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虹 建行湖北省分行
共享经济、云会计时代加快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大数据浪潮促使各行各业的管理模式革新。置身于海量的数据中,银行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契机。
大数据是一种无形的数据资产,指的是一些信息量颇大的信息集合,且无法借助于当前的数据软件获取和展开分析;也指数据大爆炸形势下的大容量信息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科技革新、技术发展等新变化。大数据有四大特征:信息容量大、增速快、结构多样化和价值密度小。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是如今信息爆炸式呈现的重要因素。IDC信息宇宙报告中明确表示,如今全球被创建、复制的信息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并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不断增长。大部分领域中,针对这些庞杂且不定时出现的信息集合,都会出现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和处理服务的公司。因为以目前的软件、技术等是无法实现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有效分析的。换言之,大数据催生出更专业的服务、更高端的技术、更前卫的企业等[1]。
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环境越发复杂,银行面临的风险、压力和挑战急剧增加,包括同行竞争、财务管理软件数字化及利率市场变革等。这些均需要财务部门进行创新管理并加以有效管控。同时,财务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即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这是银行营运的重要根基,也只有通过财务管理才能促使银行营运迈上新的台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无论是从外部形势还是从内部环境看,银行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都势在必行。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创新指的并不是会计电算化、财务信息化等,而是要在会计电算化的前提下,融合大数据管理,通过创新实现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和技术的革新。未来,数据资源会成为银行的一大宝贵资产,助力银行革新营运管理模式,并对银行营运产生深刻的影响。银行财务管理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重新明确定位,找寻最适宜的管理生态模式,比如共享模式。
在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是存在于财务信息形成、核算、分析及预测等全周期过程中的,这会令银行财务管理变得更加及时、主动和超前,改变财务信息的滞后问题。银行通过大数据技术也更容易获得更全面的数据信息,开展对银行经济活动的审查、监督及评价,对其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监测分析,推动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大数据模式下的财务管理,能够全方位把控和掌握银行的经济活动、业务情况、运营状况及财务情况等。借助大数据技术展开研究分析,可大大提高银行的风险管控水平,对管理活动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降低决策的失误率,提高营运价值和盈利能力[2]。
银行不但要把财务数据当作战略性宝贵资产,还要将财务数据管理能力当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银行必然会朝着更为智能化、科技化的方向转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革新财务管理,也更为符合银行智能化运营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内容包括搜集原始资料、编制会计凭证和编制报表等,基本上是会计核算居多,注重记录,更看重事后的核算监督等,在管理和决策方面的职能偏弱,无法开展对事前的高效预测及营运过程中的有力监督。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财务工作必须加快向管理型会计转变,财务工作要以服务为准则,对经营管理、业务开展负责。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报告都是在会计周期结束之后才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它反映的企业资产、营运成果及现金流量较为滞后,属于事后管理。银行高层管理者从中得到的只是上一个会计周期的数据报告,无法精准地了解当下的银行财务营运情况。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财务工作模式也处于革新中,网络化办公、移动办公成为热潮。相较于传统工作模式,网络化办公最大的优势在于打破时空限制,财务人员能够实时接入办公系统,处理相关业务,提升财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这对财务会计资料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资料传递需要更加精准、及时和全面。如果遵循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上述要求显然是无法达成的,各部门间信息的传递速度也远达不到要求[3]。另外,企业资源、业务的匹配调适无法同步,无法发挥财务的预测功能,也无法为高层的决策提供依据。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并不多元化,更为看重银行盈利的最大化。显然,银行盈利最大化是必然的目标,但如果一味地重视盈利,也会造成银行的短视,为其发展埋下隐患,比如没有考量社会层面的效益,忽视了政府、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等。这对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来说是极具伤害性的。现代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不但要把盈利最大化作为目标,而且要从战略层面考量,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并将创新、以人为本等理念渗透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摒弃传统财务管理目标单一的弊端,使其更符合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
银行的最终决策离不开专业的财务工作者,需要财务人员全周期参与把控银行流程。因此,这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他们不再是过去单一地聚焦于某个工作环节的工作人员。在大数据形势背景下,财务管理人员不但要提炼各营运流程阶段的细节数据信息,而且要深入研究分析银行的经营效率、资金利用及费用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给出更为严苛和精确的把控方案,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盈利额的大幅增长[4]。
一方面,推动核算对象朝着多元化方向转变。内部容量颇大、结构差异颇显著的大数据渐渐成为信息时代财务核算的核心目标之一。相比之前的结构化信息,大数据的诞生,促使图画、音频等更多非结构化信息涌现。同时,这些信息都和银行的营运发展息息相关。在这一形势背景下,对于信息的处理整合要求就变得非常严格,对财务核算的评估要求也更为严苛。
另一方面,云计算兼容性的优势,能够智能化处理海量的数据,这可以解放财务工作人员,减轻其压力,能加快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信息处理模式朝着智能化、快捷化的方向转变。此外,精细化计算也是其中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为提高管理会计的质量,确保信息真实、全面,银行要加强管理的精细化分工,使各部门配合协作,共同推进预定目标的达成。具体来说,要优化处理信息管理组织平台,创建数据处理系统,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选拔要求,确保财务信息的分析更精准、更到位,提高决策成效。
云计算系统为大数据形势背景下的财务决策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渠道。通过大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分析,银行能够从社会化系统等外界渠道的海量信息中获得与自身关联度高的核心价值数据信息,将其进行一系列处理分析后,能够为银行的成本管控、投融资、资金利用等财务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另外,客户自行完成一些简单的程序操作,为银行节省了开支,简化了业务流程。反应速度的提升、流程的简化提升了数据的透明度,促使客户能够自主完成相关业务服务。
云计算极大地提升了大数据风险报警监控、流程化处理的实现概率,对于系统性问题的察觉更为敏锐,对风险在事前、事中的把控更加到位,能够推进监管效率的提升及监管质量的稳定。
集权式财务控制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决策效率,降低资金开支,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下属子单位的财务管控热情造成打击。银行运营以获得最大化利润为原则,需要实行集权式财务控制,顺应当前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务控制效率,革除财务控制中的弊端[5]。
当前的计算机系统逐步健全完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和成熟,这为银行内部财务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视角。现实工作中,银行可以创建以业务为核心的高度集成数字系统模式,将财务核算和业务核算融合,改变数据孤岛现状,整顿信息散乱化弊端,推动两者实现信息共享,对财务控制环境加以精简,对管理流程予以健全,提高管理的效率,为精确的财务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为高效解决银行财务工作内控的滞后问题,必须实行动态化管控,最为关键的是要在内部制定健全、独立的稽查、监督制度,实施超前监督、过程监督,细化责任,以结果为导向,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相关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首先,在形式上要确立垂直化审核模式,强化内部稽查监督部门的权威性、独立性。
其次,要创建以财务风险预警为前提的全方位的内部稽查监督体系,通过定期、不定期两种方式对银行业务展开稽查监督,推动财务内控朝着动态化、常态化方向转变。
再次,要定期评估审核内部稽查监督工作,例如在集中稽查评估标准、量化考评指标等方面强化对内部稽查监督的考核,提高内部稽查监督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目前,一些银行已引入技术系统或科学模型,比如麦肯锡利润报告系统、SUMMIT系统等,借助于先进的系统和技术,创建适合本行的财务分析预测数据库,按照自回归预测法、利润敏感性分析法等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将其运用到财务分析、预测及计划中,实现财务管理的科技化,提高财务管理的时效性和精确性。
针对当前银行内部资本负债结构不够合理、不够科学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几项举措。其一,以缩短负债平均期限降低成本,以延长新增资本平均期限提高效益。其二,实行策略差别化投资方式推动资产端效益的增长,比如把信贷资本投向那些风险、效益双高的小微企业,通过效益覆盖风险模式筛选高效益资本。其三,调整银行中间业务项目(比如债务互换、电子转账系统、信用卡业务和代理融通等)的比重,利用效益率高的升息资本重塑资本负债结构,更好地解决利差缩小引发的财务危机。
大数据背景下,在银行的财务管理变革创新中,人才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环,财务工作内容、制度、准则及相关的法规都处于革新中,数据分析、区块链、会计行业等的发展都对财务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接连不断的变化与革新,财务管理者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技能。财务工作人员要稳固、扎实专业根基,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企业管理、人工智能和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推动单一类型会计向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转变。
目前,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的人才极为短缺,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创新的发展。银行要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如可以和高校一起制订人才培养合作计划,高校应开设相应的专业化课程,会计课程的内容、体系应更加丰富、完善,符合时代需求;银行可以对相关人员加大入职后的教育力度,比如让其参加各种专业机构培训、对外交流学习等。
大数据时代,共享服务模式的财务管理不仅包括银行财务数据模式,还包括业务数据、第三方数据等诸多表外数据,因此,银行应对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给予同等的重视,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推动数据种类的标准化、规范化。当前,由于各部门非财务数据统一格式不规范,引发的工作效率低下问题已严重影响了银行总体业务的推进,该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来自外部的信息,比如监督部门、产业政策及客户等方面的信息更是复杂多样,必须经过整理加工才有使用价值。大数据应用必然要统一和落实数据标准,突破部门间的信息障碍,实现数据的融合化治理,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帮助银行更好地管控风险,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使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由于当前银行内部财务管理上存在诸多不足和弊病,可以从提高财务管理时效性、以大数据技术推动财务信息的共享化等方面推进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银行的持续、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