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阳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1756)
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白皮书的发布,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并正式迈入实施阶段。从《愿景与行动》中对西南地区开放态势的分析与规划,到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西藏定位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再到“一带一路”与西藏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咨询会上明确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总体思路,西藏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战略定位和建设布局日渐清晰,为推动西藏快速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
众所周知,科技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国家间的竞争也越来越体现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对抗。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公开场合指出科技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营造的良好国际合作环境,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既符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也将为国家间共商共议,通过科技合作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有利条件。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下西藏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建设的战略定位,将为深化西藏与南亚各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西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带来机遇。
首先,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一带一路”的基础和前提是交通,只有在交通畅通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推进经济领域的合作。因此,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必然要以基础设施的联通为突破口。提升高原交通建设水平,保障高原交通运行安全等,均离不开相关科技领域的强力支撑。如“十三五”期间,西藏在高原交通建设方面的重点工作是推进道路建设、养护和生态保护关键技术,道路新型材料高原适应性,冻土区道路勘察建设技术等的研究和攻关。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则依托科技支撑提升口岸节点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推进交通、贸易、产业、能源等方面的繁荣。
其次,政策支持与规划编制为西藏科技全面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和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建设优势,为西藏科技的发展拓展广阔空间。2017年4月24日,西藏自治区政府组织专题论证通过了《西藏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与《研究报告》,为科技在西藏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提供了政策依据。伴随着《规划》的稳步推进,西藏科技可以迅速、高效地参与到交通、能源、环保、贸易、物流、旅游等一系列的项目合作中去,大大提升科技在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过程中的贡献率。
最后,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西藏可以在国家间的合作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以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通过扩大科技创新合作领域、加强科技人才交流往来等一系列举措,将为西藏科技的发展提供重要契机。西藏科技发展要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五通”的合作重点,服务国家战略,探索以科技支撑建立与南亚国家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提升“五通指数”。借此机会提升西藏科技的整体实力,实现西藏科技发展的新跨越。
首先,深入研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西藏科技管理部门首先要支持和引导西藏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大学等积极开展有关南亚国家科技发展现状与问题,科技政策与机制运行,合作需求与影响因素,甚至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为西藏有目标、有计划地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面向南亚国家开展科技合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保障合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其次,主动出击,加强政府间的科技合作交流。“国际科技合作涉及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战略、外交政策、科技水平和执政理念与愿望等层面,……两国政治关系的疏密、经济利益的纠纷都可能影响到科技合作的进程与成效。”为了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强“政策沟通”基础上的政治互信与科技合作机制优化,西藏自治区政府要充分利用国家间高层互访、政府间科技合作互动的重要契机,在立足西藏“两屏五地一通道”的战略定位基础上,深入推进与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交流。如派遣科技代表团赴南亚国家进行科技工作访问,加强与其科技主管部门的交流沟通,通过友好协商、真诚交流,寻求共识、搭建科技合作平台,积极探索满足双方意愿与需求的科技合作机制。
再次,统一规划,准确把握合作交流的重点和方向。尝试将科技作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战略升级的最佳切入点,由国家主导建设“一带一路”框架下西藏与南亚国家科技合作交流的总体规划,明确交流合作的重点和方向,充分立足于西藏自身及南亚国家当前的科技现状与需求,尝试在现代生物(现代农牧业、生物医药、生物技术服务等)、清洁能源(风能、水能、地热能源等)、矿冶与新材料、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技术、交通与物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地质与自然灾害防治(地震减灾与管理、气候变化技术)等多重领域开展合作,通过联合征集与资助、科技论坛研讨,行动计划推广,产业园区、联合实验室以及示范性工程建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支持双方开展长期务实合作。
最后,优化服务,着力优化科技支撑的服务环境。充分利用西藏“面向南亚,背靠陕甘宁青经济带和川渝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集合西藏自身科技力量并积极吸纳兄弟省份“科技援藏”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有效整合资源,通过平台建设、试点孵化、人才激活、环境优化、资金支撑等方式为西藏面向南亚国家开展科技信息交流与转移、先进技术引进与输出、资源与产品交换等提供全面、高效的政策服务。加强自治区内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同,加强西藏科技部门与南亚国家商务代表机构的联系,为西藏企事业单位开展对外科技合作疏通渠道、提供有效信息。
“设施联通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优先领域,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先导性作用。”设施联通包括铁路、公路、航空、管道以及通讯、网络、能源等“硬件”设施建设。基于设施联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对接等,无一不体现着科技合作的重要作用。
不可否认,西藏科技在支撑“一带一路”框架下面向南亚国家设施联通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科技短板和区位劣势。因此,西藏科技工作需要在两个方面集中发力:
一是苦练内功,提升西藏科技创新能力。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通过积极有效的科技政策,如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区等平台资源,在源头创新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奠定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加强保障服务工作,推动西藏自治区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转变,将人才、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展开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西藏区域内北道[唐蕃古道,即青藏通道(青藏公路、铁路)一线(北起格尔木,南至拉萨)]、西道(拉萨—阿里—叶城—中亚地区)、南道(拉萨—江孜—亚东—加尔各答;拉萨—日喀则—拉孜—吉隆—加德满都)、东道(川藏线;滇藏线)上重要科技平台和重要区域的建设质量提升,包括西藏自治区拉萨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日喀则物流工业园区、那曲物流园区等区内产业集群和境外、区外产业园区等。
二是主动参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科技支撑。积极参与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中涉及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项目为依托的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工作,为中尼、中印、中缅国际通道建设中的公路、铁路、航空、通信、能源、港口等项目建设提供科技政策、科技人才以及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服务与支撑。如为环喜马拉雅经济带建设中交通网络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围绕高效交通建设目标,充分借鉴兄弟省份在智能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交通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建立信息感知、处理、控制一体化系统与协议,支撑交通系统的智能化集成。”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合作的核心,旨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为服务贸易数字化和模式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西藏科技工作服务于贸易畅通,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通过科技服务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服务经贸往来、推动口岸通关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保证西藏在面向南亚通道建设中的贸易畅通,关键是要强化西藏自身贸易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由于特殊的区位、自然与人文特征,西藏要发挥好贸易服务平台的作用,需要不断提升在投资贸易、绿色能源输送、跨境运贸平台建设、产能和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服务水准,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将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设置研究方向和重大专项等,在充分保障具有西藏特色的高原农牧业、藏医药、新能源等特色优势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快推动服务于贸易畅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关键科技发展,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作为改善贸易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比如积极优化西藏物流产业发展,建立物流信息化平台,推进西藏“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合作,选择“互联网+物流”发展策略,实现物流服务科技化。
此外,通过科技手段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完善口岸服务能力,也是西藏科技服务“贸易畅通”的有效切入点。“依托电子口岸建设和延伸工程,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对外贸易信息共享和联网核查,构筑新型、便捷的通关模式,营造低成本、信息化、高效率的通关服务环境。”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科技金融的概念应运而生,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特别特别指出,“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有利于金融创新和持续发展。”
西藏科技在服务“资金融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互联网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互联网人才的培养与科技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科技手段,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国家间金融机构合作与金融市场开拓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环境,积极“配合国家外交和沿边开放战略,积极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为企业支付清算提供便利服务,扩大人民币在南亚国家的使用量。”
一是要大力实施科技“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向多形式、多领域发展。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将高科技“请进来”。扩大科技对外开放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大力吸纳国内外科技资源,扶持建设国内外科技合作基地,实现技术引进和智力引进相结合,积极开拓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新途径。另一方面,积极合作让高原科技“走出去”。务实推进农牧业、特色资源、新能源、医疗健康、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推进高原特色资源、新能源、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同时,加大国际科技合作支持力度,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资金配套、外国专家进藏等方面给予有关政策便利。
二是继续加强“科技援藏”力度,促进科技交流。民心相通不仅是西藏人民与南亚国家人民的民心交流,更包含了西藏人民与全国人民的民心相通。因此,西藏科技服务“民心相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继续加强科技援藏工作力度,促进西藏与内地兄弟省份的科技交流和人才互通。一方面,要继续完善部区会商、区院合作、对口支援等机制,大力吸引人才、项目,建立健全科技援藏新模式、新布局,拓宽科技援藏新领域、激发科技援藏新活力。另一方面,推动与对口支援单位共同设计创新课题、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促进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和集聚,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加强与全国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特色资源开发、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通过政策激励、项目引导、成果示范等形式,积极鼓励支持有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社会力量进一步参与科技援藏工作,探索科研机构“组团式”援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