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为何痛其深而灭其浅?

2022-02-23 05:5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曹宗清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政绩观形式主义管理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曹宗清

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对如何遏制形式主义歪风提出了具体指导措施。

作为体制内的基层单位,与教育相关或者不相关的很多文件最终都落地到学校,因此,许多学校深受形式主义困扰。《通知》颁布以后,自上而下的各级部门对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进行了清查反省。如今,两三年过去了,笔者在对一些中小学的访谈调研中发现,目前各部门、机构对中小学的发文数量并未明显减少,会议次数和时长也没有太大变化,工作中的假大空等问题依然突出。总之,学校管理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学校内形式主义操作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教育教学没有真实意义的工作。比如,为将区里的某位工作人员推送到市里参加感动人物评选活动,学校要求教师每天投一票,且截图上传,如果没有上传,还会有专人负责短信提醒。二是有意义但不契合实际的工作。比如,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前备好两周的课,写好教案,以迎接上级检查,但是在工作实践中,很多教师都是按照单元备课,或者备一节上一节,那么,要求教师超前备课真的有实际意义吗?再如,某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寄宿制学校组织晨练活动,于是学校要求学生早上6 点起床,比原来的起床时间提前半个小时,各班班主任也必须提前到场值守。很多学生还没有睡醒,就不得不揉着惺忪的眼睛参加体育锻炼,这种活动实质上也是形式主义。

关于形式主义的危害,可谓人人皆知。毛泽东同志就曾公开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并且对如何破解会议以及文件等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各类政府机构,从上到下无不痛恨形式主义。各级各类学校里的老师们,一提到形式主义也是恨不得将其粉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形式主义却始终能大行其道,尽管人人痛其深,但终是灭其浅。形式主义总能灭而不绝,生生不息。

就教育系统存在的形式主义而言,什么工作对教育教学有实际意义,什么工作是脱离实际的,学校领导能不知道吗?教师能不清楚吗?大家肯定都知道,也肯定都清楚。也就是说,什么是形式主义,基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最有发言权。既然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形式主义,而且都觉得形式主义不好,那么为什么形式主义在基层学校仍然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呢?

其一,这与管理者好大喜功的政绩观有关。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真实的问题。如果管理者缺乏朴素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心只想谋求个人发展,天天想着怎么做好面子工程,只顾贪图虚名,那么形式主义之风就会自然形成,实际工作就难以沉下去,实际效果就难以显出来。

好大喜功的领导还爱搞顶格管理。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来看,顶格管理就是一切按照上限进行管理,即凡事都要追求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佳效果。这种效率优先和效果至上的管理理念的确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要达到所谓的最优,必须要有相应的支持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当这些条件达不到时,就只有应付了,没有条件硬要上,怎能不产生形式主义呢?

其二,这与自上而下的工作推动模式有关。学校的干部任命、资金来源、评价考核等都是上级部门说了算,这就从体制上明确了自上而下的学校工作推动路径。学校管理者需要对赋予其权力的一方负责,否则便可能失去管理者的身份;学校为了获得上级的支持和肯定,必须要对上级布置的工作认真负责,否则就可能会失去来自上级的“关照”。同样的道理,工作落到教师层面时,教师也必须要对学校领导负责,否则自己的前途和事业就可能会面临一些可以预见的麻烦。如此一来,大家更加注重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下负责,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比任务本身对实践的价值更为重要。

其三,这与学校和教师缺乏自主权有关。维护上级领导和完成上级任务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工作实践中,上级给予学校的自主空间不足,学校缺乏自主裁量的权力,上级甚至对落实任务的实施细则和完成路径都进行了详细布置。而事实上,上级的这些具体指导并非都是科学的,这些路径图也并不是都能完美落地,最终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政策适应性,甚至衍生出一些其他的问题。

从学校管理中形式主义的表征和原因来看,要想破除形式主义,就不能仅停留在诸如严控会议时长和次数、减少发文数量和留痕评价等形式主义的具体问题上,还应从源头上寻求建设性的举措。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第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为民服务的政绩观。工作作风出了问题,首先是思想出了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优势,强化和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着力解决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等问题,让学校管理切实为立德树人服务。

第二,推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扩大学校在人事工作、经费使用、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处理好政府办学主体责任和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在注重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同时,更要注重打破部门壁垒,做到权力应放尽放。

第三,完善自下而上的监督和对话机制,推动教育民主治理。在学校层面,谁担任校长以及这位校长的工作干得怎么样,不能仅仅是上级说了算,教师应该具有发言权,即被管理者也能真正赋予管理者权力,被管理者也能对管理者的权力起到必要的约束作用,防止有权任性。这样,从基层就建立起遏制形式主义歪风的权力机制。

第四,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虽然学校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发生在学校内部,但是其根源并非完全出自学校内部。形式主义大行其道,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层级都有责任,完全依靠科层制内部自上而下的控制,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发动体系外的多方力量,比如家长、媒体、第三方评价机构等,让他们也参与对学校的管理、监督以及问责等。

猜你喜欢
政绩观形式主义管理者
政绩观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研究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盐业落地生根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