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星,江丽,邹细平,周华,刘琼,胡建新
(江西省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萍乡 337000)
受糖尿病溃疡、创伤后骨不连等疾病的影响,导致患者机体组织会出现难愈性创面。难愈性创面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等特点,成为外科临床长期以来急需破解的难题。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患者因机体组织修复能力弱,若发生难愈性的创面,给后期的愈合、修复上带来很大的难度[1-2]。为解决该难题,现今临床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尤其是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在促进创面愈合中效果显著。APG 是在患者自体血中提取出的一类血浆,富含血小板,其中还含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al growth factor,EGF)在内的多种生长因子,可促进骨组织修复[3-4]。同时,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患者自身,不受免疫排斥反应的困扰,应用较广。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APG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60例存在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例。研究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45~75 岁,平均年龄(58.9±0.2)岁。对照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46~78 岁,平均年龄(58.7±0.8)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创面3 周未愈合;创面持续时间6 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多种药物过敏者;心肺系统出现功能性损伤者;因恶性肿瘤导致溃疡者;严重营养不良及糖尿病血糖控制欠佳者。
1.3 方法
1.3.1 制备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抽取两组患者自体的外周静脉血,应用二次差速离心法,首先686×g离心4 min,然后3 540×g 离心6 min,在分离和浓缩下制成血浆制品,血小板浓度高,将其和凝血酶-钙剂分别按照10∶1的比例充分混合凝固后制成APG。
1.3.2 实验方法 研究组采用双通注射器,将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均匀覆盖在创面上,并在3~4 d后再次使用该方法治疗,根据创面愈合情况,通常使用3次,治疗期间观察创面渗出情况。遵循传统方法,采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创面,使用凡士林油纱包扎换药,2~3 d 内换药1 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根据难愈性创面患者渗出情况,对内层敷料进行及时更换。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标准评分以及创面组织生长因子水平。①创面愈合率:最开始治疗的时间点和其后每周1 次治疗最后1 d 的时间点,连续记录5 周,应用透明方格胶片直接对创面进行扫描,通过ImageJ图像分析软件来计算出创面面积×100%。随后计算创面的愈合率。②组织病理学标准评分:在测量出创面面积的同时,于患者局麻状态下切取创面0.5 cm×1 cm×0.5 cm 大小的皮肤组织,对1/4的组织进行固定,将其制备成6 μm 的石蜡切片,经 HE 染色后经 1 名工作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师利用光学显微镜下盲法读片,依据histopathological criteria 评分系统对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组织学标准定量评估:创面皮肤组织的表皮结构;创面皮肤组织的真皮-表皮邻接处与微水疱;创面皮肤组织的表皮再生情况;创面皮肤组织的胶原束与皮肤结构;创面皮肤组织的粒细胞浸润数量。在400倍放大镜下,观察切片每视野细胞数,计算粒细胞计数。③创面组织生长因子水平检测方法为将上一步骤剩余的3/4创面组织置于-80 ℃的超低温环境下保存。使用时放置于3 ℃的环境下解冻,随后剪碎组织,进行超声匀浆。4 ℃下1 070×g离心0.5 h,分离出上清液。通过ABC法测定组织蛋白中的具体含量进行。取10 μl上清液,预备后期的组织蛋白含量,按照50∶1的比例,将蛋白定量试剂A和蛋白定量试剂B混合制成工作试剂,将其对样品进行50倍稀释,37 ℃状态下温育30 min,在562 nm 的波长下,利用蛋白检测仪读取光密度,以标准曲线为参照物,计算组织蛋白的含量。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出上清液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表皮生长因子浓度等指标,最后依据组织蛋白含量的数值计算出每毫克组织中生长因子的浓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wound healing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wound healing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治疗后5周98.44±1.22 82.34±1.79 6.878 0 0.020 5例数30 30治疗后1周64.62±2.30 40.23±1.74 7.360 7 0.017 9治疗后2周77.25±2.15 50.85±1.70 9.521 8 0.010 8治疗后3周84.23±1.99 63.73±1.29 6.672 7 0.021 7治疗后4周91.37±1.75 76.23±1.82 18.391 4 0.002 9
2.2 两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 研究组组织病理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histopathologica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2 两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histopathologica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治疗后5周9.51±0.87 7.36±1.40 7.624 8 0.016 5例数30 30治疗后1周5.42±1.12 3.74±1.32 4.778 4 0.043 6治疗后2周6.35±1.77 4.53±1.53 5.273 5 0.037 6治疗后3周7.54±1.62 5.61±1.28 5.919 2 0.021 3治疗后4周8.42±1.44 6.14±1.53 6.588 1 0.022 3
2.3 两组组织生长因子水平比较 研究组TGF-β1、PDGF-BB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组织生长因子水平比较(,pg/mg)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tissue growth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g/mg)
表3 两组组织生长因子水平比较(,pg/mg)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tissue growth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g/mg)
注:与同时间段对照组比较,aP<0.05。EFG,表皮生长因子;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PDGF-BB,血小板衍生因子
EFG TGF-β1组别研究组(n=30)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3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5周对照组(n=30)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3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5周11.52±3.73 14.35±3.73 13.33±2.32 12.94±1.87 11.75±2.35 0.35±0.10a 0.48±0.08a 0.43±0.14a 0.36±0.14a 0.37±0.16a 26.64±5.36a 27.95±3.32a 23.65±4.62a 21.29±0.30a 18.13±3.66a 14.93±3.25 13.37±3.16 12.77±3.26 11.26±2.25 11.62±2.58 10.75±3.09 13.55±3.11 12.33±2.42 12.31±2.73 10.99±2.20 0.25±0.08 0.27±0.11 0.26±0.18 0.28±0.12 0.25±0.16 PDGF-BB
如何修复难愈性创面,促进其愈合,是外科临床长期以来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5-6]。难愈性创面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十分常见,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外伤后所导致的外伤性溃疡、压疮、放射性溃疡、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等。从危害方面看,虽然难愈性创面并不会威胁患者生命,但创面长期不愈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费用高,还会有一定的致残率[7-8]。对于难愈性创面的治疗,除了给患者提供全身性的营养支持以及预防感染外,最关键的步骤在于加强局部换药。客观来说,目前临床上对于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手段较多,包括干细胞治疗、植皮以及负压吸引治疗等,但效果均不佳,因此,关于难愈性创面愈合修复的研究仍是临床关注的热点[9-10]。
生物组织均具有自身修复能力,且其修复能力与生长因子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为创面愈合技术提出新的思路,即调动自身修复能力为生物体自身所用[11-12]。在此基础上,富血小板凝胶技术应运而生,并在临床骨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APG,是将自体全血在离心作用下,获取富含血小板的血浆。经研究发现,APG中包含丰富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EGF等,有利于促进创面的愈合[13-14]。
创面的愈合需经历炎症反应初步形成、组织新生、创面收缩及重塑3个阶段。在炎症反应阶段中,机体内的血小板会发生凝集、进而释放出大量的炎症介质或者细胞因子,有利于后续修复;在组织形成阶段,表皮角质产生细胞,成纤维细胞完成增殖、迁移作用,进而长出新的肉芽组织,实现再上皮化,从而实现创面愈合[15]。APG中含有的丰富血小板,会在溃疡的创面上模拟正常创面的愈合过程,促进创面修复愈合。以创面难以愈合的主要机制为生长因子的活性发生改变,或者生长因子和其他的受体间信号失调无法传导,无法启动愈合过程。而对难愈性创面患者应用APG,会在患者创面的局部检测出多种生长因子,包括上清液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PDGF-BB,EGF等指标,显示APG是通过调控创面生长因子来促进创面的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评分、TGF-β1、PDGFB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能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可对创面局部生长因子的水平进行调控,促使炎症在短时间内消退,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