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年华
摘要:现代教育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内容,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使他们能够在多种教学方式中发挥自己的潜力,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并借助生活实例和多媒体等创新教学手段来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正确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更关系到学生思想行为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萌发、个性极强,如果此时放任学生自由生长,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偏差,严重时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通过接受课堂教育,更正确的认识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法律观。教书育人,育人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科学地制定教学方案,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价值的最大化。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进行本质的教学改革。例如,以往教师依据教材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普及后,教师依照电子屏幕开展新型的照本宣科,并没有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深层次的变革,仍然无法调动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培养并提升學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改变教学理念,重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持续不断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创新,进而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的提高。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 引入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教师主要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讲解的内容抽象枯燥,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他们在学习中不能进行主动思考,影响高效教学效果的实现。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做到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把多媒体引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优化,使学生在直观的图片、视频的吸引下对道德与法治知识产生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思考中掌握所学知识。利用多媒体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增加了教学容量, 教师可以把教材中抽象的文字与丰富的教学素材结合起来,让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使学生在观看和思考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认知。
例如,在教学“网络生活新空间”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如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发邮件,可以网上购物,可以网上阅读,还可以网上观看电影、电视剧等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感受到网络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教材内容,让他们了解到网络与经济的关系,了解网络是如何促进民主政治进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网络的危害, 让学生懂得网络是把双刃剑,使他们学会分辨网络陷阱,从而正确认识网络,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
2.2 教学内容需要生活无缝衔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进行,新课程标准中也曾指出课堂教学内容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衔接,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串成一条线,彼此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会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树立起生活化教学的意识,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教学,多选择一些生活化的题材进行教学设计,开发出更多元化、生活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无缝衔接。
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问题的反思和理解,其实在生活实践中可以得到更好地的加强,有助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提高,进而更深层次的领悟到何为道德?何为法律?举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就像在“认识自己”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就必须引导学生先从自己平时日常生活中进行思考,结合自身的优、缺点审视自己,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正确地认识自己。最后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教导学生如何在了解自身实际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完善自我,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健康成长。
2.3 回归社会现实,增强实践体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启蒙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上述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引导,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思考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当由政治理论教学逐渐回归社会现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做负责任的人”这节课时,教师要回归社会现实,围绕教学内容筛选社会素材,为学生设定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体验,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思想高度,有效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质量。通过对本节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分析可知,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公民意识。为此,教师可以设定“清洁校园”的实践活动,学生组成清洁小组,对校园不同区域的环境进行清洁,如操场、食堂、教学楼、图书馆等,清洁小组要负起清洁责任,不可中途放弃。在学生小组相互监督的情况下,保证每组学生认真完成清洁任务,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使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意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对于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更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是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给予课程教学充分的重视,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实施更具针对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淑媛.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使命[J].知识窗(教师版),2021(08):55.
[2]李洪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策略[J].求学,2021(3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