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的研究脉络与展望
——基于Cite 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2022-02-22 08:42乐晓云赵隽渠彦超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青团图谱文献

乐晓云 赵隽 渠彦超

(1.南京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2.南京体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主要创始人和历代领导同志都对共青团工作作出过重要指示、提出过重要论断、发表过重要观点。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肯定了中国共青团的历史作用:“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青团不愧为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锋队,不愧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共青团工作的成绩。从党领导下的百年青年运动史中,不难看出,作为中国共产党直接建立、领导的先进青年组织,广大团员青年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国家复兴,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目前,中国共青团进入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期,基于新时代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呈现的新特点、新规律和面临的新挑战,对中国共青团的研究脉络做出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青团后续研究提出展望,对中国共青团及青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Cite Space 软件绘制知识图谱,系统呈现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中国共青团研究的重点、热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今后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中国共青团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样本来源及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分析方法要求文献数据“全面”且“高质”。在国内社会科学领域,“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下文简称“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刊发论文的学术性、规范性、严谨性都较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为保证本研究能够系统且完整地呈现中国共青团研究的脉络及相对年份结构的完整性,本研究先以“中国共青团”为关键词,并以数据库中第一篇文献所发表的1992 年为前置年限,2022 年为时间下限,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被“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72 篇。再根据可视化分析对数据的要求,在上述检索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需要,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筛选。删去部分没有作者的文献、编辑摘要、部分重复内容、其他明显与研究无关的学术性文献、地方共青团或相关工作项目的简介等非学术性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期刊文献1876篇,最后,用Refworks 格式将上述有效文献信息导出,提取包括篇名、作者、机构、关键词、摘要等必要信息并导入软件作为知识图谱绘制的数据基础,并以此作为本文的研究数据。

(二)研究工具及方法

本研究重点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法,通过交叉科学的研究方式,利用可视化图谱展现某一专业领域的发展特点。利用Cite Space(V6.1.R6)软件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并结合相关年度的实际背景和情况,实现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时区图谱展现等功能,从而准确把握中国共青团研究热点的概况及演化路径。利用WPS Office 软件对相关数据、图表进行处理。可以较为清晰、完整地呈现中国共青团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及趋势、期刊来源分布、作者合作和机构合作的可视化图谱,识别中国共青团研究的主要力量。此外,通过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等平台,查阅相关书籍和论文,对本研究检索的重点文献进行分析,为研究的开展与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形成对中国共青团研究脉络的呈现,并对中国共青团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二、中国共青团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一)文献年度分布

通常认为研究文献数量在时间上的分布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清晰地反映该领域研究的整体脉络。根据检索结果,将相关文献按照年份绘制中国共青团研究文献年份分布折线图(见图1)。

图1 中国共青团研究文献数量年份分布折线图

从图中的指数线性回归趋势看,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文章数量自1992 年来呈现总体增长的趋势,在部分特殊时间段出现较大的浮动。具体表现为:1992 年,在“CSSCI”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上刊发的文章多达108 篇,但1993 年仅刊发了46 篇,下降幅度超过50%。1994—2005 年,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总体发文量较少,除2003 年外,每年均少于50 篇,2005 年最低,仅为20 篇。之后,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发文量又呈现上升趋势,2009 年达到95 篇,除2015 年仅发表文献59 篇外,其余13 年发文量相对稳定,均达到或超过70篇,其中,2022年为97篇,发文量仅次于1992年。

将上述折线图的拐点与相关年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看出:中国共青团研究文章数量的变动趋势,与特殊时间节点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团中央对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作出的相关部署、提出的相关要求紧密相关。如:1992 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70 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建设纲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组织选举规则(暂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共青团文化建设十年规划》等中国共青团建设基础性文件在该年相继印发。在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大背景下,共青团工作及团的建设的相关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因此,该年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文章较多。2010 年后,网络的普及给中国共青团工作和团的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为学术界研究中国共青团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从折线图不难看出,进入网络时代后,关于中国共青团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较多。2022 年恰逢党的二十大召开,又是中国共青团建团百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等也相继发布,值此重要时间节点,中国共青团百年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新时代共青团与青年工作等选题自然成了2022年的研究热点。

(二)期刊来源及载文量

对文献期刊来源及数量的分析,不仅可以直观地识别研究领域的重点、热点,而且可以为研究者发布研究成果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对上述检索到的1876 篇文献的期刊来源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出刊发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排名前十共11种的期刊(见表1)。

表1 刊发中国共青团研究相关文献数量排名前十的期刊

通过对表1 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青年研究》共发文量481 篇,占整个样本数据的25.6%,是刊发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成果最多的“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期刊。《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分列第二、第三。综合分析文献来源发现,中国共青团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上述三种期刊刊发,其发文总和达到了854 篇,占样本数据的45.5%,其余刊物刊发数量相对较少。

分析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发现,刊发中国共青团研究相关文献排名前十的期刊,其复合影响因子均在1.0 以上,其中,《中国青年研究》复合影响因子超过3.8,《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青年研究》等6 种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高于2.0,发文总和占样本数据的52.1%,说明相关期刊刊发的有关中国共青团的研究文献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三)科研合作分析

本研究利用Cite sapce 软件的合作网络分析功能,通过将相关数据导入分析软件,设定相应参数,制作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文献主要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见图2)。在图谱中,作者及其发文量以节点的方式呈现,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及联系程度则通过节点之间的连线加以反映。同时,将相关研究机构按照上述方式导入Cite sapce,并通过设置参数、制作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见图3)。

图2 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文献主要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图3 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为分析国内中国共青团研究作者情况,采用赖普斯定律研究该领域核心作者,获得中国共青团研究领域的主要学者。根据赖普斯定律,即M=0.749(Nmax)1/2,计算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其中,Nmax 为所统计年限中最高产作者的论述数,M代表最小论文发表数,只有发文量在M 值以上的作者,才能成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国内中国共青团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为0.749(32)1/2≈4.2,取相邻整数5,国内撰写中国共青团研究文献5篇以上的作者数有16人,占总作者数的4.6%。因为没有达到赖普斯定律规定的核心作者至少撰写了该领域全部论文的50%,所以中国共青团研究领域暂时没有产生核心作者。

此外,中国共青团研究作者间合作网络的密度仅为0.008,机构合作网络之间的连线密度较低,研究高产作者和高产机构之间的合作倾向也较低,说明目前中国共青团的科研力量仍比较为分散,合作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尚未形成。

三、研究热点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凭借其高度的凝练性与概括性,可以准确地反映文献作者的研究主题与核心思想。考虑到如果单纯地统计关键词的使用频率,只能片面地反映单个关键词的受关注程度,而不能完整地反映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Cite space 制作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并以相应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为排序依据,制作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高频关键词列表(见表2),在表中标注各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通过共词分析法展现本研究所检索到的文献中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从而相对准确地归纳出中国共青团研究的焦点问题,识别中国共青团研究领域的热点。

图4 共青团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表2 中国共青团研究高频关键词列表

此外,还可以根据相应关键词的中心性分析某一关键词和其他关键词的关联程度,某一关键词在相关领域研究中的联结作用越明显,则其中心性越高。在中国共青团研究领域中,共青团组织(0.6)、共青团(0.54)、青年运动(0.33)、中国青年运动(0.33)、团员青年(0.32)、大学生(0.32)、高校(0.29)、共产党(0.23)、群众性(0.19)、团的基层组织(0.17)、共青团工作(0.16)、中国共产党(0.16)、青年(0.14)、社会主义青年团(0.14)、高校共青团(0.13)、中国共青团(0.12)、服务(0.12)、团组织(0.11)、共青团改革(0.10)等19个关键词的中心性均大于0.1,可以认为这些高频关键词在中国共青团研究中所起到的纽带作用较强,在中国共青团研究领域整体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上述19个关键词中,只有共青团组织、共青团的中心性高于0.5,可见,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与关键词的中心性并不完全成正比,说明中国共青团研究相关领域仍缺少起中介作用的核心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仍需加强。

(二)关键词聚类及时区图谱分析

本研究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法,利用Cite space 软件的相关功能,运用LLR 算法,制作中国共青团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将联系密切的关键词聚类成团,直观地展现中国共青团研究领域的主题变化路径,系统归纳相关研究主题。

图5 中国共青团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在聚类图谱中,衡量聚类科学化水平的标准主要为模块值(Modularity,Q值)和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S 值)。Q 值表示聚类结构的好坏,数值越大则结构越好;S值表示聚类的同质性,S越大,同质性程度越高。一般认为,当Q>0.3,S≥0.5时,表明聚类的结果科学且可信,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制作的聚类图谱,Q=0.8269,S=0.9729,说明本聚类图谱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以作为研究的参考依据。同时,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关键词突出检测功能,得到特定时间范围内的突出关键词图谱(见图6),更直观地从时间维度展示中国共青团研究主题下的关键词时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图6 中国共青团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结合关键词突现图,将聚类图谱中所展现的关键词与关键词时区图进行对比,发现中国共青团研究在紧贴“青年”主线的同时,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相关作者也会针对特定的时代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观点,中国共青团研究主题的演化路径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化特征。如:1992—1993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作为改革开放生力军的青年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个问题在学界迅速得到反馈,这一时期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国共青团、团员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文章。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便成为那段时间中国共青团研究文献的关键词之一。201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后,在群团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界也加强了对中国共青团改革的研究,与之对应的关键词为群团改革、群团组织、改革创新、“三性”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多次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逐渐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与之对应的关键词包括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等。2021 年,在党的百年华诞、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之际,中国共青团相关研究在紧扣“青年”主线的同时,也对上述两个主题作出了回应,对应的关键词有优良传统、建党百年、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

(三)研究热点总结

通过对以上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图谱、关键词突出图谱和时区图,以及对部分代表性文献的分析,可以将中国共青团研究热点总结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共青团作用的历史演进和团的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一直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传统优势,中国共青团也是如此。胡克实(1992)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了1949—1966 年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认为保证党对团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但共青团也有自己的章程和工作计划,有其特有的独立性,但共青团必须跟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团委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加强对青年的共产主义教育、组织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保持共青团一个良好的作风。[2]张华(2009)认为党建带团建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带团建的实践过程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形成党领导团、团紧跟党、党重视团、团依靠党的科学党团关系,认为共青团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认真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同时,要根据青年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提高团建服务党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3]胡献忠(2014)研究了任弼时同志对为什么需要青年团、为什么青年团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为什么青年团必须实现青年的利益三个问题的论断,在系统地呈现任弼时同志的青年工作理论的同时,认为该理论可以给予今天团的工作坚持党的领导、维护青年合法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基层组织的设置要灵活等启示。[4]张晓红、彭兴伟(2021)通过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时期党的青年工作重心的演进,明确指出共青团与一般青年组织的区别——共青团具有鲜明的思想引领、组织动员、系统管理、统领社会青年组织等优势,在党的青年工作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力推动了“党管青年”的工作格局不断深化。[5]

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学界从多个角度阐释其内涵及其对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李伟(2013)通过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共青团新一届领导班子发表的重要讲话,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作出了准确判断,对团的工作的根本任务作了全面部署,对新时代共青团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6]黄蓉生、石海君(2016)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的重要论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特点、青年地位、青年作用、青年教育、青年成长成才等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青年观的有益补充,丰富并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思想,是新时期青年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导。[7]李玉琦(2020)则从坚持党的领导、团的工作方向、团的根本任务、团的工作主线、团的政治责任、团的改革、团的作用的发挥、从严治团等八个角度,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及其深刻内涵,认为在新时代共青团工作中,一定要体现和落实这些重要论述的精神,切实搞好共青团改革、青少年思想教育、团干部及团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好新时代共青团的社会作用。[8]此外,袁希(2018)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为基本遵循,从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从严治团、“三全育人”、人才培养内涵四个维度,探究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观”下的高校青年工作具体路径。[9]

三是重视高校共青团的相关研究。高校共青团在整个共青团组织体系中,承担着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的重要任务,是全团工作的重点。在中国共青团的研究领域中,高校共青团的相关研究占比也较高,是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魏东海、陈小兵(1992)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针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出现的部分问题,探究高校共青团的系统化运行,指出高校共青团应同时具备的“硬件”(即职能,包括组织建设、思想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理论研究五个方面)和“软件”(即工作方法,包括调查、策划、实施、监控、评估五种方式),使高校共青团工作按照“轴承式”运转的机制进行系统化运行,从而达到共青团组织和工作内稳外活的良好状态。[10]孙冬青、郑蓓(2009)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对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高校共青团作为与广大青年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还存在基层组织建设不健全、工作目标不明确、教育与服务职能失衡等问题,提出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加强组织创新、职能转变、巩固加强以班级为单位的基层团组织建设,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主线,以实现高校共青团在创新中发展,永葆生机与活力。[11]李威利、郑长忠(2015)在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指出当代大学生逐步由班级化生存转变为社团化生存,原本由基层学生团支部承担的职能逐步由学生社团承担,基层学生团支部的工作也与班委、辅导员等密切相关,部分高校共青团尤其是基层学生团组织正面临组织功能虚化的窘境,对此,应转变团的工作思维,突出高校团组织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使高校团组织真正成为青年大学生之间平等交流、参与、协商的互动平台。[12]李扬(2018)分析了进入21 世纪后,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建设遇到的新情况,认为学生的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必须大力推进“互联网+共青团”的工作新格局,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性资源,以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服务性、先进性和政治性,而非仅仅局限于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13]李桂花、梁金风(2021)结合青年亚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青年亚文化在弱化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给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在把握政治主线、加强思想引领的基础上,支持大学生在时代舞台上展现青春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激情与力量。[14]

四、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上述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共青团研究的全貌及其演化路径的系统总结、归纳,可以看出,学界对共青团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究,形成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共青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目前,学界已经对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团的组织建设等方面有了深入的研究,但研究命题的拓展、深层次理论构建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共青团的研究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共青团改革

共青团改革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主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印发后,虽然学界对共青团改革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回应,但研究视角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对共青团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共青团,而对学校共青团改革的研究又以高校共青团为主,对中学共青团和企事业机关共青团改革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中国共青团改革相关研究有必要拓展研究深度和研究宽度。首先是高校共青团,高校共青团改革处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共青团全面深化改革的二元结构之中。[15]高校共青团是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各高校学生党支部在高校共青团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 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提出高校学生党支部有“支持、指导和帮助团支部、班委会以及学生社团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保留团籍的学生党员的带动作用”等相关职责。[16]如何充分发挥各学生党支部对高校共青团的带动作用、高校党建带团建及高校党团共建的路径探索、高校共青团与地方共青团的共建改革、高校思政课改革与高校共青团改革的结合与拓展,将是今后高校共青团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向。其次,针对目前中学共青团和企事业单位共青团改革占比相对较少的状况,也可就中学团干部的培训、高中“青马工程”的开展情况、中学共青团改革与教育改革融合等进行相关实践及理论研究。此外,如何进一步发挥企事业单位共青团组织在青年工作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企事业单位共青团“供给侧”改革,也是今后共青团改革的相关主题,[17]可据此开展相关研究。

(二)全面从严治团

全面从严治团是共青团向党看齐、勇于自我革命的必然选择,也是共青团跟着党奋斗、投身社会革命的重要前提。[18]2018 年1 月,共青团十七届七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从严治团,努力把共青团锻造成为新时代党的有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19]2022年1 月,共青团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并发布了《新时代从严治团实施纲要》,提出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团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从研究角度出发,首先,全面从严治团的相关理论研究还有待完善,虽有大方针指引,但仍缺少具体实践的方式方法。在遇到特定实际问题(如推进“一专一站两联”建设的工作机制问题)时,全面从严治团的相关工作如何展开、相关的工作经验可以对工作全局起到什么样的借鉴意义等,就需要相关理论研究者、广大团干部参与其中、共同探索。其次,针对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从严治团的内在关联和有机联系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党建带团建一直是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特点,那么,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从严治团基础上,党团关系是否可以进一步延伸?全面从严治党可以给全面从严治团提供模式参考和移植,从严治党和从严治团的联动办法及路径等,都可以成为学界开展共青团研究的关注点。此外,共青团内部的全面从严治团也是研究关注点,如共青团如何增强自身的内部动力以推动共青团更好地发展,如何建设共青团研究学科体系等,在今后的共青团研究中都极为关键。

(三)共青团与社会治理

“共青团与普通青年组织相比,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共青团参与国家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是共青团先进性的重要体现。”[20]当前,共青团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样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一是共青团与青年工作。共青团的首要任务就是联系青年,帮助青年确立正确的理想、坚定信念。2022 年4 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发布,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发布有关青年群体的白皮书。[21]该白皮书深刻分析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特点、发展环境、成长空间等,指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各行各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所呈现的新特点也给团的青年工作带来了挑战。一些团组织联系和动员青年的方式方法与新时代青年相脱节,需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和思维模式,才能广泛有效地组织和动员青年。针对白皮书提及的青年突击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内容,学界可从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完善、内容形式的开拓与创新,保障机制的提高与保证等角度开展相关研究,为新时代共青团的青年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二是共青团与社会工作。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共青团参与社会工作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共青团带领团员青年参与社会工作的渠道有待拓展,一些基层团组织工作创新力的力度有待加强,可见,如何发挥基层团组织自身创新力来引领广大青年参与社会工作,也是未来共青团研究重要内容之一。

猜你喜欢
共青团图谱文献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绘一张成长图谱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