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

2022-02-22 23:53谢顺明
考试周刊 2022年50期
关键词:语文课课外阅读教学

谢顺明

阅读教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但学生没有特别的感受,并且阅读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许多语文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阅读认知、读写结合以及课外拓展是提高学生阅读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功利性强

从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但在实践中,仍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功利主义教学较为严重,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过于注重成绩,以教授应试技巧为目标,忽视了语文课程本身的情感教学,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过时,教材知识有限,有的教师注重书本内容的文化教学,忽视了学生情感教育的发展,这是不可取的。因此,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阅读素养没有深刻地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不了解其本质,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大多具有优秀的语文功底,但情感教育能力不足,导致教学方法肤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认识比较肤浅,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情感教育只有在教授爱国主义时才需要。二是缺乏互动,传统教育模式在师生之间的边界明显,课堂上的互动几乎为零,语文阅读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导致学生参与程度低。现阶段尽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的融合取得了进展,但仍未完善,导致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低,教学效率低。同时,尚未形成以情感教育为基础的特色课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难以保证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实践。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

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大,主要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包括:①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有距离的。这点主要体现在古诗词阅读教学和革命类型课文的阅读教学中,这是由于古诗词、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所刻画的人物,与小学生的认知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有距离的,这是造成这些题材课文阅读教学困难的一大因素。有些课文,如《吃水不忘挖井人》,学生无法把握本质;如战神刘伯承没有麻醉怎么做眼科手术。学生无法理解当时的严酷条件,感受不到革命者的斗志,这使得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在学生眼中显得有些虚假。②理解文本过于肤浅,无法引起情感共鸣。语文教材的内容非常简练,时代背景通常无法体现,很多时候通过学生当前生活经历中不存在的事件来描述,需要学生通过时代背景去理解历史事件。同时,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理解文本过于肤浅,无法引起情感共鸣。只有理解语文课内外阅读,学生才能更理解作者表达的内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深入思考,不整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语文课内外阅读的理解就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能力的发展。③教学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表明,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死记硬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表达任何意见,只是专心听老师讲课。学生在单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的动力自然也就丧失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部分教师注重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因此在设计课程和设定学习目标时,往往注重提高考试成绩。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里讲更多的知识而盲目灌输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会死记硬背,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导致个别学生厌学,更加不愿意在课外进行拓展阅读了。

二、 注重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阅读素养体现了语文的实用性和自主性,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显著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对语文教师来说,阅读教学一直都是难题。即便每次教师都给每个学生很好的技巧建议,但学生的阅读水平似乎永远不会提高,这样的结果导致许多教师经常抱怨。阅读技巧教学就像教师对学生的建议一样,学生处于被动的境地,我们能否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位置,重点是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能力,而教师只需给出一些关于如何阅读的指导方向。因此,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更多地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比如小学生在革命类型的阅读教学中存有很大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小学生还年轻,情感还不够丰富,在其中找不到回应。二是学生很难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针对这一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可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有效扩充史料,让学生在体验古人的情境氛围中,感受作者的情感。首先,基于史料的扩充,帮助学生有目的地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有效地传承文化。比如,在讲《梅兰芳蓄须》时,学生因为“占领者”之类的字眼而无法理解日本人的罪行和中国人抗战的经历,也因为不懂戏剧中旦角而难以理解梅兰芳蓄须的行为,更不用说理解文章中提到的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资料,比如当时梅兰芳蜚声海内外,京剧演出所到之处,风靡日本、美国、苏联等地,人们很高兴见到他,这时最初远离学生生活的人物,已经变得更接近学生,他们认识到梅兰芳就是当时的明星,但为了不给日本人表演,他不得不卖掉自己的房子以求生存。可以说背景信息越丰富,学生的理解也就越容易。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故事发生的背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到和用自己的耳朵听到,帮助学生捕捉人物的神态和容貌。通过在故事的背景下学习丰富知识,激发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理解课文的重点,激发学生的进步。其次,语文阅读教学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从背景去理解人文主题,从语言元素讲授阅读教学。比如古诗词的文字凝练,每一个字用得都非常精准,难以进行替换。词句虽然简单,但用词不可谓不精准,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考,让学生尝试替换其中的词或者字,充分鼓励学生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进而认识到语文课内外阅读的魅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内外阅读的学习。同时,教师要了解诗词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读的韵律、规律、技巧和表达能力。最后,以生活经验为桥梁,通过阅读感受作者情感,学习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在阅读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教师必须能够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学习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比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语文课内外阅读,并让学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意见交流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认识和理解,然后让学生改编阅读内容,并与其他学生分享。这样,通过不同情感的碰撞,从而促进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进步和发展。

三、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提高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

新课程标准规定,在阅读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这一要求体现了语文的实用性和自主性,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欣赏阅读优缺点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显著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更多地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认知过程中得以提高。在阅读教学中,虽然写作前的指导很重要,但写作后指导与阅读同样重要。

传统上阅读学习一般是学生阅读—技巧教学—学生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忽视互动,收效甚微。但是对如何进行阅读认知,学生们很困惑,当他们第一次接触时根本不知道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认知的方法,这是阅读认知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教学生阅读认知的第一步可以教学生使用符号,例如通过符号标注文章和句子的要素,三角形可以标注主语、圆形可以标注谓语、正方形可以标注宾语等。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标准的阅读技巧,同时也让学生看得清楚。多数学生在开始时只能阅读简单的文章,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笔者认为学生应该从文章的布局、中心表达出发,以整篇阅读为指导。因此,在学习阅读认知时,除了教学生认识简单的词语、句子外,还应注意整篇阅读的学习要点和要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范例,向他们提供必要的书面知识,例如中心是否清晰,重点是否明确,这将有助于理解阅读的规律。然后,教师明确阅读的范围和要求,比如,一是看语句是否流利、简洁、准确、生动;二是看结构,看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等;三是看中心,看主题是否对应内容,立意是否新颖、深刻等;四是看材料,是否有助于突出阅读的主题等。

学生有时深受自己阅读的先天思维影响,找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是由于学生受阅读水平的限制,往往形成对自己的固定心态,此时可以利用合作阅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因为人更擅长于找出别人的缺点而不是自己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还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阅读,这样他们才能找到自己找不到的问题。教学生重新审视彼此,提高彼此的阅读水平。在阅读认知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找一篇文章作为范文,和学生一起阅读,讲清楚要点。张志功先生曾说过,把学生的阅读带到课堂上进行示范和阅读,可以对全班同学产生教育效果,也会产生好的效果。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一步一步地阅读,学生可以在阅读评分表上对结构、句子构造、标点符号等进行点评。当思维碰撞时,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建议添加详细的描述,更具体地写出例子,描述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这样学生可以快速收到阅读的反馈并及时做出调整,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认知技能。同时,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减轻了教师对阅读认知的负担,而且提高了阅读认知的效果。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合作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与其他班级进行比赛。

四、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离不开读写结合的方式

读写结合是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它是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技能。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浓厚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涵,体验作者的情感,加深对文章特点和阅读技巧的理解。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从阅读到写作,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积累材料,巩固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使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要继续加强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探索,为完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提供更多思路。

(一)根据读写内容制订分项分数表

读写分数表可以让学生更客观地评估自己或他人的能力,使用评估表指导读写结合,可以让学生很快发现常见问题,并思考他们在哪里做错了?他们在哪里还感到困惑?要达到什么水平?在自我评估和纠正时,学生可以对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词语和句子是否合适等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再比如,针对写景文与叙事文,要选择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例子作为材料,并在分数表中具体写下重要的部分,如叙事阅读需要对六个要素进行清晰的描述,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教学中要对每个要素设置不同的权重分数,要求学生首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词组,写一个他们想要表达的中心,然后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记叙文是按六个要素写成的。

(二)激发学生读写结合的兴趣

一旦学生对读写结合感兴趣,他们就会有很大的动力去鼓励和推动自己主动去读写,记录他们所看到、听到、思考和感受到的东西。为了激发学生对读写结合的兴趣,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要求进行不同的指导。如在叙事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明白读写要求,然后继续指导读写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如先让学生讨论,表达他们认为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1:我们需要看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

学生2:叙事有一定的顺序,内容具体,可以涵盖故事情节,描述动作、心理、行为等,表达令人难忘的事情。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①叙事文要注意是否符合题意,材料的选择是否合适。②从小处着手,仔细阅读文本,看看句子是否可以用更好的形容词规范修饰。③注意语句合理,尽量做到叙事线索清晰合理,小学要避免采取多线叙事和平铺直叙,尽量做到单线叙事但有所转折。总结完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读写结合,并对读写结果进行比赛,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努力,鼓励认真读写的学生,激发学生读写的兴趣。

五、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课外拓展的运用不可或缺

课外拓展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必须有目的地组织课外拓展活动。同时,还要注重课内外阅读衔接,全方位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以下主要探讨课外拓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引入生活元素,增加课外拓展的兴趣

我们学到的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生活,阅读也是如此,所有作家的阅读材料都是在生活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虽然语文是小学的主修科目,难度不大,但是对小学生来说,阅读还是很困难的,有不少学生会抗拒,只有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他们才能真正接受阅读。这就要在课内外阅读衔接中引入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这不仅可以显著降低阅读的复杂度,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日记类型教学后可能会要求学生多读读名人日记,日记一般记录生活中的琐事,这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近,这便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日常感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这将有助于他们以后更好地写出一篇漂亮的阅读。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活中的现实元素,然后将其应用到他们的日记中。

(二)基于教材内容制订课外拓展的方向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审慎地组织和设计课程,课程必须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况,以便因材施教,详细分析具体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制订课外拓展的方向。因此要建立个性导向的课外阅读模式,关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位置,也将阅读课转变为学生自由交流、互帮互助的课堂。首先,根据教材优化课外拓展内容,语文教师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遵守课程中的教学要求,坚持学生至上的原则,以教科书内容为基础实施课外拓展。其次,可以从小学同学同龄人的作品中挑选一些优秀的文章,这些教学内容可以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同时,小学生不能盲目地进行课外阅读,而是在课堂知识的前提下,提高文学素养。最后,丰富课外拓展内容,课外拓展的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也不能局限于教师指定的阅读清单、材料和形式,而应以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水平。

(三)课内与课外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小学生不再需要老师随时的指导,而应掌握教学的主动权,主动表达想法。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朝这个方向改革,让学生习惯于独立思考和分析,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再依赖别人来引导自己,让学生真正摆脱老师的监督,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实现语文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想象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他们填补自己的空洞体验,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开始独立思考。此外,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他们对课外活动的兴趣高于课堂知识。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应综合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喜欢的课外材料进行课外拓展,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结合。又比如,报纸或者期刊作为学生非常受欢迎的课外材料,教师可以选择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拓展。这样小学生在阅读自己熟悉的课外书籍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评价文章,选择自己的阅读角度重写文章,然后练习阅读技巧。

六、 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创新,阅读认知、读写结合以及课外拓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贯穿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个阶段。小学作为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以课本知识内容为基础,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向,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盲目增加学生负担。同时,教师也要有效应对当前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挑战,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和资源,通过课内外阅读衔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课外阅读教学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