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彧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根据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指示,要求积极调动各方因素,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制机制(简称“三全育人”)。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育人合力,推进“三全育人”新格局,同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聚焦短板弱项,将育人工作深化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等十个方面,形成一体化育人体系,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和效果。实践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纵深推进“三全育人”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积极响应新时代育人要求,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背景下,结合当代医学生特点,分析实际问题,通过构建“3543”实践育人模式,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
在“三全育人”视阈下,学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三大板块为依托,以“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科研创新实践平台、社团文化实践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志愿服务实践平台”五大平台为载体,以“引领型、教学型、服务型、自治型”四大实践育人机制为抓手,将学校、学生、社会三方进行有机结合,把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联系起来,实现协调互动,形成了“3543”实践育人创新模式,帮助学生实现“三个回归”(回归价值理性、回归科学理性、回归认知理性),培育德才兼备的学生。
在实践育人方面,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学院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牵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并建立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联系制度和沟通协调机制,从顶层设计到学院各部门系统联动、具体落实;从政策支持到各部门配合协助,逐级细化,为“3543”实践育人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支撑和可靠的组织保障。同时设立实践育人专项经费,用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滚动调查研究。2018年,学院出台了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从统一思想认识、统筹规划安排、长效机制构建等方面对实践育人工作进行了统一要求和部署,其中包括提供教学经费等支持,并广开渠道、筹措资金,拓宽实践育人工作经费来源,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经费支持,为“3543”实践育人模式建构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物质保障。
提出“德能同育、学训交替、医教相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重融合、精技能、显特色、强素质、求创新”的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能力强化为核心,以协同育人为举措,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措施和内容契合卫生类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到各大医院进行临床见习;与17家企业机构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护理生产性实训基地、康复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改革为龙头,带动康复治疗技术、药学等专业全面改革,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医院参与的卫生类高职院校“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3543”实践育人模式贯穿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文化素养。
学院成立“白衣天使”等各种形式的志愿小分队,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精准扶贫、健康四川等公益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在服务社会中受锻炼、长才干、作贡献。2019年暑期,组织学生赴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开展为期一周的禁毒防艾宣传专项活动、赴村开展健康知识宣讲及医药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精准脱贫工作。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学院成立疫情防控社区服务队,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所学专业知识为当地疫情防控服务。
认真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让课程实践教学有序化、合理化;积极开展课程建设,目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混合式教学资源平台搭建工作已经完成,并成功申报省级示范课,此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网站已建成,为学生理论学习指导及社会实践提供素材参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合作,由学院党委牵头,与中国两弹城、黄继光纪念馆等单位签署了协议,完成校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基地挂牌,同时建立校内思政VR、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校内也可完成红色教育,较好地解决了实践教学安全及资金等问题,同时有效应对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实践育人的需求,做到了思政实践教学全覆盖;打造魅力思政课系列,成功开设“个性课堂”“红色课堂”“时政课堂”三大实践课堂;开设思政大讲堂,延伸思政课第一课堂;搭建网络实践平台,帮助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整合以及资源的融合,从数量和质量方面着手,打造两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保障实践育人体系的有效建构。
2.5.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制定集体备课制度,不断提高备课质量;严格执行学院以老带新相关制度要求,完成青年教师的以老带新以及岗前培训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教学督导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规范教学文件,按照学院教学文书改革新规定,积极推进教改实施[1]。
2.5.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定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备课,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管理的案例。
加快推进医学生专业课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结合各系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组织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对,共同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基因,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互动,提升育人效果;探索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思政教师以活动指导教师的身份,参加学生创新创业活动,2019年,指导学生团队项目“筑梦修卡”获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之旅赛道铜奖,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紧扣校园文化,积极开展系列活动。近年来,学院坚持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书香漂流”系列活动、“诵读新思想 奋进新时代”系列诵读活动等,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各类社团艺术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学院坚持组织开展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举办业内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杰出校友事迹报告会等活动,通过励志教育,引导大学生对自我认同、人生意义、价值目标形成正确认识,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激励其内在动力,引导其成功成才。在此期间,学院多次邀请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成翼娟和其他业内先进人士作先进事迹报告;2020年,学院邀请优秀毕业生、“抗疫”战士佘莎同学回校作报告。
在“3543”的实践育人模式下,大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能够对社会各方面进行沉浸式体验,在打磨自身品性的同时,也能对祖国的发展与当今社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通过展示自我,不仅可以更好地提升自我认同感,还能够铭记社会责任,勇担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
在“3543”的实践育人模式下,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优势,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基础医疗服务、卫生防病保健知识宣讲等社会公益活动,为周边群众提供实际帮助的同时,也帮助大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搭建起桥梁,形成了良性互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同时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需求,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融合在一起,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强化奉献意识[2]。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和有效载体,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丰富了学生自我教育的形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亲身参与,将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内化为自我教育,让学生感同身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3543”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学院成功打造“青马社”“红色课堂”“禁毒防艾,青春在出发”等系列实践育人品牌活动,川护壤巴拉健康服务志愿队、四川卫生党史馆讲解志愿队等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活动不断深化,2019年,学院荣获四川省“禁毒防艾”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最佳组织奖”;川护壤巴拉健康服务志愿队创新健康扶贫模式,服务贫困县4.7万人,该志愿队分别在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赛和第二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2020年,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抗击新冠肺炎爱心志愿服务队”筑牢社区抗疫防线,守护四川24万名社区群众生命健康,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先庚被中华护理学会授予“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
在科研创新实践方面,借助科研创新实践平台,紧跟时代步伐,将社会人才需求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把创新创业思维融入校园实践活动各个方面,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在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4项。
思政实践教学相关建设成果先后多次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参加四川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2021年,在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作品《寻·继》荣获二等奖。
“3543”实践育人模式聚焦健康行业发展新形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当代医学生为中心,通过学校、学生、社会三方互补,构建起了具有川护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富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生态环境,帮助青年学生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素养,进一步增强其对人生发展方向的把控力量,将立德树人真正落到了实处。
今后,将在前期工作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丰富完善“3543”实践育人模式,进一步优化提升实践育人工作的质量和内容,对标国家行业培养需求,强化内涵健全工作机制,压紧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提升实践育人工作质量,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实践育人目标与理念,确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践育人运行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实践育人运行主体素质;进一步丰富实践育人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更多的实践活动形式,拓展更多的实践活动参与方式,增加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比例,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教育资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创建更加和谐的实践育人微观环境;进一步加强组织与管理,加强实践育人工作领导机制,完善实践育人工作激励机制,优化实践育人工作保障机制,改进实践育人工作评估机制,健全实践育人运行反馈机制,不断增强实践育人运行动力;进一步完善考核与评价,包括明确评价目标、规范评价组织、细化评价指标和完善评价方法,健全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