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嵇慧慧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基地,其作用与地位不断提高。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声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为切入点,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声乐教学模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优化实践路径。
高职学前教育担负着培养优秀幼儿园教师的重任,对推动我国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但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情况来看,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脱节、教学模式僵化、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当基于社会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新标准,以就业为导向,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良。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让学生通过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声乐技能技巧的训练,熟练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品质以及职业综合素养,为将来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声乐教学仍旧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全面性、针对性以及多样性等特征,教师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应用到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将声乐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实施教、学、做一体,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声乐知识水平与综合能力,从而确保高职学前教育与社会行业需求对接,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在教学活动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通过即兴弹唱、创编等方式及时处理,保证教学工作的继续进行。但从现阶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学生即兴弹唱、创编能力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通常侧重于声乐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机械式地被动接受知识灌输,以此完成教学任务。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制约着学生的声乐学习。学生缺少大量练习与反复训练来提升声乐感知力与表达力,难以通过声乐实践提升自己的声乐创造力,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通过声乐即兴表演来应对各类突发情况,无法有效满足幼儿对音乐学习多样化与多元化的需求。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内容主要为学前教育理论和声乐理论,声乐教学曲目通常取自课程大纲和统一教材,教学资源相对陈旧、固定,教师主动收集、开发教学新资源的意识不强。同时,声乐教学内容中民族与美声相关的教学占课程内容的大部分,而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童谣、儿歌等只占少部分,造成学前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的相互割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学前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另外,单调的教学内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导致其对声乐的认识与理解停滞于初级阶段,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对声乐教学内容的设计缺乏自主独立性,不能为幼儿打造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
高职学生在就读学前教育专业前声乐基础相对薄弱,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声乐基础,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需求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但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声乐课堂依然延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教师进行学前教育理论与声乐知识的解读讲述,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单纯围绕课程大纲与教材内容,对于幼儿教育的具体岗位要求与实际工作场景较少涉及,这既导致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符,又导致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声乐审美观念和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普遍现状来看,部分声乐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往往片面考查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分数,因此大多选用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感知力、表达力、鉴赏力的提升,以及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优良道德品质、职业态度等,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背景下,这些评价指标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部分教师没有充分结合实际职业标准开展评价,从而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成效,难以有效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高职教师在开展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将教学做一体化理念有机融入课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实现课堂翻转。在开展第一学期的声乐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声乐理论知识不足、能力基础相对薄弱、综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可以围绕歌曲演唱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开展第二学期的声乐教学时,分析学生此时已具备一定的声乐基础,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开展第三、四学期的声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真实的学前教育案例,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模拟互动情境,围绕幼儿童谣教学设置学习实践任务,让学生扮演幼儿园教师角色,自主收集、筛选素材和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充分适应学前教育工作的内容,牢固掌握学前教育各项基础技能。
针对现阶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存在的教学内容脱节、内容分配失衡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校外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当前声乐课程资源进行动态调整更新,使其适应当前学前教育行业的人才需求。教师要积极在学前教育理论、声乐理论等知识的教学中嵌入声乐实践环节,基于实际教学情况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确保高职学前教育与社会行业需求有效衔接。教师要积极对现有声乐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分析解构,适当增加声乐课程体系中幼儿曲目内容的比重。教师还要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对儿歌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创编,以丰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其声乐创新创造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各行业领域均已实现不同程度的信息化,高职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声乐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形式,实现教、学、做合一。一方面,教师可以建立线上声乐教室。部分高职院校受场地条件限制,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实践空间,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线上声乐课堂,将学前声乐教学相关的音视频资源、真实案例、教学录像、优秀课件等上传至平台资源库。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加强线下实践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声乐基础不同的学生组建学习小组,为其布置难度适当、具有实践训练价值的合作探究任务,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融媒体媒介、信息软件工具等收集声乐知识讯息,辅助开展实践探究。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评价形式应当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除考查学生的声乐知识、技能之外,教师还应考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课堂参与积极度,关注学生在声乐熏陶下的审美观念提升,将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态度等纳入评价指标,构建全面化、精细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教师应当精心设置评价目标,将声乐知识技能、学习情感态度、职业道德素养等纳为评价项目。其次,教师应当构建多元评价主体,使学生从多角度了解自身的学习实践情况和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反省意识。再次,教师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计算机技术,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在声乐学习方面的长处与短板,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升。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时要善于使用激励性言语,使学生树立对学前教育声乐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从而满足新时代学前教育行业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对于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中存在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脱节、教学模式僵化、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声乐教学模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路径进行改善。另外,教师应当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化道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性、综合性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