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月香
幼儿是衔接幼儿园和家庭的纽带,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更是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心愿。只要幼儿园真心诚意地为幼儿发展着想,家园共育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共同的出发点。教师可以通过助力式家园共育、面对面家园共研、电子媒介式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家园沟通,实现多维度的良性家园互动,构建尊重、信任、和谐、合作的优质家园关系,达到家园在教育理念上同频共振,在教育行为上互助共长,从而促进教育生态圈的良性循环,使家长成为幼儿教育的同盟军和幼儿园工作的支持者。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是开展有趣、有效、有益的家园共育的保障。而良好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家园合作关系的关键,教师与家长只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取得相互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德先行、爱相随是贯穿幼儿教育所有工作的核心,家园共育工作也是如此。在家园共育中,教师既要尊重家长,与家长密切合作,也要本着开放、坦诚、主动的原则服务家长,积极地回应家长的疑惑,力争让家长在每一次与幼儿园的接触中都感到贴心、安心和放心。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教师对幼儿的爱也如此,他们也真心希望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爱幼儿就应多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多去发现幼儿待提升的点,教师应将具体事例作为与家长沟通的话题,向家长表述幼儿自理能力、思考能力、专注力等的发展情况,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关注,从而为信任度的建立做好情感铺垫。对于家长的叮嘱,教师不仅要耐心倾心并认真落实,还应及时向家长反馈。有了家长的信任,就等于获得了一张和谐家园合作的通行证,教师与家长就可以在家园同步教育的轨道上携手前进。
人与人相处是相互的,需要彼此真心相待,才能长久地建立良好的关系。新型家园关系的基础是互利、互信,主要方式是互通、互助,终极目标是共赢、发展。教师要改变以幼儿园为主导,家长单纯配合幼儿园完成各项工作的局面,以开放、平等、尊重的心态,真诚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变“配合”为“合作”。教师还要健全幼儿园组织机构,构建家长学校,建立家委会、膳委会,以最大的诚意赢得家长的支持,促使家长主动参与管理,建立新型的家园关系,聚力家园共育。
1.家委会——共谋发展。要让家长支持自己的工作,教师就要让家长认同园所的办园文化、理念、育人目标,把家长工作当作一个项目去做,建立“家长成长共同体”。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每学年都会组织一次家委会,成立新一届家委会。每一届家委会成员由全体家委以自荐和他人举荐的方式,经家委一致讨论表决通过。在家委会上,教师会与家长讨论制定相关章程和制度,明确规定家长与幼儿园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家委们会协助幼儿园一起了解其他家长需求、征集家长意见、梳理家长愿景,与幼儿园合力,组成一支有爱的团队,共同为幼儿发展出力。
2.膳委会——共同致远。合理的饮食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参与膳委会管理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可通过家长自荐、投票等方式选举出膳委会成员,精心策划膳委会活动方案。如:听,膳委管理——具体管理人员可通过PPT向家长们介绍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让家长了解食堂的设施设备、操作流程和伙食经费;看,膳食环境——邀请家长参观幼儿园的食堂,园长向家长们讲解幼儿园厨房的规范操作;品,膳食味道——各班膳食委员代表进班与幼儿共同进餐,观察幼儿的用餐情况,了解幼儿园膳食营养搭配情况;记,膳食共话——膳食委员会的家长了解购菜渠道与伙食经费使用,并填写膳食意见反馈表。膳委会的召开可以拉近家园之间的距离,拓宽家园的沟通渠道,让家长更好、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在园的饮食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园膳食管理工作水平、提升膳食质量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良好的家园沟通能实现教育的合力,增进教师和家长彼此间的了解、信任、支持与配合。最直接的家园沟通就是面对面的沟通,它主要的形式有家访、家长开放日、亲子趣味活动、家长进课堂、家长会等。
1.家访——爱心“童”行。教师仅凭“一线牵”的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心与心之间的碰撞,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在学期初,教师可以开展家访,走进每一名幼儿的家中,亲切而自信地向家长介绍自己,在交流沟通中消除家长和幼儿的疑虑,耐心且细致地询问幼儿与家长的需求,观察家庭互动的方式,搭建起家园沟通与合作的坚固桥梁。期中的不定时家访,教师要变“告状式家访”为“鼓励式家访”,变“请进来”为“走出去”。在家访时,教师要注意沟通的技巧,学会换一种方式说话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如:适当重复对方的话,既可以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加深自己的理解程度,又可以对问题和结果进行强化,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很投入地跟他交流,从而增进沟通的深度。
2.家长开放日——参与体验。教师巧借家长开放日,有助于家长理解保教结合、全面发展等幼儿教育理念,看到幼儿在教师的呵护下自理、专注、动手等多种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家长直面了解教师工作,清楚地看到教师们为幼儿健康成长所做出的努力,深刻理解教师不是超人,不可能一对一事无巨细地照顾幼儿;有利于家长从观察教师的保教工作中学习亲子游戏和亲子互动的方法。在每次家长开放日中,教师可以分发给每位家长一张观察记录表,表格根据活动内容和目标细化家长对幼儿活动过程中的观察点,让家长观察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并进行记录,在活动后组织家长讨论交流观察情况。
3.亲子趣味活动——赋能成长。亲子趣味活动主要包括“亲子小剧场、亲子研学、亲子趣味运动会、亲子节庆活动”等。它有利于促进家园沟通、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让家长真正走进幼儿园,走近教师的工作,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增进亲子感情,改善亲子关系,提高亲子陪伴质量。
4.家长进课堂——教子有方。家长进课堂即家长以教师的身份进入幼儿的活动环境中,用他们的专业、职业、兴趣特长等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幼儿视野,增进自身和教师间的信任与理解,形成互助成长的家园共育氛围。
5.家长会——和谐共育。家长会主要以下几种。有新生家长会:教师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文化创设思路、团队人员配置等,努力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幼儿。有学期末家长会:主要向家长汇报幼儿一学期在幼儿园发展的情况。有主题类家长会:可以是幼儿园形成特色、有关特色课程的介绍,也可以是针对幼儿园家长的需求,提出不同育儿方面的问题,聘请育儿专家,进行专题家长会等。有班级家长会:教师会根据班上幼儿的情况,结合班级近期开展的活动,通过家长分享式、分组游戏等形式,召开班级家长会。无论哪种形式的家长会,都能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真付出,感受教师的真关心、真引导,可以在家园之间传递信息、传达理念,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仅靠家长会、家访等传统的沟通方式已无法满足家长和幼儿园及时沟通的要求,电子媒介因其信息内容形象、即时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在家园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QQ、钉钉、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可以实现教师与家长的实时沟通交流,使家园实现共情,用共同的理念和方法教育幼儿。
幼儿天性好动,在幼儿园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在所难免,家长爱子心切,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偶有过激言行,更有个别家长对幼儿微小的伤痛小题大做。面对搅闹不休的个别家长,为了避免冲突,教师保持镇定、不慌乱的情绪就显得很重要。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思考,不偏激、不感情用事,教师可以采用倾听与理解、换位与转移、帮助与引领的步骤,化解纠纷,赢得家长的理解。
首先,倾听与理解。在面对脾气较为暴躁、得理不饶人的家长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倾听家长的疑惑或困惑,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其次,换位与转移。在解决问题之前,教师应先换位思考,待问题分析清楚、整理好思路,再一起与家长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回归问题本身。最后,帮助和引领。在需要帮助的前提下,教师应做好家长的工作,达成教育的共识。
总之,方法恰当的沟通是促进家园合力、构建新型家园关系的关键。教师既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家长当一个会帮助、会陪伴、会倾听、会沟通、会等待、会放手的好家长,也要努力与家长为友,用心沟通,共同构筑起幼儿心中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