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中国新闻战线的奇兵”新篇章

2022-02-22 20:29陈陆军
中国记者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新社华文二十大

作为国际传播领域的重要方面军、侨务外宣的主力军和世界华文媒体的领军者,中新社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新社建社70周年贺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以实际行动奋力开创中新社事业发展新局面,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新闻战线的奇兵”[1]新篇章。

一、立学立行,向世界宣介党的二十大

全球瞩目的党的二十大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针的窗口。中新社牢牢把握这一对外宣传阐释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契机,紧扣主题主线精心部署,从战略布局、内容生产、话语表达和传播渠道多维度创新对外传播,积极向海外受众讲述中国共产党故事,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话题设计“放眼国际”:打造具有“贴近性”和“全球性”的国际传播策划。在大会召开数月前,中新社面向数百家海外用户征询关于党的二十大报道的产品需求和建议,在把脉海外关切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策划。精品栏目“问答二十大”系列短视频,开启“问题众筹”模式,从征集到的问题中遴选出30个海外受众对中国共产党、党代会的普遍“好奇”,由海外华侨华人、华媒记者及外国友人出镜提问,再约请专家学者权威作答。短视频在一问一答中回答了“真关切”,解决了“真问题”,也促成了海内外舆论场有效互动。系列视频在境内外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渠道累计触达超3亿人次,被近百家海外华文媒体下载采用2200余次,是秉持全球思维部署传播战略的一次有益实践。

内容生产“融通中外”:构建达致“情感共鸣”和“认知共通”的意义空间。中新社的二十大报道,在内容生产上着力选取贴近传播对象的案例展开叙事,努力建立共情、共通的场景,把个体故事融入党和国家的大叙事中,使国际受众在情感和认知中看懂、读懂中国故事。如系列人物专题片《我们的十年——党外人士话复兴》以十年为节点,通过讲述林毅夫、吴尊友、冯骥才、梁晓声、曹德旺、刘永好、任达华、陈维亚等30位党外人士的故事,反映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的光辉历程,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宏大主题。

表达方式“走向世界”:探索聚合鲜明话语风格和“碎片传播”特性的对外话语。在党的二十大报道期间,“中新风格”话语表达巧妙搭载“碎片传播”平台,实现时效与实效的统一。“十年·中国观察”系列对外报道,将“八项规定”“只此青绿”“小屏改变大时代”“一起向未来”等海外熟悉的主题词作为话语符号,自小切口、细节处见人见物见故事,以形象化、案例化的阐释创新对外话语表达,着力把成就宣传融入鲜活生动的叙事之中。在新媒体平台推出的海报《金句!二十大报告这十句话振奋人心》、动画视频《二十大报告中的江山与人民》等新媒体创意产品在微信阅读量均达10万+。融合报道《张桂梅:“燃灯校长”不是我一人,有社会的支持,我才燃得起来!》《张桂梅含着热泪听完二十大报告》积极尝试在碎片化传播中加强话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视频播放量均超过1000万。

传播渠道“直通海外”:拓展合作传播“辐射圈”,提高全媒体产品服务“实效性”。围绕中共二十大宣传,中新社联合超过150家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合作传播,增强对外精准传播和合作传播实效。同时,发挥全媒型通讯社的特点,以电讯、图片、视频、报刊、网络新媒体,以及定制特稿、专版等产品矩阵,对外推送优质原创新闻,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创建#20th Party Congress#话题标签,全方位、立体化服务海外媒体用户和直接受众。进军国际主流媒体,通过路透、美联、塔斯社等国际媒体渠道对外提供中英文视频及素材百余条,相关产品通过此渠道获得十余国的媒体下载采用约200家次。

二、学思践悟,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

中新社70年来的发展史就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外宣战略、和平统一大业同频共振、同向而行的历史。中新社始终牢记职责使命,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许多重大报道和关键时刻发挥了独特作用,确立了在中外新闻界的独特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在新起点上,中新社要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特色。要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勇于发声、善于发声,以独具特色的“中新风格”积极引导国际舆论,服务国家对外宣传;要坚持面向港澳台侨,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要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

“说理”与“陈情”并举,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和新实践进行创新性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对外“说理”提供了理论准备、基础和支撑。“理”已足备,要解决的是如何把“理”讲得清、传得开。中新社创新探索,将“说理”与“陈情”相结合,于2021年元旦重磅推出融媒体栏目“东西问”。专栏依托智库学者、国际人士、各界精英,促进东西方文明对话与交流。自推出以来,通过专家访谈、深度时评,多维度阐释东西方文明互鉴的过程、结果和预期,以多语种传播形式,触达海外主流社会,扩展至华裔新生代读者、西方知识界和西方民众,受到海内外学者和受众的广泛欢迎。截至2022年10月,“东西问”专栏共访谈中外知名专家学者逾900人,播发中文稿件超1000篇。

中新社“东西问”专栏在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上,作出了十分有益的实践探索。

媒体与智库互动,激发“学媒结合”的创新动力。中央高度重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新社汇聚全社资源,在今年10月28日成立“东西问智库”。这是一个跨学科、多语种、全媒介、传播型的智库平台,致力于常态化、品牌化、智库化、平台化开展活动,汇聚智力、做好传播,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以“多样文明,一个世界”为价值理念,以“文明互鉴,理性对话”为愿景的“东西问智库”,是中新社创新业务形态的重要抓手,也是为国际传播提供学理支撑的重要途径。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东西问智库”品牌,有助于为外界了解中国提供更加丰富的话语素材、更加强大的话语支撑;有助于建立起有学理支撑和法理逻辑的中国话语;有助于减少话语折扣,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服务与带动并重,聚合引领海外华文媒体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新社建社70周年贺信中要求中新社在新起点上继续“积极联系海外华文媒体”。中新社因服务海外华文媒体而生,创新做好新形势下华文资讯服务,是我们的重要使命。中新社紧紧围绕“积极联系海外华文媒体,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这个主题,以带动海外华文媒体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为导向,以“五个一”项目为抓手展开工作。“五个一”项目,即一个数据资料库、一个研究机构、一个民间组织、一个评奖授荣体系和一个客户服务平台。海外华文媒体数据资料库通过建立多种数据模型,从不同维度观察海外华文媒体的行业特点和市场变化,为华媒“画像”,也为深度分析研究提供量化支撑。世界华文媒体研究中心通过举办研讨会、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或访谈,对华文媒体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促进海外华文媒体之间、及其与中国媒体之间的相互联络和资源互动。世界华文媒体评奖将由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主办,以客观、真实和新闻专业水准为要求,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奖。海外华文媒体客户服务平台旨在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增强凝聚力。

三、踔厉奋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站在中国新闻社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上,全社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推动新时代中新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社以中央精神为根本遵循,确立建设“中心、旗舰、共同体”的三位一体战略目标。强化“全球华文传媒资讯中心”建设,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核心业务清晰、多路垂直、多平台发展、区域并重的融媒体发展新格局;加快“海外华文媒体旗舰”建设,深化与海外华文媒体的内容和渠道合作,加强对其引导扶持,形塑于我有利的海外华媒业态生态;打造“全球华文资讯传播共同体”,聚合引领海外华文媒体,团结凝聚海外对我友好力量,扩大知华友华朋友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政治思想上,牢记“三个务必”,踏实践行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是新时代的政治要求和时代使命,也为新征程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要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真抓实干、知难而进;要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积累经验、提高本领。

在传播实践中,围绕“三个面向”,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文化发展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在的基因密码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文化的“天下”情怀和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作为中央外宣媒体,中新社国际传播的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共享性等特征,与“三个面向”的定位高度契合。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中新社秉持“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的理念,在对外传播的实践中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平等性和包容性,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流学习。

在管理建设上,聚焦“三个第一”,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新社在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的过程中,聚焦媒体科技变革、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着力提升生产力、资源池、新动能的建设。在新起点上,以“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挂牌为契机,推动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运营、集团化发展,赋能中新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继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媒体管理向精细转变,努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和新型一流传媒;以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为方向,以培养全媒型、专家型新闻人才为目标,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要求,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

新时代新征程鼓角齐鸣,新形势新任务催人奋进!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高度的历史自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寻求“最大公约数”和画出“最大同心圆”为目标,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注释】

[1]1982年9月,在中国新闻社建社30周年之际,廖承志同志题词“中新社是我国新闻战线的奇兵”。

猜你喜欢
中新社华文二十大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第二届消博会闭幕展会规模超过首届
海外视角 新锐表达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