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连接段应急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2022-02-20 12:03罗丹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2年12期
关键词:海堤水土保持面积

罗丹

(韶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广东 汕头 515041)

1 汕头市水土流失现状

汕头市位于粤东沿海河流冲积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为华南多雨区。全市山丘地约占总面积的37%,平原约占63%。汕头市有1 664.02 km2的土地坡度在5°以下,占全市面积的74.01%,地势平坦,地面起伏较小,但由于该区植被覆盖度不高,使得该市也具有一定面积的自然侵蚀。开发区建设、采石取土和交通运输工程等城市化建设是引发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而植被遭破坏,是引发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

根据汕头市2017 年12 月遥感解译的成果,2017 年汕头市水土流失总面积237.27 km2,其中,自然侵蚀面积173.49 km2,人为侵蚀面积63.78 km2。自然侵蚀中,轻度侵蚀面积最大,为157.29 km2,占自然侵蚀总面积的90.66%;中度侵蚀次之,为11.69 km2,占自然侵蚀总面积的6.74%,强烈、极强烈和剧烈的面积依次递减,分别占自然侵蚀总面积的1.95%、0.48%和0.17%。

人为侵蚀可分为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工程侵蚀、火烧迹地以及坡地开发侵蚀。人为侵蚀中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工程侵蚀面积较大,为59.71 km2,坡地开发和火烧迹地面积分别为3.13 km2和0.94 km2。同时,坡地开发侵蚀中,面积最大的侵蚀强度为轻度侵蚀,面积为2.81km2,占坡地开发总面积的89.86%;其次为中度侵蚀,面积为0.24 km2,占7.55%;强烈侵蚀面积为0 km2,占坡地开发总侵蚀面积的2.56%;无极强烈、剧烈侵蚀。

2 项目区地貌及气象

2.1 气象

海堤连接段应急工程位于韩江三角洲前沿沿海区域,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受海洋性东南亚季风气候影响很大,加上低纬度的地理调控,形成此区的气候特点:太阳辐射强,日照天数多,平均气温高,夏季盛吹东南风,冬季为北风和偏北风。春季阴雨天气较多,夏季高温湿热,水汽含量大,常带来大雨、暴雨,秋季常有雷雨台风雨,冬季寒冷,雨量稀少,无霜冻期。

多年平均气温21.50 ℃,年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不大,年内气温变化较大,最高月平均气温28.30 ℃(7 月),最低月平均气温13.80 ℃(1 月),极端最高气温38.60 ℃(1982 年7 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0.30 ℃(1991 年2 月9 日)。

2.2 地貌

拟建堤段北侧为上蓬围海堤,东西走向,南侧为东海岸新城新建海堤,南北走向,东海岸新城新建海堤向北延伸450 m即完成闭合。缺口地形东部为双涵排水沟、红树林海滩;西部为成片鱼塘,塘底高程-0.50 m,塘与塘之间是小堤埂、双涵排水沟右岸为渠堤,堤埂填筑料为原滩面泥沙构筑、较松散、含垃圾杂质。大堤建设覆盖范围代表性地坪为鱼塘底地坪,高程-0.50 m。

3 水土流失情况及影响因素

3.1 水土流失情况

堤连接段应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外砂河口海堤工程区、新津河口海堤工程区、施工营造区、临时施工道路区、临时堆土区,其中临时堆土区和临时围堰区等占地范围内均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及破坏,此工程扰动原地貌面积7.39 hm2。

经查阅施工资料、现场调查、咨询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并结合中国资源卫星的历史影像分析,项目建设区尚未发生水土流失灾害事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现场量算,施工场地水土流失面积约7.37 hm2,土壤流失雨季时间约0.17 a,对应场内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约10 000 t/(km2.a)。综合分析,现阶段共造成水土壤流失125.29 t。

3.2 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此海堤连接段应急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主要受降雨、地形、岩性、土壤、植被、人为活动六因子影响。其中降雨及其产生的径流是水土流失的直接动力,土壤则为侵蚀的对象,岩性、地形、植被和人为活动直接影响水土流失的程度。

此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挖填以及土方堆放等人为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土层结构及原地貌,使原来相对稳定的表土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在降雨及其径流的作用下,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4 水土流失危害

4.1 对工程建设本身的影响

项目区属于平原丘陵地区,主体工程挖填方造成土石方移动规模大,若防护、治理措施不落实,一旦造成边坡滑塌或滑坡等重力侵蚀,将直接威胁施工的顺利进行及日后的安全运行。

4.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建设过程将占用或破坏部分土地,会破坏原地表植被、土壤结构,如果工程建设以后不采取很好地水土保持措施,那将会降低原地表水土保持功能,使土壤养分流失,造成地表水土流失。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局部破坏和影响,但随着水土保持措施的跟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会得到恢复。

4.3 对周边渔港生产的影响

此项目主要位于大片鱼塘片区,工程施工占用了一部分鱼塘以及排水渠,对渔港生产具有一定影响,以及对一部分渔船停泊产生一定影响。

5 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

5.1 总体布局

此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主导思想,结合主体工程设计、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等,综合布置此工程的防治措施,在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工程日后的发展利用,在满足蓄水保土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生态要求,并尽可能提高区域的植被覆盖度。

在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相结合,治理措施与复垦利用相结合。外砂河口海堤工程区、新津河口海堤工程区、施工营造区、临时施工道路区、临时堆土区、临时围堰区等主要区域采取工程、植物及临时措施综合防治水土流失。

5.2 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

此工程主要沿排水渠走向新建海堤,采用停水的办法施工,抽水机配合降雨汇流抽水,为使河道淤泥清淤彻底,采用围堰干水作业施工,配套水泵抽水,水土流失将对河道造成淤积,清理河道淤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时序,分段清淤,减少水土流失。外砂河口海堤工程区主体设计中较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主体已列措施排水沟、PVC排水管、植草砖、撒播草籽,方案新增施工过程中临时覆盖。

5.2.1 设计依据及标准

设计依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防洪标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造林技术规范》。

设计标准:临时排水沟5 年一遇。土袋拦挡、沉沙池采用经验断面。

5.2.2 工程措施

为避免积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影响主体建设,在堤肩、反压平台、斜坡布设排水沟共计236 m3,PVC 排水管共372 m,主体已列。

依据项目区地貌特征、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等,按水土流失类型及防治方法相似性、防治责任范围等主导因素相似性确定分区治理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防治分区划分依据和原则,结合工程特点,划分为外砂河口海堤工程区、新津河口海堤工程区、施工营造区、临时施工道路区、临时堆土区1、临时堆土区2、临时围堰区共7个一级防治分区。详见表1。

表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表

5.2.3 植物措施

5.2.3.1 设计原则

第一,保持水土、改善景观的原则。在保持水土的同时,选择色彩丰富、形态优美的树草种,并通过乔灌草配置,构成多层次混交、相对稳定的人工群落,改善景观。

第二,为主体工程服务的原则。拟选树草种的枝叶形态、理化特性等满足主体工程功能。

第三,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结合立地条件,选择易成活、病虫害少、群落稳定、管理粗放、蓄水保土能力强、耐贫瘠、耐践踏的树草种。

第四,经济合理的原则。结合不同绿化部位,采取不同的绿化标准,对人为活动频繁的区域以景观绿化为主,对偏远区域以保持水土为主。

第五,推广应用当地具有良好水土保持作用的树草种。

5.2.3.2 措施

为避免雨水冲刷坝后坡斜坡裸露面,在坝后坡铺设植草砖共计6 030 m2,铺设后撒播草籽绿化,共计6 030 m2,主体已列。

根据《造林技术规程》,结合调查,适生的树草种有:马尾松、湿地松、杉木、香樟、楠木、木荷、木麻黄、红椎、黄连木、小叶榄仁、小叶紫薇、阴香、白兰、花叶女贞、红花檵木、胡枝子、猪屎豆、葛藤、爬山虎、芒箕、糖蜜草、田箐、狗牙根、竹节草、台湾草等。绿化树种考虑用地现状、种源、用地规划、周边景观等因素选择适宜树种。

5.2.4 临时措施

此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新增绿化部位为施工营造区、临时施工道路区、临时堆土区、临时围堰区,考虑项目及周边景观要求,绿化标准采用2 级,即:满足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要求,适当结合景观、游憩等功能要求。

临时覆盖:避免雨水冲刷堤防斜坡裸露面,施工过程中增加彩条布覆盖5 000 m2。

6 结语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堤连接段应急工程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减轻了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美化项目区环境,建设生态工程具有积极的作用,促使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海堤水土保持面积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防范未来风暴潮灾害的绿色海堤蓝图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海堤加固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