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伊琳,周 阳
(1.广西民族大学 传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2.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西亚 雪兰莪州万宜新镇 436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应注重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等领域的引领,使其融入并转化为一种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学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更易于被他们接受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现红色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互促进。
红色影视作品是具有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影视作品,包含了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革命奋斗史与英雄主义思想意志。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价值与精神给养,在任何时期都能熠熠生辉,保有青春与活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红色影视文化在当前阶段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也呈现出了新的时代意义,是传递社会新风貌、新气象、新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这些作品,能够在校园内引起广泛的共鸣,各民族师生通过一部部红色影像,促成新的、更深的交流。因此,将红色影视作品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不单单停留于传媒类专业的课堂上,而是让全体师生都能在红色影像里实现精神与情感的交流,促进各民族团结,增强各族师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共筑校园和谐美好新景象。
从教育教学层面出发,红色文化资源不仅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还能通过红色影像作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从学生层面而言,当代大学生是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尤其是在疫情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在校大学生在身心健康与读书就业的多重压力下,容易在繁杂的网络世界里迷失自我。而红色影视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等正是广大青年学子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能有效促进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广西民族大学是一所包容性极强的高校,这里接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为专业课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内,更要利用红色文化有效助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第二课堂的发展。
红色影视作品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与情感张力,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感染力与趣味性,也有助于各高校创建美育新课堂。艺术的美,应该是开放的美、融合的美、和谐的美。影视艺术是以美育人的学科,是融合文学、绘画、书法、音乐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在红色影视作品与思政融合的课程实践中,要以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思路指引学生深度品读经典,探析影像故事背后红色革命元素的深层次含义与影片中的艺术化表达,并从叙事学、符号学角度出发,由表及里,体悟艺术作品中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呈现及风格化创作。让不同专业都能通过视听影像的便捷通道明晰、感知红色文化资源,透过影像学史、明史,提升个人的审美趣味与艺术鉴赏力。同时,进一步将红色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正确认识红色影视文化的魅力,鼓励他们主动向真、善、美靠拢,以美好的心灵创作出美好的故事。
现今,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影视文化作用于人们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美国学者格伯纳在1967年提出了培养理论,认为广大受众会在不同媒介长时间的影响下,形成一定的社会认知体系,进而形成或改变受众的某种思想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1]。“00后”是在网络世界里成长起来的一代,相较于身处印刷媒介、电视媒介中的那代人,更注重视听感觉的培养,而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他们需要借助更具交互性、沉浸性的多重体验来解码信息。
当代高校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偏向于多样化、娱乐化,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复杂化,内容也更具个性化。但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在面对庞大、冗杂、多变的信息时,反映出来的筛选与处理能力较弱。影视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文本形态,更容易对学生群体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身心成长,甚至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学者吴琼在对广西五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地区大中专院校进行问卷调查中发现,在认知媒介暴力内容与能力这项数据中,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在利用媒介产品观看到涉及血腥、暴力、黄色等画面时,有74.8%的大学生选择继续观看,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
“影视作品分析”作为传媒类学科的专业课程,是基于视听语言对中外经典影视作品进行鉴赏、分析的基础课程,也是应用影视批评理论对叙事规律、创作手法等展开深入剖析的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审美力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课程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观片量,培养学生对于影视作品的洞察力与鉴赏力,为往后开展实践活动与专业创作搭建了桥梁。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传媒类专业“影视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为例,探讨将红色影视贯穿到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路径以及其对传媒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氛围、教学效果、教学目的等方面的意义与影响。
在“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国内优秀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讲解,不仅分析技术上的拍摄方法与剪辑思路,更重要的是分析导演如何利用画面、声音进行传情达意,在一部影像作品中实现共情,能够升华观众观影体验。“影视作品分析”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善于“阅”好片,还要学会善于“评”观点,善于“练”技巧。
1.会“阅”好片
在教授这门课程时,首先在于“阅”,多次地“阅”,带着问题与思考地“阅”。在第一遍观看某段影像时,观众关注的点是分散的、无序的、被动的,主要在于了解基本剧情和一般信息。第二遍观看影像,才能逐步解锁出故事背后的内涵和画面所指。尤其是对于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当代的青年学子有着较远的时间距离,除了特效使用和演员表演,很难让他们对红色故事和红色精神产生共情。因此,教师在选用、讲解红色影视作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将影视作品与真实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结合、对比分析,形成影像对历史的关照,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导演如何利用影像语言对历史原貌进行改写。二是着重对于影片思想内核的深挖与学习,停留于声画技巧、人物表演以及剧情结构的分析只是对于文本的剖析,一个文本要立得住、站得稳,重在于信念的体现。例如,人物有信念,会对人物的为人处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众人的信念,能够使事件呈现出某种必然走向。因此,着重对于红色经典文本中蕴含的思想精神、道德观念的解读和引导,是引导学生“破译”影片内核精神的根源。
2.善“评”观点
在学生带有问题地“看”完之后,需要鼓励他们“评”出来。评述观点的过程,既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也是学会倾听他人想法的过程。同时,这更是学生反观自身观点的过程。红色影视作品由于背景、年代的原因,容易让课堂提问出现失语的状态,增加课堂参与度的首要任务是先让学生“入戏”,学会利用角色的立场评述出人物的行为意志和观点。例如:在电影《八佰》中,在枪林弹雨下依旧坚守阵地的“你”面临过哪些抉择?如何表现这一瞬间的抉择?声画元素如何体现人物的内心变化?这些“拟人化”的设问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也能鼓励他们“评”“说”出自己的想法。“影视作品分析”课程只有有效利用影视作品的吸引力和代入感,才会更好地让学生融入课堂,这无疑是潜移默化开展思想教育的绝佳时机。如果说“阅”是输入环节,那么“评”就是一个“输出”环节,是学生主动参与进课堂的环节。“填鸭式”教学模式通常是“师-生”单向传播,采用多感融合的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沉浸式学习、提高师生课堂互动性的教育教学模式。
3.善于“练”技巧
“练”是“影视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是传媒类专业的教学要求。通过理论的学习与分析,最终希望学生能够运用知识指导实践,创作出赋有价值的作品。红色影视作品,是真善美的作品,是包含历史意义与革命精神的作品,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国人观看,都能够引发强烈的民族情感的作品。要明确的是,对红色影视作品的学习,并不是强调对红色题材、历史题材的创作学习,而是强调创作者及其作品如何提升思想内涵的学习,强调一部作品如何征服大众,赢得票房的学习。现在学生作品,常常局限于“一亩三分地”:成长的烦恼、爱情的离合、友情的扶持,但是难以出新、难以共情。究其原因,除了生活阅历少,更重要的就是缺乏思想深度或难以将深刻的思想落实于镜头中。我们现在看到的高票房的红色影视作品,都具有以下几个共性:对历史事件的清晰铺排、对人物细腻情感的捕捉以及对隐喻性或诗意性画面的呈现。能把一个远离当今幸福世界的战火纷飞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懂、让观众信、让观众想,这就是“影视作品分析”需要借助红色故事所达到的教学目的。
(1)开展学生作品展演,调动学生创作热情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坚持开展面向全院、全校乃至全区的学生作品展演活动,激励学生刻苦创作,促进跨专业、跨院校以及面向社会的创作交流。以广播电视编导为例,各年级年底都要进行一次实践考核,以展映展览的效果作为学生汇报的考核依据。大一学年考核内容为摄影作品展,2021年的拍摄主题为“我和我的祖国”,2022年的拍摄主题为“成长”。大二学年的考核内容为短片创作展映,题材不限。大三学年的考核内容为采风展,要求提交照片及视频。每年采风展,带队教师会带领学生前往不同的大美之地,例如区内的桂林阳朔、北海涠洲岛,区外的云南香格里拉、贵州千户苗寨等。学生们在这里看美景,访风土,创作了众多富有民族风貌、赞美祖国大好山河的佳作。
(2)利用研习周正确引领学生思想价值,创作红色题材作品
广西民族大学各学院每学期都有为期一周的研习周,许多授课教师会利用研习周带学生走访红色教育基地,鼓励学生创作出富有红色精神、民族精神的作品。以“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教学为例,在研习周期间会布置外出拍摄、走访拍摄的任务。例如2021年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广西民族博物馆,博物馆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广西各族人民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所付出的努力。教师在其中鼓励学生发现、捕捉赋有本土特色、民族风貌的影像作品,更直观地了解广西的历史文化。通过各门课程的有效引导与熏陶,近几年的毕业作品在拍摄主题上都凸显出了本土性、民族性的创作特征,并在各大国家级、省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例如,有代表南宁“能帮就帮”精神的残疾人创业短片《标哥修车铺》、青年志愿者坚守北海红树林的环保短片《守护美境》,多部记录民族手工艺的纪实性短片,如钦州泥兴陶、桂林面塑,等等。这些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真善美与社会大义,都体现出了日常教学中对于学生思想价值的正确引领。积极利用实践课、专业采风、部校共建实习等机会,激发学生在专业的学习实践中主动学理、明理、讲理的潜力,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民族故事、中国故事。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广西不仅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还拥有深厚的革命历史与红色精神的积淀。不同于其他省区,广西的红色文化与本土的民族文化有着紧密的结合,由此开发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丰富多样。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烈士陵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百色起义纪念馆等。在教授他们鉴赏讴歌党和祖国的红色影视精品时,更要鼓励他们走出课堂,创作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好故事。
近40年来,中国影坛百花齐放,广西电影制片厂也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红色电影,例如《一个和八个》《大阅兵》《血战台儿庄》等。这些电影不仅体现了中国民族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更体现出了特定历史时期中,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目前,广西民族大学不仅与广西各大主流报社、电视台开展联合培养人才计划,同时,也和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广西电影制片厂、广西广文院线投资集团等都有着积极的合作。例如,在“影视作品分析”课程中,教师会带领学生参加中国-东盟国际电影周的电影展映与电影论坛,听取广西电影业界、学界专家的讲座,评析广西本土电影、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以及东盟各国电影的创作特点,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本土创作的影视作品逐步彰显出国际性的特点,要带领同学们探讨电影本土化创作与国际性接轨的可能性与未来的发展潜力。
在面向广西少数民族高校影视传媒类专业开设的影视专业课程中,笔者利用当下热播的红色影视作品,在知识要点的案例讲解中加强“四史”教育,把党史教育融入对叙事文本的解读中,用“四个自信”有机整合红色影视资源、推进课程思政的评价改革。如,笔者将专业教学与思政课堂相融合,将热映电影《悬崖之上》结合广西优秀共产党员谭寿林及其妻子钱瑛的故事搬上了讲台,用真实感人的革命故事关照听众熟悉的影视作品,让学史讲史与影视批评进行了一次“破次元”的融合尝试,效果斐然。之后,笔者将红色电影分析纳入“影视作品分析”的课堂教学中,突破自己对于国内电影研究与电影教学的局限性,不能只着眼于商业大片,更应该把具有红色教育意义的电影深入推广到专业课的教学上来。同时,对于红色影视作品的分析课程,可以尝试走出一条新的跨专业、跨院系之路。
教师在汲取红色影视作品传送的精神养料时,制作的赛事课件也多以红色影像的视频代替传统的PPT解说。例如2021年,广西区党委教育工委面向全区高校主办了“感党恩跟党走”红色故事讲述大赛,笔者代表广西民族大学参赛,在比赛中取得了全区二等奖的名次,并参加了教工委举办的全区高校红色故事宣讲活动。
通过亲身实践,笔者发现青年学子对于“四史”故事表现出浓厚兴趣,将红色影视作品的分析课程拓展为各专业的选修课教育,能进一步让非传媒类专业学生感受红色影视作品的美学价值与精神引领,让红色文化真正地融入校园文化,对于丰阔高校的思政教育模式、促进校园文明的发展大有益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挖掘专业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的要求。将对红色影视作品的鉴赏作为传媒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从高校办学特色、学生特点、课程创新点入手,在课程形式上突破了以往的教师主导讲授,转变为观影阅片与互动体验相结合、沉浸式教学(分组情景剧、翻拍)与实践比赛相结合的模式,激发了学生进行实践创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成果也更具创新力与影响力。同时,红色影视作品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学内容“详”、教学方法“活”、教学情境“真”、教学考核“细”,从传统的专业通识向艺术价值和意识形态深挖其教学模式的本质,旨在做到立足于综合、着重于感悟、检验于实效,真正做到拓宽党史故事的思政新路径,也给教学提供了多学科融合、技艺融合、思政融合的“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政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