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晓东
跆拳道作为我国一种新兴体育项目,因其所具有的趣味性、时尚性以及竞技性等特点,在高校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和关注。随着高校学生对自我身体健康的关心和重视,高校跆拳道教学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现阶段高校跆拳道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发展以及质量的提升。该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高校跆拳道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促使其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对策。
1 跆拳道的起源及特点
1.1 跆拳道的起源
跆拳道最早出现于朝鲜半岛,经过50多年的发展,它在国际体育竞技项目中以健美为其审美取向,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在全球范围内,跆拳道运动的普及日益加快,并掀起来学习跆拳道的热潮。跆拳道作为一种能夠培养大众健身意识以及引领大众健身时尚的体育项目,在高校中得到了更好的开展,并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欢迎。
1.2 跆拳道的特点
关于跆拳道所具有的特点,从整体上来看,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跆拳道是两个人以腿为重点,通过拳脚的相互配合,进行个人力量方面的比拼;另一方面,跆拳道需要以人的拳和脚作为爆发点,内力和外力共同发挥作用。
2 高校跆拳道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2.1 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的体育项目,跆拳道侧重于练习者要肢体和躯干在运动中具有协调性和柔韧性。比如,跆拳道中的横踢腿动作,需要全身的肌肉密切配合,才能突出踢腿动作的力量和速度。因此,在高校开展跆拳道教学,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的肢体灵敏度得到很好地提升,并促使学生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提升。此外,跆拳道运动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提升。有研究表明,经常从事跆拳道练习的学生,在50米跑、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项目中所获得的成绩明显要优于其他学生。以此可见,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开展,能够很好地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得到提高,增强学生的体质。
2.2 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跆拳道技术,也要对其实战心理进行相应的训练。跆拳道技术动作中,包含了大约70%的腿法,品势、实战等动作占了30%。跆拳道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在对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增强面对挑战的勇气,使学生正面面对胜利和胜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2.3 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我防卫能力
通过进行跆拳道练习,在锻炼人的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防卫能力。
通过练习跆拳道,既能够强健学生的骨骼,提升学生的肌肉反应速度,还能够在突然事件中使学生保持冷静,通过跆拳道技术动作的有效使用来保证自身免受他人的伤害,提升学生的自我防卫能力。
3 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开展现状
在当前高校跆拳道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在进行跆拳道技术传授上,往往是教师采用讲解与示范的方法。这种方法过于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乏味、枯燥之感。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降低学生参与跆拳道教学的主动性,降低跆拳道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就目前高校跆拳道教学开展现状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3.1 教学时间较少
对于跆拳道来说,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跆拳道技术教学与指导以及实战训练的重要途径,只要保证足够的教学时长,才能保证教师指导的精细化;同时,授课频率越高,学生对于跆拳道技术的掌握也越强。由此可见,对于高校跆拳道教学质量而言,课堂时长和授课频率是其中的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据相关调查来看,高校跆拳道授课时间普遍偏少,90%以上的高校每周的授课时长仅为1-2课时,10%的高职院校平均每周授课时间为3-4课时。如果去掉每节课的准备时间、热身时间以及教学评价时间,教师有效的指导时间还会相应减少。而且,授课时间少,必然会导致高职院校跆拳道授课频率降低。学生掌握的技术动作不能得到及时强化,将会影响到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应用熟练程度,进而影响到高职院校跆拳道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3.2 设置的教学内容不均衡
高校跆拳道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跆拳道理论教学、跆拳道基本技术教学、跆拳道品势教学以及实战技能培养等。
跆拳道教学内容的设置既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对跆拳道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影响。调查数据显示,理论和基本技术教学所占课堂比重为71%,实战训练占比为20%,而跆拳道品势教学不足10%。由此可见,理论和基本技术教学占得比重较大,这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影响,应增加实战和品势教学比例。
跆拳道运动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其技术动作刚柔并济,动作非常潇洒,具有极强的可观赏性,能够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学内容设置失衡,导致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教学所占比重过大,会使学生产生心理落差,降低其参与的积极性,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3.3 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性
跆拳道运动既看重练习者的先天条件,也与后天练习有关。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身体素质和智力方面都各有不同,这就导致他们对于跆拳道学习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别。
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很多教学往往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只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导致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掌握跆拳道技术方面速度较慢,应用不灵活,很容易失去自信心,降低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或者为了照顾这些能力接受差的学生,教师选择难度较低、速度较慢的教学方式,导致一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感到乏味,这些都会对高校跆拳道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高校跆拳道教学中迫切需要采用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促使高校跆拳道教学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3.4 高校跆拳道教学场地与师资队伍缺乏
很多高校虽然开展了跆拳道课程,但并没有配备合适的跆拳道教学训练场地与专业的训练设备,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跆拳道的兴趣。
另外,在跆拳道师资方面,很多高校并没有专业的跆拳道教师,更多的是由其他专业的体育教师来担任。对于高校跆拳道教学来说,跆拳道教师应对跆拳道技术动作进行标准化示范,并对跆拳道运动的内涵和道义精神有深刻的理解。缺乏跆拳道师资队伍,不仅会导致跆拳道教学流于形式,而且也会对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开展产生直接影响。
3.5 高校跆拳道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针对学生跆拳道成绩的评价,很多高校主要以学生跆拳道动作是否已标准,是否掌握跆拳道基本技能作为评价标准,通常是以比赛的形式来进行考察。并没有结合跆拳道运动的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这会使那些平时基础较差、进步不明显的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因担心自己无法获得好的成绩,而逃避跆拳道学习。
4 高校跆拳道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
4.1 对跆拳道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完善
通常来说,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教材和课程等,它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传递的主要信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人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
在设置教学内容方面,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如果设置的教学内容过于困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这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不利的;如果教学内容设置的过于简单,虽然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难以使学生形成乐于挑战的个性。
4.2 通过社团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设立跆拳道社团,定期组织相应的活动,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跆拳道运动中来,营造学校跆拳道运动的氛围,同时在学校宣传栏张贴跆拳道海报,并定期组织跆拳道比赛,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通过营造运动的氛围和环境,可以对个体产积极的影响。
4.3 提高跆拳道选修课教学地位
要提升高职院校跆拳道选修课教学质量,需要提高跆拳道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尽管我国引进跆拳道运动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与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它毕竟属于一门新兴课程,无论在教学理论方面还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均需要在不断摸索中得到更新和完善。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提高对跆拳道选修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一方面,要营造高校跆拳道学习氛围,加大跆拳道宣传,提高学生参与跆拳道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在跆拳道教学方面的投入,完善跆拳道场馆建设,增加跆拳道安全防护措施,促进高职院校间跆拳道教学经验交流,完善跆拳道教学理论,从而改善跆拳道整体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4.4 丰富高校跆拳道教学手段
对于现代教學手段,教师应更多地将其应用到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因跆拳道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通常会采用教师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来掌握相应的跆拳道技术动作要领。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存在差异,对于教师的示范动作的领会也各有不同,这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难以融会贯通,对于技术动作的掌握不到位,这使得跆拳道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如在跆拳道基本技术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将示范动作进行多角度拍摄,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播放。这样可以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技术动作,掌握技术动作要点,并借助于视频的慢放和循环播放等功能,帮助学生一步一步模仿技术动作,不断提高动作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对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效率。
通过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很好地帮助高校跆拳道教学提升教学氛围比如在跆拳道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动感音乐,能够让学生神经系统兴奋起来,让学生在精神饱满的状态下,对技术动作进行强化练习,让音乐的韵律感与跆拳道技术动作的美感结合起来,增进学生对跆拳道的情感,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给拳道教学训练的质量。
跆拳道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还要让学生掌握跆拳道的品势,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跆拳道礼仪,感受到跆拳道中蕴含的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精神。
4.5 高校跆拳道应开展分层式教学
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对于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应本着尊重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分组分层式教学,从而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从跆拳道教学中掌握相应的技术动作和能力,进而提升跆拳道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将全体学生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在分组的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将学生分成2-3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侧重于对其进行技术动作的准确性进行训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多进行一些综合性训练,同时男女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形式。总之,通过开展分层式跆拳道教学,可以是所有学生都能够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愉悦感,有助于学生树立起学习跆拳道的信心,进行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学质量。
4.6 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教学模式。
要想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学质量,高校需要加强校园跆拳道基础设施建设,并对教学模式进行丰富,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跆拳道学习环境和氛围。当前,我国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存在器械、场地不完备的情况,这都使得跆拳道教学无法扩大、顺利开展,所以学校需要投入部分教育经费,用于跆拳道课程教学中的基础训练与建设等,充分意识到跆拳道教学对于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高校也应积极同社会相接轨,通过引入社会的支持和投资,来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的教、学、赛跆拳道生态链。
高校跆拳道教师还应对跆拳道课程教学模式加以丰富,很多教师都把跆拳道教学作为一项技术技巧、体育运动开展教学,缺乏对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高校跆拳道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同时展示出跆拳道教学中的战术、速度、技巧、力量美等,让学生感受到跆拳道体育运动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校内跆拳道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跆拳道学习社、兴趣小组等,实行“学着教,教着学”的教学模式,让更多学生关注跆拳道体育运动。兴趣小组、社团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沟通,满足不同体育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高校跆拳道教学的更好发展。
4.7 开展快乐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师”,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展快乐体育教学,来加强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学习跆拳道营造一个积极的、轻松的教学氛围,进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跆拳的快乐。比如,把跆拳道技术动作和发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呐喊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理论式”跆拳道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比如教师可以在跆拳道教学中加入新的元素,在专项辅助练习、准备活动中,让学生开展蛇形跑、跳山羊等热身活动,使学生带着高昂的热情参与到跆拳道学习中。作为一种比较专业的体育运动,跆拳道教学需要有一些辅助性的器材和设备,如橡皮条、护具等,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消除恐惧心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人形沙袋、不倒翁等,来增强学生的实战体验。
4.8 实施模拟实战,提升学生成就感
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教师通过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来促使跆拳道教学的实战性得到不断提升,进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通过实施模拟实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在模拟实战活动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攻击术和防卫术的练习,体会到跆拳道所具有的对抗性,并学生自我保护,在防守和进攻的过程中来增强成就感体验。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奖励一些小礼品,来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消除抵触和恐惧心理。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