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楷文
随着社会整体结婚年龄越来越大,结婚生育率逐年走低,父母催婚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在年轻人相亲、被催婚的过程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跟相亲对象没感觉,双方见面很尴尬,内心很不情愿。最后导致两人随便走走流程,应付应付家里人了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瑟·阿伦博士做过一个实验,非常惊世骇俗。他让相互不认识的男男女女,通过彼此回答36道题,在短短90分钟的时间里就能彼此产生感情,甚至爱上对方,最后还有人真的就走到了一起。
要知道,男孩子在追求女孩子的过程中,是要经历两大考验的,分别是择偶基因的“零和博弈”和理想型父母。这两大考验就像两座大山一样,挡在追求者的面前。然而,阿伦博士的实验却告诉我们,其实女孩子给追求者留了一条通往她们内心的路,这条路就是全然地“看见”她们。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人类群体中,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男人追女人难。这个问题可以从人类的生育问题进行解释。相比其他哺乳动物,比如说牛或者马,其幼崽生下来没多久就能站起来奔跑了,并且能跟着妈妈开始觅食。而人类做不到,因为人类的幼崽都属于“早产”,这也导致女性要还要经历漫长的哺乳期,并且还得主要担负起照顾孩子的重任。人类幼崽在6岁之前,几乎没有自己独立行动和觅食的能力,这个结果就造成了人类女性的择偶策略和男性的择偶策略完全是矛盾的,可以说是“零和博弈”。男性的择偶策略和一般的哺乳动物差不多,就是要把带着自己基因信息的精子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播撒给最多的女人,并且让她们受孕。这种短期策略能够让基因延续的成功率最高且代价最小。
而女性的择偶策略可不能这样,因为女性生一个娃所付出的代价太过沉重。因此,不论地球上哪个国家,女性一般都有3个普遍且非常明显的择偶倾向,那就是“高、富、帅”。“高”意味着健康、强壮、有力量,“富”意味着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帅”意味着男子气概与男性魅力。所以,相对来说,女性的择偶策略是一个长期策略,而男性的择偶策略是短期策略。既然是长期策略,那要考虑的问题就多了:男方不仅要健康,而且要有足够的资源养育后代,尤其是在女方怀孕期、哺乳期和养育期中,要让母子足够安全,得到充分保护。更重要的是,这个男人得可靠、稳定、可信,得兑现承诺,这些都是女性要考虑的。这也是很多小情侣一起逛街时,男方看了其他女人几眼女方就不愿意了的原因所在。女性要求的是一个长期承诺,花心或者出轨是绝不能接受的,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在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男性短期策略和女性长期策略,本质上居然是相互矛盾的。所以,男性追求女性时面临的第一考验,就是女性的基因选择。
虽然女性基因中追求“高、富、帅”,但是很多情况下,那些长相过得去、经济条件和家庭条件还不错的男孩去追求有些女孩时,女孩子总是说“没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女孩子还设有第二道门槛,那就是藏在女孩子内心中且不容易被察觉的东西,即“潜意识”。
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未被觉察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假如女孩成长在一个很传统的家庭里,那很可能父母从来不会表扬她,或者他们认为表扬这件事会使她骄傲,是一种不被允许的行为。然而,每个人都渴望被爱、被认可,因此,这部分从小未被满足的需求就被女孩压抑在了心底。直到某天,女孩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虽然其貌不扬,经济条件也一般,但他就是很喜欢表扬她、肯定她、赞美她,女孩从小被压抑的需求在他那里得到了满足,于是,女孩就会很容易喜欢上对方。相反,就算女孩遇到了一个很有钱的男人,但这个人总是像父親那样不停地批评她、贬低她,那这个女孩也不肯跟他生活在一起。
这实际上,这就是女孩子在找寻另一半的过程中给男人设置的第二道障碍,即对方要符合她潜意识中的“理想型父母”形象。加拿大心理学家克里斯多福·孟在其《亲密关系》一书中曾引用过一个观念: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需求来源于孩童时期的两大需求,那就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很重要”。实际上,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孜孜不倦地寻找人生伴侣,本质上是为了满足童年时缺失的归属感与被重视感。尤其对于女孩子,她们会格外在意追求者能不能满足她们的情感需求。而很多男孩子,并不知道如何去满足女孩子的情感需求。
另外,在寻找伴侣时,我们还会不由自主地寻找我们已经熟悉的依恋模式,这种关系模式是我们早年跟父母互动时建立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会慢慢成为孩子心理与性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孩子长大成人后,这3种类型依然存在:安全型的成人,拥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在亲密关系中比较容易相信对方,相信自己值得被爱;焦虑感高的人,总是担心自己的伴侣是不是在关注自己、会不会背叛自己等问题;回避感高的人,他们不太愿意和别人过分亲近。
在挑选伴侣时,我们会挑选那些我们有熟悉感的伴侣,也就是找到更像我们当年跟爸爸妈妈互动时的那种感觉,并且希望在跟伴侣的互动过程中去一遍遍体验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时的那种感觉。比如:那些由父母的照顾方式培养出的“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总是会下意识地找到那些能够让他们重复体验“不安全依恋感觉”的人,因为父母留在孩子心中的痕迹影响太大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优秀但童年不幸福的女孩子,总是被“渣男”伤害的事实。表面上看,“渣男”让她们遍体鳞伤,让人心疼,且她们在意识层面也非常痛恨“渣男”,但在潜意识中,“渣男”的感觉与曾经对他不好的父母的感觉是一样的。
该如何经受住这两大考验?通过阿瑟·阿伦博士的36个问题,或许你可以找到答案。如果任何两个人,严格按照程序做了,并且认真对待了每一道问题,他们都会彼此爱上对方。值得注意的是,这36道题全是对一个人生活经历的调查,而且都是人生中的关键事件,比如:你什么时候上的小学,你在小学中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等等。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有个专业名词叫“现象场”,即一个人所体验到的时间与空间各个因素的总和。你可以把现象场理解为展开一个人发展历史的“清明上河图”,而这幅画卷隐藏在每个人的记忆中。平时,我们自己只是想不起来,因为没有提取它的线索。而当另一个人存在时,他如果能通过语言提示,将你所有的记忆碎片串起来,那么你的生命画卷就可以展开了。当这幅画卷展开时,你会有非常强烈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会进一步让你看清楚,你自己在生命画卷上究竟画了什么。
实际上,想去深刻认识一个人,就是和他(她)一起去展开其生命画卷,并和他(她)一起去看见,去体验。而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常常是用几个月、几年甚至一辈子去了解彼此的体验,去看见彼此的画卷,去拥有彼此共同的现象场,这样两个人就会有真正的爱情。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在亲密关系中看见自己,换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这个人很懂我”。比如:一位外表看上去很温顺的女性,却有着很强的好胜心以及对外部世界充满着探索的兴趣,她很想自己創业,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她的伴侣是一位自卑型人格的男士,那么出于自我的保护机制,这位男士就会表现出对这位女士的攻击性,比如:在言语上讽刺她的想法很幼稚,暗示女性就应该安稳地找个工作、相夫教子,等等。这样的互动模式下,那位女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压抑性,并且没有力量去做她想做的事情,更糟糕的是,可能还会认同那位男士的观点,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而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则是,这位女士遇到了另外一位伴侣,他就能看出这位女士内心的期待,并鼓励她听从内心,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就勇敢去做,并相信她有这个能力去完成这件事情。这个时候,这位女士的生命就被点亮了。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相爱的人,蓦然发现,我们一直在ff010835701817bc6939b0ac07d29fb7寻找的也许是一个相似的灵魂。
阿伦博士的这36个问题,就是一个让你去看见对方的工具。要知道,“被看见”是一种非常理想状态的亲密关系模式,它从一段互动的关系上升为自我探索、自我成长。而“看见”是发生联结的开始,意味着被接纳、被理解、被认可、被回应。
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教授认为,“就像我们看见所有的东西一样,我们自己也希望被‘看见’,如同照镜子可以让我们在意识层面感受到自己的客观存在性一样。”但是有一部分的自己,是我们无法直接“看见”的,这个部分就是我们的灵魂、思想、价值观、信仰等。所以只有通过另一个跟我们一样有意识存在的人,与我们自己进行互动,把他们眼中看见的灵魂反射给我们,我们就知道自己的灵魂也是像所有其他真实存在的物品一样,是可以被看见的了。换句话说,别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可以照到我们的灵魂。而我们需要这样的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灵魂真实的存在于这个世界,就像我们照镜子的时候知道自己的身体是真实存在的一样。
纳撒尼尔·布兰登教授指出,我们之所以会“长久”爱上一个人,本质上是因为“心理可见性原则”。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如果你的灵魂真正被一个人看见,你就会爱上这个人。当你发现如果别人看我们的眼光,跟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一致,并且通过他们对自己的言行,表现出对自己的理解时,我们就会有一种深深被“看见”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会长久地爱上另一个人,并且一直跟这个人在一起的原因。“因为在你的眼中,我看见了我自己的眼睛;因为在你的身上,我看见了我自己的影子;因为你真正地看见了我,并且不断让我发现新的自己;我之所以爱你,是因为在你那里,我找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感觉。在爱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自己。”
所以说,追求女孩子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关键看你能不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成为她看见自己的一面镜子,同时也能更好地看清自己。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