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莎,张 宁,杨荣禄,于芳宁,郭星云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 100102)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在发达国家,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DKD[2],而终末期肾脏病约有50%是由DKD 发展而来[3]。西医治疗DKD,早期主要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水平,降低尿蛋白为主,后期患者出现水肿、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则兼利尿、控制并发症。中医认为,DKD 初期基本病机是气阴两虚,随着病情迁延,阴损及阳,出现阴阳两虚[4],而血瘀则贯穿全程[5]。既往研究表明,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可降低DKD 早期尿微量白蛋白及血糖水平,提高总体有效率[6]。而考虑到阴损及阳的病机进展,许多学者[7,8]开展了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DKD 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研究,然而其样本量小,缺乏说服力。因此,本研究运用Cochrane 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DKD 的疗效,旨在为本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计算机检索八大中英文数据库[9],检索时间截至2020 年11 月。中 文 检 索 词:“益 气 温 阳”、“温 阳 活血”、“温 阳 通 络”、“糖 尿 病 肾 病”、“随 机 对 照 试 验”、“临床观察”等相关同义词。英文检索词:“diabetic nephropathy”,“diabetic kidney disease”,“Yiqi Wenyang”,“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Wenyang Huoxue”,“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invigorate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等相关主题词和自由词。
(1)研究类型:RCT;(2)研究对象:明确诊断糖尿病肾脏病并符合Mogensen 分期标准Ⅲ~Ⅳ期;(3)干预措施:对照组为西医基础治疗,包括降糖,个体化降压、调脂等[9],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气温阳活血类中药,所用中药需包括益气药如黄芪、白术等,温阳药如附子、肉桂、淫羊藿等,活血药如桃仁、红花、丹参、水蛭等;(4)结局指标:24 h 尿蛋白定量(24 h UT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不良反应,其中必须包含24 h UTP 或UAER。
(1)使用针灸、艾灸等其他中医外治法的;(2)对照组使用中药或除基础治疗外的其他疗法;(3)结局指标数据不完整或有明显错误的;(4)包含重复数据的,只选择数据较全的文献;(5)重复发表的文献,只纳入年份最早的研究;(6)无法浏览全文的文献。
将所有初步检索的文献导入Endnote X9 软件中,进行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及核对[9]。对文献中出现的关键性错误,联系原文作者予以核实。
由两名研究者根据改良Jadad 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分[9],同时根据Cochrane 手册[10]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的评价。
使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差(MD)表示,区间估计采用95%可信区间(95%CI)。考虑各研究间年龄、病程、疗程等可能存在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当文献间存在明显临床异质性时,采用敏感性分析或亚组分析进一步探索统计结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八大数据库初步检索到273 篇文献,导入Endnote X9 软件,通过软件查重结合手动查重共剔除132 篇重复文献,通过浏览标题和摘要排除104篇,2 篇文献无法找到原文,阅读剩余35 篇全文后,最终纳入10 项[7,8,11-18]RCT 研究。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Fig 1 Flow chart of literature screening
纳入的10 篇RCT 研究,共778 例DKD 患者,其中DKD Ⅲ期2 篇,共159 例患者,DKD Ⅳ期8 篇,共619 例患者,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纳入研究的试验组中药组成情况见表2。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Tab 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表2 试验组中药组成表Tab 2 Composi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 项研究明确报告了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其余仅提及“随机”。所有文献未具体描述随机隐藏方法以及盲法,未阐明退出和撤出情况。改良Jadad 量表评价结果均为低质量。质量评价见表3,偏倚风险情况见图2。
图2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图Fig 2 Risk of bias graph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表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Tab 3 Quality evaluation of included studies
2.4.1 对24 h UTP 的 影 响 8 项[7,8,11,12,14,15,17,18]研 究 报道了24 h UTP,共619 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12 例,对照组307 例。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的24 h UTP 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36,95%CI=(-0.46,-0.26),P<0.000 01,I2=43%]。见图3。
图3 益气温阳活血法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DKD 对24 h UTP 影响的森林图Fig 3 Forest plot of Yiqi Wenyang Huoxue therapy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basic therapy in reducing the 24 h UTP level among DKD patients
2.4.2 对UAER的影响 4项[13-16]研究报道了UAER,共37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UAER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36.72,95%CI=(-47.21,-26.23),P<0.000 01],见图4。其中I2=52%,提示异质性较大,分析发现,曲莲莲等[14]研究纳入患者的UAER 较高,均大于200 μg/min,做敏感性分析,剔除此研究后,I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34.72,95%CI=(-40.47,-28.98),P<0.000 01],结果较为稳定。
图4 益气温阳活血法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DKD 对UAER 影响的森林图Fig 4 Forest plot of Yiqi Wenyang Huoxue therapy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basic therapy in reducing the UAER level among DKD patients
2.4.3 对Scr的影响 3项[7,8,11]研究报道了Scr,共208例患者。Meta 分析显示,试验组较照组Scr 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6.28,95%CI=(-20.59,-11.97),P<0.000 01,I2=0%]。见图5。
图5 益气温阳活血法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DKD 对Scr 影响的森林图Fig 5 Forest plot of Yiqi Wenyang Huoxue therapy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basic therapy in reducing the Scr level among DKD patients
2.4.4 对BUN 的影响 3 项[7,8,11]研究报道了BUN,共20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BUN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45,95%CI=(-1.76,-1.14),P<0.000 01,I2=0%]。见图6。
图6 益气温阳活血法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DKD 对BUN 影响的森林图Fig 6 Forest plot of Yiqi Wenyang Huoxue therapy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basic therapy in reducing the BUN level among DKD patients
2.4.5 对TC 的 影 响 2 项[7,18]研 究 报 道 了TC,共125 例患者。Meta 分析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TC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64,95%CI=(-1.07,-0.21),P=0.004,I2=0%]。见图7。
图7 益气温阳活血法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DKD 对TC 影响的森林图Fig 7 Forest plot of Yiqi Wenyang Huoxue therapy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basic therapy in reducing the TC level among DKD patients
2.4.6 对HbAlc的影响 3项[7,13,18]研究报道了HbAlc的结果,共19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HbAlc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不显著[MD=-0.50,95%CI=(-0.94,-0.05),P=0.03,I2=59%],见图8。表明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分析发现,杜鹃等[13]研究中,HbAlc的治疗前基线较高,均超过8%,治疗前后差值较大,进行敏感性分析,剔除此研究后,结果显示差异仍不显著[MD=-0.31,95%CI=(-0.60,-0.02),P=0.04,I2=0%]。
图8 益气温阳活血法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DKD 对HbAlc 影响的森林图Fig 8 Forest plot of Yiqi Wenyang Huoxue therapy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basic therapy in reducing the HbA1c level among DKD patients
2.4.7 不 良 反 应 4 项[7,11,17,18]研 究 观 察 了 不 良 反 应情况,均报告无不良反应发生。
本研究合并结局指标的文献数量均小于10 篇,故不采用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19]。
在DKD 早期,肾脏病理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白蛋白异常滤过,临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排泄增加,随着病程进展,肾小球病变加重,结节硬化,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20]。而有效的血糖和血压控制是DKD 的防治关键[21],良好的血脂管理可改善DKD 患者的预后[22]。
DKD 属 于 中 医 的“水 肿”、“虚 劳”、“消 渴 病 肾病”等范畴。赵进喜等认为,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特点,并根据Mogensen 分期,提出了该病早中晚分期的辨证标准,其中,在早中期及晚期的本虚分型中,均包括了阴虚型及阳虚型,标实则以血瘀证为多[23],之后对分期证候的聚类分析显示,Ⅲ期以气虚、阴虚表现多见,Ⅳ期在Ⅲ期基础上出现阳虚,血瘀证全程始终[24]。吕仁和教授提出“微型癥瘕”理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强调活血化瘀在DKD全程使用[25]。另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肾脏病Ⅴ期以阳虚为主[26,27]。因此,DKD 早期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为主,随着病情进展,阳虚证所占比重增加,益气温阳活血治疗的比重亦逐渐增加。
本研究采用Meta 分析的方法,对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DKD Ⅲ~Ⅳ期的RCT 研究进行系统检索和分析,结果发现,与单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相比,联合益气温阳活血中药可更好地降低24 h UTP、UAER、Scr、BUN、TC 水平,而对HbAlc 降低不明显。在中药的运用上,常用的益气药是黄芪、白术、山药、茯苓、党参,活血药为水蛭、红花、桃仁,而温阳药以附子、淫羊藿为主。既往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附子和淫羊藿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Scr 等有降低作用,如李景花等[28]治疗脾肾阳虚型DKD,选用附子理中丸合真武汤,降低了尿蛋白、Scr、BUN 水平,赵锦等[29]研究发现,淫羊藿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UAER、Scr、BUN 具有降低作用。此外,多项研究表明,附子理中汤可降低血脂异常患者的TC 水平[30,31],还可降低非酒精脂肪肝大鼠的血脂水平[32]。本研究结果显示,益气温阳活血中药对血糖影响不大,较为安全。综上,温阳类药物在DKD 的治疗上也有应用的空间,特别是到后期阴损及阳,出现阳虚证时,益气温阳活血或许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1)纳入文献均为低质量,对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不够完整,多数文献未具体描述随机方法,对随机隐藏、脱落撤出情况缺乏描述,未能实施盲法;(2)多数文献未给出肾小球滤过率的情况,未同时测定UAER、24 h UTP,没有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多数研究未报告不良反应,个别研究未报告年龄、病程等基线数据,研究及报告有待进一步规范;(3)纳入研究均未表述随访情况,难以对中药长期疗效及安全性做出评价(4)纳入文献较少,未能检测发表偏倚;(5)未检索灰色文献及未发表文献,可能对结果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DKD Ⅲ~Ⅳ期的患者,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类中药,能够更好地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血脂情况。在运用中医药治疗DKD 的临床实践中,除了益气活血药物,可适当辨证使用附子、淫羊藿等温阳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