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琴
摘要:近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中,很多都涉及中华文化。高中英语教学应有意识地渗透中华文化,在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语用空间的同时,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拓展式阅读,发现中华文化的衔接点﹔开展思辨式探究,找准中华文化的切入点;进行内化式表达,抓住中华文化的体验点。
关键词:高中英语;中华文化;文化元素;文化内涵;文化品格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总和,同时也是我国各类课程育人的根本载体,应在教育教学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近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很多都涉及中华文化。这些语篇完整有逻辑,讲述了一个个中国故事。这些故事既包括了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如2021年全国英语新高考I卷涉及黄山,2022年全国英语新高考I卷涉及大熊猫国家公园,2021年全国英语高考甲卷涉及西安古城墙),也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如2020年全国英语高考乙卷涉及中国新年装饰,2022年全国英语高考乙卷以中国茶文化命题),还讲述了中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如2020年全国英语高考甲卷中的“嫦娥四号”登月)。这一高考试题的导向启示我们,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融入中华文化,在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语用空间的同时,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一、拓展式阅读:发现中华文化的衔接点
基于教材中的文本进行拓展式阅读,找到中华文化的衔接点,有助于学生补充中华文化的知识,拓宽文化视域。
(一)针对中西方文化比较的拓展式阅读
不同国家地区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决定了人们不同的思想与行为模式,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莫兰曾提出,文化学习应基于文化比较,因为文化比较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的差异性,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介绍西方文化的文本,教师应善于发现中西方文化的衔接点,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分析、比较和鉴赏,实现中华文化的渗透。
以必修第三册第二单元的Extendedreading板块为例。該文本节选自 Edward Bulwer-Lytton 的小说 The Last Days of Pompeii。该部分内容按维苏威火山爆发前、爆发中、爆发后的顺序描摹了庞贝城的昔日繁华、火山爆发的巨大威力和人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动作,文本的最后,作者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从庞贝古城,很容易联想到中国的楼兰古城—二者都是古代文明的象征,最终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教师进行文化比较教学的生发点。由此,教师可以设计拓展式阅读活动,让学生阅读关于楼兰古城的语篇,并完成表1内容的填写。
列表对比是阅读中较为常见的方式,基于两篇文本和表格内容,学生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提炼和归纳,在了解这两座古城的前世今生的同时,感悟它们所承载的文化。
再如,基于主题The universal language,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聚焦“音乐”,选编了与之相关的系列文本,如Welcome tothe unit 板块的乐器、Reading 板块的中外音乐介绍、Grammar and usage 等板块的音乐人物及其作品,涉及西方元素的有Piano,American country music, the Beatles, Beethoven 等。Extended reading 板块的文本 Beethoven:a remarkable life 介绍了贝多芬和他的《第九交响曲》。教学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搜集一位中国音乐名家的资料,让学生在两位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的比较中,感知他们所代表的不同文化。
(二)基于中华文化补充的拓展式阅读教材编排了一些关于中华文化的语篇,如介绍中国绘画艺术的Qingming Scroll,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Eating in China,介绍中国丝绸之路的Followoing the Silk Road,介绍中国诗歌的 Li Bai and his romantic peotry等,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元素,开展补充性的拓展式阅读。
例如,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Extended reading 板块的 Acupuncture: magic needles 一文介绍了针灸的发展历程、医学原理、治疗方式及其世界影响力,是一篇不折不扣的中华文化教育文本。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博大精深,深植于中华文化之中,构成了中华文化极其重要的部分,其背后必然有着无数精彩的“故事”—中药的故事,李时珍的故事,“望闻问切”的诊疗方式,等等。教师可以在文本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例如,让学生阅读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语篇Historyof Chinese Medicine(《中医药史》)、 Herbal Therapy(《草药疗法》)等,在拓展式阅读中了解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思辨式探究:找准中华文化的切入点
中国人创造了惊艳世界的文化,其历经岁月沧桑而积淀的智慧赋予年轻一代涵养道德情操的精神财富和挺立世界的独特力量,教师应善于捕捉教材中体现“中国智慧”的文化现象及其内涵,以此作为切入点,设计具有思辨性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诠释、思考。
以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Extendedreading板块的 Finding the balance:mytai chi experience 为例。作者记述了自己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以及太极拳对自己身心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太极拳的起源、派别和与之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像多数年轻人一样,作者起初对太极拳的了解甚少,甚至认为这是一项老年人专属的运动,但他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改变了观念,不仅深度了解了其历史,更参悟了这项运动所蕴含的哲学—“平衡”。因此,教师可以结合问题“How do youunderstand the'balance'in the title?”请学生探究。
这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在探究该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读懂 balance一词的双关意义,即:身体上的“平衡”和精神上的“平衡”,从太极中阴与阳的平衡,衍生到现实世界里得与失的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成功与失败的平衡等,进而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的Extendedreading板块的A precious family dinner 一文描述了Luo Yan携妻儿回老家与父母团聚过年的故事。文章不仅描述了中国人迎新年的传统民俗活动—剪窗花、贴春联、挂年画等,更是通过看春晚、吃饺子、放爆竹等活动将中国人喜气洋洋过春节的画面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为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文化现象,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两个问题:
(1)Whatcustomsandactitiesto celebrate the New Year are mentioned? (2) Which parts of the text impress you the most?Why?
问题(1)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新年的一些传统习俗;问题(2)则引导学生赏析文本中的一些句子,如“Despite the cold outside, their happy faces fill the air with warmth while merry laughter rings throughout the house.”“All over the country, people are celebrating their good fortune, celebrating their family's togetherness, and celebrating the nation's strength.”等。這些句子不仅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家人共度新年的画面,更是从小家庭的温馨上升到祖国大家庭的繁荣,很好地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理念,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
三、内化式表达:抓住中华文化的体验点
教材中还有很多介绍中华优秀人物的文本。这些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胸怀家国、自立自强、仁爱谦和、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等品质,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教育。因此,教师应立足学生的体验点,通过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等输出性活动,帮助学生感悟和内化,在表达中传承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品质。
例如,必修第三册第四单元Reading板块的Chinese scientist wins 2015 Nobel Prize 一文描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细腻的笔触下,一位不惧困难、孜孜以求、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科学家形象跃然纸上,让人顿生景仰之情。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Project板块以郎平的简介为例,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关于著名运动员的“小档案”,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职业生涯和成就等。在搜集资料并制作“小档案”的过程中,学生能直观感受他们坚强不屈的意志、刻苦训练的艰辛和为国争光的豪情。选择性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围绕主题 Honesty andresponsibility,在Grammar and usage 板块呈现了介绍著名科学家黄大年的语篇,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的同时,能深切感受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在这些语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型的输出任务,如进行话题讨论、缩写或仿写等,让学生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深刻领会这些人物的精神内涵,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学习了介绍黄大年的语篇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仿写,介绍一位他们熟悉的科学家。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灵活应用习得的语法知识,还要筛选出这个人物身上能够体现“诚信与责任”品质的内容来进行创新表达,这一过程既是写作技能的训练,也是一次心灵的浸润。
在英语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中华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融合,在鉴赏中习得,在传播中内化,从而培养文化自信、坚定文化立场;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实现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燕,等.“策略指导促自主学习”英语教学模式[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罗建军.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以 Holidays and Festivals in theUnited Kingdom的延伸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3/4).
[4]莫兰.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余健明,郭洁.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9).
[6]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中国高考报告(2022)[M].北京:新华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