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王磊,卢丽,谷金峰
(1.威海市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山东 威海 264200;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3.临沂市莒南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山东 临沂 276600;4.威海市人民医院骨外科,山东 威海 26420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风湿免疫科中常见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系统性疾病[1-2],主要特征为炎性滑膜炎的非特异性自身免疫障碍性疾病,病因复杂,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常发生于女性群体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旨在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于本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后转为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男12 例,女38 例;年龄41~60岁,平均年龄(50.21±5.15)岁。对照组男15例,女35例;年龄40~61 岁,平均年龄(50.68±5.23)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均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兼有重大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存在精神疾病,存在社交障碍,不能正常交流与表达;因各种不可控原因,中途退出本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患者取平卧体位,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气压止血带预置于患侧大腿中上段位置,在患者膝关节髌下外侧三角间隙位置置入关节镜套筒,利用50 ml 0.9%氯化钠溶液扩充患者关节腔后插入30°关节镜,检查患者关节各结构[4-5]。首先切除入口处对术者视野产生影响的滑膜组织,然后探查患者的半月板、关节软骨情况,若存在病变则切除滑膜前进行处理,以避免出血影响术者视野,之后彻底清除镜下所见的滑膜组织,自髁间窝将关节镜插入膝关节后间隙,冲洗关节腔、止血、加压包扎后留置负压引流管24 h[6-7]。
实验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为患者实施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将止血带捆扎于术侧大腿根部,于膝关节前方正中位置做一长度为10 cm左右的切口[8]。从患者髌骨的内侧入路,对前后交叉韧带、髌骨上囊、髌下脂肪垫、内侧半月板、外侧半月板行切除操作,松解患者膝关节内外侧的挛缩组织与膝关节后侧的关节囊,凿除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骨赘[9]。对患者的胫骨与股骨行截骨处理,并修正髌骨,确保髌骨稳定、下肢力线恢复良好、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10]。为患者安装人工全膝关节,利用骨水泥固定假体,手术具体实施过程中避免损伤患者血管与神经,最后将止血带松开后彻底止血,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术后积极督促患者开展膝关节功能锻炼[11]。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ROM)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满意度。采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评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情况,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能力越好。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情况,包括疼痛、功能、肌力等评分项目,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情况越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该量表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采用本科自制的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情况,根据患者满意程度不同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两组的HSS得分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的HSS评分≥80 分为显效;60~79 分为有效;≤59 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ROM、HSS、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ROM、HS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ROM、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ROM、HSS、VA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ROM、HSS、VAS评分比较(,分)
注:ROM,膝关节屈伸活动度;HSS,膝关节功能;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t值P值治疗后5.13±1.18 2.36±0.65 14.540 0.000例数50 50 ROM评分治疗前65.92±12.12 64.35±10.84 0.683 0.496治疗后89.53±10.18 94.36±6.48 2.830 0.006 HSS评分治疗前41.36±3.45 42.25±3.62 1.258 0.211治疗后79.53±4.18 88.76±5.12 9.874 0.000 VAS评分治疗前8.36±0.45 8.32±0.62 0.369 0.713
2.2 两组治疗后满意度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该治疗方法能有效抑制患者机体炎性反应,使患者局部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但许多患者病情会在长时间服用抗风湿性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物后出现反复,并出现不良反应,因此,该治疗方案在临床范围内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2-13]。
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单纯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方案的应用率较高,但该手术方案仅适用于病变存在于滑膜区域、尚未覆盖关节面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患者,且无法彻底清除隐蔽部位的滑膜。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14]。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实验组ROM 评分、HS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表明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清除位于患者病灶部位的滑膜增生组织,且人工全膝关节的灵活度较好,能明显促进患者膝关节的运动功能恢复,并缓解其疼痛感,改善患者预后,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提升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与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