们在开展工作时,推进纵向协同、横向联动的协同育人共同体。一是要深刻认识港澳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建立起高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牵头协调的纵向协同机制,充分认识开展港澳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建立教务部门与校内各部门、二级单位工作机制上横向联动,制定港澳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课程体系,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切实落实相关的教育教学政策,防止工作流于形式,将相关政策制度执行到位,形成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格局。三是建立高素质针对港澳学生教育的教师队伍,让相关人员定期参加培训,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加强专业素养和更新认知,统筹协调教育资源,强化教育教学的相关保障。
港澳大学生同样也是网络的原住民,高校要融合“四史”教育资源与新媒体资源,形成新媒体育人合力。一是需要布局“四史”教育网络,丰富“一站两微一端”平台的内容资源,形成多平台、全方位的“四史”传播矩阵。具体而言,“四史”的新媒体教育要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可以将“四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等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设计满足碎片化阅读需求的内容,多以短视频的形式大力宣传“四史”知识等。如热映的《长津湖》、热播的《觉醒年代》等,将这些优秀的红色教育资源融入到新媒体平台的内容里,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学习“四史”。二是要建设一支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又具备良好政治素养的新媒体工作队伍,经常与港澳学生关注的热点交流互动,将国家的方针政策、新闻动态等发布到媒体上,充分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和话语权。三是建立网络舆情机制,关注港澳学生的网络意见领袖,因势利导,获得认同,让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坚定立场,站稳脚跟。
面对港澳学生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区域特点、不同的风俗习惯等,我们育人工作需要求同存异,这也是新时代思政工作的基本准则。“同”即是满足港澳学生群体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追求,如针对港澳学生群体单独的“四史”教学设计。“异”则是尊重群体内个体差异的学生、尊重他们的需求、维护他们的利益。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性,港澳学生在成长阶段所受教育、文化以及社会价值观多个方面都具有区别,在他们来内地高校求学过程中,这种利益诉求也会因与现实生活的落差,影响他们对中国国情的判断。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类港澳学生施行精准的教育策略。如对意愿留在境内工作的港澳毕业生,需要让他们更熟悉大陆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专项梳理并解读港澳学生在境内择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实习实践等方面规定,让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情感上提前融入大陆社会的实习实践学习之中。而对于一部分留在内地想创业的港澳学生,则可以提供特殊的创业政策帮扶,优先培育孵化项目,提供资金融合渠道,对接创业项目,联系创业园推介等措施,增加创业成功的机会。针对港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教学者要做好“四史”教学的分类设计工作,改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教学模式为“精准滴灌”式的个体满足,才能让课堂从过程和效果上都能“活起来”。
自港澳回归以来,推动港澳学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落实港澳学生“人心回归”,一直是“一国两制”实践进程中的重心,这也是对港澳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实践延伸与拓展。习近平总书记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指出: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承载着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随着湾区建设的推进,国家与地方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港澳学生融入大湾区发展的利好政策,在给港澳学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中,需要多一些大湾区的政策解读和人才吸引政策,诸如“青年同心圆计划”“新时代大湾区青年启航计划”“港澳青年实习计划”等,一方面引导更多的港澳青年参与到大湾区的建设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让两岸多地青年在实践中融合发展,在分享大湾区发展的红利中勇担使命,在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步实现中赢得他们对新时代国家发展的认可,赢得他们对“一国两制”方针的高度认同,对香港、澳门与祖国共命运、同发展关系的高度认同。
港澳大学生的“四史”教育是新时代港澳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支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凝心聚力的教育载体。加强对港澳大学生的“四史”学习教育,尊重个体的差别,掌握港澳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学习方式,从微观采取有效供给、从宏观协同多层面的保障,从而推进他们学习教育的效果与认知,获得他们内心的认同,促进港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将“四史”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外化为实践的行为习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拥护者、实践者、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