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婷
(中共温宿县委党校,阿克苏 843100)
从现状来看,在乡村治理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应对此高度重视。乡村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弄清楚治理的目标和实现的路径,这样才能把握好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落实好乡村治理的途径,在保留当地乡村特色的同时,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发展。
自从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的理念后,各地区都高度重视,将该项工作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乡村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地大物博,乡村的分布也十分分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乡村治理的难度。目前,我国已经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乡村建设上面,提出了很多的相关优惠政策,以此来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会发现人口构成和人际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国城乡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乡村人口的结构也在不断转变,这是未来的乡村治理会面临的新情况。同时,各个乡村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我国的乡村既有很开放的,也有相对封闭的,再加上各个村庄的地理位置也有差异,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乡村发展是不断分化的,这种分化既有主动分化,也有被动的分化,有本地人口大量流出的现象,也有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情况。未来,这种分化还会持续,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应该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的政策和体制在不断调整,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仍然还是存在不足之处。从近年来我国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中央高度重视乡村发展,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理念提出来以后,提出了很多具体的部署意见。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需要对现有的体制和政策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我国在乡村治理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提出更多新的治理理念,为我国乡村治理打开新的局面。
在乡村治理中关键是要解决问题,特别是对重大问题的解决。目前,我国在乡村治理中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在乡村治理中不能忽视人的精神思想,这也是乡村治理最基础的内容。人具有个体差异性,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水平的不同,人的思想意识也各不相同。在治理中必须要不断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思想教育的宣传工作,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社会管理是乡村治理中的核心内容,为了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加强个体之间的合作,就需要做好社会管理的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社会管理方面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在治理时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同时,能够保证民生,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组织管理不力、治理效果低下等问题,不仅治理方式有待创新,治理过程也面临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
在乡村治理中必须要加大对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从乡村治理的现状来看,部分地区对这方面的引导不够,经常会出现服务缺位的情况,不能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提供服务的观念也比较落后,不仅会影响到社会关系的改善,还会影响到乡村治理。以上这三个问题就是乡村治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治理中需要着重解决这三个问题,确保乡村治理能够顺利、高效地开展。
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乡村人口是治理的主体,在治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当地人口,还应该要考虑到外来人口。目前,我国的城乡差异还比较明显,导致城乡人口流动性很大,这就使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也在不断变化。在具体治理时应该要从全局出发,不仅要考虑到村庄的发展历史,还应该要放眼未来,要不断扩大治理主体的范围,在治理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社会秩序建设,并不断完善治理的框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乡村治理的目标,在建设乡村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明确治理乡村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解决群众的问题。在治理时要发挥群众的主体性,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才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引领群众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治理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理时需要考虑到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产生的影响,即要考虑到本地乡村人口的福利,也需要考虑到其他相关人口的福利,这样才能满足所有群众的需求,充分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发挥出来。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调整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边界,平衡好各方的利益。在治理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大局为主,统筹安排。
乡村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弄清楚本村的人口,由于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很大,部分村民经常不住在本村,需要将村庄中所有人员的情况弄清楚。这方面的工作比较复杂,需要相关人员搞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加强对村庄人员的管理,掌握清楚全村人员的具体情况。要先从居住的情况来了解,做好人口调查的工作,在调查中要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并做好相应的登记备案工作。在登记时不仅要对常住人口进行登记,也不能忽视拥有村庄户籍的人口。为了能够确保登记信息的全面性,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不断完善村民信息登记的内容。在调查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村民的家庭人口情况,还需要了解清楚他们的文化水平、生产生活、思想动态等情况。最关键的是,完善和创新村庄人员动态联系机制,及时动态更新信息。加强信息工作激励约束,建立信息不实举报或虚假处理机制。同时,要及时更新信息内容,根据常住人口数量区分大村、小村,大村每季度全覆盖走访一次,小村每月全覆盖走访一次,依据走访的结果及时调整村民的信息内容。一旦信息有变动,应该要积极主动向相关部门报备。
随着我国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在未来乡村治理时应该将重心放在精神层面的治理上来。近年来,社会形态越发复杂,各种利益诉求纷繁多样,在治理时应该要关注村民的思想意识。
首先,要加强政策理论、德治法治内容的宣传。将党的政策理论、重大会议精神、德治法治等内容及时传达给村民,使村民切实体会到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要利用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乡风文明。加强法治教育,让村民能够形成正确的法治意识,能够遵纪守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同时,要鼓励村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高民族道德素养。
其次,加强乡村技能教育的培训。为了向村民提供更多就业的机会和途径,需要大力引进外来投资,并加强对村民的技能培训。确保村民都能使用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推动乡村“数字化生产”的发展,乡村数字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需要我国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实现共同改造和创新。从政治角度来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生产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还需要充分结合科学技术,具备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当前乡村数字化生产力的建设发展需要以此为基础,采用全方位的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
在乡村治理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乡村矛盾纠纷不仅突出,而且解决起来也很困难。在治理时要确保乡村的公共安全,要促进地区的和谐稳定,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要严厉打击,特别是不允许黑恶势力的存在。这就要求在政策的制定上要合理、科学,由于乡村治理工作比较系统,需要有相关的规范作为基准,才能实现在秩序中构建和谐的乡村。要将治理的重点放在新发展理念上,解决好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困,协调好群众利益,刚柔相济,化解好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要将乡村稳定和谐发展的任务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岗位上,要致力于破解治理的难题,在发展中解决难题。在矛盾纠纷调解的过程中要发挥出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利用群众的力量来了解村民的“微痛点”,以此来找到更为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乡村治理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满足村民的需求,各个乡村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各个乡村的发展需求也各不相同。但是,治理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能够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治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依照分类分级来施策,在必要的情况下创新体制。在工作指导的过程中要以现代经济学理念为基础,在为村民提供服务时不仅要考虑到投入和产出,还应该要考虑到存在的风险,不断提高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发挥出资源的最大优势。最为关键的是应该考虑到村民的获得感,要坚持村民自治的原则,全面调查和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并统筹安排,及时给予村民帮助,让他们能够积极正面地生活,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在治理时要做好基础服务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来逐步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仅要考虑到文化和政治因素,还应该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以此来促进乡村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乡村氛围,不断拓展乡村治理的目标。需要强调的是,在治理时需要尊重差异性,要依据这种差异性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给乡村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和保障。如果乡村具有发展旅游的潜力,就应该要大力开发旅游业,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支持力度,无论是在资金方面还是物质方面,都需要加大投入的力度。要将乡村旅游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政府部门结合当地群众的经济情况,制订合理的扶贫计划。对于进行旅游开发的创业者,政府部门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帮助,可以与银行协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贷款利息,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能够促使创业者大胆进行创业,并进行创新。总之,在乡村治理时应该要对体制进行适当的创新,因地制宜,开发适合的发展项目,全方位地推动乡村的发展,以期能够尽快实现小康社会,提高我国人民生活的整体水平。
乡村治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奋斗,这样才能尽快实现乡村治理的目标。从目前治理的现状来看,还有部分不足之处,导致治理的效果不理想。这就要求在治理的过程中要尊重治理的规律和原则,了解清楚治理中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来形成一个基本的框架,对目前治理的成果应该不断巩固,并在未来治理中不断完善不足之处,明确未来的乡村发展方向。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开展乡村治理工作至关重要,要全面了解和认识乡村治理的问题和内容。最为关键的是在治理时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来明确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以此为基准来明确乡村治理的目标。在乡村治理中要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社会的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乡村的建设中。还应该强调的一点是,在乡村治理时要有边界,现阶段我国乡村治理问题的边界是立足新时代,面向未来,以人民为中心,有所坚持和巩固,有所完善和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有效地解决乡村社会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和现实难题。与此同时,夯实政治建设,以法治立秩序,以自治增活力,以德治扬正气,以数治提时效,实行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数治相结合,强化法治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乡村治理是乡村建设的重点工作,为了能够落实好该项工作,就需要把握好治理的目标和实现路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来开展乡村治理,在实践中去探索出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径,共同来构建和谐、富有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