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下的历史共情与体验

2022-02-22 12:38杨改娟刘硕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3期
关键词:批判性深度创设

杨改娟 刘硕

关键词:新高考;情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1新高考立足情境考核,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命制,综合考察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1989年,布朗等人提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知识只有在具体的情境应用中才能体现其意义。只是不是孤立而来的,因此获取知识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具体情境,在情境中感受和把握知识。”2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设法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对历史进行探究。3所以,情境创设是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尤其高中历史教学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应试教学手段已然不能满足新高考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4才算是深度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势在必行,这样才能将枯燥和抽象的历史知识具象化,让学生产生历史共情,感悟历史。

一、创设“现场”情境,引领学生的体验性学习。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5所谓“现场”情境,即运用实物、图片或运用影视资料等再现当时的场景。唐代三省六部制是相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讲此内容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假设你是当时的一位工程师,为了方便政事处理,你会将三省布局在哪呢?并说明理由。我将皇宫的草图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为了现场体验,我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通过这种情境创设,学生对这一制度的理解远比灌输式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为了激发所有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我又创设了以下情境:唐太宗计划对郡县官吏进行考核,那么具体行政程序是怎样运行的?请结合所学知识,自己绘制制度流程图(而不是结构图),并加以说明。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对该制度就有了更真实地体验,更深刻地理解。

二、创设具有冲突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批判性学习。

所谓“冲突性”情境,即运用与学生基本认同的观点相悖的史料,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思考。以宋代不抑土地兼并为例,学生固有的认知对该政策持否定态度,但是我出示的是积极方面的史料,进而提出问题:“请结合史料,该政策有什么影响呢?是否只有消极影响呢?”再如:以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与痛打章宗祥事件为例,出示学者梁漱溟和胡适的观点:梁认为,伤人应该受到制裁,不能以公意为理由横行,纵然罪大恶极者也有其自由。胡适不赞成暴力,认为威压的表示,是暴民专制而非民治精神。若此种不容忍的风气造成,社会将变成一残忍的社会,爱自由争自由者将失去立足之地。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理性爱国。这些冲突性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批判地认识历史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观点,独立精神。6历史具有不确定性,其本质就是批判性。借助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动性,学生在多维度审视历史现象的同时,能够欣赏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风景。

三、创设虚拟情境。

所谓虚拟情境是课程开发者根据课程的需要,以史实为依据,虚构出来的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应該注意虚拟并不是虚假,不是伪造。葛兆光先生说:“历史学家就是穿透历史的帷幕,重新让遗迹和文物复活,重新想象和经验过去”。例如在讲授《罗斯福新政》时,引用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优秀的虚拟情境:美国马文·L·诺森在1929年因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于生计告别大学生涯时,仅差1个化学学分就能拿到贝勒大学学士学位,只好在70多年后已经满百岁时终于迎来迟到的毕业证书。借诺森之口,讲述经济大危机前后的残酷——转机——幸福的经历。学生仿佛感受到了诺森一家大起大落的生活,仿佛回到了1929年的美国。这一情境的设立,符合了历史事实,还原了当年的社会现实,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进行深度学习,深度教学具有批判性、理解性、体验性、建构性等特点,因此,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最优的形式,创设出和谐、灵动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师生的主体性得到解放,在课堂上进行心灵的碰撞,从而使历史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美)布朗等.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J].教育研究者,1989(18).

[3] 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计算机教与学·现代教学,2005(05).

[4]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5]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632年.

[6] 武其芳.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设计特点与意义——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12).

猜你喜欢
批判性深度创设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创设未来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