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晶
(甘肃省张掖市农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 张掖 734000)
张掖市绿洲灌区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自然气候条件适宜马铃薯生产,同时大部分地区有着良好的灌溉条件,生产的马铃薯具有种薯质量高、商品薯加工品质好的特性,是马铃薯种薯及加工薯栽培的最佳区域。近年来,张掖市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优惠政策,招引马铃薯加工、种薯繁育企业建设生产基地,从马铃薯种植品种结构优化、增加特色马铃薯种薯种植面积、提高马铃薯产量、产业链延伸入手,引导全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马铃薯已成为张掖市沿山地区农民致富的重点产业之一,有效推动了张掖市马铃薯产业迅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马铃薯喜欢冷凉低温的环境,其薯块的形成和生长需要土壤环境疏松透气、凉爽湿润,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甘肃省张掖市马铃薯产业大部分分布在山丹县和民乐县沿山地带。其中山丹县和民乐县地处河西走廊,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优势凸显,对于马铃薯的生长的休眠期、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等阶段具有明显的气候资源优势。两县(区)年平均气温0 ℃~9.5 ℃,其中7月温度最高,平均气温达11.4 ℃~24.6 ℃,是马铃薯生长的适宜温度。两地日较差大,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还有精粉、淀粉的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祁连山冷凉地带降水量超过300 mm,降雨多集中在7月~8月,至9月中旬结束,雨水充足适于马铃薯的生长。[1]
张掖市山丹县总面积约540 470 hm2,耕地约57 162 hm2,常年耕种面积约44 356 hm2,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民乐县总面积约367 984 hm2,农作物总的播种面积为约70 728 hm2,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约35 518 hm2,尚未开发的荒地33 350 hm2。山丹县和民乐县具有种植马铃薯的广阔土地空间,区域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可实现大面积连片全程机械化种植。耕地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中上,土壤K元素肥力较高。马铃薯的生长对土壤要求相对较低,除板结和砂石较多的土壤都可以种植。张掖市冷凉区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较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壤透气性适中,较其它地方种植马铃薯抗病能力较强,适宜优质马铃薯种薯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利于生产食味好、高品质、高产量的马铃薯,从而增强市场空间。
近年来,张掖市山丹县和民乐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技术力量雄厚。作为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山丹县积极组建马铃薯种薯产业科技联盟,调整优化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立了“农业专家包企业,技术人员包基地”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模式,着力构建“科研机构+制种企业+基地”的马铃薯种薯生产格局。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来扶持全县4家种薯繁育企业,主要生产培苗、微型薯,实现全覆盖原种繁育基地和脱毒种薯种植。全覆盖民乐县作为全省马铃薯主食化加工原料生产基地,注重科技引领育良种,种植技术集成化。按照培育良种、建设基地的发展思路,脱毒良种繁育积极推进,不断加强专用薯生产基地的建设、企业加工收购贮藏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为马铃薯产业种、产、销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县马铃薯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了农民群众收入水平。
张掖市抢抓马铃薯发展机遇,制定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即在山丹县、民乐县分别打造约6 670 hm2专用马铃薯示范片区。配套政策措施,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对产业园、示范区、种业大县、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等中央、省级资金项目,优先保证功能区、示范片区、龙头企业、重点园区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辟大宗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定期了解企业需求,及时向金融和担保机构进行推荐,并对其优先予以担保贷款。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品种,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张掖市开展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产业发展目的,指出优化品种结构,增加菜用薯和种薯种植面积,加快产业升级,不断提升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水平和加工能力,以建设马铃薯产业超高产和品质优示范区,扩大黄河流域马铃薯精品种薯繁育基地,形成张掖标准、张掖特色的马铃薯产业体系。
近年来,马铃薯产业作为张掖市的重要特色产业,张掖市重点从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资金,辐射带动更多的民间和社会资本投入到马铃薯产业发展中来,有效推动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民乐县、山丹县及山丹马场海拔2 300 m以上沿祁连山冷凉地区优质种薯生产基地;海拔1 600~2 000 m加工型和中晚熟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主要发展薯片、薯条加工和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约26 667 hm2,培育种植大户、合作社和农业公司等经营主体三百多家,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支持企业和合作社及种植大户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带动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建设约7 hm2以上的马铃薯种植基地400个,完成标准化栽培约23 333 hm2,鲜薯产量达到1 200 000 t,全产业链产值21.25亿元。
近年来,张掖市大力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达到平均产量45 t/hm2的目标,实现了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农户增收明显。通过科技培训和质量认定,突破原种和一级种薯扩繁,加快脱毒种薯扩繁,年建立原种生产基地约733 hm2,一级种薯生产基地约3 867 hm2,生产马铃薯微型薯8 000万粒,确保张掖市实现商品马铃薯一级种薯全覆盖,提高全覆盖工程的质量和水平,最终实现种薯标准化生产、规范化贮藏、市场化供应,形成比较完善的脱毒种薯生产、供应体系,满足市内用种需求。
近几年,张掖市重点在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新建原种和生产用种的贮藏库,使得种薯贮藏能力不断增加。张掖市马铃薯种薯贮藏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户自建贮藏窖及临时性贮藏设施、合作社、大型农业企业建设气调库、半地下库、山体库等,这既能够为500 000 t加工原料提供临时性贮藏场所,也能够满足120 000 t种薯贮藏要求,从而减少贮藏损失,提高商品薯质量,增加农户收入。
全市已先后建成和培育爱味客、鼎丰等具有一定规模的马铃薯加工企业15家,马铃薯年收购量达300 000 t以上,年加工马铃薯淀粉10 000 t,马铃薯全粉25 000 t。同时,依托淀粉和全粉的原料优势和品牌效应,现有科研单位、院校及科技人员也积极开展马铃薯主食化产品研发,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系紧密,逐步建立起以技术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体系模式。甘肃天润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十大领军企业”之一,其生产的“薯布卡”等休闲系列产品被评为“十大特色食品”;丰源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马铃薯面条等产品被评为“十大主食”产品,马铃薯主食化加工企业新开发马铃薯主食产品20多个,参加了国内有关博览会及张交会,为进一步打开省内外市场,树立品牌形象打下了良好基础。[4]
3.1.1种植结构不够合理
张掖市目前马铃薯种植主要以加工薯为主,种薯、菜用薯比例低,相比种薯和菜用薯,加工薯品质要求高、产量可挖掘潜力不足、价格一般。此外,张掖市马铃薯产业种植规模化水平低,目前马铃薯种植仍以单户小面积种植为主,缺乏大规模的农场和土地流转大户,导致规模效益长期难于实现,种植风险高、效益低。
3.1.2增产潜力没有充分挖掘
张掖种植的“荷兰15”产量高达100 t/hm2,“冀张薯”产量达90 t/hm2,如选择好品种并配套应用膜下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本地区马铃薯仍有巨大增产潜力。
3.1.3种薯繁育停滞不前
3.1.4机械化种收技术不到位
种植机械在全市推广了多年,但起垄不规范、缺苗问题依然突出,收获机械仍然停留在挖掘层面,收集、分级依然靠人工。
3.1.5马铃薯种植标准化水平较低
受文化水平和科技推广程度的影响,全市的马铃薯种植以传统栽培方式为主,全膜垄侧栽培的新增产技术应用和推广程度不够,缺乏针对特定地区、特定品种的种植规范和标准,马铃薯种植田间轮作倒茬和病虫害的防治不到位,导致产出的马铃薯品质参差不齐,种植效益降低。
3.2.1龙头企业产业链条较短
张掖市马铃薯种植水平工艺较低,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张掖市马铃薯加工企业起步晚,加工科技含量不高。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实行订单化生产,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机制还不完善。
3.2.2企业加工能力浪费严重
全市机关企业拥有800 000 t加工能力,但目前只完成300 000 t,且加工企业以本地应季性收购和加工为主,年最长加工期为6个月,其余半年时间机械闲置和人员带薪赋闲。
3.2.3加工废弃物利用开发不足
含石墨大理岩的电阻率平均值为125Ω·m,其他岩石电阻率平均值为168.1~573.9Ω·m左右,可见含石墨矿岩石电阻率远低于围岩电阻率,呈明显的低租高极化特征。
张掖市缺乏马铃薯专用批发市场,贮藏条件落后,主要依靠自然堆放,这种方式造成马铃薯易腐烂、失水、霜冻,品质变劣,损失严重。企业加工废水环保利用还停留在最初的试运行阶段,还未启动废渣资源化利用模式。
3.2.4主食产品市场开发没有突破
全市缺乏多元化的精深加工产品,产品主要是粗淀粉、精淀粉、粉条、粉丝、粉皮等初级加工模式,档次水平低,增值空间受到限制。部分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较低,出粉率低,与企业所需的品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主食产品开发、销售层次较低,加工能力发挥和市场占有率较低。
3.3.1标准化贮藏库少。全市马铃薯气调库贮藏能力不足全市贮藏能力的10%。随着马铃薯种植规模和总产量的大幅增加,价格随着市场波动,产品集散销售格局无法形成,小商贩和农民自己多以塑料编织袋混装销售,产品包装差。加上农村储藏条件的制约和农民贮藏观念的影响,马铃薯贮藏方法、管理参差不齐,造成不同程度的腐烂变质,经济损失惨重。
3.3.2菜用薯销售错期销售比例不高。随着全国各大主产区蔬菜和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马铃薯终端市场价格不高,主产区的价格也就偏低。受传统小农思想意识的影响,经营主体错期销售的意识不强,场地原薯销售多,错期销售量少,出现“薯贱伤农”的现象。
“十四五”期间,张掖市马铃薯产业在致力于打造全国马铃薯产业超高产品质优示范区和马铃薯精品种薯繁育基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逐步形成张掖标准、张掖特色的马铃薯产业体系。[5]
2023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要稳定在约26 667 hm2,其中加工薯10 000 hm2,菜用薯约11 333 hm2,生产商品薯数量达1 070 000 t,力争建成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面积约5 333 hm2,生产优质种薯数量240 000 t,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约21 333 hm2,每产量提高到约54 t/hm2,总产量达到1 151 982 t,生产微型薯8 000万粒,马铃薯贮藏能力达到120 000 t,马铃薯加工能力达到250 000 t,主食产品加工能力增加2 000 t。
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马铃薯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培育与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其核心要义涵盖马铃薯的产品品质、生产效率、产业安全和经济价值这四大方面。
4.2.1产品品质高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人们对农产品的期待逐渐从数量的满足转化为对高品质的追求,大家对营养、健康和风味等马铃薯的高品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以经济高效、健康安全的方式生产出高品质马铃薯成为新兴市场需求,支撑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4.2.2生产效率高
近年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国农业发展处于生产成本上升和生产效率增长停滞的周期性阶段,表现在大部分农产品的利润率和生产效率增长缓慢,个别品种出现明显下滑,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弊端显现,构建高效率的生产体系势在必行。全面降低马铃薯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依靠技术创新实现驱动转型,提高马铃薯生产增长的科技水平成为马铃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4.2.3经济价值高
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建立健全规模化标准化现代产业链,通过多次转化增值,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打造高价值农业。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延伸产业链,构建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链体系,真正实现产业增值和富裕农民。要完善产业政策,强化政策扶持,政府该花的钱要花,让马铃薯产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保障马铃薯从业者获得合理的经济收益。
4.2.4产业安全高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农业产业安全奠定基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为促进全市农业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张掖市作为农业大市,要采取行动确保农业产业安全,做到端牢“中国碗”,装满“中国粮”。马铃薯作为重要粮食作物,要保障充分稳定的供给。
4.3.1优化马铃薯种植品种结构,打造全国马铃薯产业优质、超高产示范区
发挥马铃薯在张掖市种植产量高、效益好的优势,重点在甘州区、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及山丹马场巩固和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稳定加工原料基地,发展高产优质菜用型马铃薯,扩大种薯繁育面积,全市马铃薯加工:菜用:种薯比为1∶2∶1,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马铃薯产量,全市马铃薯实现每公顷产量约63 t以上,马铃薯总产量达到1 700 000 t,较2020年增加40%以上,将张掖市建成全国超高产示范区。2023年全市马铃薯产业一产产值突破20亿元、2025年突破24亿元。
4.3.2完善马铃薯种薯生产供应体系,打造黄河流域马铃薯精品种薯繁育基地
以微型薯、原种和一级种薯扩繁为重点,加快脱毒种薯繁育推广。到2025年,全市发展种薯繁育约6 667 hm2,微型薯10 000万粒。新增种薯贮藏气调库20 000 t。通过配置完善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制定工作运行机制,争取专项种薯质量检测经费,确保市级、县级种薯质量检测中心的正常运转,张掖市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通过多方位采取措施提高脱毒种薯的质量,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手段,合理维护种薯市场秩序,通过科技和质量认定,打造张掖马铃薯种薯品牌,实现种薯生产标准化、贮藏规范化、供应市场化,形成比较完善的脱毒种薯生产和供应体系,实现建成黄河流域马铃薯精品种薯繁育基地的目标。
4.3.3建立健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建设全国马铃薯深度节水示范区
张掖市借鉴荷兰马铃薯生产管理模式,推广垄膜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快新垦耕地质量提升、脱毒种薯、病虫害综合预防、配方深施、机械化耕作等实用技术,增加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种植面积,到2025年,全市马铃薯水肥一体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民乐县约6 667 hm2,山丹县约4 667 hm2,甘州区约667 hm2,高台县约667 hm2,山丹马场约667 hm2。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收等生产技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广深松机、马铃薯播种和收获等机械,实现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和智能化。
4.3.4提高马铃薯企业的加工水平,建成马铃薯深细加工规模产业
在现有的龙头企业中选择一批效益较高的骨干龙头企业集中扶持,推动企业技术装备改造升级,完善利益链接机制,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设以民乐、山丹为核心的马铃薯加工示范基地。扶持马铃薯加工能力比较强的企业做大做强,依托龙头企业品牌优势,积极推进大的龙头企业对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盘活优质资源,以全粉、变性淀粉及其衍生产品、膨化食品、休闲食品、主食产品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完整的集群化加工体系,提高加工产品竞争力。扶持建设马铃薯加工废水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大力推进马铃薯加工企业将废渣转化为有机肥和饲料等副产物的技术研发和推广,通过产业链延伸,提升产业链价值,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马铃薯加工产业绿色发展。
4.3.5强化科技创新及示范推广,探索张掖标准马铃薯生产、加工技术体系
依托市内科研机构、骨干企业,联合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立马铃薯产业研发机构,发挥张掖市乡村振兴马铃薯产业专家服务团作用,加强种薯繁育、种植技术、马铃薯加工、新产品开发、质量追溯等方面的研究、引进和示范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力度,组织安排市、县、乡农技干部外出进行专业化学习,培养马铃薯技术骨干,开展马铃薯种植、加工、检验检测、市场营销等各环节培训,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带头人,培训实用技术人才。同时,加强马铃薯生产各环节需要的配套机械研制,引进、研制和集成应用马铃薯全程作业机械,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示范“物联网+农机作业”、智能化生产和监测系统,开展高效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6]
4.3.6提升马铃薯生产全过程社会化服务水平,持续推进马铃薯政策性保险
马铃薯生产经营主体,农民,都需要培育,同时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参与马铃薯规模化生产和经营,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加大对马铃薯适度规模生产的扶持力度,也要鼓励县区政府整合项目资金,持续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流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在生产薄弱环节积极开展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对马铃薯机械化种收给予扶持。[7]按照农业保险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争取省上制定符合张掖市马铃薯物化成本的保险理赔标准,完善定损理赔机制,有效分散马铃薯种植风险,增强种植信心,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业风险保障能力。
4.3.7加强产品研发,实现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
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引导龙头产业加强对马铃薯的精深加工、技术引进、设备升级改造。要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产、研、企、销的合作融合,实现研发推广一体化。联合财政、金融、税收等部门加大对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支持加工企业在引进技术、研发技术、品牌创立等方面的融资,对马铃薯龙头产业给予税收优惠。要密切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合同、股份合作、租赁经营、订单农业等多种有效的产业化经营利益连接模式,让农户和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建立稳定的马铃薯加工生产单位。要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和新平台宣传张掖市马铃薯,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新形式建立电商销售平台,通过农超对接,建立合作关系,让马铃薯直接进人消费市场,多渠道拓宽销售市场。
要不断加强马铃薯产业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质量检测能力;支持马铃薯特色品种选育、种薯繁育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攻克现代化育种、机械化制种、自动化加工、DNA分子检测、提高种子活力、实现生产全程质量认证等共性关键技术难题。[8]
加大水肥一体化配套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支持力度,推进种薯繁育水肥一体化全覆盖,实现亩均节水45%以上,建成全国马铃薯适度节水示范区。加大马铃薯生产科研攻关支持,推进张掖市中晚熟加工型马铃薯产量达到52 t/hm2以上,晚熟型菜用薯产量产达到75 t/hm2以上,建成全国马铃薯超高产示范区。
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寻找优异种质资源进行利用研发,开展科研项目对马铃薯优异品种的选育做研讨,培育符合省内种植条件的专用型新品种以及适应市场需求和主食化要求的优良品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要建立健全三级种薯质量检测体系,完善各种制度,包括基地认定、质量检测、标签标识管理和生产管理等制度,使人员按制度办事,使脱毒种薯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对农户和合作社要进行专门的指导,引导他们脱毒种薯的种植需要选择质量合格的。同时,需要实施补贴政策,以专用加工型品种为主,对脱毒种薯的运用能力强的农户以及合作社予以一定补贴进行激励,使优质脱毒种薯的应用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全力支持种薯企业与科研教学院所以及技术创新单位进行合作,鼓励进行原种高效生产和采摘后的储存等技术的研发,同时要与国家马铃薯产业加大联系,加强合作力度,保持友好关系,对先进技术的运用如机械化播种、脱毒种薯技术需要进行广泛推广应用,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马铃薯技术提供支撑。[9]做好技术的管理,可以使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数量和质量得到提升,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需要为马铃薯产业组建专业队伍,让专家团队进行指导,创新马铃薯生产技术,推广优秀的技术方法,如种植前通过专家的指导选择优良品种,种植后用黑膜覆盖,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以及播种丰收使用机械化操作等技术方法,使用先进技术,如起垄覆膜、减少肥料增加效率、机械化运作等技术,使栽培品种、病虫害防控、施肥标准、田间管理以及机械化运作得到统一管理,提高效率,种植基地的建设逐渐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绿色产业,种薯生产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