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娟 濮方文 冯满堂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承载着培养国家所需创新型工匠的重任。本文从构建专创赛融合的阶梯式课程矩阵、创新专创赛融合的阶梯式教学模式、成立专创赛融合的阶梯式训练营等方面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型工匠阶梯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创新创业教育 阶梯式教育
课 题:本文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1-2022年度江苏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专创融合视角下提升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XHYBLX2021143)研究成果。
一、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双创教育课程设置单一
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双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多为创业与就业教育等一两门课程,大多数学校由德育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更缺乏创业经验,很难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部分学校以讲座、竞赛、第二课堂选修等活动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但缺乏系统的双创实践性课程体系。
(二)“双创”教育与专业教学脱节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重视学生规范化操作的训练,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重在已成熟技能的教授和训练,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未能有效地进行衔接与融合。缺乏真实项目引领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缺乏良好的“双创”平台及扶持体系孵化双创项目。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不足。
(三)中职学生的双创素养欠缺
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乐于尝试创新创业实践,但因年龄小、社会阅历浅,吸收、判断、批判、开拓等创新意识与思维欠缺,心理品质和意志力也还需要不断磨炼。学生缺乏财务、法律、经营管理等创业知识的积累,将来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所必需的核心素养尚不具备。
二、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
自20世纪以来,高校有意识有计划地实施创新创业项目执行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清华大学提出“三创空间”模式,哈尔滨工程大学提出“三三制”模式,深圳大学提出的“五个转变”模式等。部分高校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基础,设置创客平台,组织研发团队,秉承“学中做、做中思、思中创”的创客理念,开展体验式的创新创业活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2019年以后,很多高校开设了众创空间,取得了一些的成果,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企业经营知识,很多学生对企业运营一无所知,导致以后进入社会真正进行创业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众多学者认为,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需改变学生中现有的“被动接受”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使创新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并通过一定的实践训练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型工匠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应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
伴随世界多国竞争的加剧,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就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这些都离不开自主创新。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应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专业学科知识,具备一定技术革新、开拓创新能力的能工巧匠。
(二)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应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笔者就中职学生创新创业需求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806份,其中8.06%的学生有明确的未来创业意向,52.61%的学生希望在校期间能尝试创新创业实践,36.85%的学生希望在与自身所学专业相结合的领域开展实践;28.04%的学生希望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实践;77.17%的学生希望得到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可见,有必要开展与学生心智水平相匹配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满足大多数学生发展需求。
(三)创新型工匠的界定与培养的可行性
创业能力、社会认知、创业取向和自主发展能力是创新创业人才应具备的四大核心素养。通过调研和典型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创新型工匠应具备以下典型特点:扎实的专业基础、T字形知识结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丰富的财税知识等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好奇心与想象力、发散性思维、数字化学习等自我学习能力,社会参与、团队合作、抗压耐挫等素养。
将创新型工匠应必备的素养进行“模块化”分解,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个人价值和“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实现和养成。将创新型工匠育人理念融入全域育人的格局中,通过阶梯式培养,使学生实现协调发展。
四、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型工匠阶梯培养的路径探索
(一)制定创新型工匠的综合培养措施
将创新型工匠培养纳入全域育人范畴,在课程思政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校园活动实践、就业创业指导、学生评价发展等方面引入创新型工匠的育人理念,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立体化实施,打造五位一体的“创业生态圈”。通过创新创业培养进体系、创新创业理念成氛围、创新创业内容入课程、创新创业方式上平台、创新创业实践有支撑五大举措,推进形成可持续的培育模式,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保障。
加强产教融合,强化资源保障。建设引入具有丰富企业资源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接触真实企业创新项目搭建桥梁。构建校企混编双创导师团队,通过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向流动,提升教师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的水平。
(二)构建专创赛融合的阶梯式课程矩阵
构建以“树人理念,实战操练,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内在驱动,以“线上课堂+线下课堂”为轮轴,以“项目制教学+双导师制+多平台联合教学+实战指导+策划运作+多维评价”为履带的“O2O+实战教学”系统模型,开设由专创通识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和创赛融合课程组成的系统化、分层化、模块化阶梯式课程矩阵,将专业教学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双创”教育的普及化和精準化。
专创通识课程含线下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线上的“双创”网络课程和结合专业特点的职业启蒙与唤醒课程,实现广谱式“双创”教育。构建专创融合的多元化课程模块,增加基于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实践内容,如行业市场分析、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模块,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结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要求,开设针对不同赛道的创赛融合课程,供“双创”精英训练营中的学生选修。
以项目为载体,融合专业项目教学、“双创”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训练三条主线,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递进发展。教学以企业真实项目、真实场景为载体,通过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团队协作、探索实施、点拨指导、过程检查、评估检测、修改完善、展示成果、拓展升华等环节开展项目教学。
(三)开办专创赛融合的阶梯式训练营
专创赛融合阶梯式训练营设有“双创”启蒙班、项目培育班、专创融合竞赛强化班、企业实战班四个班型,采用逐级递进选拔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和学生需求的精准匹配。训练营开展案例分析、专家讲座、模拟创业沙盘推演、模拟创业实战等线上课程和线下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各项技能水平。
“双创”启蒙班开设市场调研入门、市场营销入门、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创新思维及运用、创新作品赏析等模块课程,学生在此阶段学习“双创”基础知识,初步完成创新创业项目的选择。
项目培育班引导学生了解当今经济和行业发展现状,了解创业机会与风险,将每个项目以“实战”的形式运行。训练内容包括初创团队建设、市场调研报告撰写、市场营销方案策划、竞争产品分析、商业机会的选择与误区分析等内容。
专创融合竞赛强化班打造“学生团队+指导教师”的线上私享精品课堂,由学生自主选择参赛项目和指导教师,教师根据项目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在群内进行策划指导和心智引导。在不断地进行路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技术方案分析能力、产品营销策略制定能力、可行性分析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企业实战班遴选合作企业与项目,学生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或者新市场推广工作。学生在校企混编“双创”导师的带领下,深入一线实地了解企业的运行流程和发展情况,参与企业新产品、新项目的市场调查、分析、总结,了解立项全过程。实行“因材施教,一队一策”的策略,申报优秀项目创业扶持资金,入驻创业园进行项目孵化。
专创赛融合的阶梯式训练营将训练内容層层递进,专业知识和“双创”知识跨界融合,包括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竞争分析、可行性分析、专利说明书撰写等。“以实战代模拟”的训练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赋能。
五、总结与展望
创新型工匠的阶梯式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共赢的良性发展。毕业生岗位创新和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得到用人企业的一致好评,并涌现出一批岗位精英和创业精英。推进了教师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互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有效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学校专业建设也紧密对接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深化产教融合,有效推动了专业的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承载着培养国家所需创新型工匠的重任,在“双创”人才培养上需以“勇于创新、结合专业、敢于实践、榜样引领”理念为引领,将教学平台建设和培养机制改革目标有机融合,打造目标、课程、实践、服务、保障五个体系,通过阶梯式培养,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玲端,许艳茹,周延霞等.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5(10).
[2]陈凯云,谢晓芹.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三融合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0(3).
[3]肖润花, 李珊珊.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0).
(作者单位: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