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培养,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因。管理者需要做好引领,帮助青年教师通过自我管理,找到实现自我成长的动力和途径。
一是借助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同伴评价,帮助青年教师发现自身潜在优势,增强青年教师自我管理的信心。在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教师们会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或许视觉空间智能突出,或许人际交往智能突出,或许逻辑数理智能突出。另外,我们还通过同伴评价的方式,让青年教师在与同伴的合作过程中认识和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強信心,从而为自我管理的实施奠定基础。
二是帮助青年教师制订自主发展规划,指引专业成长方向。自主发展规划是幼儿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框架和蓝图,包括成长目标、优势分析、成长措施与途径等。学期初,我们和青年教师一起分析、交流他们在发展方面的需求,结合自主管理的特性,帮助他们明确优势与发展方向,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个人自主管理规划(可根据教师需求制订三年或五年发展规划),并将规划内容进行细化,如三年内能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成为园级骨干教师;五年内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努力成为区级骨干教师等。这样,教师有了明确的成长目标与方向,能更好地指引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三是给青年教师自主管理的空间,激励他们富有创意地开展工作。我们在让青年教师了解本园发展目标和宗旨的基础上,给予他们充分的教学自主权,让他们可以结合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要,自主制定活动主题内容和活动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自主活动和自主学习的需要,激励教师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更加富有创意地开展工作。
四是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平台,提高其主人翁意识。幼儿园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和参与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励促进其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展示、观摩、评比、交流活动,如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区域观摩、自然角评比、主题环境评比等活动,让青年教师人人都有成为“第一”的机会,体验到自我管理的成功与乐趣;同时,我们还通过“活动智囊团”,鼓励青年教师大胆承担重要任务,在“做事”中得到锻炼与成长,如在开展幼儿园大型活动过程中,鼓励青年教师提供设计方案并对入选方案给予奖励。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充分调动了自我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主管理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最终达到由“他管”到“自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