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
(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辽宁 大连 116222)
呼吸内科疾病是指呼吸系统出现感染与非感染性病变,如支气管炎、咽喉炎、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病变等[1]。呼吸内科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受到致病原、疾病、生活因素等影响,呼吸系统出现炎性反应,导致通气状况不佳,血管内氧含量明显不足[2]。呼吸内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尽早对患者实施有效的药物治疗,改善患者血管内氧含量不足现象,进而改善患者通气情况[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CH)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20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6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 男 21 例 ,女 9 例 ;年 龄 58~81 岁 ,平 均 年 龄(69.55±1.29)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69±1.11)年;慢阻肺 11 例,肺气肿 5 例,支气管哮喘 14例。实验组男22例,女8例;年龄59~81岁,平均年龄(69.61±1.31)岁;病程5 个月~4.5 年,平均病程(2.71±1.13)年;慢阻肺10例,肺气肿5例,支气管哮喘1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WHO慢阻肺、肺气肿以及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肾功能障碍者;新冠肺炎感染者;危重症呼吸内科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①化痰治疗;②感染者接受抗生素治疗,早期静脉输注药物,后期患者病情稳定后尽量口服抗生素药物;③通气状况严重不佳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必要情况下需切开气管,有创给氧;④对患者进行耐药性测试,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⑤多巴胺治疗;⑥低分子肝素治疗;⑦针对水电解质紊乱患者,加强出入量控制。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ACH 治疗方案:①评估患者病情;②合理选择ACH 药物进行治疗,如氟替卡松、甲泼尼龙等;③依据患者病情情况制定药物剂量方案,并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视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如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需立即终止研究,更改其他药物治疗方案,并对呼吸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抢救。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无效,治疗后患者呼吸情况、血氧情况、临床指标等均未得到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呼吸情况、血氧情况、临床指标等均得到改善;显效,治疗后患者呼吸情况、血氧情况、临床指标等均得到显著改善,基本趋向于正常值。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临床指标:包括APACHEⅡ评分、D-二聚体、CRP、FIB。记录患者在治疗后第7 天临床指标情况,并采用APACHE Ⅱ评分量表综合评估患者慢性健康情况。③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及氧分压(PaO2):检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7 天动脉血二氧化碳及氧分压情况。④肺功能情况:检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7 天肺功能情况。⑤不良反应:包括失水、呼吸停止、恶心、失眠、其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高于参照组的8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注:APACHEⅡ,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CRP,C-反应蛋白;FIB,纤维蛋白原
FIB(g/L)1.69±0.60 1.19±0.14 4.444 9 0.000 0组别参照组实验组t值P值例数30 30 APACHEⅡ评分5.31±0.44 4.68±0.04 7.810 1 0.000 0 D-二聚体(mg/L)0.32±0.08 0.21±0.02 7.306 3 0.000 0 CRP(mg/L)20.03±0.05 15.32±0.21 119.505 6 0.000 0
2.3 两组PaCO2、PaO2比较 治疗前,两组 PaCO2、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Pa-CO2低于参照组,PaO2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PaCO2、PaO2比较(,mmHg)
表3 两组PaCO2、PaO2比较(,mmHg)
注: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
组别参照组实验组t值P值PaO2 67.65±3.39 86.35±4.23 18.894 6 0.000 0例数30 30治疗前PaCO2 75.65±1.26 75.69±1.19 0.126 4 0.899 8 PaO2 49.54±1.41 49.61±1.44 0.190 2 0.849 8治疗后PaCO2 57.65±3.36 46.35±3.44 12.871 0 0.000 0
2.4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FVC、FEV1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4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注: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组别参照组实验组t值P值FEV1(%)45.61±0.41 59.41±0.52 114.144 4 0.000 0例数30 30治疗前FVC(L)1.63±0.25 1.64±0.21 0.167 7 0.867 4 FEV1(%)39.55±0.92 39.61±0.87 0.259 5 0.796 1治疗后FVC(L)1.87±0.03 2.73±0.41 11.458 1 0.000 0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参照组的30.00%(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根据临床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呼吸内科疾病发病率显著提升,主要与环境恶化、免疫力降低等多种因素有关[4]。呼吸内科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受损,严重者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呼吸循环,身体机能紊乱[5]。部分研究发现,在对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实施治疗措施时,联合使用ACH可以改善患者身体机能,维持其体内平衡。ACH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主要分为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两种,作用效果有所差异,前者主要影响人体的电解质平衡、盐代谢平衡,后者主要对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等有作用效果[6]。柳聪艳[7]在相关研究中明确指出,ACH 能维持人体生命基本需求,平衡体内盐代谢、电解质等,促进细胞生长,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将ACH 应用于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能有助于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参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参照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参照组,肺功能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参照组的30.00%(P<0.05)。分析原因为,ACH 能增强患者免疫能力,并有调整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因此,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ACH 具有抵抗过敏、诱导抑制蛋白产生等作用,能改善呼吸气道平滑肌紧张、肺部肿胀、炎性反应等问题[8];患者肺部功能得到改善,进而可提升血管内血氧含量。
综上所述,采用ACH 治疗呼吸内科疾病,能显著改善患者通气状况,提升血管中的氧含量,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且药物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