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 董伟 王永楠
山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行动学习理念为指导,以课程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多措并举,形成了适应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现阶段发展、有效促进课程资源质量提升的课程建设新模式。
关键词 行动学习 继续教育 课程建设 课程质量
背景与现状
近年来,国内开办学历继续教育的高校和机构围绕“提高质量”这一主线,逐步推动学历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在信息化建设、专业结构优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显著提升。而在课程建设方面,网络课程照搬全日制本科课堂、以传统知识体系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制作水平不高的状况仍然大量存在,急需一套适应当前发展要求的课程建设新模式。
笔者在多年课程开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岗位特点和学生需求,对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制作技术、课程开发团队工作机制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摒弃了过去网络课程照搬全日制本科课堂的做法,形成了面向行业、以知识点为架构、导学测评一体化的课程设计思路;引入专业化的录课設备,提升了课程制作水平与效率;以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App为基础搭建支持引导与自主交互、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的学习环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从教师专业化建设、人员素质提升、课程建设的流程化及规范化、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的转变等方面入手,打造全新的课程建设模式,系统化推进课程质量的提升。
做法与经验
行动学习是解决组织实际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采用团队协作反思形式聚焦组织实际问题,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组织和个人都能得到发展。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整合教学设计人员和媒体技术人员,通过行动和学习环节的精心设计,推动全新课程建设模式的构建,提升团队的专业化水平。“行动”包括主题研讨、学习反思、执行方案等,“学习”主要是对各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
1. 协作反思,发现问题
选取部分网上优秀课程,结合各自的问题课程、优质课程,组织开展个人自学、心得分享、集体反思相结合的学习活动,拓宽团队的课程建设思路,反思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炼值得推广的特色做法,形成问题清单,发掘背后原因,找出影响课程质量的关键问题。
一是理念与思路问题。无论是教师和学院之间,还是学院内部教学设计、媒体技术团队之间,都存在课程理念不一致、思路创新性不够的问题。同时,对学生的调研分析不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成人学生的特点也考虑不足。
二是教师参与网络课程建设的工作机制问题。目前国内开办学历继续教育的高校多采用二级办学体制,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学院安排的工作任务,而不是将学历继续教育视为其工作职责的一部分,教师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课程建设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学设计、媒体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不能有效地指导教师开展课程设计、组织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媒体制作缺乏专业水准。同时,课程建设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不及时,不能有效规范整个课程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
2. 聚焦问题,明确解决思路
首先,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课程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并以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工具和方法保证落实。第二,将课程建设工作流程化、规范化,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认,将课程建设工作融入现有平台,推动课程建设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第三,推动教师团队的系统化设计,打破现有体制束缚,强调继续教育学院在和教师关系中的主动性,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四是以分工协作的方式推动问题的解决,落实工作由课程设计和媒体技术两个小组具体负责,每个小组对其负责的内容进行研究,形成相关文件,经各方研讨达成共识后严格执行。
3. 重视落实,构建新模式
一是以技术为引领,以制度为保障,推动课程建设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开发标准规范和控制程序,包括课程资源开发规范(分教师版和媒体设计版)、课程资源建设控制程序、课程资源质量审核标准等管理制度以及《课程建设档案》《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等表格形式的记录文件,其中《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将课程设计理念、设计流程、设计的工具和方法融为一体,作为与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沟通的框架,并将最终的设计结果以脚本的形式呈现,作为媒体制作和教学实施与改进的依据。
开发完成资源建设管理系统,对课程开发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场地预约、进度监控、资源整合、成果审核、数据分析等工作的信
息化。
二是建立健全教师管理与服务工作机制,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
制订教师管理办法,强化教师的聘用与管理,掌握教师聘用的主动权,教师聘用和考核充分考虑教师工作业绩和专业能力;建立远程教育教师荣誉体系,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荣誉感,调动教师参与远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制订山东大学继续教育师资及管理人员能力提升专项方案,建立能力提升工作机制,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全面推动教师继续教育理念的转变、远程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是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开发思路,实现课程建设工作由量到质的转变。
课程设计充分调研并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生在学习准备、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差异性,关注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学习结束后应该达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学习成果为主线,贯穿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评价设计以及教学实施的全过程。由学科专家、教师团队、教学服务人员、媒体设计人员组成课程组,共同参与课程讨论、设计、制作的全过程。
在目标分析阶段,通过学生座谈、呼叫中心外呼、学习平台调查问卷等形式的调研分析,结合平台学生基础信息以及往届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学习准备、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需求等方面形成学生画像,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通过对课程核心目标的分解、细化,形成学习目标并进一步整合转化为学习成果。
在内容设计阶段,注重学习成果、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的一体化设计。紧紧围绕学习成果,从课程自身知识体系出发,结合学习者需求,精心归纳和筛选知识点,形成课程内容框架,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认识。知识点的学习以学习活动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类型参考英国开放大学的分类,分为吸收、交流、检索、考核、产出、实际操作、模拟操作等大类,由不同的活动类型平台提供相应的设计工具。学习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能够真切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为设计原则。
在媒体制作方面,以课程资源开发规范为依据,强调技术为内容服务。依托虚拟演播室、智慧教室、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发挥VR、3D建模、二维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在增强内容理解方面的优势,采用思维导图、图示、图表等方式,使碎片知识系统化、抽象概念具象化、復杂知识结构清晰化,增强学生学习的沉浸感。
在教学组织实施与改进阶段,教师全程参与是工作推进的重点。学习平台及山大在线支持基于知识点架构的富媒体学习资源编辑及学习活动组织,如电子图书、图书内页、音频、视频、图片、文档、动画、学生互评、调查问卷等。教师可以通过覆盖全员全过程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并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反馈。学期教学结束后,形成该学期的课程分析报告,结合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因外部原因带来的内容变化改进课程。
新模式的探索实践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课程批量化制作的思路和状况,落实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程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使得所设计的课程更加贴近学生需求,课程的系统化程度更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这是实现课程资源建设由量变到质变转变的一次有益尝试。
结语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学,远程教学的关键是课程,如何打造高质量课程,激发成人学生的学习动机,真正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是课程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际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学生差异化需求的满足以及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及持续改进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继续教育课程建设模式要适应现阶段发展特点,需要随着教育政策、教育理论与技术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和改进。
(周明华,教学办公室主任;董伟,王永楠,教学办公室副主任。山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