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家认同感培育维度的三个“追问”摭探

2022-02-25 03:30钟学恒
成才之路 2022年7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道德与法治新时代

钟学恒

摘 要:爱国主义精神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关乎公民素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国家认同感的生成需要以国家认同为核心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站在时代角度去把握立德树人的目标,定位时空角度去紧扣基础教育发展规律,立于实践角度去诠释爱国主义精神内涵。要通过时代、时空和实践三个维度反思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现实困境以及突破路径,达成在追问中存疑、解惑、践行的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国家认同感;爱国主义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7-0027-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从阅览世界、纵贯古今的角度,清晰地勾画出一幅中华民族发展蓝图。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积极变革、锐意发展、广泛合作、寻求突破,但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政治经济的差异,对我国部分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培育造成了一定影响。面对认知水平有限、世情国情比较模糊的学生群体,如何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增进爱国主义文化理解、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新时代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可从时代、时空和实践三个维度反思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现实困境以及突破路径,彰显新时代立德树人目标,紧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规律,诠释好爱国主义精神内涵。

一、时代之问:是否契合新时代立德树人目标

学校需要重新审视以国家认同为核心议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否契合新时代立德树人目标,要通过对学生在科学知识、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系统且有规律的引导,努力把祖国历史发展与当前时代形势结合起来,凸显国情教育与培育国家认同素养价值,做好“旧理念”与“新理念”之间的主题过渡,衔接好“立德”与“认同”的内在逻辑,融合好“树人”与“认同感”的深层意蕴。

1.“旧理念”与“新理念”是否顺利过渡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开展的国家认同教育存在偏重知识传授的思维定式,忽视将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感知和坚定的信念,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佳。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进入新时代,深入、持久、生动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是新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学校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将国家认同教育很好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融入当下国家认同教育之中,引导学生将国家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爱国主义教育具体而生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立德”与“认同”是否顺利衔接

立德是教育的根本,道德修养是一个人为人处世、顶天立地、肩负使命的能量来源。德行在爱国主义教育层面集中体现为对国家深沉的爱,这种炽热的、笃定的、执着的爱国之情在行为表现中呈现出对祖国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等的了解认识和欣然认同。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是否把德的内涵与国家认同教育的目标、主旨融合起来,反映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国家认同教育的渗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潜能和情感力量。

3.“树人”与“认同感”是否顺利融合

人的良好品格树立,需要坚持、需要耐心、需要时间。树人作为德育的长远目标,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近期目标“国家认同感培育”是否脱节,是否缺乏感召力和指引性,是需要德育研究者深入思考的问题。要把教育政策文件层面的“树人”目标的“看似遥远”与国家认同感培育目标的“近在咫尺”顺利融合起来,把制度层面的抽象政策指导融入到国家认同感培育的实践过程中,协同各方社会力量、教育实体、教育有识之士,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把“树人”目标有机融入“认同感”培育过程之中。

二、时空之问:是否紧扣基础教育发展规律

在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中华民族奋力实现民族复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形势面前,基础教育要思考如何应对爱国主义教育困境与难题,如何解决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学”与“育人”、“内容”与“框架”、“思想”与“脉络”之间的矛盾,把基础教育发展规律把握好、契合好、运用好。

1.“教学”与“育人”是否运用规律

教书育人应是教学相长、智慧成长的科学化过程,教学方式方法也是一种育人策略。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教师往往简单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不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思考,导致部分学生虽习得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知识,但对以国家认同素养为核心的爱国主义专题教育内容认识不深刻,对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理解较为狭隘,对祖国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民族等缺乏系统认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体系如何转化为教学体系、理论体系如何转化为话语体系、课程内容如何真正起到润泽心灵的育人效果,这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到国家认同课程研究、教学方法研究、育人实效研究过程中去,逐渐建立起“教学”与“育人”之间的衔接通道。

2.“内容”與“构架”是否符合规律

现有内容设计往往以人物角色对话为导入手段,在设置的国家认同教育系列主题之下用图片故事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知识引导。但课程设置的课时、体量、考核方式有限,道德与法治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之内拓展课堂承载内容,让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不因青少年喜欢图片故事而变得只有简单的人物对话,不注重启迪学生深层次思索与探究,是需要思政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国家认同体系的建立需要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为血肉、框架为筋骨,把不断丰富完善的内容按照国家概念的认知体系和认同心理体系进行知识点归类,把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理认同、身份认同等具体的认同内容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国家认同内容知识框架,让国家认同教育成为爱国主义知识框架中的衔接点。思政教师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内容的内涵与外延、探索知识框架的稳定性与合理性,逐渐建立起“内容”与“框架”之间的连接路径。

3.“思想”与“脉络”是否把握规律

思想是规范行为的先导,它指引着行动的方向,规划着未来前进的步伐。国家认同感的培育离不开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国家认同思想的融入与国家认同知识脉络的贯通。强烈的思想性与明确的体系性,是以往思政课程教学研究较为“空白”的地带。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意见提出之后,如何开展新时代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小学与中学思政教育的衔接,为大学思政教育做好人才思想储备,是当下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议题,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加强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思想性内容开发,需要将这一阶段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以内隐和外显相结合的方式融入,挖掘隐性国家认同教育资源,将国家认同思想渗透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研究全过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思想的深刻性与视野的广阔性需与知识点建立联系,把国家认同的生成、演进、发展脉络梳理顺畅,形成科学的国家认同观念,建立起“思想”与“脉络”之间的连接纽带。

三、践行之问:是否诠释好爱国主义精神内涵

爱国主义精神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内容,以国家认同为核心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成为培育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建设、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意识的重要途径。学校要依托国家认同教育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习得感和获得感、在精神上有家园归属感和幸福感、在思想上有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1.“习得感”与“获得感”是否均衡实现

国家认同感的培育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重视的爱国主义精神习得与获得的重要途径。要保证思政课带给学生知识上的习得感,高度重视非思政类课程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强化学科教学渗透思政元素,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形成大思政教学格局,实现知识架构与价值目标的统一。运用好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诗文、数学教材中反映科学家爱国奋斗的素材、英语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体育课程中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事迹、音乐课程中体现新时代主旋律的歌曲等内容,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解决国家认同教育仅仅依靠思政课程的局限性。知识的汲取与思想的获得能否均衡实现,需要的不仅有教师的资源搜集能力,还有教师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2.“归属感”与“幸福感”是否充分感知

家国情怀的培育是国家认同“归属感”感知与“幸福感”获得的最佳途径。心生归属感,是因为无论在外面临多少风霜雨雪,内心深处总有一份对故乡的惦念、对回家的期冀。身在海外的同胞,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对家园的守望感非常强烈,面对海外遇到的危险,强大的祖国成为中国公民生命安全保障的屏障。也门、利比亚撤侨事件印证了祖国的庄严承诺,让中国公民无论身处何地都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与安全感。家国情怀的培育需要学校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知道自己的民族身份、文化身份、公民身份,从个体之“我”升华到国家成员之“我们”,形成对家园的向往和对国家的热爱。归属感的感知在实际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内心愉悦感与满足感,会体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这种内心的情感认知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认同感的充分感知。

3.“自豪感”与“认同感”是否自发生成

“认同感”的生成建立在了解、认识、理解的基础上,是个体基于生理和心理机制趋同倾向性的一种表现。认同,是一种贴近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心认可、心理趋同,并由思想认同促进其行动与理论保持一致性。国家认同感包含对祖国历史的了解、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中重要事件,关键人物、历史意义的正确解读。学校要由浅入深、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结合具体案例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特质挖掘出来,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引领学生体悟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品质与力量,激发学生强烈的国家认同感,由此由内而外地推动民族自豪感的生成。

四、結语

总之,国家认同感的培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命题、新趋势、新方向。以时代背景、科学视角、校园平台、师生视角开展的国家认同系列教育研究、教学探索,必然会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实效性大大增强,促使学生对国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认知生动形象起来,这是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延伸,也是思政教育工作者所期盼的理想图景。国家认同感的培育的三个追问随着时代发展变迁,还会有更多值得思考的新问题涌现,这一系列追问能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到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能让学生的获得感更加强烈。

参考文献:

[1]李晓华,陆思羽.国家认同教育:意蕴、困境及实现路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2]周常稳.我国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践窠臼、面向与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9).

[3]陈丽君,胡恒恒.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研究热点与脉络演进[J].教育导刊,2021(03).

[4]王文婷.道德与法治学科增强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2021(01).

[5]韩丽颖.青少年国家认同的主体基础、发展趋向和教育进路[J].中国青年研究,2021(04).

[6]高维.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小学生国家认同建构[J].教育科学研究,2021(04).

Exploration of Three "Questions" on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New Era

Zhong Xueheng

(Hunan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Changde 415000, China)

Abstract: Patriotism is the primary content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riotism education is related to civic quality, national future and national destiny. the gener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requires the practice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with national identity as the core, grasp the goal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imes, locate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and space, closely follow the development law of basic education, and interpret the connotation of patriot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We should reflect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breakthrough path of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rough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imes, time and space and practice,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doubt, doubt and practice in questioning.

Key words: new era; national identity; patriotis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精神道德与法治新时代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