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张培芝,吕锦彬,章庆勇,刘 莉,叶 洋
(新疆第二医学院,克拉玛依 834000)
铌镁钛酸铅((1-x)Pb(Mg1/3Nb2/3)O3-xPbTiO3,PMN-PT)块体材料为一种复合型钙钛矿固溶体材料[1],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压电、介电、电热和热释电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压电换能器、非线性光学器件和光电探测器件[2-4]。据报道PMN-PT块体材料的压电性能可以达到一般材料的10倍左右[2],Bai等[5]发现:PMN-PT块体材料的电热性能在较小的温差范围内表现了双峰性,因此可通过改变温度来获得良好的电热效应。与BaxSr1-xTiO3[6]、BaZrxTi1-xO3[7]、和Pb(ZrxTi1-x)O3[7]等固溶体材料相似,PMN-PT材料也存在准同型相界,其准同型相界范围为0.3~0.35[8],研究发现在准同型相界附近,材料具有较好的铁电、压电、介电和电热等性能。与块体材料相比,薄膜材料具有稳定性好、密度高、体积小等优势,更符合器件微型化的趋势。薄膜的生长需要基底作为支撑,由于基底与薄膜间的晶格常数不同,导致薄膜在生长中会产生晶格失配应变。薄膜的生长取向不同所受的失配应变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能。在不同取向Pb(ZrxTi1-x)O3薄膜性能的实验研究中,发现(111)取向铁电薄膜极化和介电性能要优于其他取向薄膜[9],因此研究(111)取向薄膜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111)取向PMN-PT薄膜的研究主要借助于实验手段,Okamoto等[10]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111)cSrRuO3//(111)SrTiO3衬底上生长出0.6PMN-0.4PT薄膜,发现膜厚从500 nm增加到1 300 nm时,室温下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从1 600增加到2 800。Xu等[11]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通过调整衬底温度等参数在GaN(0002)表面生长出(111)取向0.65PMN-0.35PT薄膜,其P-E曲线显示了典型的铁电特性,而剩余极化和矫顽场分别约为18.1 μC/cm2和75 kV/cm。Hamad等[12]研究了(111)取向的PMN-PT(65/35)薄膜的等温熵变,结果显示在电场变化ΔE为455 kV·cm-1时等温熵变超过了16 J/(kg·K)。在理论研究方面,Khakpash等[13]利用热力学理论研究了(001)取向PMN-PT薄膜的应变-温度相图,结果表明:在较大失配应变范围内薄膜相结构为单斜相。在室温下,与BaxSr1-xTiO3和Pb(ZrxTi1-x)O3薄膜相比,PMN-PT薄膜的单斜相的区域要大得多。而对于(111)取向PMN-PT薄膜,由于缺乏完整的理论研究方法,目前尚未有热力学理论研究(111)取向PMN-PT薄膜的报道,尤其是理论计算(111)取向薄膜相结构和性能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一定程度阻碍了PMN-PT薄膜性能提高和应用。
因此,本文首先建立起了完整的(111)取向铁电薄膜热力学势能函数及机电耦合性能计算方法。选择准同型相界处的0.7PMN-0.3PT薄膜为研究对象,借助于Mathematica计算软件,研究了(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相结构及其机电耦合性能,分析了外电场和应变对(111)取向0.7PMN-0.3PT薄膜机电耦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高性能(111)取向PMN-PT薄膜的制备提供参考。
基于Landau-Devonshire理论,以高温下的立方顺电相为参考,选择极化P′i(i=1~3)、应力σ′n(n=1~6)和电场E′i(i=1~3)为体系序参量,选择晶体学坐标系x′1平行于[100]方向,x′2平行于[010]方向,x′3平行于[001]方向,则(001)取向单晶铁电块体材料的势能函数为[14-15]:
(1)
式中:α1、αij和αijk是介电刚度系数;sij是恒定极化下的弹性柔度系数;Qij是电致伸缩系数。α1与温度相关:α1=(T-T0)/2ε0C(T0是居里温度,C是居里常数,ε0是真空介电常数),其他介电刚度系数与温度无关[14-15]。文章所使用的计算参数来自参考文献[16-17]。
P′i=(T)-1Pi,E′i=(T)-1Ei
σ′n=(T)-1·σn·T
(2)
转化后的(111)取向铁电块体势能函数为G,其形式如文献[19]所示。与块体材料相比,薄膜势能函数需增加一项失配应变能,是由薄膜与基底间的失配应变所导致。然后,通过Legendr变换可得到(111)取向薄膜的热力学势函数[21-23]:
(3)
式中:u1、u2和u6为平面失配应变;σ1、σ2和σ6为应力。应变ui(i=1~3)和应力σi(i=1~6)可通过力学边界条件消除:∂G/∂σ1=-u1,∂G/∂σ2=-u2,∂G/∂σ6=-u6,u1=u2=um,u6=0,σ3=σ4=σ5=0[19-20]。化简整理后,(111)取向单畴铁电薄膜的热力学势函数为:
(4)
其中:
(5)
其中η和χ与薄膜能量之间关系为[14-15]:
(6)
压电系数din为[14-15]:
(7)
铁电薄膜的相结构会影响其机电性能,温度和应变对相结构的影响较大,相结构的变化影响铁电薄膜的宏观性能。因此,在考虑电场Ei=0(i=1~3)的情况下,研究了温度和应变作用下(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相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知,(111)取向0.7PMN-0.3PT薄膜主要存在沿三个晶轴方向极化可互换的对称相:顺电相PE、菱方相R和单斜相MA(或MB),这是由于双轴应变在三个晶体轴上的作用是等效的。由于相结构取决于材料的晶体结构,因此,相结构是根据晶体参考系下极化特征分类的,相结构在薄膜参考系和晶体参考系中的极化特征如表1所示。在拉应变区域内,MA和MB相具有相同的能量,或者说这两相在此区域内共存。在高温下,(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相结构为顺电相。在室温附近,(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相结构发生了一次转变:R-MA(或MB)。同时,随着失配应变值的增加,(111)取向单畴0.7PMN-0.3PT薄膜的居里温度逐渐增加。Raeliarijaona等[24]使用第一性原理研究(111)取向BaTiO3薄膜时,也发现了菱方相R、单斜相MA的存在,这一定程度证明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Khakpash等[13]研究发现(001)取向PMN-PT薄膜的相结构主要有顺电相PE、正交相O、单斜相M和四方相C,与(001)取向薄膜相比,(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相结构的对称性要高于(001)取向薄膜,且在拉应变范围内,(111)取向薄膜居里温度明显低于(001)取向薄膜,说明其更适用于较低温度下工作的铁电器件。
图1 (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应变-温度相图Fig.1 Misfit strain-temperature phase diagram of (111)-oriented 0.7PMN-0.3PT thin film
表1 (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相结构及极化特征Table 1 Phase structure and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111)-oriented 0.7PMN-0.3PT thin film
热力学理论中,序参量之间是相互耦合的,力学参量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电学性能的改变,表现出机电耦合性,一般用压电系数来描述机电耦合性能。而压电性能与应变、外加电场、介电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在本节中将依次计算和分析(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极化、介电常数和压电系数。
2.2.1 (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极化特性
为方便计算薄膜的机电耦合性能,计算中出现MA和MB共存现象,统一选择MA相作为研究对象。在应变为-2%≤um≤2%、电场E3=0、50 kV/cm、100 kV/cm和200 kV/cm的条件下,通过最小势能原理结合式(4),计算出了室温下(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极化分量,如图2所示。从图2来看,(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面内极化分量P1恒为0。随着拉应变的增加,面内极化分量P2在单斜相MA内逐渐增加。随压应变的减小,面外极化分量P3在菱方相R内逐渐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应变使得膜内晶体产生变形,导致晶体内部电荷中心发生偏移,偏移的大小与应变和电场的大小和方向密切有关。同时,观察到外加电场E3有利于面外极化分量P3的形成,而不利于面内极化分量P2的形成。在E3=200 kV/cm时,面外极化分量P3在应变-2%≤um≤2%的范围内获得了较大的值,是由于在外电场E3的作用下,极化矢量向着电场方向发生了偏移,因此,面内极化P2随电场E3的增加而减小,而面外极化P3呈增加趋势。可见外电场和失配应变能够较好实现对薄膜极化特性的调控。
图2 室温下,(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极化分量Pi(i=1~3)随失配应变和外加电场的关系曲线:(a)面内极化分量P1;(b)面内极化分量P2;(c)面外极化分量P3Fig.2 Polarization components Pi (i=1~3) of (111) oriented 0.7PMN-0.3PT thin film varying with misfit strain and applied electric field at room temperature: (a) in-plane polarization component P1; (b) in-plane polarization component P2;(c) out-of-plane polarization component P3
2.2.2 (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介电性能
铁电薄膜的介电性能的好坏会影响薄膜器件储能强弱,而介电性能强弱可由介电常数直观反映。基于2.2.1节中的平衡态极化分量和1.2节中所建立的(111)取向铁电薄膜的介电常数计算方法,计算出了室温下(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介电常数εii(i=1~3),其中应变变化为-2%≤um≤2%、电场E3=0、50 kV/cm、100 kV/cm和200 kV/cm,如图3所示。图3(c)中黑色方框表示实验所测得的面外介电系数ε33[25],结果显示理论计算值约为实验值2倍,其主要原因是实验中的薄膜为多畴多晶薄膜,与单晶单畴的理论模型相比性能自然有所降低。在菱方相R相内,(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介电常数ε11和ε22随压应变的减小而增加,在MA相内随拉应变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R和MA的相界处取得极大值。而面外介电常数ε33在R相随压应变的减小而减小,在MA相内随拉应变的增加而减小,同样在R和MA的相界处达到峰值。在外电场E3=0、50 kV/cm、100 kV/cm和200 kV/cm时,面外介电常数ε33的峰值分别为4 382、2 646、2 102和1 600。另外,在外加电场E3的作用下,薄膜的介电性能有所降低,是由于极化分量P3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加而增加,而极化率η逐渐减小,使得ε33相应减小。综上所述,通过调节薄膜与基底之间的失配应变和外加电场E3可调控薄膜的介电性能,以此为高介电性能器件的制备提供参考。
图3 室温下,(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介电常数εii (i=1~3)随失配应变和外加电场的关系曲线:(a)面内介电常数ε11;(b)面内介电常数ε22;(c)面外介电常数ε33,其中黑色方框表示实验所测得的面外介电常数ε33Fig.3 Dielectric constants εii (i=1~3) of (111) oriented 0.7PMN-0.3PT thin film varying with misfit strain and applied electric field at room temperture: (a) in-plane dielectric constant ε11; (b) in-plane dielectric constant ε22; (c) out-of-plane dielectric constant ε33, the black scatter represents ε33 measured in the experiment
2.2.3 (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压电性能
从2.2.1和2.2.2节中发现失配应变和外加电场对薄膜的极化和介电性能有显著影响,而压电性能与极化和介电常数密切相关,因此,外加电场和失配应变也会影响到薄膜的压电性能。基于2.2.1节所计算出的平衡态极化值,再结合公式(6)和(7),计算出了室温下(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压电系数d33,其中应变变化为-2%≤um≤2%、电场E3=0、50 kV/cm、100 kV/cm和200 kV/cm,如图4所示。从图4来看,(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压电系数d33在R相随压应变的减小而减小,而在MA相内随拉应变的增加而减小,在R和MA相的相界处达到峰值。在电场E3=0、50 kV/cm、100 kV/cm和200 kV/cm时,压电系数d33的峰值分别为303.8 pm/V、241.9 pm/V、219.7 pm/V和195.1 pm/V。随着电场强度E3的增加,(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压电系数d33在R相和MA相内都有所降低,其原因是极化分量P3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加而增加,使得d33相应减小。与介电性能相似,失配应变和外加电场E3能够较好地实现对薄膜压电性能的调控。
图4 室温下,(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压电系数d33随失配应变和外加电场的变化曲线Fig.4 Piezoelectric coefficients d33 of (111)-oriented 0.7PMN-0.3PT thin film varying with misfit strain and applied electric field at room temperture
基于Landau-Devonshire理论,通过对应力、极化和电场序参量进行坐标转换,建立了(111)取向单畴铁电薄膜的热力学势能函数及其机电耦合性能计算方法。基于所建立的理论,研究了(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相结构、极化特性、介电性能和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11)取向0.7PMN-0.3PT薄膜的相结构主要存在沿晶轴方向三个极化可互换的对称相:顺电相PE、单斜相MA(或MB)、菱方相R。在应变和外电场的调控下,(111)取向0.7PMN-0.3PT薄膜展现出优良的机电性能,在R和MA的相界处取得了极大值。在外电场E3=0、50 kV/cm、100 kV/cm和200 kV/cm时,面外介电常数ε33的峰值分别为4 382、2 646、2 102和1 600,压电系数d33的峰值分别为303.8 pm/V、241.9 pm/V、219.7 pm/V和195.1 pm/V。同时,通过调节失配应变和外加电场E3,可获得高介电性能和压电性能的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