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枢
(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福建福州 350002)
重力式挡土墙,是依靠墙体自身重力抵抗土体侧压力使边坡保持稳定的支护结构。由于其取材方便,施工简单,是我国常用的一种支护结构。在上个世纪,福州市区内需要削坡支护的区域,几乎都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支护,其墙身一般为干砌或浆砌块石,形状一般做成简单的梯形,高度大部分在8 m以下。随着时代发展,因地质环境因素影响或各种不利的外力作用,一些老旧挡土墙开始显现失稳破坏的迹象。如墙身鼓胀开裂、砌体局部掉块、甚至整体倒塌等,说明挡土墙存在有安全隐患,需及时进行加固治理或者翻新重建。
笔者对福州市区内老旧挡土墙出现的破坏迹象进行了调查,总结出3种主要破坏类型:土压力作用破坏、地基沉降变形破坏、植物根系劈裂破坏。
在外观上,主要表现为墙身鼓胀拱起,鼓胀位置主要在墙身中下部,这是因为墙后土压力的合力位于此部位所致。导致此类破坏的主要原因有:a.墙体本身设计施工质量问题,早期修建挡土墙由于缺失设计经验,实施的墙身尺寸偏小或挡土墙施工中块石垒砌不合格,导致墙体无法拦挡土压力;b.墙身排水不畅或生活用水长期渗漏,导致墙后土体软化,土压力增大,甚至导致挡土墙突然倒塌;c.后期墙顶地面填土加高,导致墙后土压力增加。
在外观上,挡墙墙身会出现“正八字形”裂缝,墙角出现“倒八字”形裂缝,此类裂缝往往是上下平齐的,没有前后错位,但在部分实例中,由于存在土压力共同作用,裂缝也会出现前后错位现象。导致此类破坏主要原因,是修建挡土墙时,忽略对挡土墙地基的处理,导致部分挡土墙基础落在填土上面,随着填土密实下沉,导致墙身开裂。
在外观上主要表现为墙顶2 m以内区域鼓胀开裂,勾缝掉落,甚至部分石块松动。此类大部分由墙顶乔木根系劈裂作用导致,乔木主要为榕树、构树、毛竹、白玉兰等。早期为了景观绿化,人们往往在墙顶地面靠近挡土墙位置种植乔木,经过四五十年的生长,树木根系发达膨胀,根系挤压附近的挡土墙,使墙身鼓胀开裂。该类破坏由于变形位置在挡墙上部,可采用移植乔木及重修上部挡土墙等措施进行治理。
对老旧挡土墙的加固治理措施,有地基及基础加固、墙身加固、墙背填土置换[1]、锚杆框架加固[2]、化学灌浆,或水泥搅拌桩改善墙后填土区[3]、墙身注浆[4]等。对市区内老旧重力式挡土墙的治理,往往会受到既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布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应根据不同的破坏类型与环境条件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案。现笔者选取四个老旧挡土墙加固实例分析介绍,并评述其方案特点和设计计算模型。
挡土墙位于某小区西侧,高约6 m,厚约1.2 m,修建于1996年,为干砌块石仰斜式重力挡土墙。挡墙面有水泥勾缝,墙面苔藓遍布,现状挡墙中部已出现鼓涨变形,部分勾缝脱落,最大鼓胀约8 cm,范围宽约5 m,挡墙顶砖砌围墙已出现开裂变形。迹象表明,该挡土墙区域多水潮湿,墙后土压力变大导致墙体出现变形破坏迹象。
该实例属于第一种破坏类型。根据勘察资料,该处挡土墙地基满足要求,但挡土墙上方为另一小区道路,沿道路分布有自来水、电力、电信及煤气等管道,坡体不能开挖,因此采用锚杆框架加固治理方案。锚杆穿过挡土墙,锚固于残坡积砾质粘性土层,外侧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连接,框架梁不仅可传递锚杆的力至墙体,增加墙体的稳定性,还可把墙体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加干砌块石墙身的整体性;同时坡体设置深部仰斜排水管,墙顶设置轻质铁栅栏,如图1~图2所示。该方案对场地的扰动最小,且能对挡土墙进行有效加固,治理效果明显。
图1 锚杆框架加固剖面示意图
图2 加固治理后的挡土墙
该方案计算模型为边坡稳定性计算,计算公式采用简化Bishop法。由于杂填土与挡土墙无法取样得到其准确的抗剪强度指标,因此,先根据边坡现状的稳定性,反算得到其抗剪强度,再对边坡施加锚杆再进行稳定性验算,使其计算得到的稳定系数大于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
挡土墙总长约75 m,高6 m~8 m,厚约1.5 m,为干砌块石仰斜式重力挡土墙,墙脚为某老年公寓,距最近公寓楼约5.5 m,墙顶空地为某驾校训练场地。场地原为一处山间沟地,1998年填土造地,在沟谷横向砌筑一道挡土墙,墙前后填土造地,由于地形为山间谷地,场地整平后,墙前填土厚度0 m~4 m不等。推测填土厚的区域挡墙基础未进行有效的处理,且挡墙尺寸偏小,现局部挡墙中下部已出现鼓涨变形,鼓胀5 cm~10 cm,变形范围宽约30 m。由于墙身为干砌块石,未能发现明显开裂裂缝,墙体已出现整体结构破坏迹象。
该实例属于第一种与第二种混合破坏类型。由于墙后有大量的填土,锚杆加固方案没有理想的锚固地层,但场地有开挖放坡空间,因此采用全部拆除重建挡土墙方案。重建挡土墙采用C20毛石砼砌筑,高6 m~8 m,其中埋深1 m,厚约2.5 m,部分填土较厚区域,采用浆砌块石换填地基,如图3所示。
图3 重建挡土墙剖面示意图
该方案计算模型为重力式挡土墙的验算,墙后土压力计算采用库伦土压力法,复核墙体同时满足抗滑移、抗倾覆及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部分地基无法满足承载力的要求时,采用浆砌块石换填地基。
挡土墙位于某小区北侧,修建于2002年。该场地原为一处突出斜坡,挡土墙采用上下层砌筑,下层挡土墙坡脚为小区上坡道路,上层挡土墙坡脚距下层挡土墙3 m~5 m,不含埋深高5 m~6 m,浆砌块石挡土墙。2015年,居民发现上挡墙东北侧阳角处发生变形开裂,墙体下部鼓胀变形,墙身出现“正八字形”裂缝,墙顶地面出现横向裂缝,显示该处墙体变形下沉外移,墙体结构开始出现破坏,一旦失稳,将直接威胁该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该实例属于第二种破坏类型。根据勘察及现场调查资料,该处填土厚7 m~10 m,推测该处上挡墙基础位于填土上,挡土墙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安全要求,因此无法采用锚杆框架进行加固;墙顶地面分布管线及建筑物,也不具备拆除重建的条件,最终治理方案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进行加固,不仅可以对破坏的挡土墙进行加固,还可以增加该处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在挡土墙外侧设置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桩长15 m,间距3 m,桩顶设置冠梁及预应力锚索,高度至挡土墙中部,桩身与挡土墙间设置混凝土挡板以保护锚索,桩间设置挡板,板后回填砂土并压实,以有效传递抗滑桩力至墙身,如图4所示。
图4 锚索抗滑桩剖面示意图
该方案计算模型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计算。首先根据边坡现状的稳定性,采用简化Bishop法,自动搜索最危险滑裂面,反算得到素填土与挡土墙的抗剪强度,然后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出设置抗滑桩位置处的桩后下滑力与桩前抗滑力。将该处计算出的剩余下滑力与库伦土压力大小进行比较,发现本例中库伦土压力大于剩余下滑力。最后计算库伦土压力作用下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抗滑桩与预应力锚索强度同时满足规范要求即可。
该场地原为一处斜坡,2009年在坡脚修建挡土墙,该挡土墙地面以上高约10.5 m,厚约1.5 m~3 m,为浆砌块石仰斜式重力挡土墙,墙后回填杂填土至标高42.5 m,坡脚填土至标高31.8 m,填土最厚约12 m,填土下伏地层为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坡顶修建有小区楼房,7层,框架结构,桩基础,距挡土墙最近的距离约5.5 m,墙顶地面有一条污水管网通过。由于该处为填方区域,在使用过程中,该处地面就出现沉降现象,水泥地板开裂,大量地表水汇集该处下渗坡体。且该处污水管由于地面沉降使其开裂,导致大量污水长期入渗坡体,使土体软化,大大增加了墙后土压力。2019年7月10日,直接导致挡土墙倒塌,倒塌区域宽约30 m,如图5所示。所幸坡顶楼房采用桩基础,在随后监测过程中未发现变形迹象。
图5 挡土墙倒塌后的边坡
该实例属于第一种与第二种混合破坏类型。由于该处挡土墙已经发生倒塌破坏,且距楼房很近,坡体土质为杂填土,无法放坡开挖重建挡土墙。该处地层主要为杂填土,楼房区域桩基密集锚杆也无法施工。最终治理方案采用桩托挡墙形式进行治理,桩基采用双排桩,其平面上采用品字形布置(图6),治理范围向两侧未倒塌挡土墙适当延伸3 m。在滑塌土体上直接采用人工挖孔施工桩基,人工开挖的土体堆积于下方坡脚,起反压作用,待桩与承台施工完毕,最后开挖坡脚土体。
图6 桩托挡土墙剖面示意图
该方案计算模型主要分两部分进行计算。第一部分,复核桩顶的挡土墙应满足抗滑移与抗倾覆要求,作用力为库伦土压力,桩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挡土墙与承台竖向荷载的要求;第二部分,对双排抗滑桩强度进行复核:首先根据滑塌后边坡现状的稳定性,采用简化Bishop法,自动搜索最危险滑裂面,反算得到杂填土的抗剪强度,然后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出回填后,设置抗滑桩位置处的剩余下滑力,并与库伦土压力大小进行比较,发现本例中剩余下滑力大于库伦土压力。对于双排桩抗滑桩的计算,抗滑桩平面上采用品字型布置,为了简化计算,计算模型简化为单排悬臂桩计算,间距取2 m,在剩余下滑力的作用下,复核抗滑桩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对老旧挡土墙的加固治理措施多种多样,本文对前述4个挡土墙加固实例进行分析探讨,目的是说明根据不同的破坏类型结合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条件,应通过技术论证或方案比较选用,采用不同的加固治理方案。当然其适用条件是不同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应用。挡土墙加固设计,特别是市区内的挡土墙,除了要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条件、场地制约条件和环境影响等,还要考虑经济条件如工程投资、建设工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