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小艳 彭世秀 徐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也称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因气流受限常表现出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全面进展,慢阻肺的临床发病率和致死率呈上升趋势[1]。有资料显示[2],我国慢阻肺患者中C、D 组患者的占比高达68%~81.6%,其中有近26%的患者过去1年内发生过至少3 次急性加重,给患者生活质量、家庭负担、社会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的药物吸入治疗和对症治疗外,肺康复是目前公认的核心治疗部分。国内外均有研究证实[3,4],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肺康复呼吸肌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现阶段,关于肺康复呼吸肌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正常CO2高通气法、阻力呼吸法以及阈值压力负荷训练法。基于阻力呼吸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6 例C、D 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抗阻呼吸激励式肺量计训练对C、D 组慢阻肺患者的实际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6 例C、D 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3)。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肺功能检测及胸片检查等确诊为C、D 组慢阻肺患者;②肺功能分级为3~4 级;③临床资料齐全;④近1年急性发作次数≥2 次;⑤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式、康复训练等知情同意;⑥依从性高。排除标准:①长期吸烟且无戒烟计划者;②精神疾病或严重意识障碍者;③肝、肾、心功能严重不全者;④恶性肿瘤者;⑤长期卧床者;⑥近期或正在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⑦因病情变化、中止治疗等原因导致脱落者;⑧自愿退出者。对照组中男39 例,女24 例;年龄59~74 岁,平均(65.76±4.31)岁;病程3~14年,平均(5.93±1.6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9 例,高中25 例,大专及以上9 例。观察组中男36 例,女27 例;年龄57~76 岁,平均(65.12±4.68)岁;病程1~15年,平均(5.78±1.80)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
下31 例,高中22 例,大专及以上1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祛痰、镇咳、扩张气管、氧疗以及激素用药等对症治疗,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缩唇呼吸训练。出院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兴趣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如慢跑、户外散步、练太极拳等,并嘱患者合理饮食、戒烟,避免接触吸入性粉尘。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抗阻呼吸激励式肺量计训练,具体方法如下:在患者机体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坐位或站立位进行呼吸训练,身体前倾,确保膈肌活动度最大。呼吸训练时,深吸一口气,缩唇含住咬嘴,在1s 内用力呼出或持续延长呼气时间;吸气训练时,先排出肺部气体,缩唇含住咬嘴,在1s 内用力吸气或持续延长吸气。在该过程中,利用仪器阻力刻度盘调节不同水平的吸气或呼气阻力,其中呼气训练调为“阻力3”,吸气训练调为“阻力4~5”,保持压力值始终小于20cmH2O。训练时,三色球升起的持续时间控制比三色球升起的数量更为重要,绿色球体升起,流速600ml/s,蓝色球体升起,流速900ml/s,红色球体升起,流速1 200ml/s,三色球中至少一个球升起到顶端的时间超过2s,可考虑继续增加阻力。训练时间为每天2次,每次20~30min,连续康复训练4 个月。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月后、治疗2月后、治疗3月后、治疗4月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该评分标准主要从咳嗽、痰液量、肺部啰音、气促四个维度进行评估,每个维度根据患者表现计为0~3 分,得分范围为0~12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临床症状越明显,病情越严重[5]。②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协会呼吸困难量表(MRC)[6]评估两组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程度,0 分表示患者平常无呼吸困难,仅在剧烈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1 分表示患者快步行走或上楼梯时出现气短;2 分表示与同龄人相比步行较慢或需要停下休息;3 分表示患者在平地行走100m 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休息;4 分表示明显呼吸困难,难以离开房屋或穿衣时出现气短。③采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检测前确保患者得到充分休息,检测指标包括第1 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④采用6min 步行试验(6MWT)评估两组患者运动耐力,患者在平坦地面沿直线来回行走6min,记录步行距离,期间可根据自我耐受力适当休息,休息结束后继续行走。⑤采用慢阻肺评估测试量表(CAT)[7]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包含症状、活动能力、心理、睡眠、社会影响等8 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0~5 分,总分0~40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存质量越差。⑥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6 个月,记录患者急性加重发生次数和住院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本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均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MRC 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MRC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个月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MRC 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MRC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MRC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MRC 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临床症状评分 MRC 评分对照组(n=63)治疗前 9.53±2.41 3.12±0.53治疗1 个月后 7.82±2.05* 2.78±0.65*治疗2 个月后 6.34±1.77* 2.44±0.61*治疗3 个月后 6.02±1.64* 2.03±0.51*治疗4 个月后 5.58±1.32* 1.89±0.49*观察组(n=63)治疗前 9.45±2.53 3.09±057治疗1 个月后 7.11±1.92*# 2.39±0.52*#治疗2 个月后 5.23±1.54*# 2.01±0.47*#治疗3 个月后 4.97±1.47*# 1.68±0.31*#治疗4 个月后 4.16±1.20*# 1.42±0.32*#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个月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 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FEV1、FVC、FEV1/FV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FEV1(L) FVC(L) FEV1/FVC对照组(n=63)治疗前 1.19±0.32 2.18±0.58 48.12±5.33治疗1 个月后 1.21±0.38* 2.31±0.62* 52.89±5.97*治疗2 个月后 1.33±0.40* 2.48±0.64* 55.76±6.13*治疗3 个月后 1.53±0.48* 2.60±0.68* 58.85±6.74*治疗4 个月后 1.67±0.57* 2.67±0.65* 61.55±6.42*观察组(n=63)治疗前 1.20±0.29 2.21±0.53 49.23±5.17治疗1 个月后 1.42±0.44*# 2.49±0.65*# 55.62±5.84*#治疗2 个月后 1.61±0.56*# 2.66±0.71*# 59.31±6.46*#治疗3 个月后 1.77±0.60*# 2.85±0.69*# 62.88±7.15*#治疗4 个月后 1.97±0.64*# 2.98±0.73*# 66.49±7.23*#
2.3 两组患者6MWT 和CAT 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6MWT、CAT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个月后,两组患者6MWT 均延长,CAT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6MWT 长于对照组,CAT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6MWT 和CAT 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6MWT 和CAT 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6MWT(m) CAT 评分(分)对照组(n=63)治疗前 204.18±43.72 32.87±5.84治疗1 个月后 239.56±36.82* 26.61±5.33*治疗2 个月后 251.42±40.74* 20.17±4.17*治疗3 个月后 253.11±38.59* 18.54±4.11*治疗4 个月后 260.24±43.56* 15.94±3.71*观察组(n=63)治疗前 202.99±44.27 31.93±6.05治疗1 个月后 258.57±49.86*# 22.87±5.18*#治疗2 个月后 267.61±55.82*# 17.05±4.06*#治疗3 个月后 276.46±56.24*# 14.38±3.75*#治疗4 个月后 285.60±54.91*# 11.25±2.67*#
2.4 两组患者急性加重发生次数和住院次数比较治疗后随访6 个月,观察组发生≤1 次急性加重和≤1 次住院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发生2~3 次急性加重和2~3 次住院的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急性加重发生次数和住院次数比较[n(%)]
慢阻肺是由于患者气道结构改变导致气流受阻引发的不可逆性、进展性的呼吸困难,该过程中患者肺、胸廓组织顺应性降低,压迫膈肌,造成肺泡中的气体不能有效排出。在发病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的、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导致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伴有肺功能受损、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得不到及时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及健康指导,容易进一步加重病情。近年来,随着对慢阻肺的临床研究逐渐深入,肺康复呼吸肌训练越来越被重视。有研究指出[8],肺康复训练具有药物不可代替的作用,可有效提高呼吸肌收缩、舒张功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美国心血管与肺康复协会联合小组制定的指南中也指出[9],对有明显症状的慢阻肺患者建议进行呼吸肌训练。
杨丹等[10]研究指出,与常规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相比,抗阻呼吸训练更符合慢阻肺患者呼吸生理性特征,能有效促进患者肺康复,改善预后。本研究使用抗阻呼吸激励式肺量计训练主要包括吸气肌和呼气肌,其中吸气肌包括膈肌、肋间外肌,呼气肌包括肋间内肌、腹肌,通过持续性的高强度训练可有效提高呼吸肌肌力和耐力。另一方面,抗阻呼吸激励式肺量计通过吸气与呼气阻力的调节以及三色球升起的持续时间进行呼吸肌训练,可以有效改变呼吸肌参与的不合理浅速呼吸方式,有助于提高潮气容积,改善气体分布,缓解气促。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阻呼吸激励式肺量计训练干预,结果显示,治疗1~4 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MR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抗阻呼吸激励式肺量计训练对改善C、D 组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长期进行一定负荷抗阻呼吸训练可增加毛细血管密度,强化呼吸肌氧化酶活性,进而提高氧运输和氧代谢能力,减轻肌肉疲劳,促使肺部容积增大,最终改善患者肺功能[11]。在国内的一项研究中,李亮等[12]选取了59 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联合肺功能训练仪康复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指标、6MWT、CAT 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在本研究中,治疗1~4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6MWT 长于对照组,CAT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抗阻呼吸激励式肺量计训练可有效提高C、D 组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治疗结束后通过随访两组患者6 个月发现,观察组发生2~3次急性加重和2~3 次住院的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抗阻呼吸激励式肺量计训练对改善C、D 组慢阻肺患者近期预后也具有理想的效果,有助于降低院外急性加重发作风险。
综上所述,抗阻呼吸激励式肺量计训练有助于改善C、D 组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实践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