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磊, 武全莹, 于淑一
(1. 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血液内分泌科, 北京, 100730;2. 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护理部, 北京, 10073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引起多种脏器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血糖监测是控制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血糖控制,可以显著地降低和延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指尖血糖检测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可以有效的体现整个血糖的变化情况,便于临床医生制定出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T2DM的治疗和控制,不仅需要医务人员精准干预,同时也需要患者主动配合,严格自我管理。T2DM患者进行有效的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但间歇性的血糖监测无法适应个性化的糖尿病管理[2]。CGMS是一种新型的血糖监测方法,它不但能够对葡萄糖浓度进行即时监测,而且能够对葡萄糖图谱进行回溯分析,从而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率。本研究对T2DM患者的的动态血糖监测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可以作为常规血糖监测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能提供全天实时的、全面的血糖监测数据,该系统由软件分析、信息提取器、记录器、电缆、葡萄糖感应探测器等构成。葡萄糖感应式探头是一种含葡萄糖氧化酶的铂电极,其表面含有一片半透膜,经注射器注入皮肤。葡萄糖透过半透膜,与葡萄糖氧化酶产生作用,从而形成与血糖浓度相对应的电讯号,它通过电缆输入血糖记录仪,将其转化成血糖数值。2017年世界糖尿病先进技术和治疗会议上发表的《持续葡萄糖监测应用国际共识》[2]中把CGMS划分为回顾型、实时型和按需读取型。CGMS在完成回顾期后可获得监测数据,而CGMS则能及时地为患者提供血糖的相关资讯,包含高/低血糖报警、预警功能等,同时具备了回溯和实时数据采集功能。iCGM是一种新型的实时血糖监测技术,它无需对指血进行标定,仅需通过扫描即可获得实时血糖数据,且能实时显示14 d的葡萄糖变化数据[3],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
CGMS不仅能更好地反映出低血糖,还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追踪。陈志刚等[4]的研究选取60例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实验组采用CGMS进行血糖监测,对照组采用7次/d末梢血糖监测(SMBG),结果显示,CGMS能够最大限度地监测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从而增强其自身的自理何血糖控制能力。王秀芳[5]对35名T2DM老年患者采用 CGMS法和指尖血糖法监测血糖含量,结果显示,运用 CGMS法测定了28名2型低血糖患者,包括14名无症状低血压患者;应用指尖血糖法测量血糖数据时,未检测到低血糖症状。王春玲[6]的调查以60名T2DM的住院患者为样本,使用CGMS和便携血糖计进行低血糖的监测,从中发现低血糖、无症状低血糖和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率都明显增高,CGMS监测法的监测效果优于便携式血糖仪的监测效果,而CGMS的检测可以及时、动态地跟踪和监测非典型的低血糖症状。CGM通过实时的动态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异常血糖状态,减轻患者对低血糖的恐惧感[7]。上述结果表明,CGMS监测法对T2DM患者具有良好的监测疗效,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T2DM的发生和发展与血糖控制以及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HbA1c是衡量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指标,但HbA1c衡量的是2~3个月期间的血糖指标,无法体现血糖变化的详细情况。CGMS能提供更多关于血糖波动的精准信息,便于医务人员对糖尿病患者开展更科学、更精准的管理。CGMS系统可以提供大量的血糖变化信息,如显示24 h平均血糖水平、平均血糖标准差、最高血糖波动幅度、日间平均血糖绝对差等。张迎等[8]研究以128名T2DM患者作为样本,对照组以传统的手指抽血方式进行血糖监测,而观察组采用瞬间感应式动态血糖监测方式,以实时监控血糖变化,并对胰岛素使用剂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糖观察期、胰岛素剂量调整期、血糖和胰岛素剂量的稳定期和血糖达标期显著缩短(P<0.05)。CGMS是一种与 Holter相似的微创血糖监测体系,可对血糖波动趋势、幅度、频率、时间和原因进行综合的分析[9],该系统可以通过持续的实时监测结果来构建血糖谱图,从而为临床医生和诊断提供更为全面、详尽的监测信息,进而帮助医生制订出更为详尽的治疗计划,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胰岛素剂量调节[10]。可见,CGMS有助于医务人员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药物依赖性差、饮食不当、心情不好等因素易造成的血糖波动,进而引发T2DM。CGMS通过对患者饮食、运动、睡眠、降糖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动态血糖监测[11-13],从而帮助患者正确地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徐毅凤[14]的调查选择120名T2DM患者为样本,研究组佩带动态血糖仪检测血糖,对照组常规采用强生血糖仪,每日监测7次血糖。结果显示,出院后,研究组的遵医行为、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CGMS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具有促进作用,而良好的遵医行为对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持续监测患者血糖的变化.准确定位血糖波动点,使的治疗更加个体化、精准化[15]。
CGMS能够准确反映糖尿病患者24 h的血糖变化,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具有显著的支持作用[16]。杜振玲等[17]、刘剑文[18]研究均显示,针对T2DM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时使用动态血糖监测,可反映患者24 h血糖波动情况,明确患者指标变化,便于及时调整胰岛素泵剂量,在使血糖更快达标的同时,还能及时发现低血糖倾向并进行干预,减少不良事件,提升和改善内分泌科医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高血糖的控制率。李晓蕾等[19]研究表示,采用CGMS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的T2DM患者,有利于进一步精细地调控胰岛素用量,尽快达到降血糖的目的,降糖效果更平稳。T2DM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基于CGMS采集的数据,能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血糖漂移基本情况,提升治疗效率和质量,减少患者血糖波动问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0]。
CGMS具有可准确反映机体血糖波动、损伤小、佩戴舒适、避免常规反复测定血糖过程中因指尖穿刺造成的痛苦等优点,但该检测系统目前属于自费项目且成本较高,患者的接受度较差。此外,相较于传统的血糖监测方式,糖尿病患者缺乏CGM的相关应用知识,难以安全有效地管理血糖。
CGMS为T2DM患者的治疗提供保障,降低了患者因血糖不稳定造成精神紧张的频率,能有效预防低血糖等不良事件[21]。CGMS可以提供动态血糖图谱,基于血糖图谱观察患者饮食、运动、药物、情绪波动等情况,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明确血糖变化的病因,以便合理地引导患者饮食、运动,调节药物和胰岛素的用量。血糖图谱可以引导医生科学、细致、个性化地制订出合理的医疗计划,特别是针对胰岛素泵的使用患者,能够保证患者在短期之内的血糖水平,从而达到延迟或预防并发症的目的,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CGMS联合胰岛素泵开展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血糖变化频率,使患者的就诊周期更加稳定,医患配合的明显提高,有利于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开放评审
专栏主编点评: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逐渐应用增多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并且描述了CGMS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利弊,可使大家更多的了解CMGS,进而更容易接受该系统的应用。对于新技术的评价,应较客观的对监测血糖的效果、安全性、患者接受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在文字描述上应尽量保持中立,进一步规范参考文献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