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殊
前几天,给林凡先生写了一篇小文,是由他的一幅画作《谁道夕阳无颜色》而引发的岁月记忆、人生感慨。
想不到的是,这篇文章引起各方关注与共鸣。先是93岁的林凡先生看完后激动地打来电话:“真带劲儿,我看得很是动情。……”之后又有作画、写画、看画等一众朋友点赞,无非是说这篇文章打开了读画的另一个途径。
想来是他们说的这样吧。这篇所谓的画评,说的是画背后的故事,写的实则是人生——作画者的人生,写画者的人生,乃至看画者的人生。
任何艺术作品,都不单单是一幅作品;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人生的写照。写在纸上的字,画在纸上的画,拍在纸上的图片,都从生活中来,都映射着画者、写者、摄者的人生阅历与感触。也正因此,没有足够丰富的人生,艺术作品就不会饱满。不饱满的艺术作品,也不会走进人心里,更不会成为影响别人人生的风景。
所以说,许多人走进文字里,不如说是走进各自的人生里。
人生如画,人生如字,人生不在画与文字外,画与文字更不在人生之外。
多种艺术形式中,由于文字语言的低门槛,文学与人生相对更密切。人们或许不会在屋里摆一架钢琴,挂一幅名画,却会放一本枕边书。说不上哪一天,一段文字,就让他豁然开朗,让他心旷神怡,让他海阔天空。
于是,原本糟糕的人际关系得到缓解,原本想要计较的事一笑而过。
抬头,天蓝风柔,心内释然。文字面前,人生的不如意,如此不堪一击。
很多人觉得,文学在纸上,读完,就走出书本,回到生活。事实上,多半时候怕是走出文字,走不出人生吧?人生,又会与读过的文字千丝万缕地缠绕在一起。
文学的最大功用,是可以悄无声息地铭刻在人的心上。从此,你的见识,你的修养,你的视野,你的胸怀,都将与你读过的文字难以分割。
心中长满文字的人,人生之路一定是繁茂的,时时能看得见鲜花,经得住风雨,受得了坎坷,最终见得阳光灿烂。
文学,可以让一个人的生命开花。
开花的人生,有多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