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蓉,王承武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00)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城市人口规模和比重快速增长。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2014年城市人口比重已达55%[1],城市贫困在一个国家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未来贫困问题将由绝对贫困为主向相对贫困为主转变[2]、由城乡二元分割贫困逐步向城市贫困转变[3]。经济波动致使失业率升高,城市居民抗风险能力差,其相对贫困发生率要高于农村[4]。当前,中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巩固成果阶段,城市扶贫工作也迫在眉睫。
2020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各地区要清除对就业的不合理要求,促进就业的措施要应有尽有,开拓岗位的办法应该能用尽用”。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城市居民失业率有所增长。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未来产业结构能否顺利实现升级,经济体制能否平稳度过转轨,也关系着亿万人民的生计[5]。
政府在扶贫工作中起到主要作用,但仅靠政府自身力量还难以高质量地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社会力量多方参与也很重要。2017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6]、全国总工会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中,但社会力量在参与时面临参与方式、法制保障等阻碍[7]。解困脱困不仅需要“硬性”标准一步步“提上来”,还需要困难职工内在发展效能等“软性”标准不间断“跟上去”。这个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性目标,不可能仅依靠政府权力主体从上自下的垂直权力模式和权力来实现。社会力量是公民社会的组织载体,可采取更多元的方法广泛吸收社会资源,从而激发社会的隐藏能量,积极去做精准帮扶活动中政府做不好、做不了、顾不上的事[8]。从巩固目前解困脱困成果、防止返贫、优化帮扶个案等方面来看,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十分必要。
目前,学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农村精准扶贫的工作中,对城镇困难群众关注的较少;对贫困女性、贫困老年人等群体关注较多,而对困难职工的关注较少,而且大多数学者常以个案为主来研究社会组织参与扶贫遇到的问题。
要了解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问题,需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首先,社会组织对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认知态度如何;其次,社会力量对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参与意愿如何;最后,社会力量对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本研究针对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3类社会力量展开实证研究,探究其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脱困解困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提出了建设性对策,丰富了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论。
关于致困原因有“贫困的实质源于权利的贫困”“贫困是由于缺乏能力或者说基本可行的能力被剥夺”2种观点[9,10]。权利贫困的定义为,在缺乏社会参与和平等权利的条件下,社会的某些人的基本人权、文化和政治权利缺乏保护,这些因素导致这些人很难获取和社会正式职工基本相同的权利,因此被社会排斥或处于边缘化的生活窘境[11]。社会排斥、贫困与失业3者间关联较大,欧洲大陆曾出现与欧盟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社会排斥现象[12]。人口迁移是另一种导致贫困的要素,当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一方面会因与城市劳动力竞争使部分城市劳动力因失业而陷入贫困;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劳动力可能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陷入贫困,从而导致城市贫困发生率上升[13]。
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扶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话题,这项实践最早开始于英国和美国,他们将非政府组织当作解决贫困问题的政府喉舌[14]。福利提供组织向民间社会发展是必然趋势,国家、市场、社区和民间社会都可以成为福利的重要来源[15]。当福利多元主义治理的思维引入社会福利范畴后,强调政府向社会授权和放权从而实现多中心、多主体治理等政治与治理多元化,强调削弱政治权力,甚至消灭政治威望,企图达到社会和政府多元共治与社会的多元自我治理的目标[16]。政府在与社会力量共同解决贫困问题时,仍是主导作用,作为“规划者”“主要出资人”“业务监督者”的角色,志愿组织、民间机构等社会力量需要积极参与治理活动,社会力量发挥其专业性优势,在福利服务的传递或供给中发挥更多的功能,并且可以有效应对福利服务供给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17]。
目前,中国的城市贫困主体有一定复杂性。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主体主要是下岗职工、低收入就业者和老年人[18]。个人、家庭、区域差异及制度因素等均是导致城市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本研究归纳认为,城市困难职工致困原因主要有因学、因病、因残、因失业4类[19]。
面对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问题,各级工会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但这种政府自上而下的扶贫模式已不能满足目前所有困难职工的需求,社会力量可根据职工的真实需求,用自下而上的参与方式,用“望闻问切”来判断[20],实现精准扶贫。社会组织通过援助类的项目或倡导类的活动动员企业、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扶贫(图1)。
图1 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方式
社会组织作为主要的社会力量,其参与解困脱困的优势不容忽视。从专业性来看,社会组织作为扶贫力量中的新鲜血液,可共享资源构成多元体系,以多样灵活的方式开展扶贫[21]。社会组织可以充当公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功能[22]。但社会组织也存在局限性,主要包括独立性弱、资金来源单一、参与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方面[23,24]。社会力量参与城市解困脱困时,应构建社会网络、培育公民信任和重建社区规范[25]。形成开放式扶贫格局,围绕国家、省和贫困县三级政府分别构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共治的“以横为主、纵横交织”的平台是形成稳定合作机制的关键[26,27]。
结合相关研究,根据政府、市场、志愿相互依存理论,根据组织效率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图2)。
图2 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理论模型
该理论模型的理论依据有:①根据社会公民理论和政府、市场、志愿失灵及相互依存理论,建立价值认同、责任感、从众心理等主观心理因素和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之间的路径关系(H1a、H1b、H1c、H2、H3);②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任何行为的发生都是行为动机与行为能力在特定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提出行为意愿、组织规模和行为之间的影响路径(H4、H5a、H5b);③借鉴国内外行为研究范式,在模型中引入外部情景变量,提出政策法规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起情景调节作用(H6);④根据组织效率理论,效率即“组织实现其目标的程度”[28],由此提出捐助者对社会组织的信任程度、社会组织的效率和行为之间的影响路径(H7a、H7b、H8)。
结构方程模型中的测量模型明确了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模型方程式为:
式中,β是内生潜变量间相互影响效应系数;γ是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影响的效应系数;ξ是标准化处理后的外生潜变量;η是内生潜变量;ζ是η的残差向量。
通过处理问卷所得数据,将对各潜在变量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模型检验。由此提出以下假设:H1a(价值认同ξ1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行为η3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1b(价值认同ξ1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行为意愿η2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1c(价值认同ξ1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责任感η1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2(责任感η1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行为意愿η2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3(从众心理ξ2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行为意愿η2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4(行为意愿η2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行为η3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5a(组织规模ξ3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行为意愿η2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5b(组织规模ξ3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行为η3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6(政策法规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行为η3的影响过程中起情景调节作用)、H7a(社会组织的效率与捐助者的捐赠意愿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H7b(社会组织的效率与其捐助者对社会组织的信任程度呈负相关关系)、H8(捐助者对社会组织的信任程度ξ4与其捐助意愿η2呈正相关关系)。
2.1.1 信度分析 为了检验量表各个题目变量之间回答的一致性,需要进行信度分析。Cronbachα为目前广泛应用的信度系数,α系数越大说明其问卷的可靠性越高。采用SPSS软件对调研的203个样本的评价量表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调研的203个样本其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大于0.8,且删除某项后并不能增加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表明整个量表的可信度比较高。
表1 信度分析
2.1.2 效度分析 采用收敛效度与区分效度2种方法进行效度检验。收敛效度是指运用不同测量方法测定同一特征时测量结果的相似程度,即不同测量方式应在相同特征的测定中聚合在一起。收敛效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标准化因子载荷均显著且大于0.5,A V E与C R均符合检验标准,表明该量表通过收敛效度检验。
表2 收敛效度分析
为了检验潜变量之间具有区分效度,将A V E的平方根与各个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各个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A V E的平方根,表明量表数据通过区分效度检验。
表3 区分效度
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参与行为与行为意愿(0.799**)、价值认同(0.790**)、责任感(0.408**)、从 众 心 理(0.500**)、组 织 规 模(0.517**)、政 策 法 规(0.826**)、捐 赠 者 信 任(0.633**)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该结果符合结构方程的检验标准。
表4 相关性分析
为研究各个潜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与相互影响的作用,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通过Amos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修正与拟合,在拟合的过程中发现同一个潜变量“信任程度”的残差之间存在相关性,对其进行修正后检验模型的收敛性与拟合程度,其路径图与模型拟合指标如图3、表5所示。由表5可知,除R M⁃S E A指标外,其他指标均达到拟合标准,表明该分析模型是合理的。
图3 结构方程模型
表5 结构方程模型
依据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值得到其回归系数,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在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价值认同对参与行为、行为意愿以及责任感均存在显著影响,同时其回归系数为正,接受原假设H1a、H1b、H1c;责任感对行为意愿不存在显著影响,拒绝原假设H2;从众心理对行为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同时其回归系数为正,接受原假设H3;行为意愿对参与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同时其回归系数为正,接受原假设H4;组织规模对行为意愿以及参与行为并不存在显著影响,拒绝原假设H5a、H5b;信任程度对行为意愿不存在显著影响,拒绝原假设H8。
表6 结构方程模型的回归系数
通过SPSS软件来检验政策法规潜在变量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行为的影响过程中的情景调节作用,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模型3的R2高于模型1和模型2,其调整后的R2为0.799,对应的F值更改也较为显著。因此认定该结构模型是有效的,可进行假设检验。
表7 政策法规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行为的影响模型
假设检验的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可知,模型3对应的交互项P<0.05,同时对应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政策法规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情景调节作用,即政策法规力度越大,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扶贫工作意愿与行为之间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大,相反地,政策法规力度越小,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扶贫工作意愿与行为之间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小。
表8 模型假设检验
本研究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组织效率理论为理论背景,构建理论框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脱困解困行为的研究模型。对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价值认同等观念形态方面的影响对社会力量的参与行为有重要影响;大型和小型的社会力量参与意愿相对较高;社会力量自身的效率与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捐助意愿成正比;在对象的参与能力较强但参与意愿较低时,政策工具的调节效果则更加明显。
政府需要号召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力量为解困脱困后的职工提供社会支持,使解困脱困的成果具有可持续性。精准帮扶的根本目的是让困难职工拥有制度性、可持续及稳定性的发展能力及生活保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当“脱困”全面实现后,之前政府所提供的福利支撑消失后,脱贫人口所获得外在社会支持网络和内生发展能力应该可以保证其不再“返贫”。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力量应为困难职工提供多元化的社会支持,同时为困难职工提供维权、求助的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解困脱困中的力量,实现从上到下授权到从下到上自我赋权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为推进中国民主社会建设增添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