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远 曲彭
摘要:新时代下加强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方式和行为三个方面分析其特征,探析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对于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负向效应,最后立足于高校民主党派提出智力支持、立德树人、包容开放和建言献策四点建议,能进一步优化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民主党派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有助于大学生依法、依规参加政治生活,通过合理程序表达个人或者集体的意愿,进而优化政治体系的构成、规则、运行方式等,对于维护大学生合法权利,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政策,乃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都有着深远意义。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在政治参与的意识、行为、形式、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负向效应一定程度干扰着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1],聚焦于高校民主党派的智力、和谐、环境等正向因素,探索高校民主党派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引导。
大學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富有激情、抱负、理想和情怀的阶段,一个民族青年人的成长关乎整个民族的未来。当代青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亲眼见证并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神州大地的沧桑巨变。面对日新月异的祖国和面对公共危机的国际比较中,当代大学生普遍有着极高的民族归属感、认同感、自尊心、自信心,分析并研究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征特点,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并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意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呈现分化特征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的生活也日渐信息化,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使得不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在云端相遇相知,大学生的个人兴趣与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强化。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关注网络热点事件,分享信息、发表意见、抒发感情,由于相关监管的缺失,也使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程度呈现出适度与极端参与分化的特征。
大多数大学生能够通过学生组织、社团、俱乐部、工作室等途径进行政治参与,有效参与基层人大代表等选举工作,逐步形成政治参与行为,但是仍存在部分学生受到网络舆情、个人与家庭观念等影响表现出过激与过冷的政治参与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集会、游行等权利,但存在极少数大学生易受境外非法组织的影响,进行非法集会、暴力游行示威、违法翻墙。与此相反,也有部分大学生却过分关注个人兴趣、个人发展,而忽视了将个人融入集体、社会,没有珍惜享有的相关权利。
(二)方式: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征
随着我国政治参与方式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快速普及、融入日常生活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日趋多样化[2]。大学生已经达到了相关法律所规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阶段,依法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等相关权利,在校园中思想观念的交流碰撞与自由表达更能使他们倾向于发挥政治结社、政治表达等自由。
各大高校中,由各级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相关部门指导下的学生组织、社团、俱乐部与工作室等制度日趋规范,其主要负责人的民主选举、活动开展的民主研讨等活动均有政治参与的雏形;学生对于个人发展的追求、个人技能的提升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也不断驱动他们积极投身于类似政治参与的相关活动中来。
从参与形式来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政治参与得到了大多数年轻人的普遍广泛接受,新媒体的使用方便与交互便捷等特点也使其政治参与度极大提高;同时,也诞生了“重大活动线下开展、日常工作线上为主”等线上、线下两个阵地互补的政治参与形式。从参与内容来看,大学生在不同特点的学生组织中主要参与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多样的政治参与内容。
(三)行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呈现浅表化特征
处于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部分平台过分关注用户流量,使得不同文章、资料不同程度地趋于时效化、碎片化、浅表化。又因为当代大学生学业课程繁杂,校园事务也多种多样,因此学生习惯于快速处理与应对各种事务。
根据相关文献的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行为以“浏览时政新闻”“论坛讨论回复”“参与基于网络的问卷调查”“基于网络的公共事务投票表决”等内容为主,大多数的行为并不需要个体深入参与或思考。对于“浏览时政新闻”行为的进一步调查显示,会同其他人讨论时政新闻并表达自己见解的大学生则少之又少,部分大学生只在意引人注意的标题、图片,并不会对资料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调查,更不会继续跟进、关注事态发展。
大学生处于身心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随着移动网络与多媒体的普及与广泛应用,高校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往往呈现出内源型、外源型等多种负向因素。科学分析负向因素有利于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更有利于营造一个科学的、民主的、健康的、可持续的政治环境。
(一)非理性因素的负向作用:参与惰性和盲目跟风
高校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因惰性而抵制的行为[3]。通过对辽宁省某高校本科生的调查表明,部分同学对于研究讨论、采访分享、建言献策等行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消极抵制心理;相较于流程复杂、花费较多时间精力的实地参与型活动,高校学生更倾向于参加易于操作、无需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线上活动;在针对网络行为的调查中,部分学生“基本没有参与过时事热点的讨论”,也有部分学生“仅参与过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时事热点的讨论”,大多数学生的网络行为呈现“送来主义”而非“拿来主义”的特点,一味地接受或部分接受网络舆论的观点,而缺乏深入思考、研究、探讨与继续跟进的耐心。
高校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因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往往会倾向于表相处盲目跟风的行为。当代大学生生长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与处理的国际比较,通过自身生活、成长的亲身体验,在心理上呈现出空前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因此对于涉及我国国家安全、国际地位或民族尊严的事件表现出强烈的政治热情。但由于思想上的不成熟和社会阅历的不足,面对网络全球化、复杂化的情形,面对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多种思想观点激烈交锋的情况,他们易于表现出言论过分理想化以及党同伐异等行为。加之相关监管不足,相关规定政策尚不完善,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导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易于受蛊惑煽动、被误导利用,从而做出不严肃、不理智、不成熟的行为。
(二)理性因素的负向作用:消极抑制和迷茫误导
高校大学生面对关乎切身安全、发展利益或国家、民族重大决策时,往往呈现出消极逃避态度。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大学生在回答“考试过程中发现同学有作弊行为”的时候,部分同学选择“听之任之”的态度,更有部分同学选择“可能会提供适当帮助”。在关于校园中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参与情况的调查中,自感不够积极或者很不积极的学生占到受访人群的大多數;部分学生倾向于参与基于网络的匿名形式的调查、访谈活动,也从侧面影射出大学生对于直面参与的积极性不足,消极情绪导致抑制性心理、行为的现象。
在网络环境纷杂的当下,大学生还容易产生迷茫心理,特别是面对多元价值观的时候,崇尚金钱、崇尚个人私利等不良观念往往会对青年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对其观念与行为造成误导。在大学生面临就业、升学等关键抉择或面临突发情况时,不良价值取向往往容易迷惑或误导大学生的理性选择,而偏离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根据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面临的多种类型的负向因素,充分利用高校民主党派先天独厚的优势,从智力支持、立德树人、包容开发、建言献策四个方面分析总结高校民主党派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优势与正向效应。
(一)智力支持:贯穿专业和文化教育教学过程
在大学校园中聚集着科研能力过硬、学术造诣较深、文化素质偏高的不同民主党派教师,且这些高校民主党派人士大多具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他们会将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符合实际国情、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观、价值观、人才观、世界观等思想融入并贯穿整个教书育人的过程。而学识渊博、声望较高的民主党派教师往往会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朴实的积极生活态度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并对学生包括智商、情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二)立德树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高校专业课程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等老师长期工作在陪伴学生成长的教学、科研一线,肩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与独特优势。在长期的教学陪伴过程中,高校民主党派老师也是不容忽视的育人力量。他们往往能够形成包容、开放、以身作则且顾全国家大局、放眼民族未来的处事风格与人格修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了解世界大势、国际形势、国家大事,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认同、国家和平统一等正确的观念,认同爱国主义思想与教育,坚定“将个人抱负同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相结合”的崇高理想信念。
(三)包容开放: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
长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工作的高校民主党派老师,也长期同年轻人、不同党派的老师朝夕相处,更加倡导彼此尊重、开放包容、求同存异、以理服人的观念。他们能够通过民主协商等方式参与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过程,在维护学校稳定、促进校园和谐的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合法平台,善于综合各方利益诉求,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在不断纠正偏差的过程中,较为理性、公正地达成共识,进一步形成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四)建言献策:顺畅内外沟通、民主监督的渠道
高校校园内部门众多、事务繁杂,校内外事务交织,共同构成复杂的校园,而就职于高校的民主党派教师往往有合作组织活动,以团队为单位承担任务的经历经验,有着社会联系较广、活动能力较强的特点,并且也善于沟通交流、观察研究、调查研讨,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处事礼仪较为规范。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建言献策中,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总结经验、探索策略方法,类似示范的政治参与表现,既有利于推进高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水平。
高校环境中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有着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本文从分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征入手,提炼总结出大学生面对政治参与,在意识、方式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又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社会环境,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的非理性、理性负向因素;最后,本文从高校学生在政治参与等方面的特点、面临的负向因素出发,有针对性地总结高校民主党派教师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正向效应和引导,有利于高校充分开拓立德树人阵地,深入挖掘育人新思路,对于高校大学生正确政治参与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培松.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定义及特征[J].法制与社会,2020(7):133-134.
[2]胡蕊.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关注及动机[J].青年记者,2017(11):34-35.
[3]涂序堂.发挥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协商民主的优势,优化非理性因素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J].市场论坛,2017(1):85-86,92.
(作者简介:邓春远,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曲彭,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