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信息类“论述”性阅读的层级备考策略

2022-02-20 12:33刘志远
中学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论述划线语段

刘志远

“高考评价体系将‘引导教学’纳入核心功能……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1]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必考的“规定动作”。教育部考试中心对新高考的现代文阅读Ⅰ曾专门予以定性为“信息类阅读”:“语文科创新考查理念,聚焦信息时代学生应具备的信息和媒介素养,改进阅读能力考查设计,将原来的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阅读调整为信息类阅读和文学类阅读,摆脱固化的文体类型限制,增强阅读对象的丰富性与包容度;同时,提高主观性试题比例,增加思考和作答的开放性与层次性。”[2]从中,至少可以捕捉到命题的四个走向:

第一,两类阅读架构:一类信息类阅读(目前有两种:论述性和实用性);一类文学类阅读。

第二,阅读场域扩展:未来,在同一主题下辖下,不同题材、文体的语料将被有机组合,甚至图文互补等,构成非连续性“信息类阅读”文本样式,强调“信息”。2021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只是其中样式之一:“论述”性“信息类阅读”(本文关注的重点)。

第三,考查难度加大:主观性试题比例提高,加之文本类型增多及其组合增加,必然大大拓展命题的空间性、灵活性、延展性、综合性、交叉性、多样性等,从而,不仅减少选择性的“运气”成分,还增加了检测的多维度和区分度,从而增强评价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第四,思维要求提升:信息类试题增加了思考和作答的开放性与层次性,所以回答问题时,更需要考生在符合“核心价值观”前提下的个人认知、自我体验,即彰显考生的个性表达。同时,还量化答题者思维过程的严密性和思维痕迹的有序性。

对此,为了高效备考,文章现以《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中的经典语段、2021年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为例,提出“论述”性信息类阅读的“层级备考策略”:第一层,教,为了不教:教出“这一段”的必备知识;第二层,梳理与探究:学得“这一类”的关键能力;第三层,课标与评价:引领“这一群”的学科素养。具体阐释如下:

一、教,为了不教:教出“这一段”的必备知识

纵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可称之为“论述”性信息类阅读文本“定篇”[3]的应该是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政论文是论述类文之一)。现截取《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一文中的两个语段进行分析,来说明该类阅读第一层备考的教学:

语段一: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这并不是说,……,而是说,……。例如,国家就是……。∣所以,……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语段呈现出该类阅读三个明显的学理共性:其一,论证性。①行 文架构:分三层(以“∣ ”示之),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典型结构,动态呈现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②论证方法:举例(“例如……”)、对比(“不是说……”,“而是说……”);比喻;③论述结合:语段中划直线的语句是观点,也是论点,是“论”非“述”,而划曲线的语句是对论点进行解释说明,是论点的语意扩展句,是“述”非“论”;其二,说理性。说明的道理是,“政治……但是,它们……”,其中蕴含着强烈的思辨性和批判性等文体特征;其三,逻辑性。从提出论点,接着运用道理论证(曲线的句子)和事例论证(点划线句子),最终得出结论(“所以”),构成了一个严谨的闭环逻辑(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论点)。

语段二:如果像您所说的,……,那么,……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关于电,……的东西。可惜在德国,……。

语段虽然也有该类阅读的共性呈现,但更多彰显了其学理个性。

首先表现在语言建构上。语段双划线句中,“很大程度”和“更大得多的程度”,不单体现语言的严密性,而且因为这两个语气轻重不同的短语促使语意形成鲜明对比,并侧重明显;作者随后又用一个对比句式(单划线句)明确表达出观点:“技术”决定“科学”。接着,恩格斯为了更具有说服力,举了两个事例(曲线句和点划线句)。教学到此,老师需“点拨”,即提出一个问题:语段之中两个事例里什么是“技术”,什么是“科学”呢?学生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借助于语段中单划线句里“技术”“需要”“科学”等这些已经建构的语言点来读懂句意,同时,借助比较的方法去发现两个句子中指向“技术”和“科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因为句式的原因导致在句子顺序中二者的位置不一致。如下:

整个流体静力学(科学)……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技术)……。

……它在技术上的实用价值(技术)以后,……理性的东西(科学)。

其次,语言运用。该语段摘编自恩格斯给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回信,即交际语言的情境。从语用学的角度,至少有两点思考:第一点,语段中的“您”,翻译得有点令人困惑。因为对方只是一名大学生(由课文“学习提示”得知),而恩格斯即使不考虑年龄,那时也已经地位尊崇、声名显赫,用“您”称呼对方,难道是为了凸显恩格斯的人格修养,还是德语的习惯,甚至于社会文化使然?不得而知,原以为把这个困惑在教学上抛给学生,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不料想,两个班学生居然几乎雷同地出现“茫然”的眼神……。第二点,双划线句显然是针对来信而言,并且用假设句式来舒缓语气,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即使从“可惜”一词也可看出整个语段是平等的对话,语气平稳、和蔼,显示出恩格斯个人修养和伟人魅力,但是单划线句语气突然转生硬,并且从语言逻辑意脉上,与前一句话语意有点断裂,如果添加短语“事实上”,不仅延续了前文的舒缓语气,而且还说出一个事实,或者一个公论,而更具论证性,也更符合汉语语言的“组合规则”。

以上教学意在激活学生“论述”性信息类阅读的必备知识,期待学生能迁移之,意在为了不教。

二、梳理与探究:学得“这一类”的关键能力

“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4]同理,同为“论述”性信息类阅读,自然可以用迁移能力去“梳理与探究”,诸如2021年全国乙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文本与试题略)“这一类”的规律。步骤如下:

1.梳理

该年试题的第2题直接考查该类文本的论证性。借助A选项中“计数”与“理解”等关键词语筛选文本中的信息而定位于文本第二自然段作为有效答题区域: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不过,……,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以上语段,论证清晰:双划线句是论点,单划线句和曲线句分别从“计数”和“理解”角度论证论点。从中可以看出,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文本中双划线句。故只能选A。

该年试题的第1、3题重在考查筛选信息能力。第1题,阅读文本,会发现第三段大意是阐释“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的两种类型以及明确指出“人的阅读不可替代”;第四段大意是远读也适合单篇文本(由本段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来)。即远读的阅读对象既可以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也可以是“单篇文本”。故选C。第3题,A选项中“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与原文“人的阅读不可替代”语意不一致;作答B选项时,需要理解“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与原文“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语意的一致性。同时要看到选项中只涉及远读的一种类型,而原文中远读有两种类型;至于C选项,通过筛选文本信息没有发现“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这个信息。故只能选D。

2.探究

“学得‘这一类’的规律”,仅梳理能力还不够,还需有深度探究的能力,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探究:

(1)探究测量目标与试题考查的吻合度

第1题,通过筛选文本信息,定位于文本第三、四段内容,看似文本视域跨度很大,实际上,再通过筛选文本信息,可以直接定位于两句话,“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和“上述时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即可选出答案。第2题,阅读时,筛选文本信息一旦定位到文本第二自然段作为有效答题区域,接着通过筛选文本信息即可发现,文本中没有“某些待定类型的?本”的信息,立即选择A。或许这是投机取巧——原本想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论证性,结果考生只需通过筛选信息便可得出答案;第3题,前文已有阐述。一句话,三道试题都只通过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就能选出答案。

结论:测量目标与试题考查的吻合度不高,过多地考查了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前几年考查的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几乎没有涉及。何况“论述”性“信息类”需要的能力岂可滞于“筛选”与“推断”?尤其,单纯考查文本信息和筛选、推断能力的阅读也不是真正的语文阅读,其他类型阅读或学科也可。

(2)探究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哪个重要

比较2018、2019、2020、2021年全国乙卷(有时称为“课标卷”或全国Ⅰ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发现,这四年涉及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分别是:2018年,“传承中华文化”和“理解多样文化”;2019年,“关注、参与当代文化”;2020年,“传承中华文化”;2021年,“理解多样文化”。透过以上现象看本质,为了更清晰地探究考查深层次的意蕴,特列表示之:

?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命题本质所在——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指引下,学生学会传承优秀文化的方法,如诸子之学该怎么传承?“照着讲”和“接着讲”;“数字人文”该怎么传承文化?“细读”与“远读”——这才是“这一类”的真正考查规律,才是学得“这一类”的关键能力。

结论:传承文化比理解文化更重要!

三、课标与评价:引领“这一群”的学科素养

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现代文阅读Ⅰ有两则语料。材料一、二分别节选了朱光潜《诗论》和钱钟书《读〈拉奥孔〉》的部分语段(文本和试题略),并且把这二者组成一个非连续性文本而形成“这一群”。在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具体要求和直接引领下,或共同作用下,“这一群”非常清晰地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学科素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文本彰显课标与评价的学科素养共时性

(1)语料守正:两则材料融德育、美育等一体,人文凸显,都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语段。重视经典阅读已经达成社会共识——阅读经典,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学生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学生内在的丰沛(刘志远语)。

(2)学科交叉:两则材料都涉及了文学、诗歌、绘画、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加大了学科间综合性、融合性、交叉性的考查力度。

(3)文体明确:两则材料都是学术性浓厚的典型的“论述”性信息类文本。其体式惯例等都有迹可循。其中逻辑、辩证和创造等三种高阶思维于文本中时隐时现。

(4)难度增加:“论述”性信息类因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和强大的逻辑性而给根本不具备学术能力,又没有专门学过逻辑学的高中生已经造成了阅读障碍,更何况又以一个远比单篇“论述”性信息类文本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出现呢?

以上4点,为一线阅读教学对于该类阅读从文本和方法上指明了方向。同时,实际备考中,要少刷题,多研读:把近五年全国乙卷的论述类文本汇编,和近二年现代文阅读Ⅰ的文本一起当作“范本”进行“精读”,不断浸润,深度悟透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在此基础之上,师生还应该扩大阅读面,甚至于整本书的阅读,可以选择一部学术著作进行阅读,重在建构阅读的经验、方法和学科素养。

2.试题凸显教学评中学科素养三位一体化

5道试题,从试题命制的取向性看,吻合于课标的要求,“‘阅读与鉴赏’侧重考查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赏析评价等内容”,同时,也折射出语文学科素养的“二级指标”。当然,各有偏重。以“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形式分述之:

第1题,信息提取→信息获取。通过筛选文本局部内容的信息不难发现,A、B、C、D四个选项分别定位于材料一第1、4、4和5、6自然段。考生在做题时,只需借助提取的信息来鉴别选项是否是对文本信息的等值转述。A选项不是等值转述,选A。

第2题,推断探究→研究探索。该题A、B、D三个选项结构比较清晰,“转述文本中信息(等值转述)+命题人根据文本内容给的一个判断、推断(设错点的位置)。”淡化筛选信息能力,关注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度理解与积极思考作者观点的能力。至于本题,从考后反馈信息与学生成绩来看,区分度极低,没有达到要求考生深度理解和积极思考的考查目的。因为A、B两个选项说法过于“绝对”;D选项说法犯了常识性错误。因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诗学界几乎是定论;在中学层面已经是定论。而C选项中三首诗歌都源于中学低年级课本,高三的学生读之无需过多理解。

第3题,理解阐释→理解掌握。回答该题需理解四个方面:其一,理解语料中莱辛“诗画异质”的观点是什么(这一点是解题关键);其二,理解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三,理解A、B选项的语意和内涵,尤其前者。A选项的语意:具有空灵的诗才是绝妙好诗,如果这首诗可以被画下来,就不是好诗,就“俗”了(眼中金屑:可以卖钱之意)。内涵:即语意的指向,空灵是好诗的标准。该选项说的是好诗的标准,没有涉及“异质”;B选项中“同趣”表明非“异质”;其四,A、B、C三选项是道理论证,D选项是事例论证。其中,C选项讲的是诗和画的共同作用;D选项前一部分体现“画质”,后一部分体现“诗质”,二者显然不同“质”。故选D。

值得点赞的是,A、B、C、D四个选项排列顺序由难到易——在高考如此令人记忆深刻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年学子不惧困难、勇于攻关的精神,促使考生感悟“万事开头难”的生活哲理,这才是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应有的模样!

第4题,整体感知→人文思维。试题要求分析材料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要求分析文章整体的思维结构。作答时首先应该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即先归纳出每段的大意或主要内容,与之同步,弄清段落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而厘清文章结构层次,然后“合并同类项”进行概括,最后总结出答案。如材料一,第一自然段,提出莱辛“诗画异质”的观点,接着三个自然段解释这个观点产生的缘由,又三个自然段对以上观点进行推断或得出结论,最后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第5题,赏析评价→语言表达。该题意在考查考生利用从文本学到的理论或结论来判断或解释文本外的说法或现象等的迁移能力。这种考法其实并不新鲜。类似考法在全国乙卷(即课标卷Ⅰ)中早已出现过。

2014年课标卷Ⅰ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

B.老舍笔下的祥子,……。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

D.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

2019年课标卷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C.老舍曾说:“……”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回答第5题,不仅要判断,而且还要运用语言进行赏析。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涉及用画表现诗中动作。由此,可以之为突破口,结合莱辛的观点而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相较而言,“这一类”考查的,较为“单纯”;“这一群”考查的,不仅不“单纯”,还具有层次性、阶梯性,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

综合思之,三层备考,只是根据高三备考进度,人为分层而使之各有侧重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其实,三层彼此并不是孤立、肢解的,而是相辅相成、融合互补的一个整体。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阅读,都离不开深度阅读,都离不开深度阅读的方法。

高效备考,当从阅读抓起!

猜你喜欢
论述划线语段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基于语段加标推导和特征核查的TCG分析及接口区分条件
Parents and Kids
Ambition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问题论述
猎头公司客户服务战略研究论述
政治道德的价值追求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