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效登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国家如此,作为文脉传承中枢的学校,更是如此。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校长。就学校教育而言,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远比课业成绩重要。作为一所中小学融为一体的大体量学校,东莞外国语学校深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根据自身特点,突出以文化人,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主要指标之一就是 “营造和谐育人环境”。所谓育人环境,不单指外在的物化环境,更是内在的人文环境。因此,文化立校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国家教育质量考核的实际需要,是中小学校必须做好做实的一项铸魂工程。
在深入学习思考之后,学校领导班子认识到,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是一种集体“人格”。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好的文化中,人永远在中央。触摸一所学校的文化,就要从人出发,再回到人,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要求。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而明确地指出:文化是软实力,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文化是教育的母体,一定的教育总是一定文化的产物。学校教育是特定系统中衍生的一种文化范式,一种生命机制。
从这个意义上,文化是学校教育的根。而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孩子的灵魂,激发孩子的潜能,努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完整的人”。
所谓文化立校,就是要让文化成为立校之本,以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意蕴丰富的文化内涵来规范办学,把文化从“用”提升为“体”,使其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着力点、学术研究的聚焦点,推动教化从“外烁”向“内求”的回归。具体而言,就是注重育人从“授业、解惑”向“传道”转变,将文化融入到校园整体规划中,渗透于教育教学细微处,以其精华涵养学生的精神、熏染学生的人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因此,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动的源泉,是区别于其它学校的独特印记,它凝聚了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信念,起着统领、规范、激励、熔炉的作用。
千校千面,厘清文化立校相关基础问题后,学校进一步思考,作为独特的教育实体,东莞外国语学校该彰显出何种文化风貌?回到建校的“初心”,学校沐浴深化改革的劲风应运而生,把追求卓越、冲击高端、放眼世界作为发展方向,因此其文化就一定要凸显优质、开放、包容品性,要具有一种迥异于他校的独特风姿。
深度理解了文化立校内涵,有了灵魂、找准方向后,就需着手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对此,学校管理层并没有停留在“本位”思考层面,而是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来思考三个问题:其一,学生希望去什么样的学校读书?其二,家长希望孩子到什么样的学校接受教育?其三,大学毕业生希望到什么样的学校工作?基于这样的视角,最终达成共识:要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的栖息地。
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拥有“真诚互信、尊重赏识、互相成全、理解宽容”的宽厚品格,具有“自觉自律、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以及“通力合作、互助共赢、责任共担”的团队精神。学生能够歌声相伴、童话相牵、生机勃勃、洋溢着快乐,有生动的课堂、精彩又丰富的活动,健康、自信、充满阳光。
从这样的认识和愿景出发,立足办好高品质学校、铸就高品质教育,学校领导通过实地走访考察、思考讨论,对学校的理念宗旨、培养目标、办学方向等,做了整体的顶层设计,着力办一所“有灵魂、有梦想、有活力、有温度”的高品质学校,遵循博雅立人的初衷,形成较为完备的有文化品位的办学思想体系。
据此,围绕核心理念“立人”,学校确立了“博学雅行,格高志远,屹立天地”的办学理念;“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目标;“立足传统,面向现代;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办学方向;“爱,雅,博,慧”的教师素养(师德师风);“博雅,格致,思辨,勤勉的”校训;“温暖和谐,向上向美”的校风;“立己立人,雅教慧教”的教风;“立心立身,广学趣学”的学风;“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的育人目标。
这套系统首尾相连,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核心就一个字,即“立”。中小学生正是人生成长、“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立得住”,成人之后才能“走得好”。作为12年一贯制的学校,让学生自立自强责无旁贷,把这种自强不息的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既是学校教育的必然选择,更是国家民族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在学校看来,让学生“立起来”的终极目标是做“最好的自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从横向的宽度和纵向的深度两方面去持续加强培养,这就是博学雅行、广学趣学、格致思辨、雅教慧教、向上向美等一系列育人思想的由来。要让每位学生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还要有深邃的智慧、深沉的人文关怀,从小就立志做一个有大格局大智慧大发展的人。这就是文化立校的动力和源泉所在,有了这样的规划设计,学校文化建设就有了清晰的蓝图,就可以按图实施了。
理念的关键在落实。为此,学校制定了《东莞外国语学校办学方案》和配套的行动计划,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环境)文化三方面入手,一体推进文化立校工程。
首先要从培养自己的生命自觉开始,有所为、有所不为。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包括学生行为准则、课堂纪律、教师招聘、教师评优及职级晋升、教师绩效评价、教学评议、生活老师及饭堂服务评议、物资采购等,让人人都知规范、守规矩。通过制度保障理念落地,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又体现人文关怀,两者相辅相成。
例如,在制定学校“坐班”制度时,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的性质和需要,同时兼顾教师家庭生活的实际困难,学校制定了不定期“巡岗”制度,对于巡查不在岗的教师,接受教师的所有解释,同时将情况反馈给年级,由年级监督,学期末将巡查结果进行汇总、公示。既给教师工作充分的自由度,发挥教师工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很好地约束了不良现象。
在制定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时,学校首先考虑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征和健康成长需要,科学论证后提出不同的作息时间和管理制度建议,再通过招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大会广泛地征求意见达成共识,形成学生宿舍管理公约。
行为文化,包括领导者的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学生行为文化三个方面。对行政干部要求:引领示范;对教师员工要求:博学雅行、和谐进取;对学生要求:阳光自信、向上向美,具体内容为:大方、自信、有礼貌,格高、志远、成绩好。为达到这些目标,学校构建了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以文化类和实践类校本课程为两翼,以博雅学院、格致学院、行知学院为拓展的“一体两翼三学院”课程体系,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如中外教口语、中英文课前演讲、STEAM教育、管乐团、武术、击剑、高尔夫等,以四节、四礼、四课程、两学堂为主轴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很受学生喜爱。
教师的举止是学生行为的示范,在构建教师行为文化方面,在学校每年的教师培训中,都会安排专门的培训课程,引领教师“博学雅行、雅教慧教”做智慧优雅的教师。同时也通过教师课堂规范指南,每学期教学情况学生评议反馈,提醒教师在实践课程育人过程中,规范个人的行为。学校领导者的道德自律、诚信公平、业务能力等,是师生的榜样,深刻影响学校的人文生态。在实践中,学校通过领导学校课程建设,在实践中规范和提升领导者的文化自觉,同时通过每学年全校教师、家长对全体行政领导的民主评议,对学校领导的表现进行约束和监督。
在物质(环境)文化上,则着重打造典雅宜人的校园环境。学校由何镜堂院士设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利用教学楼顶的开放空间,建设了微农业园(学生农场)、高尔夫球练习场,既充分利用空间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又解决了顶楼夏天太热的问题。在学校图书馆改建过程中,从空间设计、功能场室分布到施工材料选配,充分考虑师生的学习需要和场室通风采光、多功能配置及现代化智慧图书借阅等,经过充分的论证,选取最适合的方案,把图书馆建成了师生喜爱的学习殿堂。
学校还专门建设了教师书吧、教工健身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学生电视台等,通过环境建设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和工作品位。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艺术楼、创客空间、学生书吧、广播站、电视台、多功能实验室、A等级学生饭堂和设施完备的学生宿舍,以绿色、智慧、和谐、可持续的一流环境,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空间。
综上所述,文化立校,立的是品质,是精神。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付诸实践探究。同时,只有为全体师生内在认同并能践行的文化,才真正有价值,才称得上高质量,才能提升学校的形象,真正为师生生命成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