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燕 郭梅修 庞敏倩 覃秋荣 蓝文陆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北海 536000)
茅尾海位于广西钦州湾海域顶部,其东面、北面为钦州市,西面为防城港市,总面积约为135 km2,属于亚热带典型的半封闭海湾。茅尾海沿岸有茅岭江、钦江、大榄河3 条主要入海河流汇入,河口处具有独特的河口—海湾—红树林湿地多生态系统,是近江牡蛎的全球种质资源保留地和我国最重要的养殖区与采苗区[1],同时也是岸基池塘养殖分布较为集中的海湾。近5 年来,茅尾海海水环境质量持续较差,年均水质长期处于Ⅳ类或劣Ⅳ类,超标因子主要为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海水养殖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茅尾海海水养殖污染的系统调查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2021 年茅尾海岸基海水养殖尾水和海域牡蛎养殖垃圾的监测及调查,分析了茅尾海海水养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治策略,以期为茅尾海海水养殖生产和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茅尾海周边岸基封闭式养殖以传统池塘养殖为主,工厂化养殖(成虾养殖)只有1 家。2021 年针对单养虾、鱼、蟹和鱼虾混养4 种养殖类型的散养、规模化(100 亩以上)养殖池塘共布设21 个点位开展养殖尾水监测。监测结果为养殖尾水中悬浮物、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氨氮、无机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8±24)mg/L,(0.715±0.549)mg/L,(4.74±3.05)mg/L,(18.1±8.9)mg/L,(0.262±0.427)mg/L,(2.13±1.71)mg/L,(2.55±1.81)mg/L。与茅尾海同期近岸海水水质进行对比,海水养殖尾水中的总磷、总氮、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分别高于茅尾海近岸海水本底值的10.7 倍、7.2 倍、5.4 倍、4.6 倍。茅尾海周边岸基池塘养殖面积达5 万余亩,养殖尾水排放主要集中在养殖后期、收获期和清塘期,排水时间段在6—8 月、10—11 月,大部分未经有效处理直接外排。按养殖平均水深1.3 m 计算,单季排水量达4 300 多万t,排放污染物总磷约30.7 t,总氮约203.8 t,相对短时集中的排放对茅尾海海域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对虾养殖成功率不高,发生疫病时基本会排水冲淤清塘,导致入海污染相对增加50%。养殖池塘每隔2~3 年要进行底质清淤,清理出的塘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和有机物质,大部分养殖户将塘泥就近堆放在塘埂上,雨季时易流失入海,增加了局部海域的氮磷污染。
茅尾海海上水产养殖种类主要为牡蛎和鱼类,其中牡蛎养殖占90%以上。牡蛎养殖方式较为传统,其育苗载体中的育苗片制作采用饼氏水泥片+绳索串联缠绕,蚝柱制作采用木芯+水泥+绳网缠绕,成蚝养殖则以浮筏吊养为主,浮筏采用竹/木排+塑料泡沫+塑料包装膜组成。这些育苗片、蚝柱、浮筏中含有大量的绳网、泡沫、包装膜等塑料制品,在育苗及收获后除极少数回用外,大部分被丢弃在海上,造成海域垃圾污染。其次,育苗片、蚝柱由水泥制作而成,在养殖过程中受海水侵蚀损耗,收获后基本不具备回用性,带有大量水泥的育苗片、蚝柱成为固体废物沉入海底。根据茅尾海内牡蛎养殖量进行估算,每年约有上千吨水泥排放入海[2],加大了茅尾海内的淤积,对于天生水体交换能力弱的茅尾海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减弱了海水交换能力,降低水环境容量。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现场测量等方法评估了茅尾海海上牡蛎养殖的塑料污染状况,牡蛎养殖浮筏使用的塑料成分含量为8 270 t(包含塑料泡沫、塑料膜、尼龙绳网等),当浮筏使用寿命(按4 a 计)结束时,约有5 145 t 塑料废料被丢弃到海洋环境中,平均每年释放到海里的塑料量为1 286 t[3]。这些塑料垃圾年复一年累积,演变成微塑料对海洋生物及养殖生物造成影响。茅尾海表层水体的微塑料污染监测浓度平均值为(2.6±0.7)个/L,其水体中微塑料含量达到我国近岸海域的较高污染水平,白色微塑料在鱼类和牡蛎类样品中占比最大[3]。
茅尾海周边岸基池塘养殖涉及6 个乡镇,养殖主体以个体散户为主,规模化以下(小于100 亩)的个体户占比约60%,单个池塘面积偏小型化,大多在3~20 亩。经营模式大多为个体经营,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养殖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其中,康熙岭镇和尖山镇集中连片分布面积最大,但缺乏统一规划,呈现散、乱的特点。部分区域进、排水渠共用不分;公共水渠缺乏维护管理,渠底淤积沉重,底质恶化;部分养殖户未单独设置蓄水池、净化池对进水进行预处理,这些因素均对养殖水质造成影响,导致疾病防控能力差,养殖成功率整体不高。近两年对虾养殖成功率仅为40%左右,养殖过程中受疾病影响冲淤清塘排水的概率较多。
茅尾海岸基池塘养殖方式传统粗放,大部分为传统土池塘。传统池塘面积小、散养户量多面广,排水口数量多。池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低,养殖收获后一次性排水较为普遍。养殖尾水处理率低,具备尾水处理设施的养殖场占比约30%,且以简单沉淀为主,处理效率不高,大部分养殖尾水未得到有效处理排放。此外,部分区域如康熙岭镇、尖山街道、茅岭镇的公共入海排水口,包含有养殖尾水和沿岸农村生活污水,属于综合型排水口,涉及范围广,地理和环境复杂,加上养殖主体散户多,资金投入不足,养殖户自筹资金困难,养殖尾水集中治理难度较大。
茅尾海岸基池塘养殖的养殖品种单一,以南美白对虾为主,养殖面积占90%以上,其他种类如蟹类、鱼类的比例很少。池塘养殖模式也较为单一,南美白对虾以单养模式为主,占比约50%,鱼虾、虾蟹混养模式比例较低,立体养殖更是凤毛麟角。监测结果显示,单独养殖虾类的产污强度最高,鱼虾混养次之。且单一的养殖品种不利于构建水生系统的平衡,水质不稳定,易导致养殖生物疾病抵抗能力差,也不利于饵料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的充分吸收。茅尾海对虾、鱼类养殖饲料中蛋白质和总磷含量分别在30%~45%,0.5%~3.0%,饵料和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均含有高营养的氮磷元素,相关研究表明,虾类养殖过程中,氮磷吸收分别占固体颗粒饵料的25%和10%,鱼类养殖过程中,氮磷吸收分别占固体颗粒饵料的36%和33%[4],残留饵料和排泄物在水体中易导致水体氮磷浓度升高。茅尾海海上牡蛎养殖密度大,截至2021 年3 月,牡蛎养殖面积约3 500 hm2,局部海域龙门及七十二泾处的浮筏养殖密度更大,养殖浮筏挤占了大部分水域面积,仅剩下狭窄的通航水道,该区域为茅尾海与外界水体交换的重要弯颈出口处,对茅尾海水动力交换造成较大影响,不利于水体的净化,牡蛎养殖布局合理性亟待研究。
(1)开展基于茅尾海海水环境容量的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评估岸基海水养殖、入海河流、工业企业等各类污染源的入海污染物量,在河流和其他主要污染源达标的基础上,倒推岸基封闭式海水养殖尾水污染总量控制,以此对岸基封闭式海水养殖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科学优化调整池塘养殖结构和规模,推动岸基池塘养殖从数量到质量的升级。(2)开展茅尾海海上养殖水域贝类养殖容量评估,建立基于贝类生长特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动力条件等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估技术体系,科学评价海域承载能力,合理确定贝类养殖容量[5]。实施养殖容量管理制度,调整优化贝类养殖布局,重点对养殖密度大、影响茅尾海水动力交换的七十二泾滨海旅游区限养区,茅尾海东南部浅海滩涂限养区,观音堂重点海域限养区等区域进行合理优化和调整。在养殖证发证登记过程中,将养殖容量评估结果与养殖证登记信息进行关联,推进养殖规划的整体宏观布局和规范管理。
以养殖模式调整为重点抓手,协同降碳减污,促进传统海水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广岸基“微生物+”鱼虾/虾蟹混养、鱼虾贝立体循环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推广浅海鱼贝藻综合养殖模式,建立多营养层次的水生态系统,促进海水养殖向环境友好、生态高效养殖转型,积极发展碳汇渔业。优化养殖结构,发展多品种、优质品种养殖,增加蟹类、鱼类、贝类等品种比例,保证渔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养殖工程化、集约化水平,增加工厂化养殖比例,拓展养殖空间。鼓励集中连片池塘区域创建规模化生态养殖示范场、养殖小区,提高养殖生产和污染治理集中管控水平。积极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等陆基集约化设施养殖,促进尾水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生态养殖,推进离岸养殖“由浅向深”发展。
(1)制定茅尾海沿岸池塘养殖尾水整治规划。鉴于茅尾海沿岸池塘具有养殖面积广、养殖主体多、养殖排口分散、农村生活污水和养殖尾水混合排放的特点,制定分区分片、统筹发展的茅尾海沿岸池塘养殖尾水整治规划。根据茅尾海周边行政区域、水系、排洪、地形等特点,以镇、行政村或村委集体为单元,划分片区进行整治,统筹规划布局单元片区内的进排水设施改造和养殖尾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针对养殖尾水与生活污水同一排水口的实际情况,加强推进村级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和覆盖率,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收集率和处理率。按照各片区养殖和环境特点列出整治时序计划,对养殖密度大、尾水入海区域生态敏感度高、海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的区域进行水产养殖规范化改造和养殖尾水处理,达到规范、科学、有效、有序整治。(2)区分不同养殖规模,选择适宜的养殖尾水治理技术。对于面积在100 亩以上的规模化池塘养殖场和集中连片养殖池塘区域可采用“三池两坝”或“四池三坝”、人工湿地等尾水治理模式。对于集中连片内以散户为主的池塘养殖区域,建议政府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以行政村或村委集体牵头统筹区域的养殖公共设施改造和污染治理,建设统一的进水、排水渠和尾水集中处理设施。支持和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化运维管理,采取养殖户支付尾水处理费用,考核第三方尾水治理达标排放的方式倒逼养殖尾水综合整治。对于集中连片池塘区域小于100 亩以外的其他散养类养殖主体,在养殖模式上进行优化,采用鱼、虾、蟹等多种混养模式和生态养殖模式,从源头降低水体污染强度,同时尾水尽量采取资源化利用、不排水或少排水方式。具备尾水处理塘的散养户应收集养殖尾水,采用沉淀过滤、种植水生植物、养殖贝类或施用渔用微生物制剂等措施处理后再排放[6]。
优选管控茅尾海养殖绳网、泡沫、浮球等塑料垃圾,强化对海湾的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力度。发挥各级“河长制”和“湾长制”平台作用,实施海湾、河口、岸滩等区域塑料垃圾专项清理,尽快清理现有海漂垃圾。建立海洋塑料垃圾监测预警、清理巡查常态化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建立“海上环卫”机制,构建完整的海漂垃圾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完善海漂垃圾综合治理模式。强化养殖垃圾源头管控,推进传统木质+泡沫浮球养殖设施改造,推广塑胶浮球、塑胶渔排等新型环保材料,大幅降低白色污染。加强对水泥育苗片、育苗柱的海上回收和岸上处理,探索水泥育苗材料的改良,采用环保且易于回收的育苗材料。支持开展养殖塑料泡沫、绳网、渔网渔具等废旧农渔物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采取集中清运、有机肥制造等方式,做好养殖池塘塘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防止塘泥流失入海。
(1)加强养殖排污口备案管理。建立茅尾海养殖排污口信息台账,摸清养殖排污口底数,形成茅尾海水产养殖主体入海排污口“一张图”和“一张表”,实现养殖排污口动态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要求做好海水养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或备案管理,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2)开展养殖排口分类整治。对处于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等限制类海洋生态红线区内的养殖排放口,严格执行尾水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管控措施。清理合并集中分布、连片聚集的海水养殖分散排口,推动统一收集处理养殖尾水,设置统一的排污口[7]。加强对海水养殖塑料垃圾、清塘淤泥等方面的监管。(3)健全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和监测体系。组织开展工厂化养殖、规模化池塘养殖场尾水监督性监测工作,加大池塘养殖清塘时段的尾水监测力度。推动工厂化养殖和规模化池塘养殖场开展尾水自行监测工作。
海水养殖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生产方式,对保障人民优质蛋白供给、拉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茅尾海是我国重要的近江牡蛎采苗区和广西重要的海水池塘养殖区,但由于养殖尾水无序直接排放、养殖塑料垃圾等污染问题,对海水养殖业本身和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当前的新发展态势下,茅尾海海水养殖业亟须进行由重数量到重质量、提质增效的转型升级,要做好陆海统筹和顶层规划设计,着力调整优化养殖模式及结构、强化海水养殖尾水污染治理及养殖塑料垃圾污染控制、加强环境监管,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要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协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养殖业发展的关系,以高水平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海水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