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区“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路径探索

2022-02-26 04:04郭鑫李红柳刘金友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蓟州康养绿水青山

郭鑫 李红柳 刘金友

(1. 天津环科环境规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 300191;2. 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3. 天津市蓟州区生态环境局,天津 301999)

1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1]。“十三五”以来,蓟州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生态宜居特色更加鲜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蓟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 蓟州区“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成效初显

蓟州区是天津市唯一持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的地区,依托好山、好水、好农品优势,紧盯京津地区“米袋子”“菜篮子”,现代都市型农业持续优化,“蓟州农品”不断进京入津。截至2021 年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92 万亩,全区绿色食品企业16 家,“津农精品”品牌25 个,绿色食品基地总面积达18.13 万亩。全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了西井峪、毛家峪、小穿芳峪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生态蓟州·田园如诗”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绿水青山”赋予了蓟州区“美丽经济”新动能。

3 蓟州区“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优势

3.1 生态环境质量优良

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2021 年蓟州区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6.1%,占比首次超过70%,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NO2和CO 浓度较2015 年分别下降45.5%,45.2%,68.2%,41%和65.6%,尤其是PM2.5年均浓度降至36 μg/m3,优良天数比例及PM2.5年均浓度均位居天津市第一位。

优良水体比例显著增加。2021 年,蓟州区国控、市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劣Ⅴ类水体及建成区黑臭水体持续“清零”。于桥水库水质逐年向好,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验收。

生态环境状况显著变好。蓟州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由2015 年的54.06(一般)提升至2019 年的75(优)以上,是天津市唯一生态环境状况变优的区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连续4 年位居全国前列。2021 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11%,是天津市平均水平的2.3 倍。

3.2 自然资源丰厚

水资源天津市最多。蓟州区是天津市重要的水源地,储备了全市1/3 的水资源。有天津“大水缸”之称的于桥水库,正常蓄水量4.21 亿m3,最大库容量15.59 亿m3[2]。

土地和矿产资源丰富。蓟州区总面积1 590.22 km2,其中山区、平原、洼地的面积分别为840.30,504.72,245.20 km2。盘山麦饭石矿泉水含有10 余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是世界上一流的矿泉水资源。

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带有山岭地貌的区,蓟州区物种丰富度、森林覆盖率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均为天津市各区县中最高水平。蓟州区八仙山自然保护区内分布野大豆、胡桃楸、紫椴、黄檗4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同时还分布着具有区域特色的山樱花、中华秋海棠、独根草、葛萝槭、穿龙薯蓣等其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旅游和生态文化品牌资源浓厚。蓟州区历史悠久,境内有八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和四千多年前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千年古刹独乐寺独一无二,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举世无双,拥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夏商遗存、西周遗址、汉墓群等诸多古遗迹。旅游业是蓟州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现已形成盘山、九龙山、黄崖关长城和梨木台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3]。

4 蓟州区“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不足

蓟州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正处于“美丽生态”衍生“美丽经济”的关键时期,但目前区域生态资产底数不清,引领和驱动“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体制机制仍需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待健全。作为天津市试点,多元化、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尚处起步阶段,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有待挖掘和深化。

5 蓟州区“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路径研究

5.1 推进生态产品调查核算

摸清自然资源“家底”,有助于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蓟州区需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摸清资源底数。对区域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划清所有权和使用权边界[4]。摸清全区生态资源总量,算好生态账、经济账,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机制。

5.2 扩展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模式

5.2.1 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建设特色都市农业功能区。应推动建设东部环湖生态农业区、西部农旅融合发展区、南部设施农业示范区、北部特色果品经济区。东部环湖生态农业区,重点发展蓝莓、草莓、食用菌等产业,建设环湖生态经济试验区。西部农旅融合发展区,切实发挥盘山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延伸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南部设施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优质粮菜,创建一批农业示范园和农旅融合示范点。北部特色果品经济区,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重点推广纸皮核桃、甜柿子、脆枣、甜桃等优质果品,打响蓟州果品品牌。

做强“蓟州农品”品牌。发挥好山、好水、好农品优势,积极扩大地理标志产品影响力,加大绿色、无公害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规模。构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按照“统一品牌、商标各异、注明产地、统筹管理”要求,全过程打造“蓟州农品”公共品牌。

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的前提下,探索各类适宜林地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5.2.2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做大做强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化全域旅游规划布局,实施全区域共建、全要素配置、全链条发展。加快推动与京津冀周边地区合作,建立区域旅游营销联盟,创新举办渔阳金秋旅游节等大型主题活动,联合开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核心景区建设水平,通过资源整合、景区改造提升、业态更新、基础服务设施改善等,延伸现有景区旅游产业链。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培育云直播、云旅游。重点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建设、郭家沟景区提升等项目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样板,深入挖掘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乡村文化、民风民俗等要素,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

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促进文化旅游全域融合。推动长城文化遗产旅游、特色节庆展会等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春山里等集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文化和旅游综合体建设。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培育文旅融合业态,创建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加强保护利用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旧址、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做大做强“生态蓟州·田园如诗”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5.2.3 持续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依托森林基地、翠屏湖、生态农业基地、花卉休闲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等特色资源,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复合的生态休闲康养基地,重点推进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提升梨木台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水平,推动建设颐山逸谷康养度假中心、罗庄子国际康养主题小镇等一批康旅综合体项目。紧盯京津冀高端康养市场,不断延伸森林康养产业链,开发特色优质森林康养服务产品,打造高品质系列森林康养旅游。将山野运动与休闲旅游有机融合,发展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林下户外运动模式,打造地质科普游、红色教育游、自然观光游等旅游主题。重点推动森林康养设施与北部山区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等设施功能衔接,推进大平安、东果园、英歌寨等康养旅游村建设,配套适合老年人宜居宜养的服务设施,建设一批养老、养生社区,医疗旅游中心、中医疗养中心、康体服务中心、高端休闲酒店等,构建养老、养生、商务、酒店会务等产业集群,提高康养服务水平,打造专业化的森林康养服务品牌及康养度假中心。

5.2.4 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镇

深入推进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创建,加快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镇,重点提升下营山野运动休闲旅游小镇、春山里四季旅游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水平,支持杨津庄镇积极培育市级特色牡丹小镇,推动马伸桥镇打造北方优质蓝莓小镇。

5.3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拓宽生态产品交易渠道。建设特色生态农产品交易中心,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平台,开展生态农产品推介,完善农产品产供销体系,提升“蓟州农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上线“云尚蓟州”平台,全方位拓展旅游消费市场。通过互联网、社交短视频等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重点提升生态农产品、生态旅游地、森林康养区等的社会关注度。

在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前提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可借鉴浙江安吉“两山银行”好经验好做法,依托好山好水好农品优势,引进专业设计、运营团队,打造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推进水源地周边、北部矿山等生态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积极探索EOD(城市开发模式)、TOT(移交—经营—移交)等模式,盘活生态资产,设计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多样化商业项目,鼓励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和经营开发并取得分红,健全企业、集体、农民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加快培育“绿色金融+”模式,引导资金流向“两山”转化。充分发挥蓟州区林业碳汇优势,强化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6 结语

蓟州区作为天津市唯一带有山岭地貌的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丰厚,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目前虽然成效初显,但仍存在不足。蓟州区应巩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摸清自然资源“家底”,算好生态账、经济账,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森林康养、三产融合等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镇,拓宽资源价值转化路径,最大限度释放生态产品价值。

猜你喜欢
蓟州康养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2016—2019年天津市蓟州区非职业性ACOP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绿水青山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绿水青山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野外视频监控系统在蓟州区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