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静
摘要:在学校教育教学系统中,课堂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有效课堂是最理想的状态,也是创新的教学模式,以高效课堂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每个教师不懈的追求。有鉴于此,本论文应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教材提出问题、注重生活实际等多个维度,系统地分析了有效课堂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期待能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提出与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逐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任务和要求,亟需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唤醒教学活力,促进学生知识、情感、能力的全面发展。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紧随教育教学发展变化的步伐,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勇于思考,积极探索,寻求富有创意、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真正建设和实施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提供学习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改强调突出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新课改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关于“以师本位”、“师道尊严”的落后观念,要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理念,承认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诚恳的态度,以亲切感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自在的教学气氛,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探究的机会,能够主动发表意见、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举例来说,在教授《千克、克、顿》时,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带着学生学习,上课时间非常紧张,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参加课堂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很大。因此,笔者改变了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通过课堂的传授,让学生有消化的空间,巩固对知识的掌握。通过这种方式,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为他们提供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二、根據教材提出问题,有效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就教学问题而言,要凝练、概括教材的基本知识,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思考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进行学习、思考、探究。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紧紧抓住数学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要点,从中提炼出符合学生近期发展方向的启发,探究问题,掌握适当的提问时间,向学生提出问题,能够创造灵活、多变的问题教学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层面的矛盾与冲突,积极发挥问题的作用,启发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推理数学问题,辩证研究,深入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比如,在《分数乘法》课上,这节课的内容以计算为主,但是,长时间的练习,不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因此,笔者在课堂上设置了提问环节,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懂得分数法运算的规律,熟悉分数法的计算过程,并相应地提出一些问题。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一提出问题学生就被吸引了,急着回答笔者的问题,不一会儿学生便举手示意,在学生回答完毕后,笔者会等十秒钟,让其他学生完成最后的思考,然后,笔者再要求其他学生回答问题。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教材提出问题,有效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注重生活实际,有效营造生活教学氛围
生活是知识之源,生活是最终目的,创造生活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科的本质特征,又能直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拓展原有的教学理念和范围,以生活为起点,以生活为起点,挖掘收集学生生活经验,实践体验,社会体验,等等各种实例,都会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创造生活情境,使学生深入理解熟悉的数学环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逐渐形成较好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举例来说,在教授《圆》课中,课程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介绍来进行教学。如:让学生回顾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圆的,并根据事物制作出圆形,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圆,从而贴近生活实际,有效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应该深刻地懂得:自己应该时课堂上的主角,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认真地回答不同的问题,在完成不同的问题后,让本人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也能让学生的未来前途更加美好。
总之,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和任务,是当前推进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要顺应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把握新的教学要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行为,立足于实践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教材提出问题、注重生活实际等创新方法,以“创新”为基础,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新结构体系,有效地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小学数学课堂的建设与科学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巧真.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187-188.
[2]姜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文化兴趣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