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鼎,彭勃荐,霍俊怡
(1.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昆明 650000;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 450045)
观音山钢管倒虹吸工程采用3根内径4.2 m压力钢管,建筑平面长9 777.117 m,设计流量100 m3/s。倒虹吸钢管沿线共设71 个镇墩,支墩间距为10 m,支撑环采用下支撑式,支座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滑动支座。为适应钢管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轴向变形,两个镇墩间每个钢管均布置一个单式波纹管伸缩节。钢管、加劲环及支撑环钢材均采用Q345C,钢管管壁厚度22 mm,其镇墩与支墩剖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结构剖面图
计算模型包括钢管、支撑环、支墩、镇墩、地基。钢管、支撑环采用壳单元模拟,混凝土和地基采用8节点实体单元模拟。为合理考虑边界效应的影响,结合断面开挖尺寸,地基模型选用长120 m,宽为倒虹吸结构的3倍宽度,取54 m,水平面向下取4倍倒虹吸结构高度,取深32 m 的土体进行建模,为方便建模分析,把土体视为均匀土层,土层中间断层视为竖向断层。
模型选取两镇墩之间100 m 段钢管进行研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T 281-2020)给出的钢管设计参数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模型中倒虹吸钢管内直径4.2 m,钢管厚度22 mm,支撑环高250 mm,厚度40 mm。该模型布置了2个镇墩,每两个镇墩之间的距离为90 m,每两个镇墩之间布置5个支墩,每两个支墩之间的距离为15 m。模型采用空间直角坐标系,X、Y、Z坐标轴分别对应与模型的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水流方向。地基顶部为自由边界,地基底部边界刚性约束,地基前后以及侧向边界均施加法向约束。
在计算分析时,镇墩、支墩混凝土和垫层部分采用各向同性模型[1],钢管和支撑环等结构用钢均采用Q345C,镇墩和支墩采用C25 混凝土。结合实际地勘资料,给出倒虹吸管体、支撑环、镇墩、支墩等结构的材料力学参数(见表1),各层土体等材料的力学参数(见表2)。
表2 土体材料物理力学参数
图2 有限元模型
表1 结构材料物理力学参数
作为水工建筑物的压力明钢管在工作运行时是充满水的。考虑实际情况,结构及地基整体的重力通过重力加速度施加,倒虹吸管道内水压力由管内水重和水头引起的压力组成,其值为
式中:γw为水的容重;r0为圆管内半径;θ为接触点法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采用上述有限元模型,在运行工况荷载组合作用下,倒虹结构的整体沉降、管体的竖向位移见图3和表3。
表3 结构竖向位移及分布
图3 结构竖向位移
由图3和表3可知,断层两侧的镇墩、支墩位移变化较大,位移最大处在最右侧镇墩处,位移为172.8 mm;左侧镇墩位移为171.0 mm;位移最小处在第三支墩处,位移为158.9 mm。土体的不均匀沉降使两镇墩产生了1.8 mm的相对位移。
钢管最大位移发生在钢管的最右端,其最大位移为173.0 mm;最小位移发生在钢管中间段,其最小位移为158.0 mm。土体的不均匀沉降使钢管产生了15.0 mm的相对位移。
支撑环最大位移在最右侧镇墩处中间支撑环的环底部中间位置,其最大位移为165.3 mm;最小位移位于第三支墩处支撑环的双侧支撑环外侧中上部,其最小位移为158.7 mm。
倒虹吸结构应力分布见图4,结构最大应力及位置见表4。
图4 结构应力分布
表4 结构最大应力及位置
由图4 可知,钢管各部分结构应力均在允许应力范围内,镇墩、支墩最大应力处在与地基接触位置,支墩第一主应力最大值为2.6 MPa,镇墩第一主应力最大值为9.0 MPa,都已经超过C25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有出现裂缝的可能,施工当中应考虑相应措施。
本文通过钢管倒虹吸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构的应力及变形,主要结论如下:
(1)钢管两侧位移较大,中间管段位移较小,复杂的地质条件会对结构变形影响较大,但在短距离的输水段上位移变化相对较小。
(2)复杂地质条件会使钢管倒虹吸结构钢管及支撑环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结构局部变形较大。钢管、支撑环等结构的应力均未超过所使用钢材的允许应力,结构应力均在安全范围内。
(3)镇墩和支墩的混凝土应力超过其设计强度,有可能出现裂缝,可多布置滑动支座或伸缩节来协调结构变形,以降低其开裂风险。
(责任编辑:刘征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